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好父母也会犯错误(教子要避免的60个误区)
分类
作者 林夕
出版社 新时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林夕编著的《好父母也会犯错误(教子要避免的60个误区)》用“案例”向父母展示了“最容易犯的教子错误”,并用“案例”向父母示范了避免“最容易犯的教子错误”的方法。全书通过“案例+方法”的形式将“最容易犯的教子错误及其避免方法”轻松、活泼、通俗、实用地展示在父母面前。

父母所采用的教育方法的正误直接决定孩子的成败。正确的方法成就优秀的孩子,但如果方法错误,孩子的潜能与才干不但无法被发现,反而会被误导,影响孩子的一生。

内容推荐

没有哪个父母不爱孩子,但没有哪个父母天生就懂得教育。传统教育的误区可能让你的良苦用心付之东流。

你对孩子要求很严格,但他们依旧我行我素,你积极安排孩子学这学那,但他总是学无所成。

《好父母也会犯错误(教子要避免的60个误区)》从60个最常见的家庭教育场景入手,剖析其中隐藏的教育误区,并以“案例+方法”的形式,给出最实用的教子建议,帮助家长防范未然,解疑释惑。

《好父母也会犯错误(教子要避免的60个误区)》由林夕编著。

目录

理念方法篇

 错误01 忽视学习教子方法和理念

 错误02 身教不严,不能以身作则

 错误03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一致

 错误04 生搬硬套别人的教育经验

 错误05 父爱在孩子的成长中缺失

 错误06 疏子防范外界的不良影响

 错误07 一心为孩子,不惜牺牲自己

 错误08 对孩子期望过高

 错误09 跟孩子缺乏有效沟通

 错误10 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家长

 错误11 棍下出孝子,打骂方成才

 错误12 过多限制孩子的自由

 错误13 包庇、袒护孩子的错误

 错误14 太溺爱,一切以孩子为中心

交流沟通篇

 错误15 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错误16 好摆架子,对待孩子不平等

 错误17 给孩子乱贴负面标签

 错误18 不给孩子诉说的机会

 错误19 一味训斥,随意羞辱责骂孩子

 错误20 不尊重孩子的隐私权

 错误21 不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错误22 对孩子的吝啬赞美和欣赏

 错误23 喜欢拿孩子跟别人做比较

 错误24 不懂倾听,和孩子的心灵产生隔膜

 错误25 不原谅孩子的过错

 错误26 纵容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

 错误27 奖惩孩子不科学

 错误28 不遵守对孩子的承诺

 错误29 对孩子唠叨不休

 错误30 不对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

 错误31 对任性孩子一味妥协、顺从

素质能力篇

 错误32 错过孩子智力发展关键期

 错误33 迷信智商,抱怨孩子脑子笨

 错误34 缺乏对孩子情商的培养

 错误35 忽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错误36 忽视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错误37 轻视对孩子创新能力的开发

 错误38 对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不重视

 错误39 对孩子缺少安全教育

 错误40 缺少对孩子的金钱教育

 错误41 忽视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错误42 对孩子缺少劳动技能训练

 错误43 忽视对孩子的责任心培养

生活学习篇

 错误44 随意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错误45 把孩子的考分看得重于一切

 错误46 认为越用功越好,让孩子过量学习

 错误47 盲目增加孩子的作业和家教

 错误48 禁止孩子看课外书

 错误49 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错误50 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不耐烦

 错误51 一相情愿塑明星,强求孩子练特长

 错误52 不给孩子体验挫折的机会

 错误53 缺乏勤俭教育,任由孩子铺张浪费

 错误54 对孩子的青春期不闻不问

 错误55 缺少对孩子性别意识的培养

 错误56 不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

 错误57 不重视孩子的择友、交友

 错误58 实施金元方略,用钱“激励”孩子

 错误59 羞于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错误60 没教会孩子正确使用网络

试读章节

可悲的是,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所出现的严重问题,其出发点都是“为孩子好”。然而,对家教知识的“无知”,却让他们成为孩子成长的“拦路虎”,使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好”。

