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以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为背景,以中国近代以来面临的“两大历史课题”为历史和逻辑起点,以探索和回答五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为基本导索,全面研究和系统叙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宏大历史进程,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和主要内容,并从中总结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十条基本经验。
全书共包括4篇19章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本书以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为背景,以中国近代以来面临的“两大历史课题”为历史和逻辑起点,以探索和回答五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为基本导索,全面研究和系统叙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宏大历史进程,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和主要内容,并从中总结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十条基本经验。本书坚持论从史出,坚持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革命性与学术性的统一,尽可能用丰富的史料,大跨度的宏观分析和典型的案例透视,凸显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历史发展及其理论推进,融历史科学与理论科学为一炉,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的认识。本书历史脉络清晰、逻辑体系完整,吸收了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是我国首本明确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命名的专著。
总序
序言
导言
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的历史前提(1840—1921年)
第一章 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史任务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中国对出路的新探索
第二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1921—1949年)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第五章 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始探索
第六章 土地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开拓和理论概括
第七章 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实践的新进展
第八章 解放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推进
第三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理论成果的完成(1949—1976年)——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发展
第九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初期探索
第十一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十二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方针
第十三章 初步形成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理论
第四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1976年至今)
第十四章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背景、准备与开启
第十五章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决定性回答
第十六章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系统回答
第十七章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创造性回答
第十八章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科学回答
第十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
结论 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发展的基本经验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