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论语智慧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刘猛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和对话文体,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应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作者以《论语》名言作引言,再用相应的历史故事或现实事例去阐释与拓展,开发了青少年使用的德育课程《青少年受益一生的论语智慧》,目的是让青少年亲近祖国的传统文化,促进青少年立志成才。

内容推荐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虽然距今已有2500多年,但经典依旧散发着光芒。

立志、学习、修身、待人处事等都是当下青少年关注的主题。而《论语》对这些主题都有经典而又细致的阐述。

本书以《论语》的精彩语句为主线,结合其他故事。以求青少年在品读经典的同时,可从中汲取一些人生的智慧,从而审视自身的学习和成长历程。

让经典温暖我们的心灵,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立志之道

 第一节 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一、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二、一个人没才,别人不想用;一个人没德,别人不敢用

三、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怀仁爱之心

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第二节 走在成功的路上

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二、义重于泰山

三、一个人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定的信念

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五、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第二章 学习之道

 第一节 学习有个态度问题

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二、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三、淡泊名利不能说说而已

四、你会利用时间吗?

 第二节 学会学习则一往无前

一、温故可以创新

二、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三、欲速则不达

第三章 修身之道

 第一节 诚信要随身带

一、诚信是一个人的名片

二、言而有信方能有权威

 第二节 人生在世和为贵

一、要学会以礼待人

二、克己复礼方为仁

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三节 宽容

一、宽容不仅度人,也能修己

二、宽容能得到众人的拥护

 第四节 自尊

一、人要有廉耻之心

二、做人要有气节

 第五节 自省

一、善于自省

二、见贤思齐

 第六节 改过

一、别人能指出自己的错误是人生的幸事

二、孔子主张知错就改

第四章 力行之道

 第一节 行礼

一、凡事依礼行事,即可远离耻辱

二、如果你不懂得礼仪,就无法立足于社会

 第二节 行孝

一、要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

二、对社会要怀有大爱

 第三节 做君子

一、行事时要九思

二、少说多做

第五章 教育之道

 第一节 教育态度

一、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二、学习做人是第一位的

三、爱生如子

 第二节 教育方式

一、孔子很重视因材施教

二、学习要有个过程

三、重视启发

第六章 入世之道

 第一节 正人先正己

一、名不正,则言不顺

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三、严于自律,不给人可乘之机

四、要有敬业精神

 第二节 要爱惜民力

一、要爱护人民

二、要实行五德

三、要举贤任能

 第三节 做事要适度

一、孔子主张恪守中庸

二、礼的力量

附录 《论语》全文

试读章节

第一节 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原文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

孔子说:“目标在‘道’,坚守高尚的道德,不背离仁爱之心,爱好知识与技艺。”

孔子这句话指出了立志成才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可以说是他培养合格弟子的高度概括。这句话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一、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原文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

颜渊、子路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谈谈各人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与朋友共同享用,即使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对孔子说:“希望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老者得到安逸,让朋友得到信任,让年轻人得到关怀。”

这段话的内容是孔子与弟子颜渊、子路一起谈各自的志向。他们的志向到后来都实现了。子路为人豪爽,做事果断,对富贵有一定的追求,最终走向仕途;颜渊在道德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后来成为孔子眼里的道德楷模;而孔子志在用自己的思想影响天下人,最后成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这就说明志能引导人们走向成功。

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志于道”,就是要立志追求远大的目标。远大的目标是激励或推动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因。它是一种心理力量,是一种精神支柱,它对人生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巨大的,尤其是当目标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的时候,其积极作用更大,它会使人产生一种坚强的意志力,使人具有顽强的拼搏精神和无私的奉献情怀。它能为激流勇进的人生注入第一推动力。假如一个人没有目标,就会像汪洋大海中的无舵之舟,只能随波逐流,很难到达理想的港湾。

我读过一个寓言故事,感触很深。故事说的是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在屋里推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从长安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

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到磨坊见驴,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林海雪原、奇山异水、异域风光……那些神话般的境界让驴大为惊异,驴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啊!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其实,我们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远大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小天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远大的目标能引领人走向成功!

卡耐基曾对世界上一万个不同种族、年龄与性别的人进行过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他发现,只有3%的人能够明确目标,并知道怎样把目标落实;而另外97%的人,要么根本没有目标,要么目标不明确,要么不知道怎样去实现目标……10年之后,他对上述对象再一次进行调查,结果令他吃惊:调查样本总量的5%找不到了,95%的人还在,属于原来97%范围内的人,除了年龄增长10岁以外,在生活、工作上几乎没有太大的起色,还是那么普普通通;而原来与众不同的3%,却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取得了成功,他们在10年前定下的目标,都在不同程度上得以实现。

事实证明,有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追求,有什么样的追求就会缔造什么样的人生!在目标追求上的一个小小的区别,可以导致人生结局的巨大差异。

P3-5

序言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和对话文体,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应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经典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经典名句三言两语就总结了人类智慧,给人以无穷的前进动力,让人在前进中少走许多弯路。现代人的许多生命感悟,经典名句其实早已点透。今天我们亲近经典,与经典对话,除了能获得感情的共鸣外,还能汲取其中做人的智慧,从中获取精神滋养或者从此有了执着的追求。

在众多的经典中,《论语》是一本不可不读的书。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佳话。《论语》思想丰富,语言精练,片言只语闪现智慧灵光,简短对话蕴藏做人真谛。历代学子能从中体察出安身立命的人生法则,历代政治家能从中探寻治国安邦的为政良策。即使到了现代,它仍可以给我们以精神的力量,仍能促进我们提升品格的修养。

读《论语》如同跟圣人做心灵交流,能让我们始终保持着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读《论语》,重在感悟,要在实践。感悟了,能化为自己的人生体验;实践了,能成就自己美好的人生。

一个人要想立志成才,更应该读读《论语》,其中的话语能让我们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比如孔子曾把读书人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层次是能担当大任,不辱使命,即“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其次是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有很多人称赞他,即“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再其次是说到做到,讲诚信,能干事,即“言必信,行必果”。这实际上为我们指明了一条立志成才的道路。

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如何实现自我价值,《论语》也有智慧的总结,其中有一处是用比喻来说理的。如当孔子的学生子贡问:“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收藏在盒子里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出去呢?”孔子说:“卖出去吧!卖出去吧!我正等着识货的人呢!”这段话表面上谈的是藏玉卖玉的问题,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即是人才就要通过展示自我实现自身的价值。

《论语》中像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只要认真阅读,用心体悟,再躬身实践,我们就能终生受用无穷。

笔者承蒙当代儒学大师的教诲,曾以《论语》名言作引言,再用相应的历史故事或现实事例去阐释与拓展,开发了青少年使用的德育课程《青少年受益一生的论语智慧》,目的是让青少年亲近祖国的传统文化,促进青少年立志成才。笔者愿作一株小草,在“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春风里,给当代青少年朋友送去一点新绿,希望能得到读者的批评指正。

书评(媒体评论)

一个人如果没有读过孔子,就不能说他真正受到过教育。

——[美]庞德

若使中国人,只要有读中学的程度,每人到六十岁,都读过论语四十遍到一百遍,那都成圣人之徒,那时的社会也会彻底变样子。

——钱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0: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