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解惑录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刚晓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的一生,在不同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疑惑,各种各样的疑惑,有时候会因为这些疑惑而烦恼,而坐立不安,甚至可能有人会为这些疑惑而形成一种无法自控的境地,痛苦异常,却仍无处可找寻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从古至今都有,或许正是因此才有了佛学,他以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给我们答案,让我们的心灵得以安宁……

本书作者正是一位佛学家,他以其超人的佛学智慧解答着众人的疑惑,或许大家能从中获得许多的感悟!

内容推荐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编写方式,记录了作者刚晓运用其佛学智慧现场回答众人关于尘世的众多疑惑,全书主要内容包括了正文,总共有三十个段落;附录一为对解惑的质疑;附录二为三戒印—止恶、行善、利他等内容。

在阅读本书时,读者应揣摩出一个现场感,因为书中有些答言并没有回答提问者的问题,而是在不知不觉中把问题给化解了、转化了,一下子把提问者给蒙住了。

目录

正文(三十个段落)

附录一:对解惑的质疑

附录二:三戒印——止恶、行善、利他

后记

试读章节

问:哪一段都有。

晓:对。蚯蚓与这差不多。明天把八识说过你就会明白,问识在蚯蚓的哪一头是你这问题的本身有毛病。识是“能了别”!它不是一个“东西”,你根本就不能问它在哪一头。

而且,蚯蚓也不是截成两段后,两段都能活,而是截成两段后,有头的那段儿能成活,经过再生,变成一条完整的蚯蚓,另一段儿就死了。

问:为什么有些老太太一个字也不识,只念一句佛号就可以往生,而一些很有学问的人把佛法讲得天花乱坠,却不能得到解脱?

晓:没根据吧?不识字,不通教理可以往生,而通教理反而不能,岂不是不必要学教理了?我们现在的学习也没必要了?“菩萨通五明而成就”!请你找一下佛教史,哪一位真正的祖师大德不是大学问家?真正弘法利生的是这些大德!没有否认他们功绩的理由吧?都说六祖慧能大师是不识字的,但他的水平比一般的祖师更高一筹,在显宗他可以坐头把交椅。我还没有发现哪一件事儿没有理论指导可以做成功的,成道是最最艰难的事儿了。世间如此,修行更如此。

问:你不承认有不识字的老太太往生?

晓:承认,绝对有的。我问一下你怎么知道一个人往生了?

问:死时的瑞相。

晓:瑞相不能作为判定往生的依据!如同留下肉身并不能表明修行境界有多么高一样。修行求解脱首先是见地正确,然后是信心坚固。只凭信心求往生,没有菩提心,见地不正确,如同骑自行车却想上月亮。菩提心、见地正才是正因。老太太不识字就决定了她的见地的不可靠,虽然信心很坚固,也必须有老和尚随时指点。比如说我要去北京,若见地不正确就如同我不知道北京到底在什么方位、是什么样子,一到石家庄,我发现也是一个大城市,挺繁华的,我还认为是北京呢……这就是不识字、不通教理的害处。有学问、有正见的人不得往生的原因是没有切实去行,若切实去行,放心,学问只会成为修行的助缘,绝不会成为障碍。

问:肉身还不能表明修行境界?

晓:肉身有这么几种情况,有的凭他在生时修持戒、定、慧的工夫,加上愿力,留下这金刚不坏身。我虔心拜他,他毕竟不是佛,他与我功德都增。再者一种是凭邪术留肉身,或药水,或采精,像古埃及的木乃伊等。还有一种情况,是他在生时对色身特别执着,比一般人厉害得多,留下肉身。这后两种情况,我虔心拜他,我功德增长,他功德无所得。有一个老太太虔心事佛,她儿子老在藏地与印度之间做生意,她让儿子帮请佛牙,儿子忘了,在路边捡了一个狗牙骗母亲,老太太就天天在家拜,时间长了,狗牙上也出了舍利。老太太心虔,虽然拜的狗牙,也不耽误她的功德增长。何况拜肉身呢!

问:舍利怎样?

晓:那也只是圣者为使众生生起信心而示现的瑞相,也是唯识所现,是第六根手指,不是实在的。

往生凭的是阿弥陀佛的大愿之力和自己的信、愿之力,有此就足以往生了。

问:人死了之后,神识到底还有没有?

晓:有的。

问:若有识,那么放火里烧不疼吗?这也太残忍了。

晓:比如我刚晓。我自己这个身体,具备八识,是八识的“内变根身(作为)正报体”,而外边的山河大地、树木花草该只是八识的相分,是八识的“外变器界(作为)依报体”,或简称作身体叫正报体,树木叫依报体。砍树木我不疼,就是因为树木是依报体。当我真的死了以后,若我有极善、极恶,马上受报,若善恶不是甚重,该成为中阴身,这时候,中阴身就成了“内变根身(作为)正报体”,而刚晓的尸体只是“外变器界(作为)依报体”,你烧依报体,当然正报体不疼了。自然如果我还没死利索你就烧,那当然疼了。P2-4

后记

能够把《解惑录》给印出来,我感到非常的高兴。值此,我有两句闲话得说一下。

这个《解惑录》本非一时一地之所为,从时间上来说跨了十四个年头,从地理上来说也跨了东北、西北、华东、中南四区,所以,就比较的杂。当然,杂是杂了些,倾向还是有一个的,因为我的主业是唯识、因明,偏向这些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行文中加有空行,两空行之间的内容可归为一类。

我先提醒读者诸君,在读这个《解惑录》的时候,一定要揣摩出一个现场感,要是没有现场感的话,会在读过这个《解惑录》之后产生出这样的一种感觉:有些答言并没有回答提问者的问题,而是在不知不觉中把问题给化解了、转化了,一下子把提问者给蒙住了。你可能会想:若在当时提问者是会觉得无话可说了,但下去后再一想,会觉得答者刚晓像是在诡辩。所以,要没有现场感的话就麻烦了。

另外,在这个《解惑录》中,有不少问题我在解答时都带有很强的独断色彩,没有正经地给论证,理由充分度不足,这是我的身份所决定的。在我的下意识中是尽可能地躲避纯粹的学术。但我的身份量级不够,所以使得中间出现很多不尴不尬的地方,读者诸君要注意。

还有,在回答问题时我曾借用了一些别人的说法,比如王元化先生、胡平先生、李卫东先生等等,不敢掠人之美,在文中没有说出来,在这里应该注一下。

最后,这个《解惑录》其实都在杂志上登过,先在九华山的《甘露》上,后在灵山寺的《灵山海会》上,在网上流传也很广,不过引起的争议也很大。我曾经看到过几位网人专门批评我,我仔细看了一下他们的批评,发现他们只是在打稻草人,所以没有回应的必要。我的书有错误的地方,我都在网上更正过了,但在《解惑录》中间我没有发现自己有错。

佛教界已经习惯了我的尖酸刻薄,所以就不再多说什么了。到此停笔。

刚晓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14:3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