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戏骨(鲁豫有约)/友谊凤凰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凤凰卫视出版中心鲁豫有约栏目组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分享回忆,分享故事,分享心境。寻访昔日的英雄和特殊经历的人物,一起见证历史,思索人生。”2002年随着《鲁豫说新闻》之后,鲁豫又有了一个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新节目《鲁豫有约》。金星、白桦、章含之、刘诗昆、濮存昕……这些和辉煌几乎划等号的人物都成了《鲁豫有约》倾听的对象!没有绚丽的开场、没有迷眼的布景、更没有轻狂的言谈,让我们听鲁豫娓娓道来……

本书收录了《鲁豫有约》节目中关于濮存昕、陈宝国、刘佩琦、刘威、张铁林、唐国强、冯远征、王刚等戏骨的采访节目文字版。

内容推荐

鲁豫:“你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十五分钟!”

“鲁豫有约”被《新周刊》誉为“15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节目寻访拥有特殊经历的人物,一起见证历史,思索人生,直指生命的体验与心灵秘密,创造一种新颖的谈话记录。主持人鲁豫对人的关注与被采访者心灵的对话。鲁豫相信,没有一个人的故事是不精彩的。她说:“我对人、对故事比较感兴趣,我对讲道理半点兴趣都没有。”

本书收录了该节目中关于濮存昕、陈宝国、刘佩琦、刘威、张铁林、唐国强、冯远征、王刚等戏骨的采访节目文字版。

目录

鲁豫:美丽或忧伤的故事

濮存昕 不同流,才精彩

陈宝国 这爷们儿是角儿

刘佩琦 小人物·大玩家

刘威 我的性格是“玩命”

张铁林 卡通皇帝

唐国强 奶油小生大变脸

冯远征 选择与放弃

王刚 “两头坏”

试读章节

鲁豫:那个时候对学生来说一下自由了,你们都做什么呢?

濮存昕:跟着警察一起到旅馆去查介绍信,当时如果碰到没有介绍信的,就拿着他的提包什么的,用专门的车辆给他运到北京火车站。我们把介绍信塞到火车上,就算完成任务了。那时候就是干这个,几天几夜不回家。有一次我记得我是第一次好几天没有回家,那时候没有什么电话,也没跟家里打招呼,我偷偷摸摸回家了的时候已经夜里两三点钟了,我以为爸我妈睡觉了,结果他们把台灯一打开,问“哪儿去了”?我说我们在北京火车站闹革命,我印象里虽然家长不高兴,但是他们没有批评我,说“好好好,经风雨经风雨,孩子经风雨去了!”都是这样的。因为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我就这么“闹革命”去了。

鲁豫:对,这话很质朴,那时候真的就是经风雨见世面,闹去了。

濮存昕:那个时候红卫兵也打、砸、抢,也抄家。

鲁豫:你也去抄家?

濮存昕:也抄过家,我第一次在那个人的家里看到冰箱才知道原来冰箱是这样的,而且那里头还有西瓜。有一个红卫兵,他也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看见后拿着西瓜就吃。四中的红卫兵来了,那都是大板带,穿着军装,拿那皮带一抽,都往脸上抽,当时就破了。把我们吓的,觉得好厉害。那时候都是比谁“份”,眼睛多看两眼都能打架的。

鲁豫:那时候你“份”吗?

濮存昕:那时候我不份,我跟着后面瞎起哄。为了淘换一个军挎包那是费尽心机,我们当时是红卫兵第三司令部红色造反团115师战斗队。反正跟着红卫兵瞎闹。

鲁豫:但是那时候抄家都干吗?把东西砸了叫抄家?

濮存昕:也打人,我觉得我很愧悔的是自己也打过人,而且那个老太太真的过两天就死掉了。那是一个混乱的年代,人性完完全全没遮没拦了,什么丑恶的东西都有。我当然不是说我有一个很丑恶的心,我就是跟着瞎闹,我也去参加,打资本家,那些大的红卫兵就拿着木头的刺刀枪,我也拿过来捅一下。那个年代真是无法无天,文化大革命真的是不能够再来了,一定要记住文化大革命。那个时候我们这个民族都变得丑恶了,民族都有问题了,不只是四人帮,也不只是那些在文化大革命兴风作浪的一些有问题的人,我觉得那时候每一个人都有问题了。所以后来看巴金的《随想录》,在探讨和忏悔自己,批判自己,为什么中国会有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它的整个社会基础,它的瘟床存在于每个人。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以后拨乱反正,今天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仍旧不能忘却曾经痛苦的年代,罪恶的年代,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责任。我们从文化大革命过来的这些青年,对于世事对于生活我们有自己非常非常明确的概念,不要再说假话,一定要求真。

鲁豫:那个时候上山下乡可能还救了一批孩子?

