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廷文明》一书选取独特的视角,用精炼的文字对拜占廷文明进行了详尽的介绍。本书囊括了军事、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时间为主线,从君士坦丁堡诞生写到其沦陷,其中穿插了诸多重大战役,章节环环相扣,内容跌宕起伏。下篇遴取了拜占廷国家的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精华部分,从另一方面诠释了拜占廷文明的辉煌与宝贵。
本书中还穿插了多幅插图,色彩鲜明,图文并茂,引领读者近距离接触这一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拜占廷文明/家庭书架文明读库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赵彦 |
出版社 | 北京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拜占廷文明》一书选取独特的视角,用精炼的文字对拜占廷文明进行了详尽的介绍。本书囊括了军事、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时间为主线,从君士坦丁堡诞生写到其沦陷,其中穿插了诸多重大战役,章节环环相扣,内容跌宕起伏。下篇遴取了拜占廷国家的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精华部分,从另一方面诠释了拜占廷文明的辉煌与宝贵。 本书中还穿插了多幅插图,色彩鲜明,图文并茂,引领读者近距离接触这一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葩。 内容推荐 在历史上,拜占廷是一个十分强大的王朝,它具备完整、严密的行政管理制度和非常先进的科学技术。它长期统治着整个地中海地区,并拥有精锐的军团。拜占廷王朝不仅保持了原本属于古罗马帝国的领土,还进一步囊括了中东和希腊地区。当欧洲的其他国家还在慢慢地从黑暗时代复苏之时,拜占廷王朝已经开始传承着由罗马帝国延续下来的、非常先进的文明。 《拜占廷文明》一书选取独特的视角,用精炼的文字对拜占廷文明进行了详尽的介绍。本书囊括了军事、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时间为主线,从君士坦丁堡诞生写到其沦陷,其中穿插了诸多重大战役,章节环环相扣,内容跌宕起伏。下篇遴取了拜占廷国家的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精华部分,从另一方面诠释了拜占廷文明的辉煌与宝贵。 目录 上篇 千年帝国 千秋功业的奠基一君士坦丁时代 从“拜占廷”到“新罗马”——君士坦丁堡的诞生 迁都的计划 “新罗马” 首都的屏障 向罗马致敬 从“异端”到国教——基督徒的自由 《米兰敕令》 皇帝信仰之谜 从公仆到独裁者——皇帝的权力 复兴罗马帝国之梦——查士丁尼时代 红脸膛的农家少年——查士丁尼 年轻的侍从官 “重建过去的一切” 赛车场上空的风暴——尼卡起义 “尼卡!尼卡!” 