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以降金庸之外最具有才华者!
司马翎作品,蒙尘三十年,重现江湖!
古龙写作的启蒙源头,黄易写作的灵感源泉!
《檀车侠影》是司马翎所有作品中奇变之作。本书区别于以往所有武侠作品,有着如同间谍片中007系列的情节,但又不失武侠本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檀车侠影(上下品读珍藏本)/司马翎作品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司马翎 |
出版社 | 当代世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还珠以降金庸之外最具有才华者! 司马翎作品,蒙尘三十年,重现江湖! 古龙写作的启蒙源头,黄易写作的灵感源泉! 《檀车侠影》是司马翎所有作品中奇变之作。本书区别于以往所有武侠作品,有着如同间谍片中007系列的情节,但又不失武侠本色。 内容推荐 《檀车侠影》是司马翎所有作品中奇变之作。本书区别于以往所有武侠作品,有着如同间谍片中007系列的情节,但又不失武侠本色。主人公徐少龙之多重身引发多种情节的发展,在底牌揭晓之前,其身价突正突反,令读者目眩神摇,最终以其无比之智慧,无匹之勇气,选正最大敌手,施展出先天真气,与敌对决……情节产生石破天惊之效,令人看得透不过气来,掩卷而回来不已! 目录 上册 第1章 二十四桥明月夜 第2章 五旗帮内且容身 第3章 水上鏖兵是盐枭 第4章 烧码头英雄建功 第5章 屠龙计打进核心 第6章 入太湖初见玉人 第7章 晋总坛任重道远 第8章 神机营吃喝嫖赌 第9章 显身手英俊威武 第10章 赌国春秋 第11章 神女生涯原是梦 第12章 暗箭难防 第13章 桃色陷阱 第14章 两美之间 第15章 胆大妄为 第16章 有怨报怨 第17章 香闺疑云 第18章 反败为胜 第19章 人之将死 第20章 舍我其谁 第21章 用刑之道 第22章 人性弱点 第23章 美女出浴 第24章 痛苦任务 第25章 第红伶 第26章 肉身布施 第27章 命案报告 第28章 打八核心 第29章 秘密会议胆 第30章 任重道远 第3I章 萍水相逢尼 第32章 我见犹怜庀 第33章 台力抗暴 第34章 剧怜红粉此时颦止 第35章 相见不如不见 第36章 借酒浇愁愁更愁 第37章 保密第一 第38章 巨舶之谜 第39章 雾中仙子 第40章 奇幻人间 第41章 兄妹情侣 第42章 安全调查 第43章 反其道而行之舟 第44章 错怜红粉竟受辱 第45章 南海轻功独步天下 第46章 千钧一发 下册 第47章 制心问案 第48章 正邪之论 第49章 邪派作风 第50章 反败为胜 第51章 重情尚义 第52章 生死比斗 第53章 双重间谍 第54章 红粉知己以 第55章 儿女情怀 第56章 彻查内奸 第57章 违犯色戒 第58章 酒色陷阱 第59章 重情尚义 第60章 同归于尽 第61章 悲壮殉道 第62章 四道命令 第63章 心服口服 第64章 含笑杀敌 第65章 月下大战 第66章 威胁利诱 第67章 步步紧迫 第68章 恍然而死谍对谍 第69章 婚姻大事 第70章 伊人别嫁 第71章 杀敌灭口 第72章 三十六计 第73章 红粉一劫 第74章 愧为人父 第75章 咫尺天涯 第76章 偷龙换凤 第77章 玉人于归 第78章 明争暗斗 第79章 鞭光剪影 第80章 进退两难 第81章 应付有方 第82章 惊险万状 第83章 壮烈之气 第84章 决斗关头 第85章 正邪大会 第86章 真情流露 第87章 戏剧变化 第88章 擒贼擒王 第89章 龙争虎斗 第90章 和平人世 后记:一代宗师司马翎——武侠小说的新时代意义——宋德令 附录一:真善美重现江湖——宋德令 附录二:女权的江湖·江湖的女权——司马翎笔下的女性——林保淳 附录三:司马翎武侠作品首次出版年表——真善美出版社 试读章节 华灯初上,城里四周尽是笙歌盈耳,车马喧逐。