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清理垃圾卖苦力的工读学生,到敢于迎接挑战的学生会主席,到作为现代建设的最高经营者带领现代集团成长为韩国最优秀的企业,到成为首尔市长,再到当选为韩国总统,李明博创造了“工薪族神话”,在现代韩国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朝鲜半岛问题研究中心和中国亚太学会朝鲜半岛研究分会组织国内的专家写作,是一部广大读者及时而详尽了解韩国新任总统李明博的作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韩国总统李明博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朴键一//焦艳//姬新龙//王晓玲 |
出版社 | 红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从一个清理垃圾卖苦力的工读学生,到敢于迎接挑战的学生会主席,到作为现代建设的最高经营者带领现代集团成长为韩国最优秀的企业,到成为首尔市长,再到当选为韩国总统,李明博创造了“工薪族神话”,在现代韩国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朝鲜半岛问题研究中心和中国亚太学会朝鲜半岛研究分会组织国内的专家写作,是一部广大读者及时而详尽了解韩国新任总统李明博的作品。 内容推荐 他出生贫寒,曾靠清理垃圾完成大学学业,大学期间又因不满政府政策参加抗议活动而被捕入狱半年;曾因执掌韩国龙头企业现代建设公司而叱咤风云,被誉为“工薪族的神话”;1992年,当选为国会议员,步入政界;2002年7月,出任首尔市市长,以精明强干被称为工作中的“推土机”。如今,已成功当选为韩国第17届总统。 目录 第一章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从大阪到浦项 在日本的艰辛生活 浦项的贫穷少年 首尔梨泰院的青春岁月 从清理垃圾的大学生到西大门监狱的囚徒
第二章 贫穷少年书写“工薪族神话” 大学毕业后踯躅街头 现代建设公司,新生活的起点 晋升最快的工程经理 舍命保护保险箱 最年轻的代理 决战京釜高速公路 建议修建居民公寓 33岁的副社长 进军中东市场 35岁的社长 狎鸥亭现代公寓风波 社长与会长之子 艰难交涉 莫斯科之行 与戈尔巴乔夫会见 战胜病魔 爱情与家庭
第三章 曲折的从政之路 弃商从政 拒绝诽谤郑周永 与总统谈判 再次当选国会议员 再度竞选首尔市长失败 50多岁的“留学生” 亚太环境NG0韩国本部总裁
第四章 “绿色市长” 踏访清溪川 当选首尔市长 复原清溪川 实施公交改造项目 反对迁都 汉城改名 营造溜冰场和“首尔林” 京釜大运河构想 职员眼中的市长
第五章 问鼎青瓦台 江山十年变 李明博的竞争优势 总统候选人之争 进步阵营内的合纵连横 决赛对手郑东泳 半路杀出强敌李会昌 竞选承诺 大选绊脚石——-BBK事件 “伪装就业”事件 喜获郑梦准支持 云开雾散 又起波澜 迎来最终胜利 宣誓就职 试读章节 “我本名相京,”李明博说,“而不叫明博。直到现在,写在我家族谱上的名字也依然是相京。” 事过多年,李明博从来没有忘记母亲告诉他的那个梦——妊娠期的母亲在一个晚上梦见一轮明亮的圆月落人她的肚子。那月光异常明亮,连很远的地方都被照耀得清晰可见。受到这个祥瑞胎梦的启示,李明博的母亲极力说服丈夫,为儿子更名。按照族谱辈份记名,李明博当属家族“相’,字辈,他的两个哥哥分别叫作相恩和相得。最终,李明博的父亲同意为儿子更名——明博,明即“明亮”,博即“广阔”。 自从李明博参加总统竞选后,关于李明博的身份问题突然成为韩国人议论的焦点。不少人认为,李明博的祖父李钟汉曾在1940年左右取日本姓氏“月山”,李明博的父亲给李明博取的“明博”一名在日本也很常见。于是,一时间,关于李明博的出生地、身份以及“李明博是亲日派”的说法铺天盖地。更有甚者,指出李明博的母亲其实是日本人,而非韩国人。 “别的暂且不管,我绝不能容忍别人如此侮辱我母亲!”听到这样的言论,李明博愤愤不平。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最爱他的人就是母亲。1964年12月15日,笃信基督教的母亲因病逝世。那一年,李明博由于参加学生民主运动而以“煽动内乱罪”被捕入狱。李明博的母亲积忧成疾。她缠绵病榻,迟迟不肯撒手人寰。直到听到小儿子出狱的消息,她才终于放心地离去。母亲的早逝一直是李明博内心深处一块无法愈合的隐痛。而关于李明博的身份疑团均源自于李明博的出生地——大阪市平野区佳美南福井户3丁目52番地。 