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与陈寅恪、钱穆、陈垣并称为史学四大家,是钱穆最敬重的恩师,是易中天引用最多的史学家。本书由其所作。这本史学大师写给大众的书是所有中国人都应该看的书。它将告诉我们:中国人是从哪里来的?汉族、匈奴族、鲜卑族、蒙古族等民族是怎样融合成一个中华民族大家庭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华民族源流史/吕思勉讲史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吕思勉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吕思勉,与陈寅恪、钱穆、陈垣并称为史学四大家,是钱穆最敬重的恩师,是易中天引用最多的史学家。本书由其所作。这本史学大师写给大众的书是所有中国人都应该看的书。它将告诉我们:中国人是从哪里来的?汉族、匈奴族、鲜卑族、蒙古族等民族是怎样融合成一个中华民族大家庭的?…… 内容推荐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武进(今常州)人,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和陈垣先生、陈寅恪先生、钱穆先生一起被推重为“现代史学四大家”。他在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方面,成就卓著,一生著有两部中国通史、四部断代史、五部专门史,另有在史学界享有盛誉的大量史学札记,共计1000多万字。本书为其所作,收录了其两部作品:《中国民族演进史》,向普通读者讲述中华民族由来;《中国民族史》,向读者更深一层讲述中华各民族起源和发展、最终如何融合为一个统一大家庭。 目录 中国民族演进史 序 第一章 什么叫做民族 第二章 中国民族的起源怎样 第三章 中国民族是怎样形成的 第四章 中国民族怎样统一中国本部 第五章 中国民族第一次向外开拓怎样 第六章 五胡乱后的中华民族是怎样的 第七章 中国民族在近代所受的创痛是怎样 第八章 中国民族的现状怎样 第九章 怎样复兴中国民族 第十章 中国民族演进的总观察怎样 附录一 参考书 附录二 复习问题 中国民族史 序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汉族 附录一 昆仑考 附录二 三皇五帝考 附录三 夏都考 附录四 释亳 第三章 匈奴 附录一 赤狄白狄考 附录二 山戎考 附录三 长狄考 附录四 秦始皇筑长城 第四章 鲜卑 附录一 鲜卑 附录二 后魏出自西伯利亚 附录三 宇文氏先世 附录四 契丹部族 第五章 丁令 附录一 丁令 附录二 丁令居地 附录三 突厥与蒙古同祖 第六章 貉族 附录一 貉族发见西半球说 第七章 肃慎 附录一 金初官制 第八章 苗族 第九章 粤族 第十章 濮族 第十一章 羌族 附录一 鬼方考 第十二章 藏族 第十三章 白种 试读章节 第二章 中国民族的起源怎样 现今世界上,决没有真正单纯的民族国家。这就是说:没有以一民族而组织一国家的;一国家中,总包含好几个民族。中国自然也是如此。 这不但现在如此,追溯到历史上,也久已如此了。但是一个国家,虽不止一个民族,而其中,总有一个主要的民族,为文化的重心的。通常所谓某国民族,就是指此而言。此项主要民族,在中国,无疑地是汉族了。 汉族的名称,是后起的。这是汉有天下之后(公元前二0二年),外人以吾国王朝的名字,做吾国民族的名字。前乎此,则有称中国人为秦人的;后乎此,又有称中国人为唐人的;其理由也相同。外人又习称吾国人为支那。这个名称的由来,在现在,还是一个考据问题。夏曾佑《中国古代史》,引《左氏》戎子驹支对晋人说:“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说华字该是我民族的本名。但是华和夏是双声字,难保本是一语。夏为禹有天下的朝号,其性质,亦和秦、汉等字相同。以华字为中国民族之名,本无不可。但是中华现在是中国的国名。在历史上,外人固习称中国人为华,也未尝不称中国为华。中国民族的复杂,由来已久。华族两字,难免有包括中国国内一切民族的疑义;又有些嫌与贵族相混;不如仍用汉族两字,表示中国的一种主要民族,意义较为确定。唐时有“汉蕃”之称,清时有“满汉”之语,汉字成为民族之名,非复一王朝的意义,也由来已久了。 要讲一个民族的演进,必须追溯到最古的时代;就发生历史上“民族起源”同题。民族起源,和人种起源不同。人种起源,是考据体质特异的人民,发生于地球上的某处地方的。民族起源,则只是考据一个民族,以何年代,住居于其国土(或故园)之上,而发生其民族特殊的文化。 但是民族起源,也是一个很辽远的问题。世界上一个大民族,其文化的起源,往往是很早的。即其形成民族——至少构成民族的条件备具——是很早的。而人类的有史,大抵不过五千年。尚且多半支离,杂以神话。开化较晚的民族,或可借助于开化较早的民族的历史,以说明其起源。如研究朝鲜、安南的古史,取材于中国,是其适例。在中国这种开化较早之国,又是无望的。考古学,从地下掘出许多东西(无论其为人造的,非人造的),借这许多东西,以补文字记载的不足,也将人类的历史,加长了几千年,甚者至万年以上。