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哲学社会科学类)/中国文库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李剑农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李剑农先生的《中国近百年政治史》,由其成名作《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及补写的篇章合刊而成。该书一出版,不但受到学术界的广泛赞誉,也在当时政治界引起巨大反响。本书可谓是一部编著最早、在海外影响很大、很有特色的中国近代政治史著作。其特色有:取材精当,叙事准确,揭示了历史真相;分析深透,评论公允,富有说服力;奋笔直书,无所忌讳,伸张了正义;注意探根求源,善于联系形势分析问题,易使读者信服;文笔精炼,阐述深入浅出。

内容推荐

本书由作者1930年出版的《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1898~1928)》及其后补写的篇章合成,最早于1942年出版。此书不仅当时受到学界广泛赞誉,而且几十年来一直是研究中国近代政治史的必备参考书。鸦片战争后,西方势力节节相逼而入,中国的政治格局由此大变。本书所述,起自鸦片战争,止于北伐战争,将这近百年来中国的政治变化分为三个段落:第一个段落为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这是列强入侵、新思想酝酿的时代;第二个段落为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这是革命势力不断发展、满清王朝最终覆灭的时代;第三个段落为民国成立到北伐战争,这是革命势力与清残余的军阀势力斗争的时代。作者详细阐述了各个段落中国政治中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本书版本采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目录

卷头语

导论

 一 百年前的世界趋势

 二 百年前中国内部的情形

 三 百年来中国政治变化的概要

第一章 鸦片战争

 一 鸦片战争前中国对外一般的关系

 二 鸦片战争前的中英交涉

 三 鸦片问题的发生与林则徐的严切手段

 四 战争的经过及其结果

 五 鸦片战争的意义

第二章 洪杨革命时代

 一 洪杨崛起以前的社会背景

 二 洪秀全与太平天国的树立

 三 曾国藩与湘军的崛起

 四 太平天国被摧倒的经过

 五 太平军失败与湘军致胜的原因

 六 洪杨战役期中的外患及清廷政权的推移

第三章 西法模仿时代

 一 同光两代的朝局及政治上的中心人物

 二 西法模仿与士大夫心理的反感

 三 西法模仿时代中的对外关系问题(一)

 ——俄国侵占伊犁与新疆改设行省

 四 西法模仿时代中的对外关系问题(二)

 ——中法战役与海军衙门的创设

 五 西法模仿时代中的对外关系问题(三)

 ——中日战争

第四章 维新运动的初步

 一 两个维新运动的领导人物——孙中山与康有为

 二 适应一时环境的康有为

 三 康有为维新运动的思想基础和进行方法

 四 百日维新的失败——戊戌政变

 五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其结果

第五章 维新运动的反动

 一 反动势力的解剖

 二 反动的演进——已亥建储与庚子拳乱

 三 反动期中革命党与保皇党的离合运动

 四 反动与袁世凯的幸运——北洋军阀基础的成立

第六章 维新运动的再起

 一 言论界的骄子梁启超

 二 新势力复活的酝酿

 三 清政府遮羞的变法及主持的人物

 四 日俄战争与立宪的动协

第六章 革命与立宪的对抗运动(上)

 一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二 革命论与立宪论的激战

 三 清政府预备立宪的表示及满汉的暗斗

 四 立宪党的活动及其结果

 五 屡起屡仆的革命军

第八章 革命与立宪的对抗运动(下)

