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儿童文学(精)
分类
作者 高洪波
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部150万字的大书全方位展示了新时期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成果,勾画出三十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的总体风貌,记录了其开拓创新的不凡历程。

该书视野宏大,史料翔实。在作品部分精选了三十年间产生过很大影响的140余篇佳作;理论部分既有宏观扫描,也有专题解析、现象观察;文献辑存部分则包括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儿童文学纪事、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图书书目辑要和中国作家协会历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等。此外,书中还精心编排了近50幅具有史料价值的珍贵照片,并以众多彩页着重介绍了多种重要图书、期刊和儿童文学奖项等。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在策划、编辑中特别注重体现改革开放的精神,其中作品部分不仅精选了三十年里优秀的代表性作品,如曹文轩的《草房子》,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全传》等,还选取了一些勇于探索和创新,对儿童文学的发展有着特别意义的作品。

内容推荐

本书忠实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里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史,包括重要短篇作品、理论研究和文献资料等,是全方位解读和认识改革开放30年中国儿童文学的重要参考文本。高洪波评价说,它凝聚着30年间数代中国儿童文学工作者的智慧、才情和心血,寄寓着他们热爱儿童、献身儿童文学事业绵绵不尽的童心、诗心和爱心,传承着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崇高目标、人文精神和美学追求。

目录

记录中国儿童文学不平凡的三十年

创作历程撷英集要

短篇小说

谁是未来的中队长

三个铜板豆腐

白脖儿

小船,小船

三色圆珠笔

扶我上战马的人

大仙的宅邸

第七条猎狗

我要我的雕刻刀

阿诚的龟

今夜月儿明

独船

蓝军越过防线

古堡

白色的塔

出门

遥遥黄河源

题王许威武

鱼幻

蓝鸟

小百合

普来维梯彻公司

校园喜剧

四弟的绿庄园

丑姆妈,丑姆妈

夜道

北宋浮桥

过客

走出麦地

日子

永恒的生命

吃爷

追日

和管沙一起长大

一只与肖恩同岁的鸡

从沸点到冰点

点点的一棵树

天堂的孩子

选一个人去天国

童  话

老鼠看下棋

“歪脑袋”木头桩

小狗的小房子

狼毫笔的来历

骆驼寻宝记

总鳍鱼的故事

窗下的树皮小屋

女孩子城来了大盗贼

宋街

一串快乐的音符

寻找快活林

霍去病的马

女孩和栀子花

魔界天空下

别去5厘米之外

寓  言

陶罐和铁罐

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

“马上”小猴

鸡妈妈的新房子

水泡

战胜命运的孩子

云雀明白了

脚和手

花猫捉老鼠

风筝和雄鹰

散 文

十八双鞋

有一个小阁楼

醉麂

歌溪

中国少女

迎接十六岁的太阳

松坊村纪事

流浪和流浪的人

魔鹿

湖上札记

认识父亲

惊喜

生命的声音

一只蝈蝈的老去

会飞的孩子

报告文学

生活的斗士

只不过是一刹那

春城的一场暴风雪

迷恋

王江旋风

出路

一个站着死的男孩

隐患

孤旅

你离善良有多远

飞翔,哪怕翅膀断了心

诗 歌

神奇的窗子

春的消息

妈妈的爱

我爱我的祖国

我想

为一片绿叶而歌

到你的远山去

我属猪

求求你,妈妈

村小:生字课

和野生动物园熊先生的一次谈话

斗笠

骑扁马的扁人

叶子是树的羽毛

幼儿文学

东家西家蒸馍馍

雪孩子

鸟树

小猪奴尼

摇篮

春天在哪里

小面人

六个矮儿子

岩石上的小蝌蚪

等爸爸

吃黑夜的大象

一百只蜗牛去旅行

书本里的蚂蚁

理性思辨宏观扫描

中国新时期儿童文学的深层拓展

迎接儿童文学的新十年

八九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的走向

九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九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存境况

