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任等编著的《随机运筹学》的理论叙述精练,例题丰富,解题过程详细,力求使实际应用与理论原理并重,从实际中引出问题,用运筹学的原理解释和分析问题,同时注重用实际问题来阐释运筹学的原理。书中除了介绍理论方法外,还强调实际计算的方便,对许多方法的表述进行了简化和表格化处理。书中部分例题给出了程序实现的算法流程图,有的还给出了用MATLAB编写的程序源代码。这样既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运筹学中的算法思想的原理和方法,也可帮助他们掌握算法的程序实现;既便于读者初次学习,也有助于读者提高解题技巧和方法。本书每章章末均附有一定数量的习题,这些习题大多围绕各章基本内容展开,读者选做其中一部分习题将获益良多。
本书可供运筹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管理类和系统工程等专业本科生和工科专业研究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作为教师参考书或者自学教材使用,同时也可作为有关科技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周华任等编著的《随机运筹学》着重介绍了运筹学中随机分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这些内容在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中有广泛的应用。《随机运筹学》各章内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注重结合实际,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随机运筹学》可供读者选学其中部分内容,书中每章后面附有习题,便于自学。
《随机运筹学》可作为运筹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管理科学和系统工程等专业本科生和工科院校研究生的教材使用,也可作为有关科研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第1章 线性规划
1.1 线性规划问题及其数学模型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图解法
1.1.3 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
1.1.4 线性规划问题的解的概念
1.2 单纯形法
1.2.1 单纯形法的思路
1.2.2 初始基可行解的确定
1.2.3 最优性检验与解的判别
1.3 单纯形法的计算步骤
1.3.1 单纯形表
1.3.2 计算步骤
1.4 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
1.4.1 对偶问题的提出
1.4.2 原问题与对偶问题的关系
1.4.3 对偶问题的基本性质
习题
第2章 随机模拟方法
2.1 随机数的产生
2.1.1 产生[O,1]区间上均匀分布随机数的方法
2.1.2 产生[a,6]区间上均匀分布的随机数
2.2 产生已知分布规律的随机变量
2.2.1 连续分布随机变量的产生
2.2.2 离散分布随机变量的产生
2.2.3 产生常见分布随机数的方法
2.3 随机模拟方法的应用
2.3.1 泊松流的模拟
2.3.2 排队系统的随机模拟法
2.3.3 齐次马氏链的模拟
2.3.4 随机系统的模拟
2.3.5 随机存储系统的模拟
习题
第3章 决策论
3.1 决策问题及其特征
3.1.1 决策问题的基本要素和决策过程
3.1.2 决策问题的分类和矩阵表示
3.2 不确定型决策分析方法
3.2.1 最大最小准则(小中取大准则)
3.2.2 最大最大准则(大中取大准则)
3.2.3 折中准则
3.2.4 等概率准则
3.2.5 最小遗憾准则
3.3 先验概率决策分析
3.3.1 风险决策问题的特征
3.3.2 先验概率决策准则
3.4 后验概率决策分析
3.5 决策树
3.5.1 序列决策及决策树表示
3.5.2 决策树决策分析举例
3.6 效用决策分析
3.6.1 效用的概念
3.6.2 关于效用函数的公理
3.6.3 效用函数的确定
3.6.4 效用曲线的类型
3.6.5 最大期望效用值准则及其应用
习题
第4章 马尔可夫预测
4.1 马尔可夫链
4.1.1 马尔可夫链的定义
4.1.2 转移概率矩阵及柯尔莫哥洛夫定理
4.1.3 转移概率的渐近性质——极限(稳态)概率分布
4.1.4 吸收链
4.2 马尔可夫预测过程
习题
第5章 矩阵对策
5.1 对策论的基本概念
5.1.1 对策行为和对策论
5.1.2 对策行为的三个基本要素
5.1.3 对策的分类
5.2 矩阵对策的基本定理
5.2.1 矩阵对策的数学模型
5.2.2 矩阵对策的混合策略
5.2.3 矩阵对策的基本定理
5.3 矩阵对策的解法
5.3.1 方程组法
5.3.2 线性规划方法
习题
第6章 博弈论
6.1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6.1.1 博弈论的分类
6.1.2 博弈论的三种基本表示方法
6.2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及纳什均衡解
6.2.1 双矩阵博弈的画线法
6.2.2 Ⅱ类理性人的双矩阵博弈的划线法
6.2.3 无限策略的纯策略纳什均衡
6.2.4 2×2双矩阵博弈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6.3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及纳什均衡解
6.4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6.4.1 基本概念
6.4.2 逆向归纳法
6.5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6.6 合作博弈
6.6.1 博弈中的联盟
6.6.2 特征函数的性质
6.6.3 占优方法
6.6.4 沙普利值
习题
第7章 统筹法
7.1 网络计划图
7.1.1 网络计划图的基本概念
7.1.2 网络计划图的绘制
7.2 网络时间参数的计算
7.2.1 时间参数公式及其含义
7.2.2 工序时间的估计
7.2.3 项目完工的概率
7.2.4 计算实例
7.3 排序理论
习题
第8章 随机动态规划
8.1 动态规划基本原理
8.2 确定性动态规划
8.2.1 动态规划的解析法
8.2.2 动态规划的离散法
8.3 随机性动态规划
习题
第9章 排队论
9.1 排队论的基本概念
9.1.1 排队系统的描述
9.1.2 排队系统的基本组成
9.1.3 排队系统的主要数量指标、记号和符号
9.2 排队系统常用分布
9.2.1 负指数分布
9.2.2 泊松分布
9.2.3 忌阶爱尔朗分布
9.3 单服务台模型
9.3.1 基本模型
9.3.2 有限队列模型
9.3.3 有限顾客源模型
9.4 多服务台模型
9.4.1 基本模型
9.4.2 有限队列模型
9.4.3 有限顾客源模型
9.5 其他服务时间分布模型
9.5.1 一般分布模型
9.5.2 定长分布模型
9.5.3 爱尔朗分布模型
习题
第10章 存储论
10.1 存储论的基本概念
10.1.1 存储问题的提出
10.1.2 存储论的基本概念
10.2 确定性存储模型
10.2.1 不允许缺货模型
10.2.2 允许缺货模型
10.3 随机性存储模型
10.3.1 单时期存储模型
10.3.2 多周期存储模型
习题
第11章 系统可靠性数学理论
11.1 可靠性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定义
11.1.1 可靠性的含义
11.1.2 可靠度、失效率与平均失效间隔时间
11.2 常见的寿命分布
11.2.1 连续型寿命分布
11.2.2 离散型寿命分布
11.3 系统可靠性模型与可靠度计算
11.3.1 串联模型
11.3.2 并联模型
11.3.3 串并联与并串联模型
11.3.4 复杂连接模型
11.4 可维修系统分析
11.4.1 可维修系统
11.4.2 可维修系统模型
11.4.3 模型方程的解与可用度
11.4.4 几种可维修系统的可用性分析
11.5 故障树分析
11.5.1 引言
11.5.2 建立故障树
11.5.3 故障树的数学描述
11.5.4 故障树的评定
11.6 网络系统可靠性分析
11.6.1 网络及网络科学发展
11.6.2 网络结构
11.6.3 网络系统可靠性分析
习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