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丛书第一辑13册自2006年初问世以来,得到了广大青年读者的认可和好评。为了满足他们了解优秀人物、获取精神财富的需求,外教社今年又隆重推出该丛书的第二辑13册,人物包括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德兰修女、曼德拉,政坛风云人物拿破仑、丘吉尔,文学巨匠马克·吐温和简·奥斯汀,天才科学家霍金,影视娱乐巨星乔治·卢卡斯、克里斯托夫·里夫和奥普拉·温弗瑞,环法自行车赛冠军兰斯·阿姆斯特朗,以及世界上著名的两位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克娄巴特拉。阅读这些著名人物的传奇人生,可以帮助青少年朋友们了解西方不同时代的社会历史背景,更能够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以积极的态度直面人生的风雨。
本书是该系列丛书的其中一册。
德兰修女的无比仁慈和无私奉献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她通过自己亲手建立的机构——仁爱传教会,帮助全世界成千上万贫病交加和无家可归的人,并于197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德兰修女在阿尔巴尼亚长大,自小就积极投身天主教事业。她18岁来到印度,在修道院中度过了十几年的隐修生活,并在天主教教会学校中任教多年。有一天,她听到上帝的召唤,指引她去帮助穷人。从此,德兰修女与那些需要她的人同吃同住,并在印度建立了多所孤儿院、垂死者之家及麻风病人聚居区。她的声望与日俱增,她的事业也不断壮大。很快,她的教会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救贫帮困。
本书作者艾米‘茹斯为我们讲述了一位毕生致力于帮助他人的非凡女性的非凡故事。
小艾格尼丝·贡可夏·博亚克修小跑着跟着妈妈卓娜,穿过东南欧小城斯科普里砾石铺就的小路。她们从街角的小商贩和手工艺者身边走过,来到城里最贫困的街区。这是小艾格尼丝接受慈善启蒙的地方。许多一贫如洗的农民居住在斯科普里城及其周边平原的村落里。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没有足够的钱购买食物。小艾格尼丝和妈妈一起给他们分发食品、药品、衣物和钱款。母女俩有时要仔细照料一位寡妇,她因生病而无法顾及自己的六个孩子;有时又要悉心呵护一位名叫法尔的老奶奶,她上了年纪却又无依无靠。卓娜告诉艾格尼丝,为穷人服务就是为上帝服务。
上高中时,艾格尼丝决定投身于服务上帝的事业中,追随上帝对她的召唤。她进了一家女修道院,并来到了印度状况最差的贫民区。在这里,她最终成为举世皆知并受人爱戴的德兰修女。她以上帝的名义全身心地为世界上最贫困的人服务。
艾格尼丝·贡可夏·博亚克修于1910年8月26日在马其顿一个叫斯科普里的小城里出生。马其顿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巴尔干半岛是一个多种文化、传统和语言融会交织的大熔炉。半岛上居住着土耳其人、希腊人、意大利人、阿尔巴尼亚人、塞尔维亚人和一些其他民族的人们。和斯科普里城大多数居民一样,博亚克修家族也是阿尔巴尼亚人。
刚出生的艾格尼丝·贡可夏(贡可夏在阿尔巴尼亚语中是“蓓蕾”的意思)有一个4岁的姐姐艾姬和一个7岁的哥哥拉扎。孩子们和父母惬意地生活在一所被花园和果树环抱的大房子里。以巴尔干的标准来衡量,他们的家庭是富庶的。
艾格尼丝的父亲尼古拉·博亚克修是一位白手起家的成功商人。他自己经营着一家建筑公司,并从国外进口食用油、白糖等高级食品。常被人们称为古乐的尼古拉由于向个人、家庭及各类机构慷慨捐助而在家乡家喻户晓。他多次向他们全家几乎每天都去的天主教堂——圣心教堂捐款。此外,古乐还出资兴建了斯科普里城第一座剧院并长期在城市委员会中供职。