新景观大趋势:世纪之交中国儿童文学扫描

新世纪儿童文学走向的思考

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症候分析

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走向

新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景观

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儿童文学札记二题

导思·染情·益智·添趣

怎样看待建国以来儿童文学发展的历史经验

论少年小说与少年性心理

当代儿童文学观念几题

觉醒、嬗变、困惑:新时期儿童文学

人的时代:新时期儿童文学

专题解析现象观察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作家协会的儿童文学工作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少儿出版的四大变化

八九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系统工程的建设

八九十年代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的交流

八九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外来影响与对外交流

我这三十年:艰难快乐的旅程

我这三十年:闯人天堂

阅读推广:“点灯人”的汇报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少数民族儿童文学

九十年代中国大陆女性儿童文学新话题

三十年:新生代作家的存在及其意义

新时期少年文学的崛起

八九十年代少年小说的艺术自觉

八九十年代童话创作反思

八九十年代儿童诗回眸

八九十年代儿童散文巡礼

再谈少年报告文学的震撼力

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幼儿文学

新时期儿童剧创作概谈

不断成长的新时期儿童电影创作

新世纪以来中国新原创图画书的萌动

历史回眸文献辑存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儿童文学纪事(1977—2007)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图书存目

中国作家协会历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

后记

试读章节

蓝  鸟

梅子涵

我这是到植树王去。是的,植树王,一个地方的名字。一个大人们总是倾慕、赞叹地谈论的地方。它先进、文明和异乎寻常的繁华。小德宏老师在那儿教书,当副校长。植树王中学的副校长。植树王中学。一个全中国少有的好中学。从它里面出来的学生,没有考不上大学的。全是呱呱叫的大学。——这都是听大人们说的。反正它简直就成了我心中的辉煌的天堂。我是去找小德宏老师,问问他,我考植树王能行吗。也许您会说,考就考,还去问什么小德宏老德宏,没魄力。是的,咱没魄力,是乡下佬。可您知道,咱能这样就够有魄力了!

我压根儿也没想到会突然决定考植树王的。就在吕老师进行毕业动员的时候决定的。完全是被他那无精打采的、毫无热情毫无希望的样儿所刺激的。

要想再往上读的,就考汤山中学吧。能考取也就不错了。将来毕业了,读得好的,

再考汤山林校,或者看看还有什么合适的中专,读出来了总还是个干部待遇。

这就算动员!就这窝窝囊囊的语气!我骤地恍然大悟,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我们学校只有一个小德宏考上了植树王,只有一个小德宏呵,二十多年了!再乡下,再没有质量,也不该只有一个小德宏。怎么会只有一个小德宏!使得大人们在讲起小德宏的时候就如同讲一个神话。其实只出了一个小德宏倒真是个不该有的荒唐的神话!您说不是这样么。

当然,我不知道上一届再上一届……的老师是不是这么窝囊透顶,可谁又能说他们不是这样。反正窝囊、无精打采、毫无热情、毫无希望也是会的,像病毒一样,谁知道他们是谁传染给谁的。这种病甚至会遗传。

一定跟这有关!

所以就都变得无精打采的了。我就不相信只有一个小德宏,兴许只有小德宏一个人才有到植树王去的热情和勇气、勇气和行动,结果他去了。

您就看看吕老师那么窝囊地说的时候,我们班同学的模样吧。怎么形容呢?——十足像搁在床底下的风筝(何老师语,当然不是原话)。整个教室里的空气好像不再流动似的。要不是还能听到吕老师在害病似的说话,我都怀疑一切全死了。

我可没死。

我偏不考什么汤山中学,考植树王!

