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是佛教传说中弥勒菩萨化身布袋和尚的家乡。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的布袋弥勒。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得到大众的喜爱……
《弥勒圣地》记述着弥勒道场、弥勒圣地所特有的宗教和民俗文化,供游客们在游览溪口时参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弥勒圣地/溪口旅游文化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王舜祁 |
出版社 | 宁波出版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奉化是佛教传说中弥勒菩萨化身布袋和尚的家乡。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的布袋弥勒。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得到大众的喜爱…… 《弥勒圣地》记述着弥勒道场、弥勒圣地所特有的宗教和民俗文化,供游客们在游览溪口时参阅。 内容推荐 奉化是佛教传说弥勒化身布袋和尚的家乡,自古以来就是弥勒信仰的中心、著名的弥勒道场。《弥勒圣地》记述着弥勒道场、弥勒圣地所特有的宗教和民俗文化,供游客们在游览溪口时参阅。 从挖掘地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发挥特色文化着眼,进行高品位旅游文化建设,本书不但对提高溪口景区档次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提高游客素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等,都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弥勒与弥勒信仰 弥勒其人其佛 弥勒信仰主要内容 弥勒信仰的影响 第二章 弥勒演化与布袋弥勒 弥勒的演化 布袋弥勒 布袋弥勒形象的民族、民俗化特征 布袋弥勒的佛学见解 第三章 弥勒道场弥勒应迹圣地 雪窦山和雪窦寺 岳林寺 封山三塔寺 第四章 布袋弥勒传说 县江漂流 体中有火 伽蓝行礼 契此话牛 春节点戏 元宵做灯 清明祭祖 编纂家谱 木鱼生子 岳林剃度 布袋记趣 偈语诗人 插秧高手 感化李吉 关爱孩童 奈拄撑日 预测风云 智灭蝗虫 袈裟护堤 县江佛水 喜着木屐 囊沙筑塘 授大锅羹 长汀萝卜 长汀蜜桃 托梦县令 十孙捞钟 福建化木 巧运海杉 井中神木 抑恶扬善 西府观灯 方桥请龙 升米赈灾 挂单天华寺 修禅勒白岙 大肚庄主 安顿难民 龙山造田 松针变苔菜 授“摸六株” 草鞋变鱼 重返岳林寺 弥勒佛山 天童吃斋 布袋和韦驮 智救工匠 教化刁娘 点悟盲人 口飞小鸡 破谜解惑 劝醒罗汉 街头“痴”僧 说偈圆寂 定应大师 高徒摩诃 弥勒转世 大肚由来 布袋来历 佛祖造像 附录 1 各地寺院弥勒楹联选萃及赏析 2 布袋和尚圆寂年份浅考 3 旅游服务 后记 试读章节 记载释迦佛创教、传法的基本经典是《阿含经》。按此经记载,弥勒是释迦牟尼指定的接班人,是现在佛释迦牟尼之后的未来佛,也是佛教“三世佛”中的未来佛。因而,弥勒和弥勒信仰在佛教中享有很高的地位,在佛教信众和民众中有很大的影响。 弥勒其人其佛 弥勒是公元前6世纪时期与释迦牟尼同时代的真实历史人物,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他出生于印度波罗奈国劫波利村婆罗门家庭,是波罗摩达王辅相的儿子。据说出生时即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好,身紫金色,姿容挺特,聪明异常。按当时印度习俗,生了孩子要请相师看相,以卜命运。因此,辅相请来相师为其子看相。相师一见惊讶地说:“此儿具足轮王之相,长大必当成为转轮圣王。”不料此话传到国王的耳朵里,国王十分恐惧,深怕失去王位,因此马上决定派人杀害此子。弥勒的父亲深感大祸将临,便把弥勒藏匿于其舅父波婆梨家中,得以避过此难。弥勒长大后,舅父把他送入佛门。弥勒发心学佛的时间,比释迦牟尼还要早,但勇猛精进的程度不如释迦牟尼。由于释迦牟尼后来居上,弥勒甘拜下风,成为释迦牟尼的弟子,常侍立在释迦牟尼左右倾听佛法。 弥勒是未来佛,他将由菩萨而成佛。