 一 宣统嗣位与袁世凯之被逐

 二 皇族集权与立宪运动的大失望

 三 革命运动的苦境

 四 铁道国有政策的反响

第九章 清政府的颠覆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一 武昌起义与各省的响应

 二 袁世凯的起用与清廷的逐步降服

 三 南京临时政府的组织

 四 和议的经过与清帝退位

 五 改选临时总统颁布约法与临时政府的北迁

第十章 国民党与北洋军阀斗争的初期

 一 政党的产生与演化

 二 内阁的更迭与政党的关系

 三 宋案及大借款的风潮

 四 讨袁军的失败

 五 国会的破毁与所谓“第一流内阁”的末路

第十一章 帝制运动与反帝制运动

 一 约法的改造

 二 帝制运动的公开演进

 三 反帝制各派的联合战线与外交形势

 四 护国军的崛起与帝制的撤销

 五 帝制撤销后南北两方的行动及袁氏之死

 六 帝制战争的副产物——南北小军阀的产生

第十二章 护法运动中北洋军阀的分裂与西南军阀的离合

 一 袁死后新旧约法之争——护法运动的序幕

 二 国会恢复后的党派形势与政潮

 三 国会第二次解散及张勃复辟与段棋瑞的再起

 四 南北分裂——护法战争的开始

 五 护法战争中北方冯段的暗斗

 六 护法战争中西南党派的暗斗与军政府改组

 七 无结果的南北和会

 八 北方段派势力的倾覆与南方军政府的瓦解

第十三章 联省自治运动与南北各军阀的混战

 一 联治思想的由来及其运动的进展

 二 联治运动中的援鄂战争

 三 联治运动中北方的奉直斗争

 四 联治运动中南方陈炯明的叛孙

 五 所谓“法统”的恢复与联治运动的合流

 六 中山重回广州建立大元帅府

 七 曹锟实行篡位的演进

第十四章 中国国民党改组与北洋军阀的末路

 一 中国国民党改组前社会思潮的倾向

 二 中国国民党改组的经过

 三 中国国民党改组后在广东奋斗的第一年

 四 曹吴的倾倒

 五 临时执政政府的成立及其设施与中国国民党的态度

 六 北方各军阀的大混战与执政政府的消灭

 七 中国国民党出师北伐前内部整理的工作

 八 北洋军阀的末路

试读章节

八 北洋军阀的末路

当国民党由广东出师北伐时,北方各军阀的形势大略如下。第一,直系嫡派的吴佩孚失败再起后,与奉系结合打败国民军,据有湖北、河南两省及直隶之保定、大名一带,京汉线的全部都是他的势力范围(湖北督军原为萧耀南,民国十五年2月萧氏暴死,由吴佩孚委陈嘉谟继任,受吴节制。河南自国民军败去后,靳云鹗、寇英杰皆有宰制豫省之野心,由吴佩孚调和,任寇为豫军总司令,靳为讨贼联军副司令兼豫省长)。第二,直系后起的巨头孙传芳以南京为根据,宰制苏浙闽皖赣五省,对于吴佩孚虽表示尊崇,但已不欲居其下风,其实力亦在吴之上,自取得五省地盘后,颇想作三国时代的孙吴。第三,奉系军阀自将国民军赶出北京后,在关内据有京奉线及津浦线的北段,李景林为张作霖所恶被迫失势,直督的位置由张氏授诸张宗昌的部属褚玉璞,山东仍属之张宗昌。孙传芳表示不北犯,两张亦表示不南侵,已有放弃旧怨言归于好之势。此为北方的三大势力,与国民党绝对不能相容的。第四,冯玉祥的国民军困守西北,冯玉祥已赴俄国,其军队由部下张之江等主持,东面扼守南口与奉直军相持,南面死争西安与刘镇华相持。在广东出师北伐以前,虽已为国民党的友军,尚未正式加入国民党;及国民党进行北伐时,冯氏也知道独力难以自存,决计正式加入国民党了(李鸣钟于十五年8月抵广州,报告冯率国民军全体加入国民党。广州政府即任冯为国民政府委员)。第五,还有一个据守山西多年的阎锡山,论他的气味,本与段祺瑞相接近,可以说是北洋军阀的附庸;但自北洋军阀分裂以来,采用一种随风转舵的政策,使自己的地位永不动摇,山西不受兵祸,省内的人民也非常感激他,当国民党出师北伐时,奉直两军方在南口与国民军作殊死战,阎氏也在晋北与奉直军遥相应和,以困国民军;既不为国民军之友,也当然不能为广东国民革命军之友,不过阎氏随风转舵的政策,奉直军也不能长久靠他罢了。