当时我就这么决定了。决定得心惊肉跳,脑子里“哐”地一下,像使尽了全身气力重重地敲响了一面大锣。也亮得犹如升起了一轮太阳。

当然我没有立即告诉谁。如果我宣布出来,准会引起空气爆炸。全班爆炸,全校爆炸。因为我肯定不会有第二个人做出这种决定。我都怀疑这么多年来除了小德宏还有没有别的人这样狗胆包天不知地有多厚过。虽然我的成绩全班第一。不过据吕老师他们说,我们这儿的第一,连人家市镇上学校的第十还不如,虽然从来也没比赛过。连二歪也没告诉,他那张丫头似的快嘴。

因为我现在不想沮丧。

因为准不会有哪个人会说,周明明,你真该去试试,你的成绩全班第一,弄不好就取了,那才呱呱叫,我们四陇洲又出了个小德宏。

不会有人这么说。二歪都不会。他最多也是迷糊着眼傻不愣地盯住我,其实他并不傻,可怕的也是他这时会变傻了:你往植树王考?往植树王考?那能中?

最可怕的是吕老师。他人很好,绝不会让你难堪、出丑,像何老师那样,两个女生给一个经常在《少年文艺》上写小说的作家写信,她就说是床底下的风筝想往天上去。打哪儿说起,这种老师!她自己算是床底下的风筝还是天空中的风筝?不精神抖擞地希望飞向天空的其实根本就不能算风筝,而是纸片。只想无精打采地躺在床底下的风筝实际上不等于纸片吗?她难道就那么喜欢我们当纸片?荒唐。

我们许多人也真的就心甘情愿、无动于衷地当了纸片。

吕老师不那样。绝不恶狠狠。也许当你高高地飞人空中,美妙地迎风摇曳和飘游的时候,他也会异常兴奋和激动,但他却不会让你产生跃跃欲试的热情和力量。他能够三言两语委婉地让你彻底冷却。让你变得一点精神也没有。就凭他那语气。就凭他那退着想想真是有些道理的道理。我说了,我现在不想沮丧。就是被他那令人沮丧的窝囊样刺激得这么野心勃勃的,可别重新再让他弄得沮丧起来。非常可能的,当然我不想猜着学他会怎样地对我说,猜没意思,弄不好让谁心里说造谣可耻。不过要猜准不会猜得太错,至少语气肯定对。

我要先去问小德宏老师。我相信小德宏老师不会说,呵,你可千万别考。那就根本不是我心中的小德宏了。那样说不定整个的天堂般的植树王都会在我心中轰然而塌。只要得到了小德宏老师的肯定和鼓励,那么哪怕他有再多的人,一百个吕老师来说扫兴话我也不会沮丧,根本不往心里去!

您说我没魄力,可您知道我现在多想得到一句真正的鼓励!

当然,我对爸爸妈妈说了。

我说,我想考到植树王去。

爸爸说:“植树王!下辈子投个有出息的胎吧。”第一句话,他几乎是惊叫的。压根儿没想到。压根儿没想过。吓了一跳。第二句话则简直无精打采。气漏得好快,一眨眼就彻底瘪了。

我说,我想到植树王一次,问问小德宏老师,我这样能考取吗。

妈妈说:“你知道植树王在哪儿,我们都摸不到门,你想跑丢了让我急死呵!”

就这样!你说再跟他们说什么?

干脆什么也别说,走了拉倒。

我起得好早。偷偷摸摸蹑手蹑脚的。然后在家门外的一面用粉笔写了几个字:我去植树王了!夜色刚刚开始在消褪,应该是美美地继续睡着觉的时候。一夜都没睡好。可门板上的这几个字真让人精神抖擞。我去植树王了!这简直就会成为一个震耳欲聋的宣言。我周明明的宣言。所有看见的人保险都会目瞪口呆,怔怔地站一会儿,然后一传五、五传十地告诉说,明明去植树王了!还有假,植树王,房门上写着呢!

植树王呵,开国际玩笑,谁会不震惊!

