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是我国文学史上一座巍然屹立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数百年来,它一直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并被译为多种文字,成为我国流传最为广泛的古代长篇小说之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水浒全传(上下)/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明)施耐庵//罗贯中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是我国文学史上一座巍然屹立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数百年来,它一直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并被译为多种文字,成为我国流传最为广泛的古代长篇小说之一。 内容推荐 《水浒传》具体而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财的整个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塑造了一大批梁山好汉的光辉形象,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客观真理和农民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目录 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第二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四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第六回 九纹龙翦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官寺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粱山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第十三回 急先锋东郭争功 青面兽北京斗武 第十四回 赤发鬼醉卧灵官殿 晁天王认义东溪村 第十五回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第十六回 扬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第十七回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第十八回 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第十九回 林冲水寨大火并 晁盖梁山小夺泊 第二十回 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郓城县月夜走刘唐 第二十一回 虔婆醉打唐牛儿 宋江怒杀阎婆惜 第二十二回 阎婆大闹郓城县 朱仝义释宋公明 第二十三回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第二十四回 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 第二十五回 王婆计啜西门庆 淫妇药鸩武大郎 第二十六回 偷骨殖何九送丧 供人头武二设祭 第二十七回 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 第二十八回 武松威震平安寨 施恩义夺快活林 第二十九回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 第三十回 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 第三十一回 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第三十二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 第三十三回 宋江夜看小鳌山 花荣大闹清风寨 第三十四回 镇三山大闹青州道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 第三十五回 石将军村店寄书 小李广梁山射雁 第三十六回 梁山泊吴用举戴宗 揭阳岭宋江逢李俊 第三十七回 没遮拦追赶及时雨 船火儿夜闹浔阳江 第三十八回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里白条 第三十九回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梁山泊戴宗传假信 第四十回 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白龙庙英雄小聚义 第四十一回 