正确的家教理念,可以让父母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并遵循这些规律,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使亲子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轻松、容易。而错误的教育方式与理念,则会使孩子无所适从,迷失自我。因此,积极学习正确的家教理念与方法,应该成为父母最迫切的心愿与需求。唯有这样,才能使父母避开家教的误区,敏锐地发现并及时消除那些可能对孩子发展产生障碍的不良因素,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给父母的教子处方

父母不懂如何教育孩子,是整个家庭的悲哀,更平添孩子人生路上的困难与险阻。

处方一: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

孩子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而每个阶段都具有各自的特点,父母若能掌握这些孩子成长的规律,何愁培养不出优秀的孩子呢?

苏理是广州市某实验小学的六年级学生,虽然只有12岁,但已经有将近一米七的个子了,而且很少生病,身体一直非常好。

原来,当苏理的父母计划生孩子的时候,就已经提前阅读了有关儿童身心发展方面的书籍。苏理出生后,他们一直按科学方式养育孩子,例如当苏理六七岁的时候,父母每个月都会定期给孩子量身高,称体重,因为他们知道孩子在六七岁时,身高每年约增长4~7厘米,体重每年约增加4公斤,而定期称体重、量身高,可以及时知道孩子的发育是否正常。他们还培养苏理从小养成用鼻子呼吸的习惯,以预防孩子感冒及肺病的发生。因为学龄前儿童肺的弹性较差,气体的交换量很小。

正是由于父母遵循孩子的成长发育规律,苏理能够一直这样健康快乐。

孩子的皮肤调节功能相对较差,容易受热或者着凉,因此父母要根据气候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服。父母还应该及早培养孩子正确的坐姿,告诉孩子课间要及时上厕所,不要养成憋尿的习惯等常识,以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处方二:掌握基本的教育规律

教育不是想当然的,而是具有一定的规律与方法。如果父母不懂得这些规律与方法,就容易“好心办坏事”,阻碍孩子的正常发展。

杨思琪的父母是上海一家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平时工作十分繁忙,没有太多时间教育孩子。在他们的记忆中,自己小时候,父母也未进行过什么家庭教育,但自己也发展得很好,因此没必要做这些“费力”但不一定有用的事情。

思琪的父母这种任其自然的教育方法,使得女儿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刚开始,思琪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但慢慢地,她贪玩成性,成绩也一落千丈,这下父母开始着急了,意识到了忽视孩子的教育带来的后果。

教育是一项细水长流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放任不管”和“步步紧逼”都是不尊重教育规律的表现。父母应该学会在合适的时机,给孩子有益的提醒,但又不宜管得过严。孩子失去信心时,父母应该多鼓励他重新开始;而孩子获得好成绩时,父母应该提醒他在学习中的不足,力戒其滋生骄傲自满情绪。

处方三:给孩子平等的权利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父母能够给予孩子更加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孩子们却并没有因此感到幸福,因为有些父母剥夺了孩子最基本的平等权利。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本是最快乐开心的日子,但10岁的童童却觉得很伤心。

原来,这天中午,童童正在客厅看电视,一只花瓶突然倒在地上。闻声赶来的妈妈根本不容女儿解释,便开始数落起来:“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小心?”当最后妈妈终于发现不是童童碰的时候,不再责备她了,但也没有说一句“对不起”。一想到这里,童童便不再对这喜气洋洋的传统节日感兴趣了。P3-4

序言

序 错误的教育扼杀孩子的一生

一个两岁的孩子,满怀热情地跑到桌子边,帮妈妈收拾碗筷。当他拿起一个盘子时,妈妈眼疾手快,立即从他手里夺过盘子,用充满爱怜的温柔口气说道:“别动它,宝贝,你会打碎它的,那样太危险了。”此时,孩子的眼里充满了无助与委屈。他也许在想,我真的那么没用吗?为什么妈妈不让我帮助她呢?