艾格尼丝的父亲会说好几种语言。他去过附近很多地方,到过意大利和埃及等国家。博亚克修家的人都会说阿尔巴尼亚语、马其顿语和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语。古乐每次从外面做生意回来都要给孩子们带很多礼物回来。比礼物更让艾格尼丝、艾姬和拉扎期待的是爸爸讲述的旅途中的奇闻趣事。
艾格尼丝的妈妈,卓娜法尔·博纳吉·博亚克修,负责操持家务和抚育儿女。常被人们叫做卓娜的卓娜法尔是一位虔诚的教徒。她乐善好施,经常帮助斯科普里的穷人,在斯科普里城有很好的名声。她主动上街为穷人们分发各类生活必需品,并且从未让一个上门乞讨食物的人空手而归过。
每当朋友们到博亚克修家聚会时,故事、音乐、歌声和笑语总是不绝于耳。艾格尼丝的爸爸在音乐上颇有造诣。他在当地一家铜管乐队演奏乐器并喜好演唱。身为一名阿尔巴尼亚人,他深感自豪,并将这种情感传递给了自己的孩子们,告诫他们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和背景。全家人在庆祝阿尔巴尼亚节假日时,总是穿戴富有民族隋调的鲜艳服饰。“我们有一个快乐的大家庭,”艾格尼丝常常这么说,“我们为了彼此而活着;也使彼此的生活充实而快乐。”
尽管个性迥异,艾格尼丝却和哥哥十分亲密。艾格尼丝性格严谨、刻苦努力、很少惹事,而拉扎则懒懒散散、调皮捣蛋。为了让哥哥不惹麻烦,艾格尼丝常常会帮拉扎擦鞋,并为他分担家务。妈妈常会对拉扎说:“多学学艾格尼丝,别看她比你小。”她哥哥喜欢在食品储藏室里翻箱倒柜找东西吃。但艾格尼丝会阻止她哥哥午夜后进食,因为如果第二天全家人要去教堂参加圣餐仪式的话,这种行为是被禁止的。她从不在哥哥面前喋喋不休,而是以自己特有的温柔方式帮助拉扎克服缺点。
艾格尼丝对妈妈也有着特殊的情感。“妈妈是位神圣的女性,”艾格尼丝说,“她以耶稣一样的爱将我们抚养成人。她亲自为我们准备了第一次圣餐,而我们也从她那儿学到如何向上帝奉献我们的至爱。”
与她的兄弟姐妹们比起来,艾格尼丝更加热心于跟随妈妈为斯科普里城的穷人们提供帮助。当妈妈忙于家务时,艾格尼丝就会独自外出去帮助穷人。懂事的她非常看重自己这份神圣的职责。
P7-11
曾经有人做了一项调查,拥有最多读者的书籍是传记。阅读—本优秀的人物传记,往往可以使人振作精神,奋发图强,尤其对于青少年,阅读传记更可以使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人生坐标,从而开拓美好的未来。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从美国乐勒出版集团引进的“外教社人物传记丛书”就是这样一套奉献给青少年朋友的优秀传记丛书。本丛书第一辑13册自2006年初问世以来,得到了广大青年读者的认可和好评。为满足他们了解优秀人物、获取精神财富的需求,我社今年又隆重推出该丛书第二辑13册,包括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德兰修女、曼德拉,政坛风云人物拿破仑、丘吉尔,文学巨匠马克·吐温和简·奥斯丁,天才科学家霍金,影视娱乐界巨星乔治·卢卡斯、克里斯托弗·里夫和奥普拉·温弗瑞,环法自行车赛冠军兰斯·阿姆斯特朗,以及世界历史上著名的两位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克娄巴特拉。阅读这些著名人物的传奇人生,可以帮助青少年朋友们了解西方不同时代的社会历史背景,更能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以积极的态度直面人生的风雨。
这套传记丛书均由专门从事青少年文学创作的美国资深作家撰写,语言生动活泼,故事性强,引入入胜。外教社特邀一批在翻译方面颇有建树的年轻学者对丛书进行翻译和注释,希望英汉对照加注释这一形式能更好地帮助读者学习英语,享受阅读。
这套丛书特别适合高中生和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阅读。我们相信它必将成为青少年朋友们学习英语、探求人生真谛的好伙伴!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