便是城外,那江边船舶停泊之处,也是灯火万点,笑语远喧,丝竹弦管,以及猜拳赌酒,连江水也几乎为之鼎沸,更兼时当红袖飘香,花枝掩映,真是好一片繁华景象。 此地敢情是自古以来,名震天下的烟花繁华盛地——扬州。大凡是腰缠十万而又酰嗜风月之道的权贵巨贾,莫不神驰向往,总要驱车买棹,至此一游,方算是曾经开过眼界。 这个当儿,一匹健马驰过江边,马上是个壮硕少年,眉宇神态和动作,以及一身打扮,饶有强横恶少的味道。 他勒马四顾,目光掠过靠泊码头的千百巨舶,双目一挑,露出一副凶巴巴的样子。距他不远有几个精壮的船夫和脚夫,都停止谈笑叫嚣,讶异地望着他。 这个少年瞪大双眼,向船舶瞧个不停,最后微微露出惊讶之色,自个儿咕哕了几句话,随即驱马向城而去,此时,一个脚夫匆匆起身,远远跟着他。 但见这一骑入城之后,径自入栈投宿,那脚夫打听到这恶少姓徐,名少龙,浙东口音,年约二十三四,行囊简单,带有长刀和一把匕首。 当下迅即回到江边,走到一艘船上。 船内灯光明亮,人影憧憧,传出来呼三喝四之声,骰子在瓷碗中滚动,脆响过后,便传出欢呼或咒骂的喧哗。 这脚夫钻入舱去,没有人理会他。他小心翼翼绕到一个青衣大汉的身后,乘大家正在纷纷落注之时,轻轻碰了那大汉一下。对方回头而望,脚夫堆起谄媚的笑容,向他打个手势,这青衣大汉眉头轻轻皱了一下,但仍然点点头。 脚夫连忙退出舱外,等了一阵,青衣大汉也走出来,锐利的目光,注视着这个在码头挑运为生的人。 他道:“什么事?” 那脚夫道:“有一个家伙,如此这般,现在落脚于城内客栈中。” 青衣大汉想了一下,才道:“这姓徐的小子虽然行径有点可疑,但也不见得会有问题。不过无论如何,你既然把消息传来,总不会让你白跑。” 他塞给对方一块碎银,那个脚夫连连弯腰道谢。青衣大汉望着他的背影,消失于岸上黑暗中之后,突然一转身,跨过邻船。 码头上千百巨舶,都紧贴靠泊,所以他不需跳板,一连跨过七八艘,最后,在一艘非常巨大的船舶上停下脚步。 这青衣大汉露出审慎神态,先想了一想,这才进入船舱。 舱内灯火通明,有两个佩刀大汉,分坐两边的窗下,见他进来,都站起身,点头招呼。 左边的佩刀大汉压低声音,道:“萧二爷想找头儿么?” 这个被称为萧二爷的青衣大汉点点头,道:“现在方不方便?” 那佩刀大汉笑一笑,道:“刚刚那鸨儿送了一个小妞儿来,头儿给留下了。” 另一个竖一下拇指,道:“崭货,萧二爷瞧过之后就知道了。” 萧二爷也笑一笑,道:“你们哪一位进去通报一下,如果不便,我明儿早上再来。” 其一立刻跨人通道,前往后舱通报,剩下的这一个大汉道:“目下他们还在喝酒,咱们黑旗分舵的三位头儿都在,大概不会不方便吧!” 萧二爷点点头,随口问道:“妞儿多大岁数了?是什么地方的人?” 那大汉道:“大约是十七八岁,听说是北方姑娘。” 萧二爷道:“这些老鸨真是厉害,力量竟远达北方,我记得以前有一个女孩子是云南人,可见得他们的势力,真是遍及了全国南北。” 正说时,先前那个大汉已回转来,道:“头儿请你进去。” 萧二爷穿过那条通道,从敞开的舱门进去,但见此舱极为宽敞,当中摆着圆桌,酒肴纷陈。 三个中年人,各拥一女而坐,见他进来,也没有稍稍推开怀中的女子。萧二爷也似是司空见惯,笑嘻嘻地向这三人依次行礼。 他首先见礼的是个粗豪大汉,敞着胸膛,露出一片黑毛。他称之为“姚舵主”。