然而还嫌不够充分说明民族的起源。况且中国的考古学,方始萌芽;所以证据还很少,几乎不能根据着他,得到什么结论。所以中国民族的起源,现在还在茫昧之域。我现在,也只能将现在所知道的情形,说一个大概。 在闭关之世,中国人是即以其国为天下的,自然不发生民族起源问题。世界大通之后,就不然了。在欧洲,民族起源的成为问题,较中国为早。所以最初研究中国民族起源问题的,反不是中国人而是西洋人。但是这一个问题,现在本来尚在茫昧之域;而西洋人研究这问题,又不免受些种族偏见的影响;所以其说不甚可据。这话是怎样说呢? 原来研究民族文化的,其所立之说,本有两派:一为演进派。以为人类的心理,根本相同。而在浅演之世,环境对于人类的影响,也大致相同。以根本相同的心理,处于大致相同的环境之下,自然会发生相类的反应。所以世界上各民族,虽然各各孤立于不相闻问之境,而其演进的程序,却大致相同。所以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文化,是可以各各孤立,各自发生的。一为传播派。此派以为人类的创造力,极不足道;以异民族而有同一的发明,尤为绝无仅有之事。所以现在世界上各种文化,其相异,只是后来之事;其初,却是同出一源的。固然,愈到古代,人类的交通愈少,愈处于孤立的状态。然而因其时间的悠久,其事情即随而繁复;一种文化的辗转传播,事实即非不可能。所以现在各种文化,其初只有一个根源。此两派议论,固然不易判决其是非。然而既同称人类,心理上根本的一致,似终难否认。环境性质之相类,也是无疑的。以相类的人,处于相类的环境之下,可以发生相类的对付方法,似乎也是理论上当然的结果。传播论者的议论,似乎太轻视了人类的创造力罢?不幸,近代的西洋人,无形中都受了此等偏见的影响(虽然他们不都是传播论派的民族学家),总以为白种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如此,自然容易想象到:世界上最初的文化,只有在白种人中会发生。如此,研究中国民族起源问题,也很容易疑心到中国民族,本自西方迁来了。 西人研究中国民族起源,有的说来自埃及,有的说来自巴比仑。其证据中较能言之成理的,这是中国文字,和埃及同属象形,巴比仑的楔形文字,有些和中国八卦相像之说。然而最初的文字,总是象形的;在未曾专用言语表示意象以前,人类表示意象的方法(如拟势等),大致相同。初有文字的时候,并非专用来表示语言。此时文字与语言,同为代表意象之具。人类既可各自独立发生语言,自然可各自独立发生文字。所以埃及和中国造字的方法相同,只是心理一致说当然的结果。至于中国的八卦,究竟是否文字,在考据上,还是一个问题,把来和巴比仑的楔形文字相附会,那更不成理由了。此外还有主张中国民族,来自马来半岛的。则似乎无形之中,受了人种起源说的影响。因为最适宜于算做人类的祖先的直立猿人,其遗骨是在爪哇发见的。所以南洋一带,很容易被拟为人种起源之地。震惊于中国文化悠久的人,自然容易把中国民族的起源,推想到很悠远的时代,就很容易附会到南洋一带去了。然而中国古代文化的重心,为什么不在南方而在北方呢?又有说来自印度的。则因盘古的神话,和印度的神话,很为相像。然而这相像的神话,怕不是我国所固有,而是印度神话输入后,我国人用为根据而伪造的。又有说中国、印度、巴比仑的文化,同是太古时代一种较高文化的残余的。这也是深中于传播论的心理,因此三国之文化,颇有相类之点,遂臆度而创此说。我们既承认相类的文化,可以各自独立发生,正不必取此等毫无证据之说。又有说中国民族,来自于阗附近的。则又受了白种人历史上民族起源论的影响。因为现在的欧洲人,溯其原始,可以说是起于中央亚细亚之地的;据此推度,中国民族,自然也可说是从这一带东迁的了。 最初引起中国人研究中国民族起源的兴趣的,是法国人拉克伯里所著的《支那太古文明西元论》。日本白河次郎、国府种德,取其说以著书,名《支那文明史》。中国东新译社,将其译成华文,改名《中国文明发达史》。此事已在三十年前。书中把中国一切事物,和巴比仑相比附,已极牵强。其尤可笑的,则说中国古代的某君主,就是巴比仑的某君主;古代的某名人,就是巴比仑的某名人。简直说中国的古代史就是巴比仑的古代史,真是一场笑话。如此穿凿附会,自然没有人相信他。虽亦有少数好奇的人,以为谈资,然亦不过以为谈资而已,真相信的,可说没有。可是郢书燕说,鲁酒薄而邯郸围,一件事物,所引起的作用,往往不是正面的。从此以后,中国人研究这问题的兴趣,却渐渐的浓厚了。继此书而发布的,要推蒋观云的《中国人种考》。搜辑东西学者之说颇博,自己却并无一定的主张。其中国人自己发表意见的,如丁益甫、章太炎等,亦大抵倾向于西来说。中国人为什么会倾向于西来说呢?因为有两部古书:其一名《山海经》,其一名《穆天子传》。前者记载某山某水,有一部分,似乎涉及亚洲的中部和西部。后者是述公元前十世纪,周朝的穆王,游行的事迹的。其行程,亦可解释为自甘肃、青海、新疆,经俄领《中央亚细亚》,以达《小亚细亚半岛》。此种解释,而且是颇为确实的,并非穿凿附会。地理不是能向壁虚造的。即有妄人,向壁虚造,必不能和实际相合。中国古代的地志,而记载及于亚洲的西部;中国周朝的帝王,而游行及于亚洲的西部;可见汉族古代,至少要起源于亚洲的中部,而和西方有密切的关系了。这是中国人所以主张西来说的原因。但是据现在看来:《山海经》虽有一部分是古书,其又一部分,则是汉通西域之后,把新得的地理知识,附加进去的。