濮存昕:对,我们是喊着口号去的。但当时很多人不愿意去,可能因为太苦了。

鲁豫:你是属于愿意去的还是不愿意去的?

濮存昕:我愿意去,那时候黑龙江兵团来招人,当时我们六九届的这拨人里头必须要,那句话叫“连锅端”“一起端”,没有特殊情况不许留的。当时有五个地方可以选择:云南、陕北、内蒙、黑龙江,还有嫩江。黑龙江有兵团,还有嫩江农场,我是坚决要去的。人家还说你这腿有问题你不能去!我写决心书,然后还跑步让人看,我说我腿没事,你看我还打篮球呢!你看我做各种各样动作!最后人家说这孩子还行,去吧!临出发头三天我赶紧去居委会要了一票,能买一个二十二块钱的箱子,不然没有那箱子我没法去。我连夜排队拿着号买了一个木箱子,我妈还专门从干校赶回来送我,给我装了点什么东西。我背上匆匆忙忙地但又很高兴地去了。还发了一身棉袄,就觉得跟穿了军装似的,其实是假的,那不是真的军装,但也高兴。

鲁豫:很多孩子到了那以后发现实际情况跟想象差得很远。

濮存昕:是,但是我没有,我是真的由衷的喊着口号去的,开心呐。我都不想让我妈来送我。我妈一送我她就流眼泪,我不高兴。但我妈真的来送我了,我心说她怎么又来了,所以就很拒绝,我就待在大捷克大轿车上,鼓号队在底下奏乐,我妈就远远地找啊找,还问,终于知道说我在这辆车上,我妈就敲窗户,我躲不开了。实际上我妈给我送勺来了,我当时从那个车窗拿上来勺之后都不会说客气话,就说您回去吧,回去吧,然后扭头就跟同学又开玩笑去了。我妈就哭了,然后走了,我当时就是那么一孩子。现在想起来对不起我妈,真的就像《伊索寓言》里说的“最爱我的女人是母亲”!因为伊索长得很丑陋,被别人讥笑说怎么会有女人喜欢你呢?你这种人怎么会有女人爱你呢?伊索说“有的,我的母亲”。所以说孩子时期真是不懂事,反正就这么下了乡了,下了乡之后特开心,到了那儿什么都觉得好,连打架都好。

鲁豫:此期间的外号叫什么呢?

濮存昕:那个时候很奇怪,到了那儿就叫大夯,夯就是砸夯那夯,我腿长,那时候我十六岁基本就这么高了,所以那胳膊像麻竿似的特别瘦,我还记得一次妇联的一个干部阿姨就说,这孩子怎么那儿瘦啊!我就哇哇哇冲她哭。此外还有人叫老朴。

鲁豫:哪个朴?

濮存昕:因为“濮”字太难写了,十好几画,后来说就写“朴素”的“朴”吧,结果那边刚好朝鲜人多,旁边就有朝鲜屯,种水稻的,所以久而久之外号就变成了老朴。老朴老朴叫的年头多了别人都觉得我是朝鲜人。上大学的时候,人还说少数民族可以照顾加分,能够有优惠,结果又有人说,假的,他是汉族人!差点让我蒙混过关上大学。

P8-10

序言

到2007年2月,《鲁豫有约》栏目已经播出整整五周年了,五年的风雨阴晴,五年的坎坎坷坷,让一直身在其中的我百感交集。

这个栏目最早的创意是现任凤凰卫视中文台执行台长刘春想的。我们都是60年代生,赶上了“文革”的尾巴,当年的风云人物,已经消失在视线之外很久了,大家知道这些人,但是想不起来长什么样,我们认定这就是我们要采访的人。因为历史情结不是只有我们有,只要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中国人都会有。