其余二个,一瘦一胖,瘦的姓马,胖的姓孙,都称之为“副座”,可见得这马、孙二人,必是副舵主的身份。 姚舵主哈哈一笑,道:“萧远,你来得正好,来,先喝一杯。” 萧远接过一个侍女送上来的酒杯,干了之后,马副舵主问道:“什么事使老萧你离开了赌桌,难道有意思玩玩女人么?” 孙副舵主笑道:“若论此道,你找到姚老大请教,断不会错的。” 萧远道:“属下得到一个消息,虽然没有什么,但想了想,还是来向舵主报告的好。”他把徐少龙之事说出来,但姚、马、孙三人都不以为意。 还是孙副舵主说道:“那厮既是一派流氓恶少之风,咱们更不须重视了,像他这样的人,每日不知有多少个经过,不过老萧向来以精明细心著称,他既然注意了,必定有值得怀疑之处。” 萧远道:“据那线人说,徐少龙在码头边,专看栀灯,好像在计算数目。属下只听到这一句,才觉得有查他一查的必要。” 姚舵主点头道:“你负责调查,要多久时间?” 萧远道:“快者一日,迟者三天,相信总可查明那厮的底细了。” 姚舵主道:“就是这样吧,现在舱里的女人,都不许和外人接触,等萧远查完之后,才放她们回去。” 马、孙二人都点头称是,萧远欠身行礼,退出之前,看了姚舵主身边的女子一眼,但见她肤白色皙,身材匀称而高大,果然是北方胭脂的体型,面貌长得颇为娟秀,年纪又轻,烟花之中,实是不易多见,而且她年轻焕发,毫无丝毫残花败柳的样子。P1-3 序言 中国的武侠小说有旧派与新派之分。旧派武侠小说虽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出发点,但如果没有新派武侠小说,就不可能提高武侠小说的品位。在今天能对广大读者产生吸引力的武侠小说,主要是新派而非旧派。 在新派武侠小说中,影响最大的自然是金庸和古龙,但形成新派武侠小说盛况的,却绝不只是依靠他们两位。所以,对其他有成就的新派武侠小说和在旧派武侠小说向新派转型期间的突出作品也应给予重视和研究。何况现在的武侠小说创作已面临又一次转型期;为了促使武侠小说的新的一轮高潮的到来,对前一阶段的武侠小说创作加以总结,以便从中吸收经验教训I,其重要性已日益显示出来。这就使上述的作家研究工作更有其必要性。 在这一类型的武侠小说家中,我认为司马翎是特别值得注意的一位。 司马翎生平 司马翎本名吴思明,生于1933年,广东汕头人。少年时期受到较好的文化教育。1947年随家人移居香港,开始接触还珠楼主、白羽、王度庐、朱贞木、郑证因等人的武侠小说,对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等书尤为喜爱。1957年至台湾入政治大学政治系,次年发表武侠小说《关洛风云录》,一举成名,因而他休学一年,集中时间与精力创作武侠小说,及至《剑气千幻录》(1959)和《剑神传》(1960;《关洛风云录》续篇)分别在台港报上连载,遂获得了更大名声。大学毕业后,虽担任过《民族晚报》记者、《新生报》编辑等职,但其主要精力仍用于写武侠小说,发表了很多作品,成就也更为卓著,在当时台湾受到热烈欢迎。古龙曾说:“……在台湾早期的武侠小说家中,我唯一‘迷’过的只有司马翎,他算得上是个天才型作家。记得当年为了先睹为快,我几乎每天都待在真善美出版社(出版武侠小说的出版社。——引者)门口,等着看司马翎的新书。”(见叶洪生《武侠小说谈艺录》中的《当代武侠变奏曲》,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94)可见其影响之一斑。在香港也很受重视,金庸对司马翎的小说就颇为喜爱。据其自述:“我生平最开心的享受就是捧一本好看的武侠小说来欣赏一番。