皇后的箴言 梦断西地中海——收复失地的战争 金戈铁马 昙花一现的辉煌 “拜占廷化”的道路——伊拉克略王朝, 梦醒后的迷茫——一段艰难岁月 帝国强盛之本——军区制 巨大的军事要塞 “以田代饷” 棋逢对手的决斗——拜占廷一波斯战争 咄咄逼人的波斯 “拜占廷的汉尼拔” “希腊火”初露锋芒——拜占廷一阿拉伯战争 “沙漠之子”的崛起 “希腊火”初露锋芒 “被割掉鼻子者”——查士丁尼二世 割鼻之辱 复仇的疯子 恺撒与上帝之争——破坏偶像时代 重燃的边境烽火——再战阿拉伯 “救火者” 君士坦丁堡会战 反攻阿拉伯 是谁在亵渎上帝——破坏偶像运动 “破坏偶像者” 教俗权利之争 修道士的厄运 崇拜偶像的女皇——伊琳妮 太后的梦想 母子相残 流放荒岛 “东正教的胜利”——恢复偶像崇拜 黄金时代的笔与剑——马其顿王朝 阴谋与雄才的结合——瓦西里一世 马其顿养马人 一步登天 盛世的缔造者 拜占廷的骄子——各具魅力的皇帝们 “智者”利奥 大学者皇帝 阿拉伯人的克星 巴尔干半岛的硝烟——拜占廷一保加利亚战争 为战争而生的皇帝——瓦西里二世 军事天才 “保加利亚屠夫” 小农保护人 “佐伊之夫”的统治——马其顿王朝的衰败 “东遮西挡"的乱世一科穆宁王朝 一个解不开的死结——军区制的破产 走马灯式轮换的皇帝们——动荡的政局 突厥人的阶下囚——罗曼努斯四世 塞尔柱突厥人 曼西克特之战 克勒芒小镇的呐喊——十字军兴起 皇帝的求援信 教皇的煽动演说 “十字对新月” 十字军的参与者 愚昧与残忍交织——前三次十字军东征 “穷人十字军” 血洗圣城 萨拉丁的反击 离心离德的盟友——拜占廷与十字军的恩怨 貌合神离 矛盾的升级 十字军的铁骑——拉丁帝国 扯下“圣战”的遮羞布——第四次十字军运动 引狼入室 教皇与商人 拜占廷“精神”之死——君士坦丁堡失陷 十万金马克 洗劫君士坦丁堡 补叙:十字军的最终命运 废墟上的小朝廷——拉丁帝国 分享战利品的盛宴 先天不足盼帝国 尼西亚的曙光——复国的大业 尼西亚帝国 “鸡蛋皇冠” 重返旧都 苟延残喘的二等小国——帕列奥列格王朝 被抵押的皇冠——末代王朝的艰难统治 反复辟斗争 十字军的后遗症 一贫如洗的国库 皇室内讧 反对贵族的运动——萨洛尼卡人民起义 养虎为患——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 得救的希望——向西方求援的活动 亲西方的皇帝们 深深的失望 最后一道耀眼的光辉——文化救亡运动 最后的时刻——拜占廷的灭亡 拜占廷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 拜占廷的终结者——穆罕默德二世 “吸血者” 图谋占领君士坦丁堡 最后的抵抗——君士坦丁堡防御战 最初的围城战 偷渡黄金角海湾 抵抗到了尽头 拜占廷“肉体”之死——君士坦丁堡沦陷 最后一次弥撒 千年帝国的覆灭 下篇 文明纵览 纯正而保守的信仰——宗教生活 沐浴在上帝的光辉里——基督教 完善的神学体系 基督打败众神 东西方教会 “拉丁十字”与“希腊十字”——东西教派的分裂 教皇与皇帝的对决 “佛提乌分裂” 1054年大分裂 “佛罗伦萨合一” 东方的“正教会”——东正教 东西方教会的差异 主要信条 几大圣事 你死我活的搏杀——军事生活 从未熄灭的战火——军事形势 自由与荣誉的捍卫者——帝国军队 边防军与野战军 海军 全民皆兵 运筹于帷幄之中——战略思想 《战略》与《战术》 以人为本 攻与守的平衡 生死存亡的考验——军事技术 兵种及战术 常用兵器 “希腊火” 名将中的名将——贝利撒留 健全的社会规范——法律 皇帝与上帝的意志——拜占廷法律 西方法律之母一查士丁尼的《民法大全》 罗马法之集大成者 立法精神 局限性与进步性 “人道主义”的法典——利奥三世的《法律选编》 “古法的净化”——马其顿王朝立法 最后一部法学名著——《六书》 智慧树上的硕果——文化名人与名著 文学史的开创者——尤西比乌斯 “两面史家”——普罗柯比 传奇一生 三部名著 左右逢源的文坛巨匠——普塞罗斯 学界泰斗 政坛不倒翁 救亡文学的先驱——布雷米狄斯 非传统的杰作——民间叙事诗与杂记 叙事诗代表作:《混血卫士传奇》 杂记代表作:《哥斯马斯旅行记》 与信仰交糅的真理——科学技术 备受青睐的星图——实用主义天文学 托勒密的信徒 “总体占星术” “上帝的时间表”——历法 “异教”历法 基督教历法 妙手回春的技艺——医学 播洒知识的雨露——教育 文化大国的根基——重视教育的传统 穷尽世间知识——世俗教育 “百科式基础教育” “高级学问” 君士坦丁堡大学 专门的人才 在上帝面前的学习——教会教育 历史的纪念碑——建筑 十字与穹项——建筑特色 十字式平面 独特的穹顶 想象力的翅膀——建筑装饰 大理石与镶嵌画 拜占廷式柱头 不朽的传世佳构——经典建筑 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马可教堂 “拜占廷之风”——俄罗斯建筑 信仰与美的博弈——艺术 拜占廷的“国粹”——镶嵌画 永不褪色的画 能工巧匠的活儿 写实与抽象的艺术 “得意而忘形”的艺术——绘画 绘画特色 多彩的壁画 圣像画 抄本插图 不简单的小玩意儿——微型工艺 鬼斧神工 “提花”巧手 奢侈的享受 天堂人间同欢乐——音乐和舞蹈 献给上帝的音乐 世俗的狂欢 赠予世界的厚札——拜占廷的遗产 累积千年的宝藏一文艺复兴的助推器 传递古典文化的火炬 文艺复兴中的“拜占廷人” 来自拜占廷的“天书” 新的文字和信仰——斯拉夫民族的启蒙者 斯拉夫民族 君士坦丁兄弟传教 “大公”的洗礼 “第三罗马” 丝路两端的连线——拜占廷与中国 千里之外的“拂菻”——我国古籍中的拜占廷 《通典》中的记载 《旧唐书》中的记载 横跨帕米尔的旅行——两国间的交往 互通有无——蚕种与玻璃 “来自天国的织物” “蚕种西传”的传说 “玻璃东传”及莫他交流 试读章节 迁都的计划 公元324年,君士坦丁一世打败了他的最后一个强大对手李锡尼,从“共帝”的身份中解脱出来,成为罗马帝国唯一的皇帝。不久,君士坦丁发布了迁都的决定。尽管皇帝本人早已厌倦了喧闹的罗马都城,并对东方的生活表现出了更大的热情,但他的迁都计划却并非出于一己私愿。 曾经气吞山河的罗马帝国在3世纪爆发了一场大危机,结果是奴隶制面临全面崩溃,象征着共和制传统和辉煌的罗马古都逐渐丧失了往日的魅力。随着危机的发生和意大利城的衰落,那些军人出身的皇帝们常常愿意避开这个古典味过浓的城市,选择在东方的行宫中长期居住。这种倾向在恺撒统治时期已经十分明显,3世纪危机过后变得更为突出。 戴克里先皇帝统治时期,由于帝国西部的动荡和东部的相对安定,都城东迁的计划被列入了日程表。戴克里先还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东岸的尼克米底亚建立了行宫,并长期定居于此。但是,戴克里先未及实施迁都的计划便去世了。继位的君士坦丁统一帝国后不久,便开始将迁都的计划付诸实施。 君士坦丁将他的新都圈定在东地中海和近东地区。这一地区土壤肥沃,气候温润,适于开展农耕活动,很早便形成了人口稠密的农业区。各农业区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并存,从未像帝国西部那样建立起发达而单一的奴隶制。因此,当帝国因瘟疫和奴隶制危机而遭到严重破坏时,东部能迅速地恢复元气,而西部却从此一蹶不振。 另外,这一地区历史悠久,其间曾被多个大帝国统治,人们对于罗马由共和到帝制的改变并不感到大惊小怪。发号施令的是皇帝也好,是元老院也罢,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太大区别。对刚刚独揽大权的君士坦丁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为了确定新都的城址,君士坦丁颇费了一番心思,他先后考察了东方的萨尔底卡(今索菲亚)、萨洛尼卡(今塞萨洛尼基)、尼克米底亚和特洛伊等大城市,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一座古老的希腊城市拜占廷身上。