您去问问,谁去过,没人去过,一个也没有!我去问他们,到植树王怎么走,都不知道。我说,你没去过?他们说,唁唁,乖乖,谁想到往那儿跑!

你听听!不是很悲哀吗。竟然就没想到。我不明A,他们总是把植树王挂在嘴上,可为什么就没想到要去一次,真正地去看上一眼。非常奇怪。硬是要让一个明明能够到达的地方变成了一个遥远的奇异幻境。

矮子良不会没去过。他一年到头在外面做生意,终年终日跑码头挣钱,见的世面没人可比。跟人家刮起蛋来,他自己也说,呵哈,我哪里没到过,就差香港美国了。当然,日本、英国、还有最近跟美国人开火的利比亚也没去过。可这就够让人眼馋、崇拜的了。大人们总是说,嗨,伙计,老矮回来了。于是吃了晚饭,他家的场儿上少说也坐了十几个人,听他刮蛋。还能抽到他带回来的五花八门的香烟。他很慷慨,总递烟给人抽。大场面新鲜事,个个听得啧啧叫乖乖,剩下的就是傻不唧地笑。

可是就连他也没去过。又不愿意表现出根本不知道,就一会儿说好像是在横山那儿,一会儿又说可能在三湖附近。

我开始怀疑,这个从小就听说的植树王是不是真的存在,别原本就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幻境,小德宏也只是大人们在编绘这个幻境时特意制造出来的一个神话式的人物。其实又算得上什么神话呢!宇航员都有了。地球之外的星球都有人到达过了。有的是真实的奇迹。

您还说我没魄力,宇航员人家还为他设计好了路线呢,他只管呆在里面飞就是了,只不过闹不好会坠下来摔死,有些危险罢了,像“挑战者一号”一样。可我却连怎么走都不知道。压根儿就不知道植树王在哪个方向。东?南?西?北?有五十里还是一百里,一百里还是二百里?您以为我是在故意玄乎?您看我这模样学会了玄乎么?

我现在只是在闷着头往爬蟹矶走。从我们这儿到天下任何一个角落去都必须先走到爬蟹矶。那是一个没有几爿商店的小镇,吕老师说的汤山中学就在那儿。可那儿竟然也是个交通要道。路边全是牌子。爬蟹矶一木高。爬蟹矶一鲁头。爬蟹矶一五陵。肯定没有爬蟹矶一植树王,这我知道。爬蟹矶我去过,离我们十里路。我现在简直不知道到了那儿后再怎么办。问人?我怀疑是不是有人知道。老实说,爬蟹矶那儿的人比我们这儿的人精神不到哪儿去,闹不好也是——唁唁,乖乖谁想到往那儿跑!结果植树王对他们来说也同样只是一个幻境。说不定这病还正是他们那儿的人传染到我们这儿的呢。

昨天晚上才睡着了好一会儿,却做了个实实在在的扯淡的梦。不过怪有意思。说爬蟹矶那儿有一条很小的岔道,根本不能算真正的路,道口有块不显眼的牌子,上面画着一只蓝鸟,还用英文写着NISSAN。NISSAN就是蓝鸟?我不知道。紧接着岔道的是一条长长的峡谷,沿着峡谷走就能到植树王。你说扯淡不!

NISSAN蓝鸟算什么?难道是神鸟?

我从来没注意爬蟹矶那儿有一条什么很小的紧连着峡谷的岔道,倒是要去找找看。

反正我总能到达植树王的,准能到!峡谷也好,山路也好,哪怕是沙漠!因为如果说决心、信心、勇气,还有这别人都不具有的到植树王去的愿望都能算NISSNA蓝鸟的话,那么我心里倒是真的有一只蓝鸟——神鸟。