现今我坐飞机长途旅行,无可奈何,手提包中仍常带白羽、还珠、古龙、司马翎的武侠旧作。”(见金庸《飞狐外传》最新修订版《后记》,台湾远流出版社,2003)但他在1971年后,主要从事商业经营;晚年偶有所作,也已不能与其以前的媲美。1989年逝世于故乡汕头。 司马翎的创作历程 司马翎武侠小说的创作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中可以看到其艺术成就是怎样不断提高的。其第一阶段始于《关洛风云录》的创作。这也是他在旧派武侠小说的基础上跨出新的脚步的时期。 他写这部小说虽在通常被目为新派武侠小说创始人的梁羽生、金庸之后,但从作品来看,似乎并没有受梁、金的影响。因为金庸的最早两部小说——《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多少有些政治内容:前者含有对乾隆皇帝的批判,后者则对崇祯皇帝和李白成都作了批判。梁羽生的政治色彩比金庸的还明显一些,他的《萍踪侠影》以及赞美清初反清志士的作品就是明显的例子。《关洛风云录》却全无这样的内容,其主线乃是武林门派之间的恩仇以及分属这两个门派的青年男女间的情场波折,这正是旧派武侠小说的传统题材。——我对这两种题材毫无轩轾之意,只是想说明司马翎在这方面接受的乃是旧派武侠小说的传统,而非以梁、金为代表的早期新派武侠小说的影响。 在写法上,《关洛风云录》所采取的也是旧派的追求情节丰富、人物众多而且描写充分展开的方法,而与梁羽生、金庸早期作品以一个主要人物为中心来安排情节有别。例如,《关洛风云录》的第一主要人物自是石轩中,但大概有一半左右篇幅所写故事(例如阴无垢与其母亲、德贝勒与珠儿的故事)是既与石轩中不相干,也与第二主要人物——石轩中的恋人朱玲无直接关系的。这在旧派武侠小说的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等书中是常见的,严格说来,是一种缺陷多于长处的方法,因为会导致结构的散漫。是以金庸、梁羽生的早期作品摒弃这种方法是有道理的;司马翎继续使用,则正说明了他的作品实渊源于旧派武侠小说。不过,司马翎在后来的作品中,对这种方法作了改进,因而其作品既除去了结构散漫之弊,而又能保持情节丰富、人物众多、且具有较多丰满形象的优点。 总之,他并不是在梁羽生、金庸的早期作品影响下从事创作,而是在旧派武侠小说的熏陶下走入这一领域的。换言之,他终于成为新派武侠小说的杰出作家之一,完全是自己探讨的结果,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那么,《关洛风云录》的超越旧派武侠小说之处又何在呢?这就是在人物描写中对人性的复杂性的开始重视。 这部小说的最主要人物石轩中是崆峒派的徒弟,他奉命下山为师门报仇,却与对头的徒弟朱玲恋爱。后来在与对头比武时落下悬崖。脱险后寄住一乡绅家中,于是又产生了种种感情上的纠葛。这些都不脱旧武侠小说的范畴。例如,敌对双方的青年男女之间的恋爱以及情场波折,早就见于王度庐的《鹤惊昆仑》。但在石轩中身上体现出来的人物的特点却是旧派武侠小说中所没有见到过的。他受旧道德的熏陶很深,对所谓淫邪之行极为憎恶。救他的乡绅已经年老,却有两个年轻的妾:她们不安于室。于是石轩中就对她们进行惩罚;以致一瘫一哑,后者从此就礼佛修行。看到她的这种凄凉的情景,他又产生了疑问:“这个尚是花信年华的少妇,从此青灯黄卷,永绝尘缘,难道是命该如此,不应得到人间欢乐?可是我也没有做错呀!她是应该受惩罚的。……”(16章)又如书中极其凶残的恶魔邓牧,却在不经意间为一个善良的人家所感动,不但无私地帮助他们脱离患难,而且收那家的女孩子为义女,并对她产生了真挚的父爱(30—31章)。