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的爱,固然需要爱得忘我,爱得欢欣,爱得有活力,但爱需要更多的睿智。韩青辰的这部《茉莉天使的成长圣经》,正是以一个母亲的视角,以满含温情和睿智的目光,关注孩子的成长,捡拾校园的趣事,审视教育的得失,并努力探究爱与教育的真谛。应当说,这是一部风格清新温馨、内容丰富厚重的好作品,是一篇略带理想化的小说,是一部适合家长和孩子共读的书,透露出作者对理想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体制的憧憬和渴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茉莉天使的成长圣经(可爱朵)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韩青辰 |
出版社 | 安徽少儿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对孩子的爱,固然需要爱得忘我,爱得欢欣,爱得有活力,但爱需要更多的睿智。韩青辰的这部《茉莉天使的成长圣经》,正是以一个母亲的视角,以满含温情和睿智的目光,关注孩子的成长,捡拾校园的趣事,审视教育的得失,并努力探究爱与教育的真谛。应当说,这是一部风格清新温馨、内容丰富厚重的好作品,是一篇略带理想化的小说,是一部适合家长和孩子共读的书,透露出作者对理想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体制的憧憬和渴望。 内容推荐 六周半的小茉莉活脱脱一枚开心果,她怀念幼儿园的小雪人,喜欢把一切称作“小宝贝儿”,包括她的小宝贝儿妈妈和爸爸。开心果升人小学就当上了班长,她一天交一个新朋友,全班都成为她的好朋友啦。可是好景不长,她很快就遇到了天底下最讨厌的人,他们不相信世界上有圣诞老人,嘲笑女孩子喜欢《天线宝宝》。可是,当他们遇到危险、委屈时,小茉莉又急得眼泪汪汪。 小茉莉还担心亲爱的杨老师吃批评,心疼可怜的小星星,她给鸟邻居留下福门牌,试图变成一株娇滴滴的含羞草。一年级的小茉莉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变成了可爱朵。 目录 楔子 我快乐 我喜欢 舞蹈家 小演员 旅行家 香蕉娃娃 真奇怪 我当班长啦 交朋友 含羞草 同桌们 五十四只冬瓜 杨老师又吃批评了 赵茫茫失踪 小妈咪 过生日 圣诞节 Hello,圣诞老人 新年大整益 鸟邻居 福门牌 自己去上学 不要妈妈变老 小闹钟 说真话 最后一次 很爱很爱 后记 写作手记 试读章节 我快乐 “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小茉莉在楼梯上喊妈妈,她是用汉语拼音的四声喊的。你照着喊一遍,感觉是不是像唱歌啊? 小茉莉喜欢唱歌,她用唱歌的方法掌握了汉语拼音。小茉莉喊妈妈是因为要出门。小茉莉害怕楼下的狗,出门总要喊上妈妈。不敢一个人出门的小茉莉,马上就要上一年级啦。 小茉莉的梦想绝不仅仅是上一年级。她有太多太多的梦想,像肥皂泡泡一样,生了又灭,灭了又生,变幻不停。 小茉莉想过当美人鱼,洗完澡,她睡在妈妈的大床上,用浴巾裹住两条腿,左右摇摆着喊:“妈妈,妈妈,我是一条美人鱼。看啊,我变成了一条美人鱼,我在大海里游泳啦。” 小茉莉想变成孔雀,她披上妈妈的五彩披肩,张开手臂喊:“孔雀开屏啦。”小茉莉还想做森林公主,加入芭比一族。她趁妈妈不注意,悄悄把自己藏进芭比口袋。口袋里有她心爱的童话书、镶水晶的小梳子、珍珠手袋,害得妈妈怎么也找不到她。 小茉莉每时每刻都想变成精灵,脚一蹬就能飞。“哈哈,要是能飞该多好啊。” “我可以停在窗外的梧桐树上,我想停在哪儿就停在哪儿。”