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正统哈里发时期(公元632至661年)的伊斯兰历史。正统哈里发艾卜·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阿里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四位继承人。正统哈里发时期在伊斯兰历史上正好处于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公元632年,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逝世,此时,外有周边两大帝国——波斯帝国和拜占廷帝国的虎视耽耽,内有一些叛乱部落的蠢蠢欲动,新生的伊斯兰政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内忧外患,这四位哈里发不负众望,继承穆圣的遗志,开拓进取,不但平息了内部的叛乱,而且还摧毁了称霸几个世纪的波斯帝国,打垮了拜占廷帝国,建立了地域辽阔的大伊斯兰国家,为以后伊斯兰教的进一步发展和伊斯兰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本书就是反映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作者不但分析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而且还描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在伊斯兰教发展史上都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历史学术名著,不但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而且对于纠正长期以来西方历史学家对这段历史的一些错误认识,很有帮助。
正统哈里发艾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阿里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四位继承人。正统哈里发时期(公元632至661年)在伊斯兰历史上正好处于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公元632年,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归真,此时,外有周边两大帝国——波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的虎视耽耽,内有一些叛乱部落的蠢蠢欲动,新生的伊斯兰政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内忧外患,这四位哈里发不负重望,继承穆圣的遗志,开拓进取,不但平息了内部的叛乱,而且还摧毁了称霸几个世纪的波斯帝国,打垮了拜占庭帝国,建立了地域辽阔的伊斯兰国家,为以后伊斯兰教的进一步发展和伊斯兰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作者分析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而且还描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在伊斯兰教发展史上都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历史学术名著,不但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而且对于纠正长期以来西方历史学家对这段历史的一些错误观点,很有帮助。正因如此,本书被许多国家的大学定为历史教材。
安拉(赞主清高)以正教和正道差遣了穆圣。服从穆圣者是成功者,反对者将自取灭亡。安拉的宗教中有许多规章制度,世人只要遵循这些规章制度,就能得到今世和后世的幸福。穆圣(愿主福安之)给世人完整地传达了他所肩负的使命,然后欣然归回到喜悦他的主那里,他情愿于安拉的判决,安拉也喜悦他。此后,人类必须要有一位领袖代替穆圣全面肩负这一使命,以便使人们有所依归,令行禁止,力求在法律面前无论强弱尊卑一律平等。这些捍卫圣教、治理世事的人被称为哈里发。
为什么必须推选哈里发
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逝世后,伊斯兰民族一致主张,必须推选出一位哈里发,后来的穆斯林也都认为,推选哈里发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任何穆斯林对此都没有异议。但哈瓦利吉派和穆尔太齐赖派中的部分人主张:只要伊斯兰民族遵循正教、恪守《古兰经》和圣训,并促使人们敬主守法,就没有必要推选哈里发。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避免君主主义嫌疑。他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推选哈里发,就是迎合君主主义,是贪图今世、骄狂好胜。尤其当他们看到教法驳斥君主主义时,态度更为坚决。
哈里发只能由一个人担任
穆斯林大众公决:同一时期内不能有两个哈里发。因为分歧和嫉恨都是毁灭的根源。自穆斯林步调不一、君王林立之日至今,伊斯兰教世界饱尝的分裂之苦,就足以证明哈里发只能是一个。曾经穆斯林的敌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在他们之间制造纷争,并相互利用。对有心人来说,难道不能从中有所感悟吗?伊斯兰教国家的首脑们应该正确认识利害关系,放下架子,谦虚一些,恪守伊斯兰教的制度。
谁应该担任哈里发