上面是北方军阀的大概形势,此外还有一个关系最重要的湖南,以前是揭举联省自治的旗帜以图自保的,实际上常为吴佩孚所支配。到民国十五年春间,赵恒惕被迫去职,由唐生智继任湖南省长。唐氏前北宰割湖南,已与广东发生秘密关系,继任省长后,想用快刀斩乱麻的手段,削夺省内其他各武人的势力,于是叶开鑫依靠吴佩孚,引直系军入湘;唐不能支,退守衡阳,向广东请求加入国民党,所部军队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国民政府受其请,将唐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派桂军先行人湘援助,于是构成由广东出师北伐的绝好机会。

民国十五年6月6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蒋中正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于7月9日就职,举行极盛大的授旗典礼,即日下动员令;27日蒋由广州出发。其作战大方针,初为打倒吴佩孚,妥协孙传芳,放弃张作霖。吴佩孚方在北方指挥攻打南口的战争,等到8月中旬南口攻下时(南口于8月14日攻下),国民革命军已深入湘境,岳州、平江一带已将为国民革命军所占领;吴佩孚匆促南下,亲临前线作战,节节败退;到8月底国民革命军已迫武昌。武昌省城虽然到10月10日才攻下,汉阳、汉口则先已落人国民革命军之手,吴佩孚初退孝感,不久复退出武胜关,湖北便为国民革命军所有。此时吴佩孚虽未全倒,已到了将要全倒的时期。国民革命军对于孙传芳已不必要妥协了;孙氏也知道妥协是靠不住的空话了。国民革命军一面由赣西,一面由闽南,向孙氏所割据的地盘,取大包围的形势进攻,在南昌附近经过很猛烈的战争,于11月初旬把南昌攻下,孙氏由武穴退回南京;到十六年3月后旬,国民革命军的大包围圈将要逼近南京,孙氏再由南京退往江北,南京便为国民革命军所占领,于是长江以南,全归入国民革命军势力范围。直系军阀的两派大势力,都已到了“日落西山”的境地。因为国民党内部发生了重大的裂痕,成为宁汉分立之局,吴佩孚、孙传芳复得苟延残喘,与奉系军阀打成一片,作最后的支撑。但在宁汉分立的期内,宁汉两方仍向北进攻,西北的国民军也由潼关出来了,阎锡山也变为国民革命军的朋友了(阎锡山于4月初旬,令既部军队服从三民主义)。吴佩孚率领几个残兵便由江西亡命,让奉军来领受国民革命军的教训。到6月初旬奉军大败,河南遂为汉方的国民革命军所占领;宁方也占领了徐州,孙传芳的地盘全失,成为奉系的附属品。到8月初旬宁汉进行复合的时候,蒋中正宣告下野,孙传芳想乘机挽回已失的地盘,与奉军结合向南京猛进,但于8月将尽的几天,在龙潭方面被国民革命军打得横尸遍野,率领残兵仍旧退回江北,继复退入山东。十七年春初蒋中正再出,领导国民革命军于三四月顷,继续进行北伐,阎锡山、冯玉祥的军队也从正太京汉线出动(奉军与山西军已于十五年冬间,在晋北直东激战)。到4月底国民革命军占领济南,孙传芳从此也作了亡命客了。张作霖于六月初三日也由北京退回奉天,次日在京奉、南满两路的相交处皇姑屯遇炸,数日后即死。北洋军阀嫡系的两大势力完全消灭,奉系军阀的继承者张学良,不久也归化国民革命军,于十七年12月21日宣言易帜。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斗争,至此结束。

P612-614

序言

李剑农先生的《中国近百年政治史》,由其成名作《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及补写的篇章合刊于 1942年。1946年至1947年,蓝田启明书局和上海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线装本和平装本;五六十年代,英译本开始在美国、印度出版。本书在取材与叙事方面颇具特色,长期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重视。

应读者之需,此次再版,系采取重排本形式,力求保持原貌,以示珍重。

重排工作,据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本,改以简化字排印;书名括注“近百年”所指具体年代,即1840—1926年;并在保持全书原貌的前提下,对一些文字与句读的明显错误做了订正。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5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17: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