要是能隐身也不错,这样,小茉莉不想弹琴不想睡觉不想吃饭的时候就有办法啦。 “如果真能那样,人们会对我刮目相看的。” 小茉莉想快点儿长大,大人多自由啊。不用天天上学,不用天天午睡。“如果我做大人,我要整整一抽屉的红宝石和棒棒糖,穿很长很长的裙子,所有的鞋子都是水晶做的。”小茉莉长大了要做真正的公主,像爱丽儿一样。 妈妈带小茉莉去“悠仙美地”餐厅吃饭。服务生走过来,小茉莉赶紧坐得笔直,双臂优雅地交叉在胸前,脖子端端正正。 服务生放下两杯柠檬水,欠欠身,彬彬有礼地说:“小姐,请慢用。” 等服务生走开,小茉莉就笑倒在沙发上,像只打滚的沙皮狗,边笑边冲妈妈做鬼脸。 “怎么啦?” 妈妈正纳闷呢,小茉莉从沙发上蹦起来,像皮球一样砸进妈妈怀里,咬着妈妈的耳朵说:“你没听见人家喊我‘小姐’吗?” “他们都是这样招呼客人的呀!” 小茉莉拼命地摇着她婴儿肥的手,“不对不对,刚才我把裙子往下拉了又拉,遮住了腿,只露出了上半身。呵呵,他果然上当了!他一定以为我是个大人!”小茉莉说着又把裙子往下拉了拉,贴着桌子坐端正了,做淑女状。 妈妈差点把一口茶笑喷出来,她含糊地点点头,说:“哦!” 妈妈不想破坏小茉莉的好心情。其实,她那圆溜溜的小脑袋,粉嘟嘟的小脸蛋,以及支在桌上藕段似的小胳膊,哪样不暴露出她是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呢?! 小茉莉就有这样的能耐,不管在什么地方,也不管什么时候,她总能找出一个理由,让自己傻乎乎地乐呵。 她在妈妈的书里藏了一个跳跳娃,让妈妈大惊失色;捡了一粒玻璃纽扣,非说它是真正的钻石;帮着妈妈往汤锅里加了三勺盐三勺糖,想想不够,又加了三勺味精;她穿上爸爸的袜子,拉到膝盖上张扬:“瞧瞧,我的长筒袜!”她拿小魔杖点点奶奶的头,说:“不疼了吧?我有魔法的!” 秋风乍起,小茉莉就趴在窗口朝外望:“妈妈,怎么还不下雪?要是现在下雪多好玩啊!”下雪的日子里,小茉莉却渴望“来支冰激凌”。有时候,她也会自命不凡地宣布:“很久很久以前,我是一只会飞的鹅!天鹅哦!” 小茉莉即使睡着了,也会咯咯咯地笑出声来。 那天,小茉莉不好好练琴。妈妈批评她,她哇哇大哭,还坐到地上耍赖。妈妈真的生气了,把她关进黑咕隆咚的书房。 小茉莉在书房里哭得地动山摇。妈妈气得像只青蛙,她给自己鼓劲儿:“教训得好,就该给她上点规矩。” 爸爸探头看了她们一眼,继续写他的论文。 不一会儿,书房里安静了。 小茉莉怎么不哭了?她一个人在黑漆漆的书房里干什么?她是不是被吓坏了?妈妈从书上知道,不能经常打骂小孩子,尤其不能随便关他们黑房子。 “我不经常打骂她,也没随便关她黑房子啊!她不好好练琴,还耍赖,这决不允许。”妈妈在心里辩解着。不过,妈妈开始懊悔了。不管怎么说,这总不是最好的办法吧。这只能发泄大人一时的情绪,她知道。 小茉莉出生后很长一段日子,妈妈都坚持以“礼”相待。她像呵护一朵花儿,精细到她喝的每一勺水,用的每一页纸。她打算一直那样精细下去,把小茉莉捧在手心里,给她爱、温暖、阳光,决不让她受一丁点儿风雨。 小茉莉在妈妈的呵护下,学会了说话、走路,很快拥有了自己的思想。她和妈妈成了密不可分的好朋友。可有时候,她们之间也会像其他好朋友那样发生点儿不愉快——小茉莉毕竟不是一朵花,她偶尔会要点小聪明,甚至自私刁蛮任性,那是妈妈所厌烦的。妈妈坚决杜绝,至少要让她明白,那样不对。久而久之,类似的不愉快就发生了。 妈妈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把耳朵贴在门上。书房里静悄悄的,什么也听不见。 小茉莉难道不怕黑吗?哪怕继续地动山摇地哭也好啊,至少妈妈能知道她在哭呢。可是现在,里面静悄悄的,一丁点儿声音也没有。妈妈很想开门看看。 爸爸头也不抬地劝她:“让她冷静冷静也好。” 妈妈翻开一本书,勉强看了两页,书房里的寂静又让她不安了。 “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这孩子怎么没一点儿声音呢?” 