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有着重大理论突破和建树的书,这是一本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理性炒股的“有用”的书,这是一本始终贯穿着科学和理性的书。
在“规律篇”中笔者创造性地提出了“道囷股市模型”,这是一个科学的、结构化的股市整体理论。在“分析篇”中,笔者提出了以道囷股市模型为基础的四个原理,取代了传统的三个“假设”,为技术分析方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并以此为基础,对各种技术分析方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在“策略篇”中,笔者阐述了投资者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在“操作篇”中,笔者阐述了科学的、理性的操作系统的构成,并介绍了笔者在“道囷股市模型”基础之上创建的“VT股票操作系统”。本书的“心态篇”也极有特色,科学地、理性地分析了投资者中常见的心理误区,并提出了操作性很强的改进建议。
本书中提出的股市整体模型——道囷股市模型,是道氏理论以来最重大的理论突破,是一个科学的、完整的系统性股市理论。该理论符合三条标准:首先,这是一个没有“例外”的、“广泛适用”的理论,既可以应用于解释整个股市的宏观运动,也适合于个股或单个板块。其次,这个理论是结构化的、全局性的理论,能够涵盖并统领其他“局部性”理论;同时也是开放的理论,可以涵盖统领“未来”的局部性理论。再次,这个理论有很强的指导功能,无论是宏观把握还是微观操作都可以利用这个理论来指导实践。
1.股票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这是报章书籍电视里面几乎天天可以看到听到的一句话,作为生活在现代经济社会里的一种总体感受,这句话大体上没有什么错。其大意就是经济繁荣的时期股市也繁荣向上处于牛市,经济萧条衰退的时期股市也同样交投惨淡处于熊市之中,而且股市的变化相对于经济变化有一定的预见性。但是股市这个“晴雨表”是如何工作的?股市和宏观经济的相互作用机理是什么?面对这些问题,这句话就显得太过笼统和感性。为什么2001年到2005年中国大陆经济高速发展,A股市场却熊气一片?这个理论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在宏观经济与股市相互作用的机制上有一些传统的经济理论,主要还都停留在线性分析的水平上,即采用一种如果A就会B的因果逻辑关系。比如说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会增加货币供给并降低货币使用成本,其结果是造成股价上涨;反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会减少货币供给并提高货币使用成本,会造成股价下跌。那么应用这个理论如何解释从2006年4月28曰到2007年8月22日,央行前后6次上调存贷款利率,同期上证综指却从1440点上涨到5200点,涨幅超过250%?
面对这些“例外”人们会找出种种解释,比如说加息的作用需要累积等等。但是究竟需要累积几次,累积多长时间才会起作用?如果累积已经足够股价还不下跌呢?人们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能够回答这些问题并涵盖这些“例外”。
所以“股市是经济‘晴雨表”’这种说法和现有的传统经济理论都无法对宏观经济与股市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精确的、具体的分析和描述。距离成为一个结构化的、整体性的股市科学理论,这些理论还显得过于感性和零散。
2.道氏理论
道氏理论是美国人查尔斯·道(Charles Dow)及其追随者所创建的理论。道氏理论最大的贡献是创建了加权市场价格指数,这种利用价格指数来反映股市整体走势的方法为世界上所有股市所采用。
道氏理论的具体内容很多,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①价格指数可以解释和反映市场的大部分行为。大盘背景制约个股表现。
②价格波动可以划分为主要趋势、次要趋势和短暂趋势三种。
③股价运动的正确判定,需要道琼斯工业指数和铁路指数的相互印证。
④在主要趋势运动级别上,股价运动不可以被人为控制和操纵。
⑤交易量对价格趋势的变动起重要作用。
⑥所有的价格中收盘价最重要。
道氏理论是传统的股市理论中最为完整的一个,对后世影响极大。其基本思想中有很多内容是建立在科学的、理性的思考基础之上的,非常切中要害。比如说利用价格指数来反映股市整体走势、大盘背景制约个股表现、交易量对价格趋势的变动起重要作用等结论和方法。