《穆天子传》,更是南北朝时才出现的书;其为伪造,更不待论了。此外还有可附会为中国民族起源于西方的证据,一加考核,大抵都属此类。所以中国民族西来之说,绝不足信。至于从南方马来、印度等处迁来之说,则更无证据。在可靠的古书上看,则只见古代的帝王,其事迹,多在中国本部而已。 据书籍看如此。若论地下所得,中国现在发掘的事业,固然方在萌芽,然而就其所得,也颇有足以证明中国民族,居于中国土地之上,为时已极悠久的。当民国十年,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古代遗物发见之后,因其中的彩色陶器,和安诺、苏萨两地方所得,颇为相像。十二、十三两年,在甘肃导河、宁定、镇番及青海沿岸所得,则相像更甚。 因而颇有主张中国文化,传自西方的。然而安诺、苏萨,系在铜器始期;而仰韶村所得,则并无铜器。文化传播,必经相当的年代。岂有安诺、苏萨铜器时代的文明,业为我国石器时代的仰韶村所承袭,而安诺、苏萨的制品,本身仍无进步,还和仰韶村的制品相似之理?况且河南所得的彩陶,较诸甘肃所得,质地、制法、图案、设色,均形进步;则只能解释为河南的文化,自东而西;断不能解释为安诺、苏萨的文化,自西而东,经甘肃以达河南。又况河南和甘肃,都曾得有古代遗骸。与民国十年,辽宁锦西县沙锅屯所得,经协和医院步赖克教授的研究,都认为与现代华北的居民,体格一致。这可见中国民族,住居于中国地方,为时已久。若再上溯,则民国十年,奥人师丹斯基,曾在河北房山县的周口店,采得化石甚多。十五年,于其中发见两个人齿,定名为中国猿人。十六年以后,北平地质调查所,因在其地继续发掘,所得遗骸及遗物颇多,现在已有拼成的一具颅骨。据专家的研究:周口店的遗迹,当属于始石器时代,距今约二三十万年;而此人类遗骸之古,亦超出爪哇的直立猿人以上。这更可见得中国有发生最古文化的可能。虽然不一定就是现在中国文化的前身,然而说中国本土,不能或未曾发生文化,而必有待于外来的传播,则总是不确的了。 然则从古史上,和考古所得的结果上研究,中国民族的起源,虽然还不能得到十分满足的答复;而中国民族,居于中国土地之上已久,其文化亦为时已久,则似乎可以假定的。 P11-16 序言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武进(今常州)人,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和陈垣先生、陈寅恪先生、钱穆先生一起被推重为“现代史学四大家”。他在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方面,成就卓著,一生著有两部中国通史、四部断代史、五部专门史,另有在史学界享有盛誉的大量史学札记,共计1000多万字。 吕先生曾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致力于中国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除了著名的《白话本国史》之外,他还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普及工作,其成果就是向普通读者讲述中华民族由来的《中国民族演进史》,和向读者更深一层讲述中华各民族起源和发展、最终如何融合为一个统一大家庭的《中国民族史》。为了方便广大读者了解“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即了解中华民族的起源、发展和融合过程,我们把《中国民族演进史》和《中国民族史》编辑在一起,以《中华民族源流史》为名出版。 《中国民族演进史》1935年3月由上海亚细亚书局出版,出版后受到广大青年读者的欢迎。《中国民族史》于1934年4月由上海世界书局初版,1987年12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收入《中国学术丛书》出版,1990年上海书店收入《民国丛书》第一编影印出版,1996年3月,东方出版社收入《学术经典丛书》出版。在编辑过程中,我们也参考了上述各家版本的校订成果。吕先生的原书为繁体竖排版,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我们将其改为简体横排。希望我们这些工作能够进一步实现先生普及中华民族史的愿望,使“大师的书”真正成为“大家的书”。 在编校过程中,我们保留了原书有关参考书目和复习思考题。对某些于今已改变或取消的表述、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地名等,保存著作原貌,希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自行辨别。 九洲出版社 2008年12月 中国民族演进史 书评(媒体评论) 当时常州府中学堂诸师长尤为余毕生难忘者,有吕思勉诚之师。 ——国学大师钱穆 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钱穆)先生肄业府中三年余,……而治学则受吕思勉诚之先生影响最大。——着名史学家严耕望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