爸爸低头沉思。 “她就不用上厕所吗?”妈妈看看表,二十分钟过去了。 爸爸啪嗒啪嗒地敲键盘。 “书房外面是阳台,窗户你关了吗?” 爸爸像一枚发射出去的子弹,他抢在妈妈前面冲进书房。妈妈想象着小茉莉孤零零地坐在黑暗中的可怜样,又担心她趴在阳台上很危险,妈妈惊惶、不安、内疚,简直要疯掉啦。 门开了,一屋子灯光扑面而来,爸爸妈妈几乎睁不开眼。 “哪来的灯光呢?不是关她黑房子的吗?” 嗨,这个小坏蛋原来没待在黑暗中啊!瞧瞧,她自己开了灯,舒舒服服地卧在沙发上,抱着一本《小公主》,正看得陶醉呢。 小茉莉望着两位不速之客,一脸茫然。她似乎忘了被妈妈“关”进来受罚的事,好像她本来就该在书房里读书似的。她居然笑眯眯地问:“怎么了?” 瞧瞧! 妈妈不止一次地抱住小茉莉问:“你为什么总是这么快乐呢?” “我也不知道。” 这个问题不仅妈妈问过,爸爸、奶奶、外婆、舅舅、舅妈、叔叔、阿姨和老师们统统都问过小茉莉。 大人们可不像小茉莉。一般,他们不会无缘无故地快乐。他们总是说:“唉,像小茉莉这么大多好啊!整天无忧无虑的,活像一个开心果。” 他们不知道,小茉莉的快乐其实也是会招来麻烦的。 谁相信聪明的小茉莉学了半年,还没学会写天空的“天”呢。她总是把“人”字写出头,把“天”写成“夫”。她当然不认识这个讨厌的“夫”,她只是觉得这样写,“人”会快乐些。她还觉得“2+2”应该等于“22”,不该等于难看的“4”,因为“我和你不就是这样手拉着手的嘛!”她边说边挎住妈妈的胳膊。 妈妈为此犯愁了,她忍不住问爸爸:“你说说,这孩子该怎么办呢?” “不是挺好的嘛!小小乐天派。”爸爸说这句话时,十足一副老乐天派的样子,他向来都相信,他的小茉莉是无可挑剔的。 代代红幼儿园的学前教育真是了得,小茉莉不仅学会了拼音、写字、20以内的加减运算,还学会了思考。 小茉莉拿着甘蔗琢磨:“我是先吃甜的一头,还是先吃不甜的呢?”她哲人般地跟妈妈探讨这个问题,“先吃甜的,我就越吃越苦;相反,我就越吃越甜。” 小茉莉很羡慕外公变成了天使,吓得妈妈赶紧老老实实承认:“外公是去世了。我们舍不得他去世,就自我安慰说‘他变成了天使’。其实去世是去世,天使是天使,它们是两回事。” 妈妈穿那条黑裙子很苗条,小茉莉就英明地建议:“妈妈,往后你出去吃饭就穿它。这样你就可以大吃大喝,不用担心发胖啦。” 这天晚上,母女俩手拉手去散步,蹦蹦跳跳的小茉莉不小心踢了妈妈一脚,疼得妈妈龇牙咧嘴地蹲在地上。 P5-13 序言 读着韩青辰的长篇小说《茉莉天使的成长圣经》,耳边常常回荡起自己说过的一句话:孩子那时年纪小。这句话我经常说起,也许已成为我终生抹不去的记忆。孩子小时候的故事颇堪回首。一次次的重温,给了我许多的感动、反思和人性的思考。 在我看来,对孩子的爱,固然需要爱得忘我,爱得欢欣,爱得有活力,但爱需要更多的睿智。韩青辰的这部《茉莉天使的成长圣经》,正是以一个母亲的视角,以满含温情和睿智的目光,关注孩子的成长,捡拾校园的趣事,审视教育的得失,并努力探究爱与教育的真谛。应当说,这是一部风格清新温馨、内容丰富厚重的好作品。 读这部小说,我感受最多的是,母爱是一种柔软的力量。缱绻的柔情和无私的承诺,把艰辛当做至乐,把付出当做追求,这一切都反射出作者作为一位母亲心灵闪烁的光芒。正因为如此,她作为一个作家,才能创造出一个灿烂的世界。我们在这个世界中,才得以摄取儿童心灵的美。小茉莉正是这个世界中健康成长的小精灵。我记得书中有一个故事:小茉莉去医院看望地震灾区的孩子小星星时,一刻都舍不得和她的玩具娃娃丽娜分开,她抱着它来到医院,但当她发现小星星喜欢上了她的丽娜时,就毅然将丽娜送给了她。我赞赏这个孩子心胸之开阔,性格之豁达。她与同龄人,特别是遭遇不幸的同龄人,能够这样推心置腹,坦诚相待,说明她心中有大境界。 母爱是一种柔软的力量。它像一条清浅的小溪,流经之处,有密枝簇叶,枝叶间有鸟声鸣啭。