但是道氏理论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不足。批评者们主要批评道氏理论过于粗糙,对于次级运动趋势几乎无能为力。即使在主要运动趋势上发出的信号也太迟缓,通常只能赚到1/3的价差。预测指数尚可,在个股选择上却不能提供好的方法或帮助。这些批评连道氏的追随者们也不得不承认。
我个人认为这些缺陷只是一种最终结果上的体现,之所以有这些结果上的缺陷和不足,是因为道氏理论存在着结构上的根本性问题。
首先道氏理论不是一种结构化的理论,没能够描述出股市与宏观经济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其各部分内容之间仍然是零散的、平面的、非有机联系的。
其次,道氏理论虽然也涉及了股市与部分经济部门之间的关系,但是其主要内容还是以技术分析为主。股市是金融体系的一部分,金融体系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道氏理论的主要视线还是局限在股市之内。谈到股市与经济的关系时,道氏也是用一句“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一带而过。
第三,道氏理论有些内容是错误的,错误的理论自然得不出正确的结论。比如说道氏认为在主要趋势级别上,股价不可被人为操纵和控制。那么如何解释亿安科技被庄家完全控盘并赚取巨额利润的事实?中国股市末日轮权证的疯狂炒作又如何解释?2007年新闻集团默多克一纸收购要约,就让道琼斯公司的股价一天之内上涨47.5%,这又如何解释?巧合的是,道琼斯公司的创始人正是查尔斯·道本人。这一次,他自己公司的股价被人操纵了。
有人会说也许个股的确可以被某些主力控制,但大盘是绝对不可以被人为控制和操纵的。那么请问如何解释全流通股改可以让中国股市由熊转牛?如何解释1988年台湾股市因征收资本利得税引发的暴跌?
在这一点上道氏犯了一个否定事实的根本性错误。股价是人为交易的结果,交易中交易者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拥有大量资金的机构或者个人占据优势地位,他们甚至拥有定价权,默多克就为道琼斯公司的股票定了价。这一点也同样体现在其他的并购案例中。在非并购的常规交易中,庄家或庄家们的意志也无时无刻不得到体现。只不过庄家也不能为所欲为,其操纵股价的行为也要受大盘背景、个股品质、市场心理、股市监管等条件的制约。
否定主力资金操纵股价的能力,道氏理论也自然不能对其行为进行分析判别,在个股操作上也自然是无能为力。
P14-16
股市是一个投资与投机并存,理性与非理性并存的地方,再成熟的股市也一样存在着许多不理性的投资者和不理性的投资行为。能够在股市中取得成功的,都是那些有着理性投资理念的投资者。历数每一位投资大师,都无不有着自已独到的投资理论和体系。所以说理性投资是在股市中成功的基础,中外股市莫不如此。
2006年是中国股市发展中里程碑式的一年,全流通股改催生了历史性大牛市。沪指从2005年的998点一路上涨到5000点以上,很多股票股价翻了几番。巨大的赚钱效应一方面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股市,上班族、大学生、家庭主妇、离退休老人……交易大厅里人头攒动,一片繁荣景象。沪深两市开户总数已经超过了一亿户,最多时一天新开户就超过30万。另一方面是财富搬家,大量银行储蓄被转移到股市,截至2007年9月,沪深A股市值已达250000亿元人民币,股票和基金在居民资产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两方面的变化都说明了中国财富资本化的进程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但是与成熟资本市场相比,中国财富资本化的进程还处于起步阶段,拥有股票账户的居民在总人口当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到1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衡量,中国股市都是一个年轻的、新兴的市场。掌握股市投资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尽快成为一个成熟理性的投资者,是刚刚走进和即将走进股市的中国投资者们最迫切的需要。同时,进行投资者教育,培养成熟的投资者,也是中国股市发展的需要。