开始设计的主题词是“说出你的秘密”,后来考虑中国人比较内敛,不像老外,拿隐私给你看的时候他还有快感,就改成了“说出你的故事”。

《鲁豫有约》的选题是消耗性资源,是不能再生的。我们讲的都是三四十年前的东西,我们采访的那些人物,大多数到“文革”结束他们有的“风光”就结束了,剩下的只有一个状态。所以那时候我们的节目有三十六分钟,常常是前三十四分讲动乱年代的日子,后两分钟讲现在的生活。

我们就希望让观众每周安安静静地和鲁豫一起回顾上三十分钟,让大家知道共和国还有那么一段历史,比如乒乓外交,比如样板戏。

从2005年起,《鲁豫有约》改版了。正在一步步离开老一点的观众,培养新的观众群。节目的样式有了重大变化,变成大型演播室和一只黄色沙发。在演播室讲那种沉重历史感的东西不太合适,它不像茶馆、酒吧或者家里,鲁豫独自面对一个老者,倾听、交流。那些人憋了很多年了,你给他一个倾诉的机会,他会可着劲地往外倒。但问题是,这种人越来越少了,比如说我们最近一直在联系一位老人,他就是不说,就是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带到棺材里。我们做了无数次工作,最后他写来一封信,说非常感谢你们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讲讲我的故事,但是我不想给你们惹麻烦,也不想给自己惹麻烦,所以只好算了。

我们既定的、想找的人越来越少,于是,我们调整了——营造一个谈话的气场,把上百人请到现场,听嘉宾“说出你的故事”。改版后的嘉宾,大多年轻些,比如演艺明星,故事可能谈不上曲折,但当他们身处fans的包围时,可以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他们说出自己的故事时会更充满激情。

通常,明星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他们更容易进入我们的视线。我们意在挖掘普通的、有故事的目标人群。我们二十多个编导,只要看到一个人可以称为“人物”,神经就开始绷紧,开始挖掘他的故事,然后写一个选题申报单,说明有多少个故事点,然后交给主编、执行制片人,最后交给我。

我们选题标准没有变,还是找有故事的人,但是故事不一定要沉重或有历史感。

改版的标志之一就是把副标题放大——说出你的故事。比如杨钰莹,她有瞬间的走红和特别大的起落,但她的故事短,她年轻,所以是袖珍版的。我们看重人的命运,看重大起大落。

《鲁豫有约》不想做成娱乐人物访谈,如果观众或读者的感觉是这样的,那我们挺失败的。我们想做的是全方位的访谈,有当下的知名人物和事件,有另类脸谱的普通百姓,有政要,也有历史人物。

主持人鲁豫的偶像是美国的黑人主持奥普拉(Ophra),奥普拉的访谈节目是一个很杂的节目,被采访者有明星,有政要,还有流行时尚的东西,可以做减肥,做装饰等等。鲁豫说,她的个人梦想正在于此。

2007年3月5日,CNN网站上一篇文章将“中国奥普拉”的美誉毫不吝惜地加给了鲁豫,并对她坚持五年的颇具中国特色的“脱口秀”节目《鲁豫有约》给予了充分关注与肯定。褒奖从来只给予不懈努力的人,而梦想的意义更在于一次次超越,超越榜样,超越自我。  我跟鲁豫合作也五年了,她是一个天生的主持人,特别可贵的一点就是会听,她觉得自己不应该说话的时候一句都不说,静静听着。但是她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听讲者,她曾经说过,访问一个人,要读一米厚的书和材料。因此,她会让你觉得她是一个对手,一个朋友,一个知道你真相的人。这时,你谈话欲望特别强烈,你想说出她不知道的东西,想纠正她某些对你的看法,就会把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

鲁豫是善良的,不挖人隐私,也不问刁钻的问题,她不愿意嘉宾在现场难堪、尴尬。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也许正是《鲁豫有约》的精彩之处。

2006年中国电视“十大创新电视人”

《鲁豫有约》制片人

樊庆元

2007年6月

书评(媒体评论)

鲁豫的名字确实与地名有关。

一个现代生命,就这样与大地、与历史连在一起了。文化是什么?是一个当今的女孩子面对着一张历史的老地图出神,然后出走,然后回来。一个行李箱上贴满了世界各大机场行李签的女子,一个外表柔弱内心强大的女子,可能在之后的很多年,还会被人亲昵地叫做“火头娃娃”。

这女子,是一本好书。

——余秋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3: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