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 第四十二回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第四十三回 假李逵剪径劫单人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第四十四回 锦豹子小径逢戴宗 病关索长街遇石秀 第四十五回 杨雄醉骂潘巧云 石秀智杀裴如海 第四十六回 病关索大闹翠屏山 拼命三火烧祝家店 第四十七回 扑天雕双修生死书 宋公明一打祝家庄 第四十八回 一丈青单捉王矮虎 宋公明二打祝家庄 第四十九回 解珍解宝双越狱 孙立孙新大劫牢 第五十回 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第五十一回 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误失小衙内 第五十二回 李逵打死殷天赐 柴进失陷高唐州 第五十三回 戴宗智取公孙胜 李逵斧劈罗真人 第五十四回 入云龙斗法破高廉 黑旋风探穴救柴进 第五十五回 高太尉大兴三路兵 呼延灼摆布连环马 第五十六回 吴用使时迁偷甲 汤隆赚徐宁上山 第五十七回 徐宁教使钩镰枪 宋江大破连环马 第五十八回 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 第五十九回 吴用赚金铃吊挂 宋江闹西岳华山 第六十回 公孙胜芒砀山降魔 晁天王曾头市中箭 第六十一回 吴用智赚玉麒麟 张顺夜闹金沙渡 第六十二回 放冷箭燕青救主 劫法场石秀跳楼 第六十三回 宋江兵打北京城 关胜议取粱山泊 第六十四回 呼延灼月夜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 第六十五回 托塔天王梦中显圣 浪里白条水上报冤 第六十六回 时迁火烧翠云楼 吴用智取大名府 第六十七回 宋江赏马步三军 关胜降水火二将 第六十八回 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 第六十九回 东平府误陷九纹龙 宋公明义释双枪将 第七十回 没羽箭飞石打英雄 宋公明弃粮擒壮士 第七十一回 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坐次 第七十二回 柴进簪花进禁院 李逵元夜闹东京 第七十三回 黑旋风乔捉鬼 梁山泊双献头 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 第七十五回 活阎罗倒船偷御酒 黑旋风扯诏谤徽宗 第七十六回 吴加亮布四斗五方旗 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 第七十七回 梁山泊十面埋伏 宋公明两赢童贯 第七十八回 十节度议取梁山泊 宋公明一败高太尉 第七十九回 刘唐放火烧战船 宋江两败高太尉 第八十回 张顺凿漏海鰍船 宋江三败高太尉 第八十一回 燕青月夜遇道君 戴宗定计出乐和 第八十二回 梁山泊分金大买市 宋公明全伙受招安 第八十三回 宋公明奉诏破大辽 陈桥驿滴泪斩小卒 第八十四回 宋公明兵打蓟州城 卢俊义大战玉田县 第八十五回 宋公明夜度益津关 吴学究智取文安县 第八十六回 宋公明大战独鹿山 卢俊义兵陷青石峪 第八十七回 宋公明大战幽州 呼延灼力擒番将 第八十八回 颜统军阵列混天象 宋公明梦授玄女法 第八十九回 宋公明破阵成功 宿太尉颁恩降诏 第九十回 五台山宋江参禅 双林镇燕青遇故 第九十一回 宋公明兵渡黄河 卢俊义赚城黑夜 第九十二回 振军威小李广神箭 打盖郡智多星密筹 第九十三回 李逵梦闹天池 宋江兵分两路 第九十四回 关胜义降三将 李逵莽陷众人 第九十五回 宋公明忠感后土 乔道清术败宋兵 第九十六回 幻魔君术窘五龙山 入云龙兵围百谷岭 第九十七回 陈灌谏官升安抚 琼英处女做先锋 第九十八回 张清缘配琼英 吴用计鸩邬梨 第九十九回 花和尚解脱缘缠井 混江龙水灌太原城 第一百回 张清琼英双建功 陈灌宋江同奏捷 第一百零一回 谋坟地阴险产逆 蹈春阳妖艳生奸 第一百零二回 王庆因奸吃官司 龚端被打师军犯 第一百零三回 张管营因妾弟丧身 范节级为表兄医脸 第一百零四回 段家庄重招新女婿 房山寨双并旧强人 第一百零五回 宋公明避暑疗军兵 乔道清回风烧贼寇 第一百零六回 书生谈笑却强敌 水军汩没破坚城 第一百零七回 宋江大胜纪山军 朱武打破六花阵 第一百零八回 乔道清兴雾取城 小旋风藏炮击贼 第一百零九回 王庆渡江被捉 宋江剿寇成功 第一百十回 燕青秋林渡射雁 宋江东京城献俘 第一百十一回 张顺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润州城 第一百十二回 卢俊义分兵宣州道 宋公明大战毗陵郡 第一百十三回 混江龙太湖小结义 宋公明苏州大会垓 第一百十四回 宁海军宋江吊孝 涌金门张顺归神 第一百十五回 张顺魂捉方天定 宋江智取宁海军 第一百十六回 卢俊义分兵歙州道 宋公明大战乌龙岭 第一百十七回 睦州城箭射邓元觉 乌龙岭神助宋公明 第一百十八回 卢俊义大战昱岭关 宋公明智取清溪洞 第一百十九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 第一百二十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试读章节 词曰: 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扰扰乱春秋。