不过我现在得快点走,不然的话还真可能让我妈追上来拉住我不让我去。

原载《东方少年》1986年第12期

P111-114

序言

记录中国儿童文学不平凡的三十年

高洪波

2008年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1978年迄今的三十年,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学包括中国儿童文学突飞猛进的时期。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变化,带给儿童文学全新的精神资源、创新机制与宽松的创作环境,与此同时,以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之作——刘心武的校园小说《班主任》为代表,儿童文学从一个独特的角度积极参与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直接投入当代亿万少年儿童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与未来民族性格的塑造。三十年间的优秀作品,已经影响了中华民族整整两代人。从中国儿童文学史的高度鸟瞰,我们可以毋庸置疑地说: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儿童文学是中国儿童文学发展最快、变化最大、成绩最著的时期。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儿童文学给我们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内涵与十分宝贵的经验。

首先是儿童文学观念的变革。

儿童文学说到底就是为儿童的文学。但在改革开放以前的一个长时期内,我们却不能提为儿童服务,而是与整个成人文学捆绑在一起,为“运动”与“中心”服务,因而远离儿童的所谓“儿童文学”,儿童也就必然远离了它,十年“文革”更是达至极致。“以儿童为主体”,这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儿童文学观念的根本转变。将儿童文学从以成人意志、成人教育目的论为中心转移到以儿童为中心,也就是以儿童文学的服务对象与接受对象为中心,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革。有了这一变革,改革开放三十年儿童文学才有可能出现对“教育儿童的文学”之类的将儿童文学视为单一教化工具观念的挑战与超越,才能出现“儿童文学作家是未来民族性格的塑造者”、“儿童文学要为儿童打下良好的人性基础”、“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儿童文学的双逻辑支点”、“儿童文学的童年情结”、“儿童文学的叙事视角”、“儿童反儿童化”、“儿童文学的成长主题”等等一系列执著儿童文学自身本体精神的学术话语与基本观念的探讨和建设。从整体上说,改革开放三十年儿童文学经历了回归文学——回归儿童——回归(作家创作)艺术个性的三个阶段,但其核心则是回归儿童,让文学真正走向儿童并参与少儿精神生命世界的建设。“走向少儿”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儿童文学高扬的美学旗帜。“走向少儿”的中国新世纪儿童文学,必将在实现自我价值与艺术个性自觉的进程中,对培育中华民族未来一代健康成长产生更加深广的影响。

其次是创新意识的激扬。

创新即突破、超越、探险,创新是文学的活水、动力、加速器。创新意识作为人类独有的高贵品质,可以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照亮生活也照亮精神。创新精神如同严文井笔下那一曲永不停歇的“小溪流的歌”,绕过“下次开船港”,不知疲倦地去破译一个个“宝葫芦的秘密”,带给儿童文学不断的惊喜与收获。于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儿童文学才有了曹文轩坚守古典、追随永恒的《草房子》,秦文君贴近现实、感动当下的《男生贾里全传》,张之路集校园、科幻、成长于一体的《非法智慧》,董宏猷跨文体写作的《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沈石溪全新的动物小说《狼王梦》,杨红樱、郑春华独创品牌的《淘气包马小跳》《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才有了金波的诗体童话,郑渊洁、周锐的热闹型童话,冰波的抒情型童话,张秋生的小巴掌童话,以及成长小说、动物小说、双媒互动小说……才能出现旗号林立、新潮迭出的创作景象,高举起大幻想文学、幽默儿童文学、大自然探险文学、生命状态文学、自画青春文学等一面面创新旗帜。创新意识为改革开放三十年儿童文学提供了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动力与文学标杆。

