编写本教材时,依循了以下原则:(1)强化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降低基础理论诠释方面的抽象性,便于学生接受;(2)突出本时代的计算机特色,淡化传统教材中的图版法和手算法,即增加热力学模型和关联式的分量,并注重介绍与之相关的计算机算法;(3)注重各章节 之间的贯通性和一致性,特别是在理论公式推导思路方面的类同性,便于学生的理解;(4)例题和习题编排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方法为目标,降低复杂程度;(5)为体现石油天然气的特色,编排了多元流体相变规律,包括反冷凝和反蒸发等概念,另外还编排了天然气水合物方面的内容。
编者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达到以下目标:
(1)掌握经典热力学基本理论,培养热力学的理念和思维方式;
(2)掌握常用状态方程和活度系数模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拥有自己的百宝箱(热力学模型库——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3)掌握热力学性质、能量平衡和相平衡计算的基本方法,具备应用状态方程或活度系数模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本书共分七章,第1章绪论;第2章介绍流体物态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常用的状态议程以及热力学函数基本关系式和热力学性质的计算方法;第3章介绍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第4章介绍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应用,包括上引起典型的动力循环过程和制冷过程的原理;第5章介绍有效能分析;第6章介绍溶液热力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包括常用的活度系数模型;第7章介绍相平衡的类型及相平衡计算的基本方法,重点介绍汽(气)—液平衡的计算方法。
本书适合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环境工程、应用化学等专业本科学生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参考书。
第1章 绪论
1.1 化工热力学的功能及其局限性
1.2 热力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1.3 热力学的常用术语
第2章 流体的热 力学性质
2.1 纯物质物态变化的基本规律
2.2 流体的状态方程式
2.3 PVT关系的普遍化计算
2.4 热力学函数关系
2.5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性质
2.6 真实流体的热力学性质
习题
第3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3.1 功和热
3.2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分析
3.3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封闭体系中的应用
3.4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敞开流动体系中的应用
3.5 稳流过程的能量平衡方程
3.6 稳流过程的轴功
3.7 热量衡算
3.8 气体压缩过程
习题
第4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4.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功能及其物理内涵
4.2 熵的定义与熵变的计算
4.3 熵产和功损
4.4 热力学图表
4.5 压缩机和膨胀机的计算
4.6 蒸汽动力循环
4.7 制冷
习题
第5章 化工过程的有效能分析
5.1 能量的级别
5.2 理想功、损失功和热力学效率
5.3 (火用)及(火无)
5.4 节能分析
5.5 能量合理利用的基本准则
习题
第6章 溶液热力学基础
6.1 溶液体系的热力学性质
6.2 偏摩尔性质和Gibbs-Duhem方程
6.3 混合性质与理想气体混合物
6.4 逸度与逸度系数
6.5 理想溶液与标准态
6.6 活度与活度系数
6.7 过量函数
6.8 活度系数模型
6.9 活度系数的实验测定与可靠性检验
习题
第7章 相平衡及其计算方法
7.1 相平衡的基本知识
7.2 相平衡计算的基本方法
7.3 汽-液平衡的计算类型与算法
7.4 气-液平衡
7.5 液-液平衡
7.6 气体水合物相平衡热力学
习题
附录
附录Ⅰ 单位换算表
附录Ⅱ 纯物质物性参数表
附录Ⅲ 理想气体热容参数表
附录Ⅳ 纯物质饱和蒸气压关联式及参数表
附录Ⅴ 水蒸气热力学性质表
附录Ⅵ 三次代数方 程的求根子程序
附录Ⅶ Newton-Raphson迭代求根法简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