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纳创作的故事生动幽默,妙语横生,又能激发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因此一百多年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读者的欢迎。
《机器岛》既是一部介绍科学技术的小说,又是一本地理游记,充分体现出凡尔纳作品的三大特色:惊人的想象力与预见性、严谨的科学精神和人道主义思想。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机器岛/凡尔纳经典科幻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法国)儒尔·凡尔纳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凡尔纳创作的故事生动幽默,妙语横生,又能激发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因此一百多年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读者的欢迎。 《机器岛》既是一部介绍科学技术的小说,又是一本地理游记,充分体现出凡尔纳作品的三大特色:惊人的想象力与预见性、严谨的科学精神和人道主义思想。 内容推荐 四位法国演奏家经历种种机缘巧合,来到一座由美国资本家出资处造的人工岛——标准岛。这座机器岛的外壳完全由钢铁铁组成,拥有两台千万马力推动机,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太平洋海域漫游。机器岛的中心是座完全现代化的城市——十亿城,城里各种设施一座俱全,居民全都是美国的大富豪,他们为追求安逸音乐的生活来此定居。四位法国演奏家对这座“世外桃源”般的机器岛流连忘返,但是岛上两大家族的对立使该岛始终笼罩在危机之中,期间又遭遇剑到马来海盗的袭击,最终机器岛内外交困,分崩离析,沉入汪洋大海之中。 目录 上部 Ⅰ 四重奏 Ⅱ 一首不和谐的奏鸣曲的威力 Ⅲ 一位喋喋不休的导游 Ⅳ 迷惑不解的“四重奏” Ⅴ 标准岛和十亿城 Ⅵ 被“欺骗”的客人 Ⅶ 向西航行 Ⅷ 航行 Ⅸ 夏威夷群岛 Ⅹ 穿越赤道 Ⅺ 马基斯群岛 Ⅻ 在波莫图群岛上的三个星期 ⅩⅢ 在塔希提群岛停泊 ⅩⅣ 持续的欢庆活动 下部 Ⅰ 库克群岛 Ⅱ 从一个群岛到另一个群岛 Ⅲ 宫廷演奏会 Ⅳ 英国的最后通牒 Ⅴ 汤加一塔布岛的禁忌 Ⅵ 一群猛兽 Ⅶ 围猎猛兽 Ⅷ 斐济群岛与斐济人 Ⅸ 一个足以引起战争的事件 Ⅹ 更换岛主 Ⅺ 进攻与防御 Ⅻ 左右舷决裂 ⅩⅢ 潘希纳对形势所下的结论 ⅩⅣ 结局 试读章节 此时大约是晚上八点,塞巴斯蒂安·佐恩和他的伙伴们按照车夫所指的方向朝海岸前进。既然只拿着小提琴轻巧的皮质琴匣,一点也不妨碍走路,小提琴家如果还抱怨的话就没道理了,所以睿智的弗拉斯科兰、乐天派潘希纳和理想主义者伊韦尔内一句牢骚话也没有说。可是大提琴家的情况就不同了,笨重的大提琴琴匣如同衣柜一样压在了塞巴斯蒂安·佐恩的背上!加上易怒的性格,就很容易让人明白为什么他会如此大动肝火了。他嘴里嘟嘟囔囔,把心中的怨气用“啊!”“哎呀!”“喔!”这些叹词发泄出来。 夜色已经很深了。厚厚的云层在天空中移动着,有时被风撕扯出条条细缝。透过这些缝隙,显露出月亮若隐若现的身影。今晚正值上弦月,一钩弯弯的月牙藏在云层之后。美丽的金发月神竟然没能让塞巴斯蒂安·佐恩开心,除了怪他的坏脾气和易怒的性格之外,其他原因就不得而知了。他挥动拳头冲着月亮吼叫: “嘿!瞧你那半边脸多令人讨厌!你到底要干什么?我真不知道还能有什么东西比你这张没熟透的瓜片脸更愚蠢的了,居然还在天上散步!” “还是让月亮正对着我们好。”弗拉斯科兰说。 “为什么呢?”潘希纳问道。 “因为那样看路会清楚些。” “啊!纯洁的狄安娜,”伊韦尔内此时吟诵起诗句来,“啊!黑夜温柔的使者。啊!地球苍白的卫星。啊!牧羊人恩底弥昂崇拜的偶像……” “你的诗念完了吗?”大提琴家恶狠狠地问道,“你们这些第一小提琴拉起来就没个完……” “大家快点走吧,”弗拉斯科兰发话了,“否则我们就要睡在美丽的星空下面了!” “那得有星星才行啊!而且还可能赶不上我们在圣地亚哥的音乐会了!”潘希纳提醒大家。 “真是个好点子!老天啊!”塞巴斯蒂安·佐恩一边嚷嚷着,一边摇晃着琴匣,匣子发出一阵抱怨的咯吱声。 “不过这个主意,我的老哥儿们,”潘希纳说,“那可是你想到的。” “我的主意?” “当然喽!为什么我们不留在旧金山?我们在那里赢得了多少加利福尼亚人的青睐啊!” “我也问你一个问题,”大提琴家问道,“我们为什么要离开那里?” “因为是你要走啊!” “好吧,那我必须得承认我的建议是一个馊主意了,而且如果……” “嘿!朋友们!”伊韦尔内边说边用手指着夜空中的一个点,那里一丝惨淡的月光为一片云朵镶上了微白色的花边。 “伊韦尔内,发生了什么事?” “大家看那片云彩的形状多像一条龙,伸展着双翅,还拖着一条用巨人阿耳戈斯的百眼装点的孔雀尾巴!” 显然佐恩没有伊纳楚斯女儿的守护者那种能把事物放大百倍的慧眼,因为他连路上一个很深的车辙坑都没看到,一脚便踩了下去。这让他很不幸地摔了一大跤,趴在了地上。由于他还背着琴匣,此时他的样子活像一只在地上爬的大甲虫。 这下演奏家可发火了——也确实有他发火的原因,他朝着第一小提琴手一顿训斥,后者还在欣赏着天空中的怪物呢。 “都是伊韦尔内害的!”佐恩断言,“如果我不是为了看他那条该死的龙……” “现在已经不是龙了,而是一只双耳尖底瓮!只要稍微有一些想象力,就能够发现赫柏女神正用它为诸神斟美酒呢……” “当心这酒里还掺和着许多水呢!”潘希纳叫了起来,“你那充满魅力的青春女神要为我们冲个澡!” 就在这一团糟的时刻,天空中的确往下撒雨点了。因而,明智的选择就是加快步伐,到弗莱夏尔找到安顿的地方。 大家把正在气头上的大提琴家扶了起来,他还在不停地抱怨着。乐于助人的弗拉斯科兰主动提出要帮佐恩背琴匣。起初,佐恩不同意——让他和他的乐器分开?这把根特和贝尔纳代尔制造的大提琴可以说是他生命的另一半,但他最后还是做了让步,他那珍爱的另一半转到了弗拉斯科兰的背上,而后者则把自己轻巧的琴匣交换给了佐恩。 大家又上路了。顺顺利利走了两英里,没有发生值得一提的意外。天色越来越黑,眼看就要下雨了,已经有大雨点稀稀拉拉地落了下来,这可以证明高空中的云层是暴雨的前兆。不过,伊韦尔内的美丽女神并没有用她的酒瓮继续向人间倾倒“美酒”,我们的四位夜行者有希望在到达弗莱夏尔时不会成为落汤鸡。 尽管没有了暴雨的威胁,还是要时刻小心别在这条漆黑的路上跌跤。这条路已经被冲刷得坑坑洼洼,不时还会出现急转弯。而路的两侧尽是宽宽的沟壑和黝黑的山涧,从那里不断传来急流的咆哮声。由于性格迥然不同,伊韦尔内感觉富于诗意的地方弗拉斯科兰却认为必须多加小心。 除了道路难行之外,还要小心的就是在下加利福尼亚旅行时,千万别遇到危及旅客安全的事情。四重奏的全部“武器”就只有三把小提琴和一把大提琴,这在发明科尔特手枪的国度里显然是不顶事的,而此时手枪的制造技术已经非常完美了。如果佐恩和他的同伴是美国人,一定会把自己武装起来,在腰间的一种特制的口袋里插上这种手枪。地道的美国佬如果从旧金山乘坐火车到圣地亚哥,决不会不带上一支六发左轮手枪,这是他们旅行的必备品之一。但法国人却不会认为有此必要,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过要带着武器出门。不过,这次他们可要后悔了。 潘希纳走在队伍的前头,双眼一直盯着路边的斜坡。道路的左右两侧都很陡峭,因而受到突然袭击的可能性不大。天性诙谐的“殿下”又想拿伙伴们开玩笑,算计着如何“吓唬”他们。比如,他突然停下脚步,用充满恐惧的声音小声地说: “啊!那里……我看见什么了……准备开火!” 可是当道路延伸进一片茂密的森林时,他寻开心的念头消失了。此时他们周围尽是宛如猛犸般的参天大树,足有一百五十尺高,这就是著名的加利福尼亚巨杉。“每一棵巨大的树干后都可以隐藏十个人。耀眼的闪光之后是清脆的爆裂声,一颗子弹呼啸而过……会不会遇到这种可怕的事情?会不会听到这吓人的声音?这种地方显然是为夜间偷袭准备的,完全可能遇到埋伏。如果他们很走运,不会碰到强盗了,那是因为这类受人尊敬的人物已经在美国西部完全消失了,或者说此时他们正忙于新旧大陆市场上的金融业务呢!卡尔·穆尔与约翰·斯博加尔的后代竟然会是如此的命运!”上述的想法无疑只会出现在伊韦尔内的脑子里,还会有谁能在目前的情势下如此“开动脑筋”呢?他继续琢磨着:“真是可惜了这么好的森林布景了,居然无惊无险!” 突然,潘希纳站在那一动不动了。 跟在他后面的弗拉斯科兰也停下了脚步。 佐恩和伊韦尔内很快赶了上来。 “出了什么事?”