第三是队伍与阵地的扩大。  三十年前,面对百废待兴的中国和嗷嗷待哺的少年儿童,当时只有两家少儿读物出版社,二十多个儿童文学作家,二百多个儿童读物编辑,每年仅出二百余种少儿图书,而且多数是旧版重印。那真是个令人万般无奈且酸楚的现实,而今,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跨越式的发展,今日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儿童文学、儿童读物出版大国,并正在向强国迈进。现在全国(以下数字未含台港澳)有三十四家专业少儿读物出版社,并有一百三十多家出版社尤其是各地的教育出版社都设有少儿读物编辑室,目前国内五百七十多家出版社中有五百二十多家争相出版少儿读物,并有一百四十多种少儿期刊和一百一十多种少儿报纸。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少儿图书的年出版品种已由过去的二百多种发展到每年一万多种,年总印数由三千万册发展到六亿多册,优秀图书的重版率达到50%以上。2006年,我们还出版了囊括百年精粹的《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这是何等使人鼓舞的业绩!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的传播形式,除了传统的纸质媒体,今天更有网络、音响、影视等多种途径。全方位、多层次、大面积的传播形式与途径,极大地促进并确保了儿童文学的发展,使亿万小读者真正享受到阅读的自由与快乐。

文学的生产力是作家。三十年前,我国仅有二十位儿童文学作家,而且大多已因“文革”封笔多年。而今天的作家则成为一支庞大的生力军。截止到2007年,中国作家协会共有会员8129人,其中儿童文学作家有八百多人,如果加上各省、市、自治区作家协会中的儿童文学会员作家,则已达到三千多人,其中骨干作家有一千多人。综观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我们大致可以将儿童文学作家分为五代,令人欣慰与感动的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儿童文学,我们曾经拥有过“五世同堂”的鼎盛局面,五代作家为繁荣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儿童文学同心协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五代作家,第一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文学启蒙的一代,代表人物有叶圣陶、冰心、茅盾、郑振铎等,第一代主要是开创之功、奠基之功,而且一开局就是大手笔;第二代是三四十年代战争环境中革命和救亡的一代,代表人物有张天翼、陈伯吹、严文井、贺宜等,他们用文学直接切人现代中国的社会形态和革命救亡等时代命题;第j代是新中国“十七年”中奋力创作的一代,代表人物有金近、任大霖、葛翠琳、洪汛涛、鲁兵以及孙幼军、柯岩、金波等,他们创造了当代中国儿童文学原创生产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同时在文学配合“中心”、“运动”的复杂背景下进行着不懈的探索与民族化追求;第四代是经历过“文革”“上山下乡”终于迎来改革开放的一代,代表人物有曹文轩、秦文君、张之路、葛冰、沈石溪、董宏猷、黄蓓佳、班马、周锐、冰波、郑渊洁、郑春华等,他们的特殊人生经历铸就了他们对儿童文学的文化担当与美学品格的执著坚守,他们不但是改革开放三十年间,也是新世纪未来中国儿童文学的中坚与核心力量。

创建新世纪儿童文学繁荣发展的新局面需要大批的后起之秀。使我们深感欣慰的是,那些“60后”、“70后”、“80后”以及在“低龄化写作”中涌现出来的年轻作家,正在踊跃加入到儿童文学创作中来,有的已是儿童文学界响当当的“品牌”、“大腕”,他们正是中国儿童文学风华正茂的新生代作家。这批作家的创作大致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如今正在成为中国儿童文学最具创造力、影响力与号召力的群体。在他们中间,寄予着中国儿童文学的希望。

如上所述,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国儿童文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已经影响了整整两代孩子。为了总结、回顾三十年儿童文学,用优秀作品引领新主流阅读,促进新世纪儿童文学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出版集团新世纪出版社,已于年内率先推出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儿童文学金品30部》丛书,现在又由地处长三角黄金海岸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少年儿童出版社精心出版《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儿童文学》专书。新世纪出版社的《金品30部》重在作家个人的精品选萃,多为长篇,而少年儿童出版社的《l_二十年》专书不但汇编了一百多位作家的短篇力作,而且又有三十年儿童文学的理性思辨、现象透视与重要文献。两者各有特色与重点,相得益彰,形成互补,合在一起,正是全方位解读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儿童文学的绝佳文本。无论是广东的那一套丛书,还是上海的这一部专书,都凝聚着三十年间数代中国儿童文学工作者的智慧、才情与心血,寄寓着他们热爱儿童、献身儿童文学事业的绵绵不尽的童心、诗心与慧心,传承着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崇高目标、人文精神与美学追求。那一套丛书与这一部专书,既是儿童文学界用以纪念改革开放_二十年的一份厚礼,同时也是为了回顾历史、弘扬传统、积累经验、激励士气、请教文坛、馈赠社会、凝聚力量、重新出发。因为我们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儿童文学事业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还远远不能满足三亿多少年儿童的精神需求,实现儿童文学强国之梦还有许多路要走。