事实证明,君士坦丁的这一选择具有战略眼光。 “新罗马” 拜占廷原是古希腊商业殖民城市。公元前7世纪前半期,希腊城邦迈加拉的移民首先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亚洲一侧建立了卡尔西顿城,几年后,又在卡尔西顿城对面的欧洲一侧建立新的商业据点,并用其首领柏扎思的名字命名新城,称 “拜占廷城”。拜占廷城在著名的希波战争中曾发挥重要作用,古希腊“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公元前485一前425年)对此曾有过记载。 虽然拜占廷的地理位置在当时来说极为重要,但在以后的一千余年中,它只是一座并不引人注目的商业城市。当时,拜占廷城的最大威胁来自蛮族色雷斯人。色雷斯人切断了它与内地的联系,这妨碍了它取得与其地理位置相称的地位。后来,罗马帝国的图拉真皇帝及其继承者们展开征服活动,使内地处于罗马帝国的控制之下,从而结束了这种不利状况,拜占廷城的地位变得日益重要起来。好景不长,拜占廷城在194年遭遇灭顶之灾,那一年罗马皇帝塞维鲁(146—211年)为报复该城居民支持其政敌尼格尔(?—194年),几乎将它夷为平地。 一百多年后,寂寥的拜占廷古城终于迎来了它的拯救者,从此变得举世皆知。324年,君士坦丁大帝发布了建都于拜占廷的命令,并在敕令中称它为“新罗马”。君士坦丁指派得力重臣进行建筑工程的准备工作,并下令建立专门的建筑技术学校培养大批急需的各类建筑人才,而他自己则亲自负责勘测和圈定新城界标的工作。据说当时随从的官员对于皇帝已经圈定的巨大面积感到惊讶不已,其中一个人大胆地问道:“我的陛下,您还要继续向前走多远呢?”君士坦丁回答:“我要继续走下去,直到在我面前引路的神停下为止。”最后,君士坦丁圈定的新城面积达到了拜占廷旧城的十几倍。 次年,建筑工程正式开工。君士坦丁调集帝国各地的建筑大师和能工巧匠,让他们按照罗马城的规模精心设计。君士坦丁经常亲临施工现场,为了加快施工进度,特地调动4万哥特士兵投入建筑工作。他还从帝国各地收集大量的古代艺术杰作,准备好好地装饰他的新都。罗马、雅典、亚历山大、以弗所和阿提卡半岛是主要的古代艺术品来源地,而黑海沿岸原始森林所产的优质原木、爱琴海岛屿出产的各色大理石也源源不断地运抵拜占廷。皇帝大肆搜罗古物的行为在罗马贵族中引起不少的非议,有一个贵族甚至给皇帝写信表示反对。皇帝看过信后只微微一笑,对身边的邮政大臣说:“既然他这么喜欢古物,就让他搬到新罗马住吧!” 5年后,新都基本完工,一座规模宏大、豪华典雅的“新罗马”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西侧拔地而起。 330年5月11日,君士坦丁在“新罗马”举行盛大的新都落成典礼,拉开了持续40天的庆祝活动的序幕。人们载歌载舞,彻夜狂欢,颂扬君士坦丁大帝的万世功德。君士坦丁看来对他的新都极为满意,他又把“新罗马”称为“君士坦丁堡”,意即“君士坦丁的城市”。从此,君士坦丁堡开始了其一千多年的辉煌历史。 首都的屏障 君士坦丁堡坐落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欧洲一侧的小山丘上,南临马尔马拉海,北靠“黄金角”海湾,东面扼博斯普鲁斯海峡出口,西面居高临下俯瞰色雷斯平原,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城北的“黄金角”海湾是一个极佳的自然港湾,全长约10公里,主航道宽约460米,并有多处分支水巷,可供船只停泊。后来这里成为著名的贸易港口,给拜占廷人带来巨大的财富,“黄金角”之称由此而来。