这是母爱给生命的美的营养。这种美的营养之可贵,就在于它可以转化为善。 我和青辰交往的这几年,我认定她是一位善良的母亲、善良的朋友。这种修养和气质的养成,大于她的年龄。正因为如此,她在这部小说中才会深刻体会到母爱的精髓和底蕴以及这种情感的内在和谐,那就是对孩子的尊重,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这在她的小说中有鲜明的艺术表现,如:当社会上为孩子的学习“全民紧张”,纷纷为孩子选报各种补习班时,小茉莉的妈妈却选择了让小茉莉“先做一个好孩子,再做一个好学生”。正是这种清醒的爱,才给孩子的心灵点染了鲜亮的色彩。 母爱是一种柔软的力量。这是因为作者将母爱放在期望中去体现、去实施。为父为母的快乐,就在于此。当小茉莉因为小金鱼之死整夜欷歔不已时,她的爸爸开导她:“你要是实在难过,就起来写日记吧,把伤心写下来也许就好了。”这看似不经意的劝慰,给予孩子的是智慧的爱,是从平实的语言中透出的理解和体贴。我称许这种爱、信这种爱,它可以培养孩子善解人意的品德,让孩子的心灵世界丰富起来。 在母爱的情感世界里,孩子就是一切。孩子的点点滴滴都让母亲萦怀。 青辰的这部小说新作,历时六年,反反复复,才得以脱稿。这是她最用力的一部作品。作为一个作家,她深深地体会到“写作才有真生命”。我敬佩这种精神。 她的女儿汐汐给予她很多支持、很多激励。作品中渗透着她女儿的影子,也许正因如此,这部小说才能一路写来,从容,流畅,充分地表现了儿童心灵的美和母爱的价值。 小说满足了孩子精神的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越来越渴望知晓自己成长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永远伴随着父母的身影。这是最能持久的记忆,这记忆常忆常新。这爱是寓于平凡中的伟大,是点点滴滴中的恩惠,是对灵魂的润泽。它影响孩子一生。它是孩子终生的精神财富。 小说也给家长们探究爱的智慧提供了新的启发。这是一篇略带理想化的小说,是一部适合家长和孩子共读的书,透露出作者对理想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体制的憧憬和渴望。相信有心的家长读者能够从中得到共鸣。 是为序。 2009年12月于北京 后记 “小茉莉,十点啦,快点睡觉啦!” 女儿叫汐汐,写作《茉莉天使的成长圣经》的这些年,我总是喊她小茉莉。我不仅喊她小茉莉,还把她们班很多人喊成点点、宋词、蔚蓝蓝、柳萌萌、珍妮、吴菁菁……开始女儿一头雾水,慢慢地,她听懂了。 《茉莉天使的成长圣经》萌芽于2003年女儿上幼儿园。这些年,她总是迫不及待地把新鲜好玩的事情讲给我听:“妈妈快拿笔记吧,这个你可以写进《小茉莉》。”女儿总把这部书称为《小茉莉》——她记不住那么长的名字。下面,我也这样称呼吧。 2009年母亲节,女儿在送我的贺卡上写道:我要把我的一生献给妈妈。女儿的热忱让我感动和羞惭,我知道纵然我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法写出如此可爱的孩子。不过,有一点不曾改变,我是为女儿才写小茉莉的。 我要写一套女孩子的成长小说。本土的儿童文学似乎有点重男轻女,文学画廊里的男孩子如大头儿子、皮皮鲁、贾里、桑桑、王宝、马小跳、大林小林,远远多于女孩子。 我觉得研究女孩子的成长,特别是生命源头,意义非同寻常。那里除了清澈、洁净外,更重要的,她饱含着从上帝那里带来的爱,温柔博大。我始终怀着敬畏、感激和钦佩在写。 我不仅要写一个个浑然天成的健康快乐的生命,还试图保全它——世人原本都是这样,可是成年后往往千奇百怪。我努力融入健康快乐生命必备的心理、精神的元素,像健全生命配方。除了写故事,我还要写经验、认知和理念。 