像这样的对于人性的复杂性的描绘,不但为旧派武侠小说所无,而且也是在梁羽生和金庸的早期作品中所未见的。 这样的好处,大致有二:一是使人物真切可信;二是使许多情节发生出于意外的变化,但又全在情理之中。如石轩中后来遇到危难时,就因邓牧的义女的援助而脱险(51章)。所以,《关洛风云录》的情节的曲折、奇幻,不仅在于事件设计的巧妙,还在于对人性的复杂性的掌握。这是《关洛风云录》超越旧派武侠小说的一个重要方面。 司马翎创作的第二阶段,是从《圣剑飞霜》(1962)开始的。 在这一阶段里,不但人物描写中的上述优点继续保持和发扬,在女性人物的塑造上尤有重大的突破。如《饮马黄河》(1964)中的春梦小姐和雪女、《剑海鹰扬》(1966)中的端木芙、《丹凤针》(1967)中的云散花,其才能的出众、性格的鲜明不仅在旧派小说中所未见,在新派小说中也可谓别开生面。像云散花那样的美丽、善良、热情而又勇敢、无所顾忌的女性,就其感情的丰富、个性的自然鲜明而论,是在其后的古龙的小说中也很难看到的。只可惜作者自己似乎对她不无偏见,正与梁羽生对《云海玉弓缘》(这恐怕要算是梁羽生写得最好的作品)中厉胜男的偏见相仿。 此外,司马翎在这阶段的小说中还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结构的完整已成为作品的共同特点。一般以一个或两个主要人物为主,所有情节都围绕这一中心而展开,因这一个或两个人物的经历和遭遇都很复杂,所以情节丰富而曲折。例如《饮马黄河》,其男主人公要解决一系列问题:谁把他师父变作狼人?谁是一个残忍的暗杀集团的首脑?许多武林高手是怎么失踪的?怎么报自己的家仇?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他遇到种种困难,有了好多意外的朋友和敌人,也有不同类型的男女感情的纠葛,因而波谲云诡,悬念迭起。 另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对推理小说的功能的吸取。在《圣剑飞霜》中,出现了一个神秘的凶徒,并且谋杀了少林寺方丈,嫁祸于男主人公皇甫维。经过侦破,才发现这是一位少林寺高僧。在这以后,司马翎作品中就常有此类内容,而且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饮马黄河》的侦破暗杀集团首脑、《剑海鹰扬》的侦破谋杀端木家族的凶手、《血羽檄》的侦破极乐教教主等。其中最突出的是《浩荡江湖》,整个作品由好几个疑案构成,案中有案;案件侦破、罪犯受惩之日,也就是作品结束之时。这样的武侠与推理的结合,也是古龙小说的先声。 司马翎创作的第三阶段,是从《檀车侠影》(1968)开始的。这是其写作技巧更为圆熟的时期,上述优点有了进一步的体现。 以《檀车侠影》来说,主人公徐少龙的性格相当有特色。他具有为国为民的热忱,勇敢,机智,不畏牺牲;渴望爱情,但又能为了事业而牺牲爱情;同时也追求刺激,企图以声色的享受来缓解其危险的生活所导致的紧张感。这样的人物,是金庸、梁羽生等人的作品里所没有的。《神雕侠侣》的杨过、《笑傲江湖》的令狐>中虽然也有点“邪”,但没有这样厉害。《鹿鼎记》里的韦小宝虽然也贪财好色、嗜赌如命,但那是另一种类型,不像徐少龙是自觉地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所以,在徐少龙身上,更充分地显示了人的复杂性,无论是较之司马翎以前的小说,抑或是较之金庸等人的作品。