第二小提琴手问道。 “我想……我看见了……”中提琴手回答。 P14-17 序言 儒尔·凡尔纳(Jules Verne,1828-1905)是19世纪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被后世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凡尔纳出生于南特的一个诉讼代理人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颇为成功的律师,一心希望子承父业。凡尔纳幼年时曾经背着家人试图远航印度,被父亲发现后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并被迫向家人保证:“以后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或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促使他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为世界创作出如此众多的科幻作品。 1850年,年轻的凡尔纳在巴黎求学,一次偶然事件使他得以结识著名的小说家大仲马,后者促使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1863年,在出版商埃泽尔的支持下,凡尔纳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问世并获得成功,从此开始了他的科幻小说创作生涯。 凡尔纳一生致力于科幻小说创作,在他的浩如烟海的作品中,有号称“三部曲”的系列作品《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及《神秘岛》;更有《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等上天入地,充满传奇色彩的感人之作。而《八十天环游地球》这部脍炙人口的小说已被改编为电视剧和电影,其中由影星成龙主演的同名电影更使得“凡尔纳”这个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 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机器大工业”时代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开了西方和日本现代科幻小说的先河,我国的科幻小说大多也受到其作品的启发和影响。 凡尔纳的作品情节惊险,人物生动,熔知识性、趣味性、创造性于一炉。他提出自然科学和技术制造等方面的许多预言和假设,很多已经成为了现实,而有的至今还启发着人们的想象力。他的作品被译成数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深受数亿读者的喜爱。 《机器岛》发表于1895年,凡尔纳去世后几乎没有再版,因而成为他少为人知的作品之一。但是作为一部风格独特的科幻小说,《机器岛》不仅对未来的科技发明进行了详尽的描述,而且预见到了工业社会发展的趋势与矛盾,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义。 故事讲述的是四位法国演奏家经历种种机缘巧合,来到一座由美国大资本家出资建造的人工岛——标准岛。这座机器岛的外壳完全由钢铁制成,拥有两台千万马力的推动机,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太平洋的海域中漫游。机器岛的中心是一座完全现代化城市——十亿城。城市中的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公园、蓄水池、天文台、剧院、图书馆、总督官邸等,全部由这座钢铁铸成的岛身所承载。居民全部是美国的大富豪,他们为追求安逸享乐的生活来此定居,终年在太平洋的热带海域畅游,岛上的气候则不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四季如春。他们极度奢华的生活令四位法国演奏家惊叹不已,对这座“世外桃源”般的机器岛留恋忘返。