与任何一个重要职务一样,关于谁最有资格担任哈里发要职这一问题,人们看法不同、意见分歧。许多世纪过去了,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一些穆斯林学者。分歧最初出现在穆圣归真之后,当时的穆斯林就此问题而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他们认为应该让教民民主选举合适的伊玛目人选,任何有能力捍卫伊斯兰教教法、治理国家的人,无论是否来自古莱什族,都可承担这一要职。来自麦地那的大部分辅士(愿主喜悦他们)都持这一观点,他们希望让赫兹莱支部落的首领赛尔德·本·欧拜岱担任哈里发。后来出现的穆尔太齐赖派和哈瓦利吉派中的大部分人都持此观点,他们的证据是下列圣训:即使一位阿比西尼亚的、眼睛像干葡萄样的黑奴担任你们的首领,你们也要听命服从。
第二部分:他们也主张大众自己选择哈里发,但只能由古莱什人担任这一要职。大部分迁士(愿安拉喜悦他们)持这一观点。后来的逊尼派中,大部分人也持这种观点。他们的证据是艾布·伯克尔(愿主喜悦之)所传的圣训:“伊玛目来自古莱什。”
第三部分:他们主张哈里发应该是穆圣的亲属,故提议让阿里·本·艾布·塔里布担任哈里发,他曾是最早归信的穆斯林少年,并历经考验。在塔布克战役中,穆圣让他留在后方,照管家人,并说:“难道你不喜欢我俩的关系就像穆萨和哈伦的关系吗?要知道,我之后再无圣人。”
哈希姆家族及其拥护者,大都持此观点,后来的什叶派也赞成这种主张。其证据是穆斯林所传的一段圣训。据《穆斯林圣训实录》记载:“阿里曾对艾布·伯克尔说:‘那时我们认为我们是最有资格的,因为我们是使者的近亲。”’。
阿里(愿主喜悦之)只提到了自己的这一个优势。假若当时有一份遗嘱,让阿里或其他人接任哈里发,结果就非常明确。而事实上,使者归真后中和的观点几乎占了上风。可是后来伊斯兰民族中出现的分歧乃至分裂,留下的苦果,成了我们难言的隐痛,给伊斯兰民族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以致步调不一,声威日减。倘若他们能认清问题的关键,认识古莱什人所享有的特权,就不会发生任何分歧和分裂。
为什么只有古莱什人能担任哈里发
使者曾考虑到当时人们有高度的宗族主义情感,故确定只有古莱什人担任哈里发,才会排除分歧,避免分裂,维护同族的哈里发;伊斯兰民族也能在来自这样一个宗族的哈里发领导下,生根发芽,和衷共济。
古莱什人在阿拉伯世界卓尔不群,在全体阿拉伯人心目中享有声望。假若让非古莱什人担任哈里发,那么必然会造成各宗族的内部分歧,并遭到古莱什族的反对,将会导致整个民族更大的分裂,这是伊斯兰教所不容许的。而古莱什人担任哈里发时,就不会产生上述各种危机,因为当时的古莱什人能够驾驭局势,也能够消除分裂,捍卫统
伊本·赫勒敦在其《史记》前言中也有类似主张,他补充说:之所以坚持让古莱什人担任哈里发,是因为他们是当时最具实力的群体,哈里发从他们中产生,可以消除因种族主义和武力强权所产生的分歧;应认清安拉不会只让一代人、一个民族掌握政权。我们认为领导穆斯林大众的应该是这样一个人:他来自一个强于其他民族的民族,这个民族有能力让其他民族服从它,并能捍卫整体统一。在当时,没有任何群体在这方面能比得上古莱什族。因为当时人们的共同口号就是宣传伊斯兰教,当时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就是伊斯兰主义,当时的阿拉伯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当今世界,不就是被宗族主义列强所分治独裁吗?如果你能明白安拉为什么要设立哈里发,你就会对当今这种做法深恶痛绝,因为哈里发是安拉使者的继任者,他治理世事,导人行善,止人作恶,将人们引向幸福,使人们远离祸患。没有能力的人不配做哈里发。
我认为,当今最能捍卫伊斯兰民族,治理穆斯林事务的宗族就是君士坦丁堡的奥斯曼家族。愿安拉给他们机遇,让他们遵循正教,学习正统哈里发的行为。
哈里发应具备的条件
担任哈里发这一要职者,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知识。哈里发是执行安拉法律的人,无知者没有执法能力。
二、公正。哈里发是高级宗教领袖,伊斯兰教的教律以公正为本,故哈里发更应具备公正品性。
三、能力。哈里发必须有能力执行法律,进行战争,并应具备文韬武略,懂得战略战术,懂政治,有号召力,能治国安邦,捍卫正教。
四、哈里发应体健身强,相貌和蔼,思维敏捷。以免出现见解和行动方面的失误;也免于由于年龄或被俘等方面的原因而无力应付局面。
……
P3-7
一切赞美,全归真主,惟主应受此等赞颂;向至圣穆罕默德致意,愿主赐他福安,他正确无误地为世人阐明正道,传达使命;向圣门弟子们致意,他们纯洁无瑕,遵循正道,致使世上的君主俯首称臣;他们威严忠正,引得世人纷纷归顺。愿真主使我们诸事顺利。你请我继《穆罕默德传》后撰写《正统哈里发传》,因为他们在世时,以最美好的方式向世人昭示了崇高的伊斯兰,并以他们的言行点缀了伊斯兰。你还希望我运用以前著《穆罕默德传》的风格撰写《正统哈里发传》,做到言简意赅,并从纷繁杂乱、浩如烟海的史书、文献中整理、编纂《正统哈里发传》,因为那些史书和文献使读者感到乏味、晦涩。你提到勤劳与富有活力是伊斯兰人应有的优良品德,你要立志研习伊斯兰的一些伟人传记,要了解他们怎样克服了种种艰难困苦,这些艰难困苦几乎使他们与他们的雄伟初衷失之交臂。你说,你还要了解遵循伊斯兰、恪守伊斯兰的制度所带来的美好结果。
我从中感觉到你美好的愿望和正确的信仰,以及你对伊斯兰民族的热爱。所以,我决定助你一臂之力,成全你的美意。我愿克服种种困难,撰写这部宏伟著作。祈求真主襄助我们,真主是最好的襄助者。
本书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所有穆斯林团结一致的时期,也就是首任哈里发艾布·伯克尔和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时期,以及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在任初期。这一时期,伊斯兰开疆拓土,发展迅速。愿真主喜悦这些哈里发。在这一部分,我将叙述当时伊斯兰民族的一些制度,以及哈里发身旁一些穆斯林的优良品行,如相亲相爱、亲如兄弟、为实现穆圣的预言将伊斯兰旗帜插遍全球而四处奔波。
第二部分:穆斯林内部产生分歧和骚乱的时期,也就是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在任的末期至第四任哈里发阿里被杀,阿里之子哈桑将哈里发大权交给穆阿维叶的时期。愿真主喜悦他们。第二部分中,我将叙述分歧和分裂给穆斯林大众带来的不良后果。凭主襄助,本书将给穆民大众上一堂非常有益的历史课。