同时,徐少龙的这种性格,是在其打入五旗帮的过程中,随着其工作的进展、危险程度的增加而逐步地显示出来的,因而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其女主人公连晓君和另一女性石芳华也都写得丰满而各具个性。 在结构上,《檀车侠影》相当完整而集中,严格地随着徐少龙的行动而展开情节。其中虽有少数故事似乎可有可无,但都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徐少龙有一次在饭馆里遇到一个飞扬跋扈的青年,为了掩蔽自己的身份,不得不与他周旋。那人要徐少龙到一个船上去送封信,徐少龙不得不去。他在船上碰到了两个妇女,然后就回来了。这似乎全是闲笔,但到后来,徐少龙两次得到了船上那个年长妇女的帮助。一次是内力大伤而又受到强敌逼迫之时,她帮他恢复了内力;一次是在重伤垂死之际,她把他带走了,并且声称可以把他救活。同时,作者为徐少龙安排了许多陷阱和看似难以克服的障碍,而徐少龙都运用他的机智、匪夷所思地一一解决了,因而整个作品都充满着深具吸引力的悬念,一个刚去,一个又来。 在武侠和推理的结合方面,《檀车侠影》也相当突出。徐少龙的任务是要查获五旗帮中一个贩卖人口的集团。这任务是在作品开始不久就提出的,以后虽逐步地取得进展,但直到作品结束,才弄清楚了这个集团——甚至整个五旗帮——的首领并非帮主钟抚仙,而是其副手袁琦;钟抚仙倒是受袁琦支配的。 总之,司马翎创作的第三阶段所形成的种种长处,在《檀车侠影》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和进一步的发扬。 也是属于这一时期的《玉钩斜》,在上述的特点以外,还具有悲剧色彩。作品中有三个年轻而美丽的女性:一个武艺高强,冷傲孤独,最后受重伤而死;一个温柔善良,但患上了麻风症;一个生在巫婆之家,生活没有温暖,结果投入空门。此书所写的实是人生的不幸,具有哲学意味。这在武侠小说中也是少见的。 司马翎小说的成就和地位 综上所述,司马翎的武侠小说具有如下特色:内容丰富,情节紧张曲折而绝大部分作品不流于怪诞;显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并含有较细腻的心理描写;多数作品结构完整并与推理相结合。换言之,他既充分吸收了旧派武侠小说的优点,克服了它的缺陷,又较充分地、多方面地体现了新派武侠小谠的优越性,在武侠小说史上实具有重要地位。可惜的是:他的作品没有像金庸似地经过一道最后的润色、修整的过程,因而不能呈现像金庸作品集那样焕然一新的面貌。 章培恒 后记 台湾初期(1950-1974)武侠小说的阅读代表了民众休闲活动的大宗选择,笔者的一位老师曾特别指出武侠小说有很大的安定社会人心的作用,在思想禁锢的当时是非常开明、务实的说法,现在回顾则尤其颇具见地。 历久弥新的司马翎 司马翎小说伴随我度过少年成长期,当时我只觉得非常好看,比别的武侠小说都要好看。旅美三十多年以来,自研究所到就业,自成家到为人父,还是经常重读他的书,除了初期它帮助我克服乡愁以外,它也给我带来很大程度的精神松弛、天马行空的幻想空间。随着人生经验的累积,慢慢地我开始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与体验,我发现他的作品除了令人一看再看,百看不厌,完全具备了小说的艺术美的功能以外,书中更蕴含着丰富的学养,除了纯文学及儒释道三家大宗学说以外,举凡天文、地理、医卜、星相、风水、古玩、字画等杂学亦是无所不包,且均能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书中情节内,并往往加入其独到见解,又完全没有学究气息,简直妙不可言。