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技术工具代替教师的角色,这种现象已是屡见不鲜的了。我们总是会设想,只要我们认真设计好一堂课并将其呈现给学生,那么学生就可以学到预期的知识。然而,实际上学生并不是从技术中获得知识,他们是从思考中进行学习的。
本书关注的正是如何使用技术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该书以一个崭新的视角诠释了认知工具的使用方式,即学习者可以通过使用认知工具对思维进行建模,从而促进自我认知概念的转变,并最终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随着人们对学习这一内涵的理解不断深化,技术在教育与学习中的应用前景也已经远远超越了其传统意义上的范畴。技术不再只是被视为一种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介,而更多的是在创新学习,特别是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等方面不断彰显着其巨大的潜力与魅力。近年来,各国的教育技术专家和学者通过各自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在教育技术的理念与应用的创新上都取得了不少成果。以乔纳森为代表的西方教育技术专家则强调将技术作为“学习者手里的工具”,相信学习者通过技术工具的使用能够获得更好的思维技能。
本书是乔纳森研究技术支持学习的又一力作。在本书中,乔纳森教授提出以建模的形式来使用思维工具,是因为建模是一种能够有效激发、支持并评估学习者概念转变的强有力策略。当学习者使用不同的思维工具来建构思维模型时,可以有效地显化与协调自我的思维过程。乔纳森教授还创造性地提出“思维建模工具”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可用来建立思维模型的思维工具。思维建模工具能够帮助学习者具化内部的认知概念模型,促使学习者在建模的过程中积极地调整与修改自我的概念模型结构,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认知呈现,帮助学习者丰富和拓展内部的认知概念模型的意义。
本书还提供了大量促进概念转变和为现象建模的例子,也介绍了许多相关的建模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