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见成名无数,图形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霎时新月下长川,江湖变桑田古路。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恐伤弓远之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 诗曰: 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 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 寻常巷陌陈罗绮,几处楼台奏管弦。 人乐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限日高眠。 话说这八句诗,乃是故宋神宗天子朝中一个名儒,姓邵,讳尧夫,道号康节先生所作,为叹五代残唐天下干戈不息。那时朝属梁,暮属晋,正谓是:“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后来感的天道循环,向甲马营中生下太祖武德皇帝来。这朝圣人出世,红光满天,异香经宿不散,乃是上界霹雳大仙下降。英雄勇猛,智量宽洪,自古帝王都不及这朝天子。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那天子扫清寰宇,荡静中原,国号大宋,建都汴梁。九朝八帝班头,四百年开基帝主。因此上邵尧夫先生赞道:“一旦云开复见天。”正如教百姓再见天日之面。不则这个先生吟赞,那时西岳华山有个陈抟处士,是个道高有德之人,能辨风云气色。一日骑驴下山,向那华阴道中正行之间,听得路上客人传说:“如今东京柴世宗让位与赵检点登基。”那陈抟先生听得,心中欢喜,以手加额,在驴背上大笑,撷下驴来。人问其故,那先生道:“天下从此定矣。正应上合天心,下合地理,中合人和。”自庚申年问受禅,开基即位,在位一十七年,天下太平,自此定矣,传位与御弟太宗即位。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传位与真宗皇帝。真宗又传位与仁宗。 这仁宗皇帝,乃是上界赤脚大仙。降生之时,昼夜啼哭不止。朝廷出给黄榜,召人医治。感动天庭,差遣太白金星下界,化作一老叟,前来揭了黄榜,能治太子啼哭。看榜官员引至殿下,朝见真宗天子。圣旨教进内苑,看视太子。那老叟直至宫中,抱着太子,耳边低低说了八个字,太子便不啼哭。那老叟不言姓名,只见化一阵清风而去。耳边道八个甚字?道是:“文有文曲,武有武曲。”端的是玉帝差遣紫微宫中两座星辰,下来辅佐这朝天子。文曲星乃是南衙开封府主龙图阁大学士包拯,武曲星乃是征西夏国大元帅狄青。这两个贤臣,出来辅佐。 这朝皇帝,庙号仁宗天子。在位四十二年,改了九个年号。自天圣元年癸亥登基,至天圣九年,那时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万民乐业,路不拾遗,户不夜闭。这九年谓之一登。自明道元年至皇家庭佑三年,这九年亦是丰富,谓之二登。自皇佑四年至嘉佑二年,这九年田禾大熟,谓之三登。一连三九二十七年,号为三登之世。那时百姓受了些快乐。谁想道乐极悲生:嘉佑三年上春间,天下瘟疫盛行,自江南直至两京,无一处人民不染此症。天下各州各府,雪片也似申奏将来。 且说东京城里城外,军民无其太半。开封府主包待制亲将惠民和济局方,自出俸资合药,救治万民。那里医治得住,瘟疫越盛。文武百官商议,都向待漏院中聚会,伺候早朝,奏闻天子。专要祈祷,禳谢瘟疫。 不因此事,如何教三十六员天罡下临凡世,七十二座地煞降在人间,哄动宋国乾坤,闹遍赵家社稷。有诗为证: 诗曰: 万姓熙熙化育中,三登之世乐无穷。 岂知礼乐笙镛治,变作兵戈剑戟丛。 水浒寨中屯节侠,梁山泊内聚英雄。 细推治乱亡数,尽属阴阳造化功。 P1-2 序言 《水浒全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京本忠义传》、《忠义水浒志传评林》等,习称《水浒传》。讲述的是以宋江为首的108名江湖好汉,聚义梁山泊,后被朝廷招安,东征西讨,最终命丧黄泉的历程,写出了“官逼民反”到向当权者妥协的社会现实。金圣叹将《水浒传》与《庄子》、《离骚》、《史记》、《杜工部集》、《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冯梦龙则将《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定为“四大奇书”。 从南宋开始,水浒故事成为民间口头文学的主要题材之一,但水浒故事并非完全出于虚构,宋江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宋史》中有关于宋江等啸聚的记载:“转略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于是自有奇闻异说,生于民间,辗转繁变,以成故事。宋人罗烨《醉翁谈录》中的“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可能是平话中个别人物的传奇故事。