于是我们在享受其作品生动活泼的叙述、引人入胜的情节之余,也无形中受益良多。休闲的小说阅读竟然成了一趟知性之旅,也许这即是为什么知识分子最喜欢他的作品的原因。事实上它的确经得起时代考验,历久弥新。 头脑的体操 不同的人读司马翎作品有不同之感悟,但有一点是大家所公认的,即是他的作品充满了推理、斗智并及谋略的境界,不若日本推理小说及西方侦探小说为了推理而推理,司马翎的推理乃是借着书中人物之日常生活所表现,人物之间的互动随着脑中的思考一步一步细腻地展现出来,合情合理,绝无简单的好人变坏人、坏人变好人的随机、单薄、无章法的情节出现,复杂的人性在此显微镜式的剖析之下清楚地呈现出来,结局或许出乎意料,但过程绝对平实合理,令读者不自觉地作了一次头脑的体操,大呼过瘾。难怪有一位高科技企业主持人自承阅读司马翎作品有助他企业管理,比坊间企管谋略之类的书生动实用得多。我愿在此大胆建议教授心理学、人际关系学、企业管理学、策略学、谈判学及相关学科的老师们将司马翎作品列入参考书目之列。 生命科学新页 司马翎丰沛的创作力除了表现在对于人性深入、细微并发人深省的剖析外,也创意十足地表现在对于武学的诠释上,当我们看到他在《帝疆争雄记》中将诗词歌赋化入鞭法中,一面吟诗,一面发鞭,令人叹为观止;在《饮马黄河》内将绘画泼墨笔法的意境融入剑法内,又是更进一层;而武功精进到极致便进入了精神境界,在多部作品中揭示“心灵修炼”、“气机感应”、“以意克敌”等武学至理(也可看成人生哲理),令人赞佩不已;读者在此心神俱醉之余,又非常惊喜地发现台湾大学校长李嗣涔教授多年来所从事的气功研究居然可部分证实司马翎作品中对于武学之描述,我们老祖宗之道家养生学问与司马翎武侠小说之创新想象居然在现代科学内巧妙结合,此不啻为未来生命科学之发展谱下新的一页!(大陆对气功等相关学问之研究已行之有年,亦颇有成就,名之“人体科学”,笔者认为将在近世西方生命科学领域据一席之位。李教授宣称他个人后半生之学术研究将着重于此项领域。) 武侠小说的社会功能 武侠小说名家上官鼎认为司马翎是天才型作家,古龙对司马翎推崇备至,台湾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张系国誉之为“武侠小说家的小说家”,著名武侠评论家叶洪生分析司马翎在台湾武侠文学创作史中居于承先启后之关键地位,著名武侠评论家林保淳教授对司马翎作品亦推崇备至,先父宋今人先生(真善美出版社创办人)高度评价司马翎为“新派领袖”,他的作品传统与创新兼顾,文字结构严谨,各类情节首尾相应全书,数十部作品中人物与情节多彩多姿,而且绝少有两部作品雷同者,诚然不可多得。作品中多处不着痕迹地指出人类社会中法律与礼教的价值,遵循人性良知良能的必然,读者在趣味性的小说阅读中,潜移默化之间对于我中华文化固持之忠、孝、仁、义等美德,无形中有了深一层的领悟,也因此司马翎作品在小说之社会功能上作出了一个良好的示范。 全球华人的共同感情 旅美三十多年,对于中华文化之依恃日深,个人高度期盼:当此新世纪,面对欧美科幻小说及日本推理小说,因为有了司马翎小说,我们更可以充满自信地说:“我们也有具中华文化代表性的大众读物,它的名字是——武侠小说!” 宋德令 书评(媒体评论) 在台湾早期的武侠小说家中,我唯一“迷”过的只有司马翎,他算得上是个天才型作家。记得当年为了先睹为快,我几乎每天都待在真善美出版社门口,等着看司马翎的新书。后来一集追一集地等烦了,一时技痒才学着写武侠小说。 ——古龙 我最欣赏的武侠作家唯有金庸与司马翎,尤其是司马翎,我觉得他是目前台湾武侠界的第一把交椅,他的作品非常有内涵,而且对人性的刻画入木三分、大胆直接,非常真诚、毫无虚假,卓见哲理、俯拾即是……创造出一个能够自圆其说、有血有肉的武侠天地!