但是岛上两大家族的对立使整个机器岛始终笼罩在危机之中,期间又遭遇到马来海盗的袭击,最终机器岛在内外交困的冲击下分崩离析,沉入了汪洋大海之中。 此外,小说中对夏威夷群岛、协会群岛、马基斯群岛等太平洋热带海域中的岛屿做了详尽而准确的描绘,提供了大量资料,对于研究当地的地理特点、物产资源和风土人情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机器岛》既是一部介绍科学技术的小说,又是一本地理游记,充分体现出凡尔纳作品的三大特色:惊人的想象力与预见性、严谨的科学精神和人道主义思想。 科幻小说本身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但往往超越时代的限制。标准岛上的种种先进科技成果绝大多数在20世纪已变成现实,海底电缆、传字机(事实上就是今天的传真机)、人工降雨、温度控制设备等等令读者以为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生活的时代。 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蓬勃兴起对于丰富科幻小说的内容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科学精神是此类文学作品的精髓。凡尔纳对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和天文学具有极大的兴趣,坚持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甚至实地进行考证。《机器岛》中通过大量的数据,对于涉及到的地理经纬度、太平洋热带诸岛屿的规模、当地的气候等都进行了翔实地描述,使读者仿佛不是在阅读小说,而是在查阅权威的自然史地百科全书,这有力地证明了凡尔纳的作品绝非凭空臆造,而是建立在充分搜集资料和科学考证的基础之上。 无论19世纪还是20世纪,乃至今天的科幻小说,从某个角度来看,均是作家对于身处其中的世界的象征和隐喻。因此,当我们阅读凡尔纳的小说时,不仅领略到地球上备大洲的旖旎风光,体验到在热带岛屿、海底深渊、地球中心甚至太空中历险的惊心动魄,而且也认识到飞船、潜艇、高速电车、人造月亮等科技成果,更能深刻体会这些脍炙人口的作品中的社会意义和进步思想。作家在这部作品中用自己的笔作为武器,对殖民主义者的残暴、资本主义社会的无序竞争和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揭露与批判,表现出作家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对世界未来的美好愿望。正如1884年教皇在接见凡尔纳时曾说的:“我并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学价值,但我最珍重的却是它们的纯洁、道德价值和精神力量。” 另外,凡尔纳的小说也十分注重描绘个性化的人物,其文学性不容忽视。作家以形象诙谐的笔触将“四重奏”的不同特点惟妙惟肖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部作品叙事连贯而又情节曲折,前后呼应,铺垫有力,成为吸引广大读者的关键所在。 与所有伟大的作家一样,儒尔·凡尔纳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他被称为“奇异幻想的巨匠”,有的评论家则说他是“能想象出半个世纪以至于一个世纪之后才能出现的最惊人的科学成就的预言家”。 凡尔纳创作的故事生动幽默,妙语横生,又能激发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因此一百多年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读者的欢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表明,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 2006年6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