流传于宋元年间的话本《大宋宣和遗事》,描述了晁盖等36人的故事,初步具有了《水浒传》的故事梗概。元杂剧中也出现了一些水浒故事剧本,如《黑旋风双献功》、《宋公明劫法场》等。 《水浒传》是到了明朝初年,在参考、借鉴和吸取了包括史籍、笔记和某些小说、戏曲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的。它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或日罗贯中,或日施耐庵,或日施作罗编,或日施作罗续。原本《水浒传》已不可得,现存的各种本子,可分成简本、繁本两个系统。所谓简本,主要是文字比较简单,细节描写少,已发现的简本有一百十五回本、一百十回本和一百二十四回本。繁本写得比较细致,也是流传最广的,主要改增的部分是招安之后的情节,有一百回本、一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其中七十回本也称“腰斩本”,是金圣叹删去了排座次以后的部分,把原来的第一回改为楔子,并添了个卢俊义的噩梦作为结尾而成。一般认为百回本可能是《水浒传》成型定书的最早也最接近传说故事的版本。全书可分前后两大部分,前半部分写各路英雄纷纷上梁山大聚义,打官军,受招安。后半部分由五个板块组成,即征辽、平田虎、平王庆、平方腊及结局。有研究者认为平田虎、王庆两部分是插增的,因今所见较早的百回本,征辽之后紧接平方腊事。 作为一部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小说,《水浒传》继承与发展了讲史话本的传统,其语言以口语为基础,简洁明快,无论是描述语言还是作品人物的语言,都惟妙惟肖,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鲁迅曾经指出:“《水浒传》和《红楼梦》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如李逵第一次见宋江,就问戴宗:“哥哥,这黑汉子是谁?”活画出李逵憨直的个性。小说叙事极富传奇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伏跌宕,变化莫测,前70回连环套式的结构也独具特色。“风雪山神庙”、“拳打镇关西”、“武松打虎”、“血溅鸳鸯楼”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篇章。 “忠义”是贯穿《水浒传》全书的思想主线。水浒好汉之间的“义”,其表层是一种江湖义气,武松醉打蒋门神,李逵无条件信从宋江,石秀杀裴如海等,其内里则是“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义举,有着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他们是要以个人的英雄行为,济困扶危,杀富济贫,即所谓“仗义疏财归水路,报仇雪恨上梁山”。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路见不平,帮助弱小的典范。设誓劫取生辰纲,因为这是“不义之财,取之何碍”,“天理知之,也不为罪”。梁山大聚义后,“若是客商车辆人马,任从经过。若是上任官员,箱里搜出金银来时,全家不留,所得之物,解送山寨,纳库公用……但打听得有那欺压良善暴富小人,积攒得些家私,不论远近,令人便去尽数收拾上山。”“义”是将108位好汉连接在一起的纽带,不废于私,也不废于个人,所以当李逵听到宋江有苟且行为的谣言时,“气做一团”,“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还“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要杀宋江。 但“义”又是与“忠”相始终的。《水浒传》里的“忠”,有忠于梁山泊聚义的内容,但它又有忠君的思想,在很多时候,“忠孝”被放在首位,而把“义”置于次要地位。忠君的集中表现是他们反贪官不反皇权。所以阮小五唱:“打鱼一世蓼儿洼,不种青苗不种麻。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很多之前在朝廷有官职的人,如林冲、花荣、呼延灼,落草后,也不会弃绝原来的官名,林冲总是被介绍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而他本人也欣然领受。在首领宋江身上,“忠君”的意味更为浓郁,他一再强调:“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昧。”并反复申言“小可宋江怎敢背负朝廷”,“只被滥官污吏逼得如此”,因此“权借水泊栖身”,“专等朝廷招安”,并且希望“为国立功”,“博得个封妻荫子”,以图日后“名垂青史”。在得知要被毒死时,因担心李逵造反,所以让李逵也喝了毒酒,于是,宋江死于“忠”,而李逵亡于“义”,在此,无论是“忠”,还是“义”,都显得无比沉重。 无可否认,《水浒传》中有些场景是血淋淋的,缺少温情和人文关怀。如李逵般的肆意砍杀,血迹斑斑的剥肉凳,都会让人从心底透出丝丝冷意,这也许是金圣叹认为这是一部写给强盗看的书的主要原因。但透过这血的表象,也许能看到更多现实的惨酷。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