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早期道教的教职进行系统探讨的专题性研究论著,主要以早期道教的历史发展为线索,考察了早期道教教职的来源、早期主要道教派别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主要教职情况。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本书依据道教历史发展的脉络,从早期道教组织制度中的教职设置状况这一视角人手,通过对记载早期道教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的解读与分析,在考察早期道教各个时期的道教教团组织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早期道教所设教职的来源、名称,教职所承担的基本职能,教职晋升的条件,及由此对道教发展的影响等问题。
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早期道教的界定及教职研究的重要性
第二节 早期道教教职研究回顾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第二章 早期道教信徒的来源
第一节 道教前史中的神职
一 巫
(一)巫及其历史
(二)巫与道教的产生及道术的来源
二 阴阳家
三 方士
第二节 《太平经》的“种民”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汉末太平道与天师道教团活动及教职
第一节 太平道
一 太平道的教团及特点
二 太平道的教职:大贤良师、三公、八使、渠帅
第二节 天师道
(一)天师道的教团及特点
(二)天师道的教职:天师、祭酒
第三节 三国魏时天师道道团的情况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东晋时期的天师道、上清派与灵宝派道团——以家族为中心的师徒制传教
第一节 天师道在士族中的传播
第二节 上清派与灵宝派在师徒制下的传教活动
(一)上清派
(二)灵宝派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种民——特殊的宗教群体
第六章 南北朝道团与教职的系统化建设
第一节 系统宗教管理制度的确立
第二节 道教戒律、受篆
(一)戒律
(二)受策
第三节 道馆的建立与相关的教职
(一)道士
(二)宫观管理者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