释迦牟尼佛预言说,弥勒命终后必得往生兜率天上,以菩萨身为天人说法,56.74亿年后由此下生人间,于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普度众生。这就是所谓的“龙华三会”。释迦牟尼佛在《增一阿含经卷第十一·善知识品第二十》中明确宣称:“弥勒菩萨经三十劫,应当作佛、至真、等正觉。”从经中可见,弥勒成佛是经释迦牟尼佛的特别关怀和刻意安排的。 弥勒是佛教“三世佛”中的未来佛。佛教中有许多的佛和菩萨,但弥勒因释迦牟尼佛的亲口预言而取得了“未来佛”的资格,也就是说他是佛祖释迦牟尼佛的既定接班人。许多经典都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在《中阿含经》卷十三《说本经》、《长阿含经》卷六《转轮圣王修行经》等经书中都记载有释迦牟尼佛预言(授记)弥勒未来将降临人世成佛的内容。如《中阿含经·说本经》说:“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当有佛,名弥勒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佑……”《长阿含经·转轮圣王修行经》云:“有佛出世,名为弥勒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弥勒佛“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的长寿特点,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而加以崇拜。 佛教寺院中塑的三世佛中,过去佛一般为燃灯佛,现在佛为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即弥勒佛。 弥勒是美好未来的象征。根据佛经记载,弥勒下生时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人民长寿,所以弥勒的贤劫下生也就是太平盛世的象征。许多佛经说,弥勒佛在84000年时出世,“弥勒出现,国土丰乐”。他住在兜率天阎浮地,“此阎浮洲极大富乐,多有人民,村邑相近,如鸡一鸣。”大有小国寡民的生活理想。许多跟随弥勒佛的人,成佛之后,也过上了美好的生活,如鸡头国王归弥勒佛,其国“人民炽盛,谷米丰登”。王中池水,“金沙在下,优钵莲华,拘勿头华,分陀利华,各生其中。水像金色、银色、水精色、琉璃色。设银水凝冻化成为银,若金水冻化成为金,若琉璃水冻化为琉璃,若水精冻化为水精。”“四大城门,银池水中金作门阈,金池水中银作门阈,琉璃池中水精作门阈,水精池中琉璃作门阈。城中周匝悬铃,是时铃声闻,皆出五乐之音。贝声、鼓声、琴声、小鼓声、圆鼓声、稗鼓声、歌舞声不断。城中生自然粳米,皆长三寸,极为香美,出众味上,寻取寻生,皆不见所取之处……”向人们描绘了一个衣食丰足、生活无忧的理想国土。因此释迦佛始终强调:“彼见弥勒佛,已当尽苦际。”也就是说,当身坏命终之后,将进入的是另一个美好的世间。这个美好的兜率天阎浮地国土,与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可以媲美,经中弥勒自语:“自称南无佛,皆来至我所。”“南无佛”是阿弥陀佛,即“南无阿弥陀佛”,系西方极乐世界的主管,专管往生西方的亡灵。弥勒所在的地方兜率天美好无比,与西方阿弥陀佛的世界有相通之处。但是佛教认为弥勒佛所在的兜率天阎浮地再怎么美好,这个世间还是要通过修行才能得来的。具体地说,就是供养三宝,一心归佛,修习“八正道”,严格持戒,坚定信仰,如此才能到美好的未来弥勒国土。 弥勒佛具有世俗国王化身的特点。在多种佛经中,都讲述了弥勒佛管理兜率天阎浮地的事情。按照传说,弥勒佛具有“转轮王”的特点。印度宗教一直传说世俗国王因掌有轮宝,才有长久的统治,弥勒佛统治的世界,人皆长寿,这本身就具有“轮宝长转”的意味,它也代表了世俗国王的统治理想,是天上的神在地上人间的一个典犁的反映。P2-4 序言 中国旅游之特点,不仅在形胜,而且在文深。溪口雪窦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就是这样一个好地方。在这里,著名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佛教道场三者紧密、和谐、完美地结合,是海内外旅游业少有的亮点。 溪口雪窦山古称“瀑布山”,以幽谷飞瀑景观饮誉中国东南。千丈岩、徐凫岩和三隐潭三大瀑布各具特色。此外,有“第二庐山”之誉的商量岗,高台摩天的妙高台,碧水千顷的亭下湖,皆为胜地。沧海桑田,令人仰之弥高,探之弥深。 溪口是蒋氏父子的故里。