……我在武学方面所重视的精神与气势,是受了司马翎的影响。 ——黄易 我生平最开心的享受就是捧一本好看的武侠小说来欣赏一番。现今我坐飞机长途旅行,无可奈何,手提包中仍常带白羽、还珠、古龙、司马翎的武侠旧作。 ——金底 吴先生(司马翎)的文字清新流畅,略带新文艺之风,一反过去讲故事的老套。武侠小说之中所谓“新派”,吴先生有首先创造之功;誉之为“新派领袖”,实当之无愧。 ——台湾真善美出版社创办人(始于1950年) 宋今人 (司马翎)并不是在梁羽生、金庸的早期作品影响下从事创作,而是在旧派武侠小说的熏陶下走入这一领域的。换言之,他终于成为新派武侠小说的杰出作家之一,完全是自己探讨的结果,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他)对于人性的复杂性的描绘,不但为旧派武侠小说所无,而且也是在梁羽生和金庸的早‘期作品中所未见的。 ——复旦大学杰出教授、中国文学史专家、武侠小说研究学者章培恒 把斗智提升到与武功并驾齐驱的地位甚至更高一筹,是司马翎对“武学”的最大贡献。司马翎通过层出不穷的奇遇和美不胜收的斗智,展现了人性的精妙深微,讴歌了人类的无穷智慧,为中国的武侠小说开创了独树一帜的一大宗派。在今天21世纪大陆新武侠崛起之际,本人郑重指出:司马氏剑法是值得新一代作家认真继承并发扬光大的。 ——著名学者、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 可以用很多词语概括司马翎小说创作的特点,例如新派、现代化、智慧风貌、学识渊博等等。但司马翎最根本的特点,应该是对人性的深切了解和热衷呈现。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著名武侠研究学者 陈 墨 司马翎小说的男主角通常都品貌端正,有很强的道德感,但同时又不是笨人,是在很多次的道德淬炼之中,使得自己在原本具有的正义感的基础上,更显出侠义精神来。他们与敌较量时都靠气势取胜,这种气势来源于浩然之气、正大刚直之气,所谓“至大至刚,集义所生,沛然莫之能御”。 ——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台湾“中华武侠文学学会”创会会长龚鹏程 “智慧型”的女侠,是司马翎最钟爱、最乐于刻画的,因此出现的频率也最高。同时,司马翎所赋予女性的“自主性”,实际上无异暗示了“女权”的未来的合理发展。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台湾“中华武侠文学学会”会长林保淳 以游戏开发者的角度来看,司马翎的作品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希望有机会能将司马翎的武侠世界通过游戏的平台介绍给现在的年轻人,让他们也能感受大师的内心世界。 ——台湾智冠科技集团董事长 王俊博 如果论博学,司马翎和金庸是不相上下的,而且司马翎的文笔也是一流的。他的斗智和气势开创了一条新路、开启了一个未知的武侠领域,后来的古龙和黄易都是在“气势”和“斗智”上做文章。他当之无愧是一代宗师。只有真正对武侠感兴趣的人,对武侠真正有见识的人,才可能真正明白司马翎的价值所在。他可以作为武侠写作者学习时必学的典范。 ——《昆仑》《沧海》作者、大陆新武侠领军人物凤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