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儒家美学与经典诠释/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陈昭英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丛书以东亚为研究之视野,以儒家经典为研究之核心,以文化为研究之脉络,既宏观中西文化交流,又聚集东亚各地文化之互动,并在上述脉络中探讨经典与价值理念之变迁及其展望。

本书为该丛书之一,主要探讨了先秦儒家与经典诠释问题;孔子诗乐美学中的“整体性”概念;情”概念从孔孟到荀子的转化;“通”与“儒”:荀子的通变观与经典诠释问题;性情中人:试从楚文化论《郭店楚简·性情篇》;马克思主义和儒家的文学观:内在目的论的观点等内容。

目录

序燃烧灵魂的星光

先秦儒家与经典诠释问题

 一、前言

 二、“述而不作”与经典性的关系

 三、“经”、“权”概念与经典诠释的关系

 四、“为其人以处之”:诠释者的理解和体验

孔子诗乐美学中的“整体性”概念

 一、前言

 二、中和:情理相得

 三、文质彬彬、尽善尽美:形式与内容的统

 四、兴、观、群、怨:主客合

 五、共鸣与启迪、沉醉:听者与作品的交融

 六、礼乐之治:“社会美”的概念

“情”概念从孔孟到荀子的转化

 一、前言

 二、《论语》中的“情”

 三、《孟子》中的“情”

 四、《荀子》中的“情”

(一)人情与实情

(二)“情”的主体性内涵

(三)“至情”与“至文”:美学的突破

孟子“知人论世”说与经典诠释问题

 一、前言

 二、《论语》中与“知人论世”相关的看法:“知言”、“知人”、“以文会友”

 三、孟子“知人论世”章析论

 四、由伦理学向史学、诗学的转化:荀子、司马迁、刘勰

 五、结语:“友情”成为“理解”(“知”)的隐喻

“通”与“儒”:荀子的通变观与经典诠释问题

 一、前言

 二、荀子与汉代经学:经学传承与“通儒”概念

 三、“通变”、“经权”概念的起源:《论语》、《孟子》、《荀子》、《易·系辞》

 四、苟子的通变观

(一)“权”的双重意义

(二)通“一与多”之变

(三)通“古与今”之变

(四)“通”与“儒”

(五)“通”与“学”

 五、结语:对经典诠释的启发

性情中人:试从楚文化论《郭店楚简·性情篇》

 一、前言

 二、楚巫文化中情、身相依的思想及性别意识

 三、“情”的存有内涵:与气、性、身、心的关系

 四、“情”的伦理要求:信与久

 五、结语

朱熹的《诗集传》与儒家的文学社会学

 一、前言

 二、《诗集传》与儒家的文学发生学

 三、时代精神

 四、文学的政治学与教育学:风与刺

 五、民族诗学

 六、文化理论:王与霸的两难

 七、原始主义:古典的与浪漫的

 八、方法论:赋比兴与主题研究

 九、结语

“永恒的乡愁”:徐复观论先秦儒家美学

 一、前言

 二、“礼乐之治”的核心:“仁”作为艺术精神

 三、艺术与道德的关系:内在目的论的观点

 四、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反省性的反映”与“批判的模仿”

马克思主义和儒家的文学观:内在目的论的观点

 一、形式主义的误解

 二、内在目的论与外在目的论

 三、批判的模仿

名词索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1: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