我随时用笔记下女儿的话,不仅仅记录孩子讲的事情,也记下孩子特有的语气、常用词、口头禅、表情、说话方式、小动作、小游戏、笔迹、涂鸦……女儿日常的一切成了我的研究资料。有时候找不到纸笔,就暂时输入手机,写在发票或商标上。 我还找机会去她的学校,在操场、楼梯、任意一个角落,听孩子们的声音,闻他们的体味,看他们的一举一动。我知道,我可以编故事,一百万字的故事也能编出来,但会编故事远远不够。好比做菜,我要到地里去挖,让菜带着泥土、露水、黄叶和杂草,这样才能保证色、香、味和营养。 我越往孩子们中间走,越读经典,就对文本越失望。2008年9月10日夜,我焦头烂额地跟女儿说:“对不起,《小茉莉》写不下去了。” 我对《小茉莉》失去了信心,觉得它流于一般,没有价值——尽管前前后后坚持多年,尽管曾经雄心勃勃,尽管女儿非常期待。 放弃委实心疼,我对女儿说的时候心都在滴血。 女儿意味深长地望了我一眼,转身走进她的小房间,好一阵才出来,冲我招招手说:“进来,妈妈,我们来好好谈谈。” 小房间已经被女儿捣鼓出了新模样:月亮与星星的窗帘垂下来,日光灯换成了柠檬黄的壁灯,钢琴曲缓缓地流动。女儿把洒满蓝色花朵和玫瑰红小熊的被子摊开,平平整整盖住床——像只浪漫温馨的榻榻米。女儿盘腿坐在中央,指引我坐在她对面,一种贴心贴肺的舒适满溢出来, “我们好久没去茶馆了。”我的焦虑减去了一半。 “是这样妈妈,好好放松放松。”女儿莞尔一笑,露出可爱的酒窝。我恍惚她已经长大,很大很大,可以给我怀抱般的温暖。我们之间关系有点颠倒,不过我很陶醉这种颠倒。 “我是真的写不出来了,妈妈写得不好,写不好还写对不起读者。” “妈妈,你怎么知道你写得不好呢?我看未必。第一,你得回到从前,回到你决心写小茉莉的那一刻。那时候你一定对她充满信心,满心欢喜。你曾经说过你爱小茉莉,我也看过,我一直忘不掉读她的那种快乐。” 女儿淡定而大气,我真的在她面前一点一点小下去,像冰雕的妈妈,化成无形的水流,在女儿脚下重新凝聚。 “第二,你得忘掉自己是作家,你就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热爱写作的小学生。只有这样你才会喜欢自己的写作,喜欢自己的文字,才会惊讶我写得这么好啊。否则,你把自己想象成作家,你对自己的文字永远不会满意。” “是的,女儿!你怎么知道这些?”我匍匐在女儿的脚边,亲亲她可爱的小脚丫,“你说得太对了,如果我是一个刚刚写作的人,我怎么会这么歧视自己的文字?怎么舍得50万字说扔就扔?” 女儿受到夸奖毫无矫饰,她让我如同面对上帝般地虔诚和谦逊。 “第三,妈妈,你要在封面上加一句:‘你就是小茉莉,小茉莉就是你。’你要让每个读者在小茉莉身上找回童年的乐趣、信心、希望甚至痛苦。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那么妈妈你就成功厂。火家一定会爱读《小茉莉》。” 妈妈频频点头,诧异和惊喜像春天的水面漾开的那一圈圈涟漪。 “想想那些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亲人和健康的孩子吧,他们更需要小茉莉做伴。妈妈你好好想想,如果是这样,你怎么能半途而废呢?那个被你写了一半的小茉莉会在你的笔下憋出病来的。继续写吧!有问题我们再谈。相信我,妈妈!相信你自己!” 女儿扑过来亲了亲我的脸,幸福与感恩充溢着我。为了女儿,我怎么能放弃?我在日记里写下一行字:不写出《小茉莉》我不活了。不写出来就永远写。 《小茉莉》是我的第十一部书,可我感觉写那十部加起来也不如它艰难。尽管我在每篇小说之中,都会经历痛苦的瓶颈期。 我不肯放弃,还因为我想尝试低幼儿童文学写作。记得在郑春华作品研讨会上,某位专家曾说:“写低幼儿童文学是对每位儿童文学作家的考验与历练。” 我想挑战自己,只是我低估了它的难度。 没有一部作品把我逼到如此绝境。经过7个月又7个月又7个月的封闭式写作,2006年《小茉莉》断断续续写到3万字。