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能力是成名的捷径。它能使人显赫,鹤立鸡群。能言善辩的人,往往令人尊敬,受人爱戴,得人拥护。它使一个人的才学充分拓展,熠熠生辉,事半功倍,业绩卓著。可以说,发生在成功人物身上的奇迹,至少有一半是由口才创造的。
本书正是为了提高年轻人的说话水平而组织专人编写的。其特点是精到、便捷、实用、有效,融科学性与艺术性、理论指导性与实际可操作性于一炉,无哗众取宠之嫌,无隔靴搔痒之憾。只要精心阅读,并按照本书所提供的方法身体力行,相信不出数月,你的说话水平一定会有一次较大幅度的提高和跳跃。到那时,你的朋友,你的同事,你的领导可能对你会忽然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之感了。
一个人有没有水平,主要表现在说话上。说话水平高是一个人获得社会认同、上司赏识、下属拥戴和朋友喜欢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
在人的各种能力当中,说话能力是最能表现一个人的才干、见识、智慧和水平的标志。如果一个人说话水平不高,那他就不能很好地驾驭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当然,也不能很好地驾驭各种事情和各种情况下的人际关系。一言以蔽之,即不能很好地驾驭语言的人,就不能天从人愿地驾驭自己的前程,就不能顺风顺水地驾驭自己的人生。
第一节 说话水平对社会的影响
语言交流是一种社会性的交流。人们说话的时间、环境和方式,总要受社会形态的制约;表达的效果,也总要经由社会层面反映出来。
一个人的说话水平对社会所起的作用可以体现在方方面面,以下仅列出其中荦荦大者分而述之。
一 政治风云中一言抵九鼎
社会离不开政治风云的洗礼。古今中外的执政者和有识之士,历来看重说话的重要作用。
我国很早就有这方面的文字记述。《周易·系辞上》说:“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认为制造混乱可以借言语为媒介。孔子就明确指出,“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管子·内业》)。刘向说得更具体:“百行之本,一言也。一言而适,可以却敌;一言而得,可以保国。”《说苑·谈丛》他把说话当成百行之本,这是非常有见地的。
纵观历史,横看现实,成功的政治家无不以自己高超的说话水平取胜。他们机敏睿智、伶牙俐齿、巧发奇中、一言九鼎。为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或游说、或劝谏、或答辩、或谈判、或演讲、或辩论,均以说话水平导航政治风云,左右形势变幻。高超的说话水平可以叱奸佞于朝堂,醒群众于街衢;化干戈为玉帛,挽狂澜于既倒。
战国时,秦国吞并了韩、魏这两个大国之后,接着企图染指小国安陵。安陵君派唐睢到秦国交涉,同专横、凶残、贪婪的秦王进行了一场殊死的唇枪舌剑之战;痛斥了秦王的无理要求,打击了秦王的嚣张气焰,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和主权。汉末,诸葛亮对刘备的“隆中对”,一席话将天下三分,奠定了蜀汉的基业;他后来又巧言游说江东,劝说了孙权与刘备联手共同抗击强大的曹操。近代爆发的“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爱国学生为了国家、民族的存亡,走上街头,挥泪演讲,极大地调动起了全国人民的革命热情,深刻地揭露了汉奸卖国贼丧权辱国的卑劣行径,有力地挫败了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阴谋。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代表周恩来于12月24日到西安与蒋介石进行面对面谈判,使蒋介石接受了中共的政治主张。至此,国内纷纷扬扬,动荡不定的政治局势得以稳定。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恺撒被布鲁特斯派刺杀身亡,名列罗马共和国“后三头”之首的安东尼站在凯撒的尸身旁发表了《灾难,你已来临》的演说。尽管他一再声称自己“只是有话直说”、“不善言词”、“又不善雄辩,所以不可能激励大家的情绪”,可是他的这一演说却煽动起国人为恺撒报仇的怒潮,从此造成共和国的长期混乱,直到覆灭。美国南北战争中,南方奴隶主驱使奴隶为自己卖命。为了粉碎南方奴隶主分裂国家的企图,林肯总统及时在内阁会议上发表了《解放黑奴宣言》,他向奴隶们庄严宣告:“从1863年1月1日这一天起永远获得自由!”两天后,他又站在白宫向群众演讲,重申这一宣言。他深信,这可以“换取这个国家未来的幸福和繁荣昌盛”。果然,宣言发布之后,奴隶纷纷倒戈、逃亡,南北形势发生巨变,很快林肯领导的北方军获得了彻底的胜利。
这些例子无不显示出说话水平在政治风云中的极大威力。
正因为如此,历来统治者都力图引导人们的舆论,希望人们说的话有利于自己的统治,有利于国家、社会,而不要损害自己的统治,损害国家和社会。
