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三略》都是古代兵书。
《六韬》通过周文王、周武王与姜太公对话的形式,阐述治国治军的基本方略、指导战争的理论与原则,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受到历代兵家、名将的重视。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
《三略》是中国第一部专讲战略的兵书,以论述政治战略为主,兼及军事战略。该书问世以来,受到历代政治家、兵家和学者的高度重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六韬三略/中华国学百部 |
分类 | |
作者 | (汉)黄石公 |
出版社 | 三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六韬》《三略》都是古代兵书。 《六韬》通过周文王、周武王与姜太公对话的形式,阐述治国治军的基本方略、指导战争的理论与原则,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受到历代兵家、名将的重视。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 《三略》是中国第一部专讲战略的兵书,以论述政治战略为主,兼及军事战略。该书问世以来,受到历代政治家、兵家和学者的高度重视。 内容推荐 《六韬》通过周文王、武王与吕望对话的形式,论述治国、治军和指导战争的理论、原则,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兵书,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受到历代兵家名将的重视,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六韬》在国外也有深远影响,16世纪传人日本,18世纪传人欧洲,现今已翻译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种文字。 《三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专讲战略的兵书,以论述政治战略为主,兼及军事战略。该书问世以来,受到历代政治家、兵家和学者的重视。南宋晁公武称其:“论用兵机之妙、严明之决,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该书还先后传入日本和朝鲜,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目录 六 韬 文韬 文师第一 盈虚第二 国务第三 大礼第四 明传第五 六守第六 守土第七 守国第八 上贤第九 举贤第十 赏罚第十一 兵道第十二 武韬 发启第十三 文启第十四 文伐第十五 顺启第十六 三疑第十七 龙韬 王翼第十八 论将第十九 选将第二十 立将第二十一 将威第二十二 励军第二十三 阴符第二十四 阴书第二十五 军势第二十六 奇兵第二十七 五音第二十八 兵征第二十九 农器第三十 虎韬 军用第三十一 三陈第三十二 疾战第三十三 必出第三十四 军略第三十五 临境第三十六 动静第三十七 金鼓第三十八 绝道第三十九 略地第四十 火战第四十一 垒虚第四十二 豹韬 林战第四十三 突战第四十四 敌强第四十五 敌武第四十六 鸟云山兵第四十七 鸟云泽兵第四十八 少众第四十九 分险第五十 犬韬 分兵第五十一 武锋第五十二 练士第五十三 教战第五十四 均兵第五十五 武车士第五十六 武骑士第五十七 战车第五十八 战骑第五十九 战步第六十 三 略 上 略 中 略 下 略 试读章节 文韬·文师第一 原文 文王将田,史编布卜日:“田于渭阳,将大得焉。非龙非丽,非虎非黑,兆得公侯,天遗汝师,以之佐昌,施及三王。” 文王日:“兆致是乎?” 史编日:“编之太祖史畴,为禹占,得皋陶,兆比于此。” 文王乃齐三日,乘田车,驾田马,田于渭阳,卒见太公,坐茅以渔。 译文 周文王要出去狞猎,太史官编为他占卜之后说:“您这次到渭水北岸去狞猎,将会有很大的收获。所得到的既不是龙,也不是螭,既不是熊,也不是罴,根据卜兆将会得到一个辅佐您成就大业的公侯之才,上天派他来做您的老师,用来辅佐您,并将惠及您的子孙三代。” 周文王问道:“占卜的征兆能有这么好的结果吗?” 太史编说:“我的高祖史畴曾经为大禹占卜,卜兆预示会得到贤臣辅佐,后来果真得到了皋陶,当年的卜兆与今天的非常相似。” 周文王于是斋戒三天,然后乘着狞猎专用的田车,驾着狞猎专用的田马,来到渭河北岸一带狞猎,终于遇见姜太公,正坐在河边的茅草丛中钓鱼。 原文 文王劳而问之日:“子乐渔耶?” 太公日:“君子乐得其志,小人乐得其事。今吾渔,甚有似也。” 文王日:“何谓其有似也?” 太公日:“钓有三权:禄等以权,死等以权,官等以权。夫钓以求得也,其情深,可以观大矣。” 文王日:“愿闻其情:” 太公日:“源深而水流,水流而鱼生之,情也。根深而木长,木长而实生之,情也。君子情同而亲合,亲合而事生之,情也。言语应对者,情之饰也;至情者,事之极也。今臣言至情不讳,君其恶之乎?” 译文 文王上前问候太公,并问他说:“您很喜欢钓鱼吗?” 姜太公回答说:“我听说君子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为乐,小人则以完成自己所做的事情为乐。我现在钓鱼,道理差不多如此,并非喜欢钓鱼。” 周文王问:“怎么说与钓鱼的道理相同呢?” 姜太公回答说:“钓鱼时要运用三种权术,正像君主收罗人才时一样。君主用高官厚禄吸引人才,就如同用鱼饵诱鱼上钩;君主用重赏收买人才,就如同用香饵诱鱼冒死来食;君主用不同的官爵职位授予各类人才,就如同用不同的诱饵钓取不同的鱼一样。垂钓就是为了得到鱼,此事意义很深奥,从中可以悟出更大的道理。” 周文王说:“我很希望听听其中深奥的道理。” 姜太公说:“源泉深远,河水才能长流不息,河水畅流,鱼类才能生长繁衍,这是自然的情理。树根很深,枝叶才能茂盛,枝叶茂盛,才会结出果实,这也是自然的情理。君子志趣相同,情意相投,就会亲密合作,亲密合作就能同创伟业,这也是自然的情理。言语应对,这只是人们感情的外在装饰;而内心深层蕴藏的情感,才是事理的极致。现在我说的都是人间的至情之言,毫不隐讳,您听了不会生气吧?” P1-3 序言 所谓“六韬”,即指六种秘密的谋略,亦即论述战争问题的六种韬略。全书分文、武、龙、虎、豹、犬六卷共六十篇,以姜太公与周文王、周武王问对的形式,对经国治军的基本方略及指挥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进行阐述。其中文韬、武韬两卷主要论述战略问题,龙韬一卷论述将帅问题,虎、豹、犬三卷论述各种条件下的具体作战方法。 《六韬》通过周文王、武王与吕望对话的形式,论述治国、治军和指导战争的理论、原则,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兵书,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受到历代兵家名将的重视,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六韬》在国外也有深远影响,16世纪传人日本,18世纪传人欧洲,现今已翻译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种文字。 《三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专讲战略的兵书,以论述政治战略为主,兼及军事战略。该书问世以来,受到历代政治家、兵家和学者的重视。南宋晁公武称其:“论用兵机之妙、严明之决,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该书还先后传入日本和朝鲜,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三略》分上、中、下三篇,内容比较简略,主要阐述的是治国兴邦、统军驭将的政治方略,同时也涉及到一些用兵打仗的具体计谋与方法。其思想体系不局限于一家,而是杂糅各家思想,尤以吸收儒、道两家学说为多。因此《三略》虽以兵书著称,也被视为一部政治谋略著作。 此次出版,我们将《六韬》、《三略》合在一起奉献给读者,一方面是两书有“同源”的说法,另一方面二者在内容上确有相得益彰之处。 编者 2008年8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