在拜占廷最强大的岁月中,海湾总是停泊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船只,商人们手持“诺米西玛”(拜占廷金币)这种当时最可靠的国际硬通货币从事交易。 当然,其他城市也有良好的港口和重要的地理位置,但君士坦丁堡的显著特征是,南北两面都有一条狭长且能行船的海峡。所以,这座城市实际由两扇海上大门保护着,可以禁止从爱琴海或从黑海来的敌船的通行。拜占廷皇帝为了加强这些天然防御设施的防御能力,又在陆上修筑了两堵高大的城墙。君士坦丁时期,在该城最西侧建立了长约3000米的君士坦丁城墙,其后加修的塞奥多西城墙则比君士坦丁城墙还高大,厚达十几米。这两堵防御城墙,同巴尔干山脉这一天然屏障连在一起,保卫着君士坦丁堡的陆上进口。因此,在拜占廷长达10个世纪的统治期内,君士坦丁堡尽管在大部分时间里是遭受围攻的要塞,却较完好地保存了下来。P3-6 序言 在历史上,拜占廷是一个十分强大的王朝,它具备完整、严密的行政管理制度和非常先进的科学技术。它长期统治着整个地中海地区,并拥有精锐的军团。拜占廷王朝不仅保持了原本属于古罗马帝国的领土,还进一步囊括了中东和希腊地区。当欧洲的其他国家还在慢慢地从黑暗时代复苏之时,拜占廷王朝已经开始传承着由罗马帝国延续下来的、非常先进的文明。 《拜占廷文明》一书选取独特的视角,用精炼的文字对拜占廷文明进行了详尽的介绍。本书囊括了军事、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时间为主线,从君士坦丁堡诞生写到其沦陷,其中穿插了诸多重大战役,章节环环相扣,内容跌宕起伏。下篇遴取了拜占廷国家的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精华部分,从另一方面诠释了拜占廷文明的辉煌与宝贵。 在文学、艺术领域,拜占廷吸纳了古代文化艺术珍品,并将它们同自身的遗产一起传给了后代。拜占廷艺术是拜占廷文化的精华部分,除了建筑,还包括镶嵌画、绘画、微型工艺、音乐舞蹈等几个主要分支。拜占廷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由于集中了各种艺术的杰作,被现代学者誉为“中古时代的巴黎”。与此同时,拜占廷传下了由查士丁尼编纂的罗马法,传下了只是近来才得到正确理解和评价的一门宗教艺术以及由认真的学者们加以汇集、注释和保存的古典文学和学术名著。 在教育领域,拜占廷对当时的西方人来说,是伟大的教育者、伟大的引导者、宗教和文明的源泉。同时,它还起到了保护盾的作用,使盾牌后面的西方能自由地发展自己的文明。 但西方人似乎并不领情,十字军攻占君土坦丁堡时,统帅为了奖励骑士们的战功,竟公开下令可以在一周内任意烧杀抢掠。十字军还在拜占廷的领土上建立了拉丁帝国。西方的封建领主占领了大片土地,并对当地居民进行残酷压榨。拜占廷帝国仅剩巴尔干半岛一小部分土地和小亚细亚某些领土,直到1261年,拜占廷帝国才收复君士坦丁堡。 在宗教信仰方面,君士坦丁大帝确立基督教信仰,不乏统一臣民思想的考虑。但从一开始,东、西教会的潜在矛盾,就已经预示着1054年的分裂。从此,在基督教内部,就有了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区别。不过,拜占廷帝国独特的地理位置,还是让拜占廷人的宗教生活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拜占廷的文化、科技、艺术无不受到宗教的浸染。 本书中还穿插了多幅插图,色彩鲜明,图文并茂,引领读者近距离接触这一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葩。 编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