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以蔽之”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言交流的资本。本书让我们第一次感受这种“学”与“用”相结合的妙处,从中国古典散文里掘其精华,有助我们有效地口抒我言,笔抒我意。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学习、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透过漫长的历史轨迹,从生命体验中感悟文学之魂,这是我们阅读古典散文的关键。如果有一天你真的读进去了,你的境界、层次、品味也就跟着上去了。
这说起来好像挺玄,其实也简单——“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如果能将这些千古流传的名篇佳句融入心中,烙于脑中,反复吟咏体会,不怕不懂古人心。
把古典散文的绝句精华和写作完美结合,是学习写作者应该孜孜以求的目标。这些绝句精华如果引用得好,常常能起到一句胜千句的作用。在写作中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引经据典,一定会为自己的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一篇 修身篇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见义不为,无勇也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矣
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盖文王拘而演《倜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僦难》《觚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悟已往之不诔,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礼之用,和为贵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第二篇 惜时篇
第三篇 进学篇
第四篇 仁爱篇
第五篇 立志篇
第六篇 审势篇
第七篇 增益篇
第八篇 行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