一个4岁的孩子,不小心把鞋带弄开了。他试了许多次,都没有办法把鞋带系好。于是,他向妈妈求助。妈妈立即放下手里的活儿,跑到孩子身边,熟练地为他系好鞋带。孩子脸上满足地笑着,心里却充满了委屈:妈妈真是太有本事了,但是为什么我就是系不好鞋带呢?我真是太笨了。

一个6岁的孩子,离他不远处有一些孩子正在玩小吊环,他也不由自主地朝着那里跑去。妈妈立即追上去,拉住了他说道:“宝贝,那个游戏太危险了,你玩不了的,妈妈带你去荡秋千吧。”孩子的脸上写满了失落与伤心:为什么其他孩子都可以玩,而我却玩不了呢?

“孩子,你一定要认真学习,不然就太对不起爸妈的一番苦心了。”

“孩子,你一定要乖乖听话。”

对于上述家教场景,父母们一定觉得十分熟悉。出于保护和关心孩子的心理,父母们都或多或少说过上述场景中那些父母说过的话,但是却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进入一个教子误区——他们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正在伤害孩子。

每个父母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希望他们无忧无虑地成长,希望他们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可同时,有很多父母正以错误的教育方式,深深地伤害着孩子的心灵,更可悲的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家庭教育需要父母的爱心和智慧,长期的坚持和尝试,也需要孩子的理解与配合。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正确的、有益于孩子成长的呢?

每一位成功的父母都会给出自己的答案。这些答案也许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要努力避开教子误区。他们会告诉后来的父母们,“以你们的方式去爱孩子,但是不要溺爱”,“以你们的方式让孩子独立起来,不要过分保护孩子”等。

无独有偶,许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没有从正面告诉孩子的父母们,什么才是正确的家庭教育,但是他们却从反面阐述了如何避免教育误区,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基诺特,就明确地告诉年轻的父母们,不要对孩子说以下几类话:

恶言。如“傻瓜”、“笨蛋”、“没用的家伙”等;

侮蔑。如“你简直是废物”等;

过分责备。如“你又做错了,真是坏透了”等;

压制。如“闭嘴”、“不准你再看课外书”、“不许你再把同学带到家里来”等;

强迫。如“你给我练琴去,练不好别吃饭”、“我说不行就不行”等;

威胁。如“再考成这样,看我不揍你”,“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去吧”等;

哀求。如“求求你,别这么做啦”,“求求你把作业做完吧”等;

抱怨。如“想不到你会这么干,真让我伤心”,“你真是让我头疼极了”等;

贿赂。如“你如果能考100分,我就给你买自行车、手表、游戏机”等;

讽刺。如“你可真行啊!竟然做出这种事来”等;  唠叨。“我跟你讲多少次了,你到底听没听”等;

不理会。如“爸爸很忙,不要吵我,自己去玩”等。

“一百个演员,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同样,世界上有一百位父母,也许就会有一百种教育孩子的方法。这些教育方式,如果符合教育规律,就会教出优秀、理想的孩子,但是如果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却可能教出平庸甚至走向堕落的孩子。因此,父母要切实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避开教子误区,绕开那些可能伤害孩子的教育陷阱。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是否想过,“母爱,有时候可能成为一种伤害”;“赞美,有时候可能成为一种负担”;“过度关心,也许会损害孩子的独立性”?当父母以错误的方式来爱孩子、教育孩子的时候,无意之间便走进了教子的误区,由此带来的后果,除了父母自身会陷入无助、无奈的困境外,更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挽回的不良影响和后果。

父母在教育孩子之前若能多了解一些“最容易犯的错误”,并引以为戒,自己犯错误的几率就会更小,错误的影响也会更小,对孩子健康的成长会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

本书用“案例”向父母展示了“最容易犯的教子错误”,并用“案例”向父母示范了避免“最容易犯的教子错误”的方法。全书通过“案例+方法”的形式将“最容易犯的教子错误及其避免方法”轻松、活泼、通俗、实用地展示在父母面前。

父母所采用的教育方法的正误直接决定孩子的成败。正确的方法成就优秀的孩子,但如果方法错误,孩子的潜能与才干不但无法被发现,反而会被误导,影响孩子的一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1: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