这是李明博出生时户籍本上登记的住址。出生日期为1941年12月19日。 李明博的父亲出生在韩国庆尚北道迎日郡兴海邑德城里德室村的一户农家。此地距离浦项大约有三十多里地。位于朝鲜半岛东海岸的浦项历史悠久,但在当时尚未升级为市,只名为浦项邑。早在朝鲜半岛的三国时代,浦项就隶属新罗,名为“斤乌支县”或“乌良支县”。新罗统一三国后,改名为“临汀县”。朝鲜王朝时代在此设立“浦项仓”,派官员专门管理此地,得益于此,地理位置优越的浦项逐渐从小渔村变身为连接内陆和海路的重要港口。20世纪70年代,浦项综合制铁株式会社选址于此,经过3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浦项已经成为韩国重要的工业城市。李明博的父亲是家中三兄弟中的老小。由于家中仅有的一小块地都分给了两个哥哥,因此为了生计李明博的父亲不得不离开故乡,到外地谋生。在流浪的日子里,他的父亲学会了养猪和养牛的技术。据推测,李明博的父亲李忠雨是于1929年第一次踏上日本国土的。他最早的一份较安稳的工作即在岛田牧场当工人,当时岛田牧场位于大阪市的主吉区松田町2丁目9番地。在日本暂时安定之后,李明博的父亲便临时回国与他的母亲结了婚。李明博的母亲是现大邱市半丫月蔡氏家的女儿,个子高高的,长着一对黑亮的眼睛。婚后不久,他们便一起到了日本,继续在岛田牧场当工人。1930年1月11日,李明博的大姐李贵善就出生于此。李明博的大哥相恩、二哥相得也分别于1933年6月15日和1935年11月29日出生于该牧场。 李明博的父亲李忠雨供职的岛田牧场,在当时规模较大,已经小有名气,属于日本较早的一批牧场之一。由于规模不断扩大,岛田牧场需要更大的一片土地。1938年,牧场迁到平野区佳美南福井户3丁目52番地。1941年12月19日,李明博便出生于此。据牧场方面有关人员回忆,当时牧场只有一栋建筑,牧场主和工人都住在这栋建筑里,只有一墙之隔。所以,李明博应该就诞生于简陋的工人宿舍。这一点和李明博大姐李贵善的回忆相符合。 李明博在岛田牧场一直生活到四岁。李明博一家在异国他乡的牧场上,备尝生活的艰辛。父亲李忠雨每天黎明即起,在晨曦中挤牛奶,喂牲畜,割牧草;母亲则帮助父亲做些杂务。当晨阳升起,金色的阳光照耀得牧场一片辉煌,牧场工人们的孩子便从工人宿舍里跑出来,在牧场上玩耍嬉戏。 据李明博的大姐回忆,李明博小时候很少哭闹,非常安静,经常笑嘻嘻地望着伙伴们在牧场上奔跑。上学以后,李明博表现出他聪颖早慧的禀赋,无论日语还是韩语,一学即会。所以,父母都希望李明博能够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凡有好吃的总是先给小儿子李明博吃。父母总是说: “等明博长大了,我们家就好了。” 李明博一家和岛田牧场的因缘颇为深厚。在当时备受凌辱和歧视的他乡,岛田牧场的牧场主却不同于一般的日本人,他对这些来自殖民所属国的朝鲜工人比较友善。牧场工人的孩子经常和牧场主的孩子一起玩耍,一起上学,甚至还共进晚餐。每到逢年过节,牧场主还会以奖金的形式,发给工人一些礼品。李明博和他的两个哥哥对牧场生活的记忆已经非常模糊,只有大姐李贵善还记得,他们一家在岛田牧场生活的一些片段。据李明博的大姐回忆说,李明博小时候喜欢穿夹克。母亲曾用大人的军用夹克给李明博改做过一件。穿上夹克的李明博挺直腰杆,非常神气地说: “看我像不像总统?” “明博长大了会成为总统的!”母亲微笑着说。 李明博的母亲没能看到,有一天,李明博果真成了韩国总统,她甚至也没能看到李明博在现代建设公司的辉煌业绩。 “明博,妈妈相信你。只要你努力,就能做成事。勇敢地生活,不要失去勇气,谨记做人要正直……” 母亲把这句话写在了留给李明博的遗书上。李明博永远铭记着母亲的话。 据岛田牧场主长孙岛田伸宏(68岁)回忆说,李明博的父亲勤劳能干,李明博的母亲则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每个礼拜日一定会和家人一起去教堂礼拜。依靠基督的力量,李明博的母亲和家人一起度过了那些艰难的岁月。 1944年,岛田牧场再次搬迁。当时,大阪市平野区的军用工厂很多。岛田牧场就曾和当时日本著名的军用工厂——旱川电器厂仅仅相隔一个胡同。太平洋战争接近尾声之际,日本政府担心盟军对大阪实施军事袭击,于是将大部分民间企业纷纷迁移它处。此时,岛田牧场搬迁到本州东北部的寝屋川,牧场的名字也改为京阪奶业。李明博一家也随之迁到此地,短暂停留了一段时间之后便离开牧场。离开牧场后,李明博一家曾在奈良北边的三重县有过短暂的驻留,李明博的妹妹李贵芬就出生于此地。而李明博的弟弟李相弼则是他们一起回国后出生的。