2007年在鲁院写到30万字。然而,写完我才知道它不过是废纸一堆。2008年和2009年,修改与扬弃。 我曾经这样在心底祈求我的读者:请您在读《小茉莉》的时候,把我当做一个弱智但不肯放弃的写字者吧,千万别用什么作家来审查我。宽恕我吧,一切只因为我是一个小女孩的妈妈,我答应过她一定会完成的。 感谢上帝给我力量。我像洗珠子一样,把50万字洗了一遍又一遍,又像推一块顽石上山。很多次,我都觉得自己撑不住了,气力透支光了……其中的灰心、昂扬、沉沉浮浮,真是反反又复复。 《小茉莉》狠狠地给我上了一堂写作课。写完才读到《歌德谈话录》:“你得当心,不要写大部头的作品。许多既有才智而又认真努力的作家正是在贪图写大部头作品上吃亏、受苦。” 我当然没才智。不过,如果2003年就知道这个计划要到2009年8月画句号,我恐怕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和决心。 可是迄今为止,又有哪本书给过我如此丰厚的回报呢?! 至少,从2007年5月8日到2009年7月29日,所有的日子都被我紧紧抓在手上。我没有浪费生命,没有无聊、发呆、左顾右盼,没有停止我的脚步。 在那些被写掉的日子里,我一次次被电话、天黑、敲门惊醒。每每关电脑,都像从一个灵魂里脱壳,又像告别一个世界。我在其中是多么酣畅、甜蜜、满足啊! 记得深夜,因为眼睛适应不了浓黑,我像瞎子一样被先生牵回家,最后角膜炎频发、肩周炎让脑袋立不住,只能斜躺在椅子上远视屏幕修改…… 那种忘我是此生体会到的最纯正、最珍贵、最高尚的幸福,为此我深深感激。我深信只有写作,才会让我体会活着与欢乐的真味。 让我举起手,向这段漫长的、被我称做探险的日子致敬! 在我与《小茉莉》难舍难分的当儿,想不到一直支持我的女儿吃醋了:“哼,我不是你的女儿,小茉莉才是。你去写《小茉莉》吧!” 枕边至今存着她的纸条:“今天是新年第三百五十八天,妈妈,新年好啊!我想问问你,什么时候才能陪我玩?这个寒假你一直在写你的《小茉莉》!” 只有我知道,为了《小茉莉》我亏欠了女儿多少。我曾觉得,《小茉莉》是我献给女儿的。只是现在我很犹豫:我能回报我的孩子和匆匆逝去的时光吗? 也许是神的旨意,掩卷之际,我频频遇意外。 一个贵族小学四年级的女生,在夏日秋千下忧伤地告诉我:“阿姨,我想自杀,我们班有很多人都这样想。” “为什么?” “活着没意思,整天就是学习。” “你们老师知道吗?” “知道啊!课间她都要把窗户关上。” 五年级的小石头,清晨歪着脑袋在树下看鸟:“它是喜鹊吗,阿姨?” 我认为清晨研究鸟的孩子是天才,可是小石头却郁郁寡欢:“我的成绩很不好。不过,我一年级的时候考过好几回一百分,我不是笨蛋!” 白发苍苍的牧师声泪俱下地祈祷:“让我们善待孩子吧,去聆听孩子的心声,不要过分地逼迫孩子。成绩毕竟不是唯一……”因为一个小男孩来哀求他:“救救我吧,牧师!我在家挨打,在学校挨骂,让我早点去天堂吧。” 可是,自修课上,怒气冲冲的妈妈居然当众打了儿子一耳光;楼梯上,年轻的妈妈踹了儿子一脚,扭头就跑,儿子哭哭啼啼一瘸一拐追在后面,追出去两里妈妈都没回头;还有一个妈妈在校门口撕一年级女儿的嘴,边撕边气势汹汹地问:“下次上课还讲话?” 我不认为她们配得上母亲的尊荣。 何日我们的孩子能不冉遭受逼迫和糟蹋?何日我们的童年能不再被课堂吞占?何曰我们由衷地爱上学习?何日我们成为能帚豆,摆脱机器人的生活,找到快乐门?何日我们的孩子成为真正的天使?何日我们的世界成为孩子们的天堂? 为了孩子们的欢笑与眼泪,我愿意永远像母亲一样,将他们爱慕和滋养,为他们奔走与吁求。这是我书写小茉莉的心愿,也是我一成不变的理想。 深深感谢女儿与先生,感谢力:学小学200508班的孩子和老师们,感谢编辑和所有的朋友。 韩青辰 2009年12月7日于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