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民族理论篇、社会文化篇、民族历史篇和民族语言篇4卷,反映出近50年来民族研究领域诸多学科的主要研究取向和学术水准,其中包括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的杰作,如民族理论专家牙含章、郝时远,文化人类学家杨堃、胡庆鈞,民族历史学家翁独健、陈述、王森、刘尧汉,民族语言学家傅懋勣、照那斯图、道布、孙宏开等大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值得一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原民族研究所)自1958年成立以来,经几代专家学者的不断努力,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发表了数以万计的学术论文,内容涉及民族研究领域的诸多学科。时值建所五十周年之际,我们谨选择所内专家学者每人学术论文一篇,汇编成《民族研究文汇》,分为4卷,计192篇、300万字。其中包括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的杰作,如民族理论家牙含章、郝时远,社会文化人类学家杨垄、胡庆钧,民族历史学家翁独健、陈述、王森、刘尧汉、杜荣坤、史金波,民族语言学家傅懋劫、照那斯图、道布、孙宏开等均有论文收入。本文集可大体反映出近五十年来民族研究领域诸多学科的主要研究取向和学术水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值得一读。
民族理论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观念: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行动指南
民族的起源和形成问题
试释nation兼论国家的形成——再读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
“民族”译谈
斯大林民族理论评析
试论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
关于民族精神的几点分析
多元一体: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族际整合与合法性
“因俗而治”型政区:中国历史上“一体”与“多元”的空间互动
要在现代化建设的总进程中来解决民族问题
再谈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关系
论“族格”——试探民族平等与民族自治、民族自决的哲学基础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必然选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族关系的几个问题
关于自治权和优惠政策探析
略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及其影响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少数民族专业人才培养
宁夏贫困山区回族女童教育研究——对宁夏同心县回族女童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河南邓州高山族“闽营”背景初探
人类学的情绪、情感研究:由被文化模塑框塑到主体自我
少数民族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家庭生命周期与家庭经济周期性波动规律——一项以少数民族相关材料为主的实证研究
边境贸易与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略论中国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的主要特征、类型及其演化
农村汉族和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的比较
中国民族经济研究及民族经济学评述
全球化、国家能力分化与民族冲突
西方的“族体”概念系统——从“族群”概念在中国的应用错位说起
世纪之交世界民族关系评析
关于民族之间“异”与“同”的两重性——在与西方比较中对汉民族凝聚力的思考
全球化与中国海外移民
不同语境下的“民族主义”
东南亚民族的立体分布与“排挤论”
主体民族主义与“国族创建”之间的悖论——论哈萨克斯坦族际政治的困境
欧盟与欧盟属下的民族国家
苏联的民族问题
两次车臣战争给人们的启示
中亚地区的俄罗斯人问题
论协调瑞士民族关系的机制
对当代黑非洲国家民族政策的几点思考
中共创立时期的少数民族精英
略谈民族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
大藏经的翻译传播对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文字创制发展的影响
后记
社会文化篇
民族历史篇
民族语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