在本书的绪论中,我简要地解释了什么是哈里发,以及有关的一些问题,希望穆斯林兄弟们能接受本书,正如当初接受拙著《穆罕默德传》那样。感赞真主,我相信我的汗水不会白流,因为我是为求得真主的喜悦而撰写此书的。祈求真主使这一工作成为我在后世的储蓄。愿真主使穆斯林诸事顺利。
撰写本书的参考书如下:
一、《布哈里圣训实录》;
二、《穆斯林圣训实录》;
三、泰伯里著《各民族和君王史》;
四、《伊本·阿赛史记》;
五、《伊本·赫勒敦顿史记》;
六、《阿里·本·侯赛因·麦斯欧迪史记》;
七、伊麻目安萨里著《宗教学之复兴》;
八、突尔突希著《君王的灯塔札》
另外,我还收录了一些古籍中我认为必要的部分内容,因为我见到你热爱这门知识。愿真主赐你顺利!
2008年,对于中国而言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遭受了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国人民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凯歌;这一年,我们成功地举办了第29届北京奥运会和2008北京残奥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这一年,我们圆满完成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
现在,呈现在您面前的,是我们奉献给大家的《正统哈里发传》。作者穆罕默德·胡泽里是20世纪初埃及著名的历史学家和伊斯兰学者,是埃及伊斯兰文化复兴运动和教育改革运动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他发表的有关宗教、道德及社会学和文学的论著在当时以及后来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一生著述颇丰,主要代表作有《论伊斯兰国家》、《伊斯兰法形成史》、《教法学原理》、《穆罕默德传》、《正统哈里发传》等。其中《穆罕默德传》一书的中文版已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正统哈里发传》一书系统地记述了正统哈里发时期(公元632至661年)的伊斯兰历史。正统哈里发艾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阿里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四位继承人。正统哈里发时期在伊斯兰历史上正好处于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公元632年,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逝世,此时,外有周边两大帝国——波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的虎视眈眈,内有一些叛乱部落的蠢蠢欲动,新生的伊斯兰政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内忧外患,这四位哈里发不负众望,继承穆圣的遗志,开拓进取,不但平息了内乱,而且还摧毁了称霸几个世纪的波斯帝国,打垮了拜占庭帝国,建立了地域辽阔的伊斯兰国家,为以后伊斯兰教的进一步发展和伊斯兰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本书真实地反映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作者不但分析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而且还描述了众多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在伊斯兰教发展史上都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历史学术名著,不但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而且对于纠正长期以来西方历史学家对这段历史的一些错误认识也很有帮助。正因如此,所以本书长期以来本书被许多国家的大学定为历史教材,其史学价值可见一斑。
《正统哈里发传》一书,是我多年前的一部译著,因为资金等方面的原因,一直未能正式出版发行,期间,各地学人纷纷打听,敦促译者尽快将其出版发行,填补国内专题研究“正统哈里发历史”之空白。
本书在出版过程中,得到了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大力支持,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先生亲自审阅书稿,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宗教文化出版社编辑杨登保先生为本书的正式出版发行做了大量工作。在此,特别要提到的是我的同事马启明阿訇,他根据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穆罕默德传》(本书的姊妹篇),统一了本书中出现的人名和地名,没有出现的名称,一律按照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进行统一。可惜,在本书正式出版前,马阿訇因突发疾病而英年早逝,这令我不胜伤感。祈求安拉慈悯他,使他住进宽阔的乐园。这些年来,我在青海、甘肃、内蒙和陕西担任教长、校长,还在一些学校任客座教授,教务缠身,俗事不断,而正是像马阿訇这样的许多默默无闻的同事,替我分担了大量工作,可以使我腾出身来,搞一些学术工作。另外,我经常参加国内外一些学术活动,对寺务多有怠慢,但营里清真寺的坊民还是给予我高度的信任和理解,令我深受感动。在此一并致谢,祈求安拉回赐大家!
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