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朝鲜半岛得以解放。身在日本的李明博父母获知祖国解放的消息后,便决定带着六个子女返回朝鲜,毕竟,“祖国,那是一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也是凝聚了太多遗憾、痛恨和委屈的土地”。 希望与担忧交织,大概正是怀着这样一种心情,李明博一家踏上了回归祖国的渡船。对于一个在贫困中苦苦挣扎的家庭而言,未来,可能就如蜃景,飘渺莫测。 P7-10 序言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朝鲜半岛问题研究中心和中国亚太学会朝鲜半岛研究分会组织国内的专家写作,是一部广大读者及时而详尽了解韩国新任总统的作品。 2007年12月29日,具有丰富大企业集团高层管理经验、经历过国会错综复杂的政治生活、担任过韩国首尔市市长的李明博先生,在韩国第17届总统大选中获得最终胜利,并于2008年2月25日正式宣誓就职,翻开了韩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一页。 此前,自1992年8月中韩两国建交近16年以来,中国人民近距离地先后目睹了韩国卢泰愚、金泳三、金大中、卢武铉等四任政府的相继接替过程,并通过了解这些总统的身世和政策过程,逐渐加深了对邻邦韩国的认识。在此期间,中韩两国关系飞速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人员交流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目前,中韩两国关系在誉为“华风”和“韩流”的双方文化相互交融之下,正从“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不禁对韩国新总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热切关注:李明博先生与其前任们有何区别? 为了向广大读者及时、深入和全面地介绍韩国新总统,写作组先后两次派专人到韩国,购置了几乎所有公开发行的有关李明博先生的书籍以作参考,其中包括李明博先生自己写的自传体书籍。经过近三个月紧张繁忙的创造性写作,《韩国总统李明博》这部书终于同中国读者见面了。 本书写作组感到,从各个角度看,本书至少有以下几点可读之处。 第一,中国读者所熟悉的中韩建交以来前几任韩国总统的身世,主要是军界、政界和法律界。他们的人生经历,主要是折射出韩国从军人独裁统治向社会民主制度过渡的过程。与此相比,李明博先生的经历更多地反映出韩国创造“汉江奇迹”的经济腾飞过程、韩国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中经历的烦恼和喜悦。也许,这正是中国读者最想了解的内容。 第二,在本书出版之前,国内其他出版社率先翻译出版了几部李明博先生的自传体书籍。与此相比,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综合参考了几乎所有关于李明博先生的韩文版原文书籍,因而本书信息量更大。同时,本书写作组成员有着在韩国长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经历,是在对韩国社会具有很深了解的基础上,站在中国的视角上写作的。因而,本书可能更便于中国读者阅读。 第三,几乎所有关于李明博先生的书籍,包括李明博先生的自传体书籍,主要是介绍李明博先生当选韩国总统之前的情况。本书则用相当大的篇幅,介绍了李明博先生竞选总统的过程。这是本书最具创造性的部分,中国读者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到韩国的政治制度。 第四,本书的写作不仅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和新华社综合数据库领导的大力支持,而且得到了韩国驻华大使馆和韩国总统府“青瓦台”的热心关注。此外,韩国的《中央日报》统一文化研究所也积极支持本书的写作和出版,为本书无偿提供了照片资料。 最后,本书写作组全体成员热切期盼,本书能够有助于广大读者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韩国及其李明博总统,为中韩关系更上一层楼添砖加瓦。 《韩国总统李明博》写作组 2008年3月25日,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