我国最早的典籍《尚书·尧典》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帝日:龙,朕疾谗说殄行,震惊朕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舜帝对他的部下龙说,我痛恨说坏话、做坏事,那会惊忧我的百姓;命令您做纳言官,早晚传达我的命令、收集对我的意见,一定要认真公正!)他设纳言官的目的,就是要规范人们的言语,杜绝坏话。
周厉王是一个无道的暴虐之君,国人实在忍受不了,便议论纷纷,甚至谴责怒骂。厉王找来卫巫,让他监视国人,不准他们乱说话,违者一律杀之。于是国人再不敢说话,路上相遇,只是彼此用眼睛看看而已。厉王竟自鸣得意地说:“我能够制止国人讲话了。”不让讲话,这怎么行呢?“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国人有愤怒而不能渲泄,必然越积越深,危害会更大。召公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尖锐地向厉王指出:“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是。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召公的话是很有水平的,他从维护周朝统治的利益出发进行劝谏,比喻贴切,说理透彻。遗憾的是,忠言逆耳,厉王没有听从劝告,被愤怒的国人造了反、赶出了国门。
文革中,林彪、“四人帮”滥施淫威,不让人民讲话,动辄以“右派言论”、“反动”、“恶毒攻击”、“含沙射影”等大扣帽子,游街、禁闭、坐牢甚至杀头,造成万马齐喑、人人自危的可悲局面。但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1976年清明前后,数百万民众自发聚集首都天安门,以悼念周恩来总理的名义,对林彪、“四人帮”作了愤怒的声讨。他们慷慨发表演讲,诵读诗词曲联,点燃了全国人民心中早已蕴蓄的怒火。这次行动,为后来粉碎“四人帮”作了必要的舆论准备。
P2-4
一个人有没有水平,主要表现在说话上。说话水平高是一个人获得社会认同、上司赏识、下属拥戴和朋友喜欢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
在人的各种能力当中,说话能力是最能表现一个人的才干、见识、智慧和水平的标志。如果一个人说话水平不高,那他就不能很好地驾驭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当然,也不能很好地驾驭各种事情和各种情况下的人际关系。一言以蔽之,即不能很好地驾驭语言的人,就不能天从人愿地驾驭自己的前程,就不能顺风顺水地驾驭自己的人生。
毫无疑问,人人都希望自己能说会道,妙语连珠,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说话能力和水平却是层次迥异、高低有别、优劣参半的。曾见否,有的人说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或吐语铿镪,掷地有声,或舌灿莲花,咳唾成珠;或谈锋犀利,巧发奇中;也有的人说话忸怩木讷,吞吞吐吐,或辞不达意,语焉不详;或似是而非,不着边际,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于是有人慨叹:
“口能言之,国宝也。”
“三寸之舌可胜百万之师。”
“善言可息怒,良言胜重礼。”
“谋事在脑,成事在言。”
可见,说话水平对一个人谋生存、求发展、干事业来说该是何等重要!
但是在我们身边,却也有很多人慨叹自己笨嘴拙舌,迟言讷语,他们眼巴巴地看到,一生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包括爱情之美,友情之悦,官场之荣,富贵之乐……都与说话水平息息相关。似乎无需证明,只要拥有高超的说话水平,就能如愿以尝地跻身梦想中的那片人生乐土。
所以,拥有高超的说话水平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
本书正是为了提高年轻人的说话水平而组织专人编写的。其特点是精到、便捷、实用、有效,融科学性与艺术性、理论指导性与实际可操作性于一炉,无哗众取宠之嫌,无隔靴搔痒之憾。只要精心阅读,并按照本书所提供的方法身体力行,相信不出数月,你的说话水平一定会有一次较大幅度的提高和跳跃。到那时,你的朋友,你的同事,你的领导可能对你会忽然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之感了。
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而高超的说话水平则更是不可估价的。拥有出类拔萃的说话水平,就会拥有出人头地的成功人生!
作者
2008年12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