要想进行理性的投资,首先是先掌握基础的股票投资知识。然而一些股民刚入股市,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买卖操作,其结果往往是损失惨重。有的人盲目听信传闻被高位套牢,有的人花十几万把价值为零的末日轮权证当成低价股票买入,结果血本无归。如果新股民在开始第一笔买卖之前先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类似的投资损失完全可以避免。这部分内容,您可以在本书的附录中找到。
要想进一步提高股票投资的水平,就要学习和掌握股市运动的规律。几百年来无数先贤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很多极有价值的成果,这些是前人留给我们的财富。本书中相当大的篇幅是对这些传统理论的介绍,当然也加入了作者本人的一些理解。
如果您以前阅读过一些股市投资理论方面的书籍,您会发现一些股市理论是相互矛盾的,而且不同的理论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即使是传统理论中最为完整的道氏理论,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
本书中提出的股市整体模型——道囷股市模型,是道氏理论以来最重大的理论突破,是一个科学的、完整的整体性股市理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个理论符合三条标准:首先,这是一个没有“例外”的、“广泛适用”的理论,既可以应用于解释整个股市的宏观运动,也适合于单只个股或单个板块。其次,这个理论是结构化的、全局性的理论,能够涵盖并统领其他“局部性”理论;同时也是开放的理论,可以涵盖统领“未来”的局部性理论。再次,这个理论有很强的指导功能,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管理者都可以利用这个理论来指导实践。
本书不是一本单纯的理论著作,主要的目的还是帮助读者进行理性的股票投资。根据道囷模型的科学原理,本书向读者介绍了科学操作系统的结构,以及作者创建的VT操作系统。
有了必备的知识和科学的理论,不代表着就一定可以获得最终的成功。人的心理是十分复杂的,或多或少地总是有着不理性的成分,正是因为种种不理性的心理造成人们常常明明知道却做不到。股民们把这些心理问题统称为“心态”不好。不过我个人认为“心态”这个词过于宽泛且模糊,不如“认知和心理”来得实际和具体。所以在本书的“心态篇”部分,作者主要针对具体的不理性行为从认知和心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实际的行为方面的建议。这部分内容作者自认为还是写得非常有特点的,相信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定能有所收获。
另外,为了帮助读者提高股票分析能力,本书特意编配了一定数量的习题和参考答案。当然,这种分析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有错疏之处,还请多多谅解。谢谢!
道囷
2007年10月
本书的主题只有一个:如何在股市中获得成功。其实无论做什么事情,成功与否都取决于同一个根本因素,就是人的主观与客观现实的距离。只不过因为股市的特殊性,主观与客观,成功与失败在股市中是如此地泾渭分明,立竿见影。
一个人的主观思想和行为与客观现实越近,他也就越接近真理,他离成功也就越近。相反,如果一个人的主观思想和行为与客观现实越远,甚至相背,他也就和真理越远,就越难取得成功。纵观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的主观认识不断向客观真理前进的历史。
股市诞生数百年来,为了探求股市运动的规律,无数前人用他们的努力和聪明才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道·琼斯、江恩、巴菲特……每一个名字都标志着我们与真理的距离又近了一步。其实不光这些人,每个投资者都以自己的实践缔造着股市的真实,每个投资者都是以自己的实践试图去接近和发现真理。
但是真理只有一个,真理有其科学的标准。当我们的主观偏离了客观的方向时,我们只能去修正主观的方向,哪怕这个方向我们是如此地熟悉;当我们的主观被证明与客观相违背时,我们只能剔除掉那些被真理否定了的内容,哪怕这些内容我们得来是如此地不易。
首先要发现客观的现实,这需要我们的洞察力和耐心;然后是承认客观的现实,这需要我们的勇气和诚实;之后是思考并认识现实背后的真理,这需要我们的智慧和知识;最后是沿着真理的方向去行动,这需要我们的理性和循序渐进。
相对于宇宙,我们每个人都只是一粒微尘;相对于亿万人类,我们都是那么地微不足道。所以要想获得些许的成功,我们别无选择。只要能够一步一步地接近客观,我们就会一步一步地接近真理和成功。
与所有读者共勉!
道囷
200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