20世纪初叶从溪口走出去的蒋介石,渐成为中国近现代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时至今日,溪口镇保存完整的民国史迹仍有22处,且古镇总体格局保护良好,被称为“民国第一镇”历史变迁,《蒋介石日记》最近在海外面世,其中关于溪口生活的记载,更增添了许多生动的细节。 奉化是佛教传说中弥勒菩萨化身布袋和尚的家乡,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的布袋弥勒,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得到大众的喜爱。在我国,四大菩萨均有各自传经说法的道场,即山西五台山文殊道场、四川峨眉山普贤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安徽九华山地藏道场。所以,从近代佛学泰斗太虚大师开始,不断有人建议在原有佛教四大名山外增加雪窦山弥勒道场为五大名山。原中国佛教学会会长赵朴初在视察雪窦时也提出,“雪窦寺可建成弥勒道场,雪窦山可以成为佛教第五大名山”。2005年,国家宗教事务局正式批准建造-雪窦寺露天弥勒大佛,它将成为中国佛教第五大名山、弥勒道场的标志性建筑。 溪口雪窦山因其独特的山水和人文景观,自古而今成为文人墨客的向往之地,融智慧与才情的诗、文、书、画,各臻所长,给人以美的享受。唐朝大批诗人,沿雪窦山相携漫游,踏歌而行,形成了“浙东唐诗之路”,名动长安,世竞相传。入宋,随着雪窦禅风远播,前来览胜礼佛的诗人更是接踵而至,咏吟不绝,宋仁宗敕谕“应梦名山”。自20世纪20年代末起,由于蒋介石登上中国政治舞台,雪窦山下的溪口古镇,又成世人瞩目之地。千年营造,溪口已成胜地。“文革”灾难,溪口历史遗迹仍得以保存。改革开放以来,老树更绽新花。 多年以来,文化性资源始终是中国旅游业在国际上最具比较优势的资源,文化旅游产品也是长盛不衰的产品。对旅游者来说,旅游消费的实质是文化性消费或消费文化。其中文化的同质性是一个方面,而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文化差异。一般来说,对旅游服务设施的要求是以同质文化为主,而对旅游吸引物的要求则是以异质文化为主。文化差异形成吸引力,所以一切文化载体都能形成旅游吸引物。而许多文化是特定的,无可替代,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些方面都是得天独厚的,具有相对垄断性。在发展过程中,突出差异性,追求独特性,逐步成为旅游行业的共同选择。由此,将会形成文化多样性越来越强的良好局面。必须提供相应的产品,才能形成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从本质上说,旅游者在寻求文化,购买文化,享受文化;旅游经营者则是生产文化,经营文化,销售文化。文化品味越高,独特性越强,多样性越丰富,就越有发展前景。研究世界50年的旅游发展经验,可以说,特色是旅游之魂,文化是旅游之基,环境是旅游之根。质量是旅游之本。因此,旅游工作者要比文化工作者更重视文化的挖掘,要比城建工作者更重视城市特色的营造,要比环境工作者更重视环境的美化,要比文物工作者更重视文物的保护。加强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多样性建设势必成为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挖掘地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发挥特色文化着眼,进行高品位旅游文化建设,不但对提高景区档次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提高游客素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等,都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因此,以充分展示溪口深厚文化底蕴为己任的《溪口旅游文化丛书》,其编撰和出版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特作小序表示祝贺。 后记 奉化是佛教传说弥勒化身布袋和尚的家乡,自古以来就是弥勒信仰的中心、著名的弥勒道场。编写《弥勒圣地》,时间匆促,见闻局限,疏漏之处,敬请赐教。本书在编著过程中,采用了在奉化举行的全国首届、第二届弥勒文化学术研讨会的部分研究成果,在此向与会的有关专家致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