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与希望同在。一切全靠我们儿童文学工作者的务实求进,不尚空谈,扎扎实实,多做实事,为中华民族未来一代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努力。儿童是生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我坚信经历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必将是大有作为的。

2008.7 于北京

后记

1978年至2008年的三十年,是现代中国儿童文学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非凡时期。我们有幸参与其中,见证历史,并成为“变革”历史的一分子。这三十年儿童文学对我们来说是那么熟悉、亲切,用诸如“岁月如梭”、“感慨万端’’等词语,都难以表达我们的心情。

什么是最佳的表达方式呢?2008年4月21日,在中国作家协会发展新会员的专家咨询会上,高洪波、王泉根与周基亭议论起这个话题,不约而同地锁定了在我们看来的最佳“表达方式”——编一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儿童文学》!主意既出,三个人都感到兴奋。因为我们意识到,这是一部记录新时期中国儿童文学历史的书,将是一部重要的、很有意义的书。

少年儿童出版社很快决定将此书列为向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献礼的重点出版项目,决定为之做出很大的投入。

我们知道,这是一部有相当难度的书。要全面、准确地反映三十年的中国儿童文学,实在是一个不易做好的工程。不仅要在过去浩繁的作品中遴选最合适的篇章,还要新组织需要的专论;不仅要辑录三十年的“纪事”、图书存目,还要搜集珍贵的照片、编排内涵丰富的专项彩页……这些都是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的。而仔细排算下来,从运作启动到全部发稿,我们只握有三个月!

知难而进,说干就干。以后的工作可谓全力以赴、紧锣密鼓。我们特约周晓、金波、樊发稼三位前辈加入工作行列,他们不计名利欣然应允,与我们通力合作。5月在济南,6月在北京,7月在上海,我们数次聚首,就此书的整体方案、选编标准、选目、进程以及方方面面的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我们还利用现代通讯的便捷,不断地为某个环节或某个零部件认真磋商,精心打磨。而作为统筹和具体执行的王泉根、周基亭,京沪之间更是反复沟通,一再推敲。同时,少年儿童出版社也调集精干人员组成编辑小组,积极配合,付出了不少心力。

现在,终于到了如同建一座大桥“合龙”的时候。面对这厚厚的一叠书稿,我们虽感喜悦,但心情却并不松弛。这部一百四十万字的书展示了五代儿童文学作家共同奋斗的成果,是所有投入本书工作的人员和单位的共同劳绩。然而,尽管我们力图将遗憾减少到最低,但还是难以避免。比如,对于新世纪以来儿童文学创作的理论评析还显得薄弱。又比如,由于篇幅有限,时间仓促,囿于资料,有些作品未能入选本书,有些事象未能记入“纪事”;尚有个别作品,因版权未能解决,只得暂付阙如。等等不足,希望儿童文学界同仁与广大读者见谅。日后如有机会修订重版,我们会做得更好。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时,作为编者,我们要三躬谢忱:感谢所有入选本书作品与论文的作者的热情支持与帮助,感谢三位特约编审,感谢本书前面珍贵照片的诸位提供者,感谢参与本书后面“专项彩页”的多家出版社和有关单位。

感谢新世纪的阳光、惠风!

本书编者

2008.8.7 奥运会开幕前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9: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