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现行政治体制的自我完善,也是中国政治发展的主导因素。在新的世界格局和国内形式下,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加强当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以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巩固和提高党的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领导干部需要具备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妥善处理影响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各种复杂和不确定因素的能力;具备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全面推进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能力;具备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能力。
《领导干部决策大参考》针对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新变化,着眼于当今世界知识发展前沿,研究时代特征,把中国的发展纳入国际视野进行考察,并注重研究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实践和经验,紧扣治国理政面临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针对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科技、管理、战略、历史、国际关系、社会、军事、党建等各方面的重大问题,由国内各领域最权威的专家进行专题讲解,密切结合执政兴国、谋求发展的实际需要,对研究和解决重大问题、推动实际工作、探索客观规律,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各级领导干部开阔视野、增强素质,提高领导水平和行政能力,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民主的成长:从个体自主到社会公平—林尚立
改善中国公民社会制度环境的若干思考—俞可平
和谐社会的和谐机制—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学思考—谭君久
当代中国利益传输机制的转换—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逻辑之思考—景跃进
当前中国社会真正的公共问题及其分析视角—周光辉
和谐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协调发展何以可能—社会转型及和谐社会的基本问题—张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中国的形成和演进—周平
从社会排斥到社会融合:外来民工本地化与构建中国城市和谐社区——郎友兴
和谐社区建设的民间动力及其运作—深圳市月亮湾片区人大代表工作站个案研究—邹树彬
民间政治参与和体制吸纳的互动—对深圳市公民自发政治参与三个案例的解读—黄卫平 陈文
地方政府与民间组织“正当妥协”的宪政维度—南方市福街草根商会的 “民族志” 视角—陶庆
预算民主进程中的“广东现象”观察与分析—唐娟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宪政发展以中国改革和宪政发展的互动关系为视角—邹平学
政党法治:一种新型的政党文明形态—王韶兴 张垚
制定一部党内“立法法”试论规范执政党党内行为的一种制度途径—刘益飞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何以“屹立不倒”—基于三重扎根力的分析—吕元礼 张春阳
国外一些长期执政的政党民主执政的基本做法及其启示—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课题组
关于进一步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的研究报告—何增科
非政府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沈荣华
中国地方政府行政首长问责制度分析—宋涛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公共管理学视角的解读—李程伟
基于政府竞争视角的服务型政府建设 汪永成
关于香港“行政主导”体制中有关问题的思考—张定淮 黄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