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到底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东亚目前特殊的贸易现象又应该如何来解释?本书作者在对现有的一体化案例进行梳理和归纳基础上,提出了另外一条思路,即“异质”结构成员间区域一体化的组织模式,这是对传统区域一体化理论和组织模式的一种补充、拓展和完善。这一创新不仅较好地解释了“异质”结构成员间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和思路,同时清晰地说明了东亚各经济体之间目前的贸易特征是一种贸易一体化现象,而贸易一体化又是“异质”结构成员间区域一体化的初级阶段。
序
导论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 研究对象的界定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思路及结构
五 本书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及评价
第一节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第二节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节 对现有文献的简要评价
第二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关于专业化分工与贸易的理论发展脉络
第三节 区域化和区域主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贸易一体化条件下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模式
第一节 现有理论的局限性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家的视角
第三节 贸易一体化的概念及其理论前提
第四节 贸易一体化条件下“异质”结构成员间区域合作组织模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贸易一体化模型的经验检验
第一节 欧盟:一个较为理想的一体化模型
第二节 北美自由贸易区:“异质”结构成员间FTA的代表
第三节 对亚太地区其他区域一体化组织的适用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东亚贸易一体化的可行性与困难
第一节 东亚贸易一体化的可行性
第二节 东亚贸易一体化面临的困难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东亚贸易一体化的路径安排
第一节 东亚贸易一体化的支撑因素
第二节 东亚贸易一体化的梯次安排:从区域化到区域主义
第三节 东亚贸易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第四节 东亚贸易一体化的政治经济学
第五节 中国的抉择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东亚贸易一体化的福利模拟
第一节 次区域FTA的效果模拟——基于引力模型
第二节 东亚不同形式自由贸易区的福利模拟分析——基于CGE模型
本章小结
结语
录
附录一 第六章附表
附录二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