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旅,每走一步都靠自己,不好好处世,就可能“步步艰难”;不好好交友,就可能“误入贼船”;不好好办事,就可能“一事无成”。这三者是相关的。人活着,最日常的“任务”,其实就是处世、交友和办事,无论你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什么工作,以及无论你所处什么圈子,都离不开——与人相处,与事交涉。一个善于与人打交道,懂得怎样与人磨合,掌握办事方法的人,其性格习惯、心理素质等等方面必然有恰到好处的表现。
本书是关于讲解处世·交友·会办事等技巧的专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处世交友会办事恰到好处全集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
作者 | 王永斌 |
出版社 | 当代世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人生之旅,每走一步都靠自己,不好好处世,就可能“步步艰难”;不好好交友,就可能“误入贼船”;不好好办事,就可能“一事无成”。这三者是相关的。人活着,最日常的“任务”,其实就是处世、交友和办事,无论你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什么工作,以及无论你所处什么圈子,都离不开——与人相处,与事交涉。一个善于与人打交道,懂得怎样与人磨合,掌握办事方法的人,其性格习惯、心理素质等等方面必然有恰到好处的表现。 本书是关于讲解处世·交友·会办事等技巧的专著。 内容推荐 什么是懂事?懂事就是恰到好处地处世,与朋友交往,与同事相处,以及与圈内外人打交道,讲究一定的原则、方法、技巧,能够把握人际规则而获得丰厚的人脉,遵循博弈规则而赢得长久的利益,驾驭游戏规则而获取巨大的成功。 本书是关于讲解处世·交友·会办事等技巧的专著。 目录 上篇 人际往来篇 一、一般朋友往来——分寸得体,恰到好处 1.关系网编织,既巧又好 2.与谁交往,心中有数 3.饭局上拉近与他人的距离 4.不让“友缘”擦身而过 5.与人结识,不露功利 6.两种朋友不可交 7.朋友不能一概而论 8.有“舍”才有“得” 9.用“物利”换“人情” 10.懂得敬重,朋友多 11.待人真诚,朋友多 12.善于磨合,朋友多 13.取长补短,朋友多 14.学会与“坏朋友”交往 二、亲密朋友往来——彼此默契,恰到好处 1.好朋友应志趣相投 2.情感在联络与沟通中提升 3.用热情和帮助缔结友谊 4.在相勉中感受友情的温暖 5.不漠视朋友的看法 6.不对朋友玩小聪明 7.朋友身后不玩假 8.不要总是依赖朋友 9.好友不能反目成仇 10.巧妙拒绝朋友的要求 三、知心朋友往来——心灵相通,恰到好处 1.以心换心,方为“知心” 2.不让利益间离两颗心 3.关系再铁,也似不宜过分了解对方 4.关系再好,也得“君子分明” 5.知心朋友不要“一起坏” 6.找到与对方的结合面 7.知心并非须“知底” 8.知心的人不计较 9.朋友的成果不掠占 10.用时间发酵友谊 11.为朋友办事不拖延 12.做朋友的一双手 13.在原谅中彼此贴心 14.敢于为朋友做重大付出 四、异性朋友往来——距离尺度,恰到好处 1.赢得爱情的方法 2.有效解决恋人问的冲突 3.善待爱人的异性朋友 4.喜欢与爱的距离 5.有缘无分,大气分手 6.表达情感,心悦诚服 7.不把爱情理想化 8.寻找满意的另一半 9.两情相悦守“真情” 10.真爱绝不是占有 11.怎样消除失恋的痛苦 五、亲戚邻里往来——相敬相让,恰到好处 1.融洽亲戚间的关系 2.如何向亲戚求助 3.与亲邻交朋友好办事 4.向邻居许诺的事要办 5.家长里短应有“礼” 6.不在邻居面前自以为是 7.不与邻居争吵打闹 8.邻居有钱别嫉妒 中篇圈子内外篇 一、与圈内领导打交道——心明眼亮,恰到好处 1.获得上司的认可 2.领导的心事要了解 3.成为老板眼中的重磅人才 4.智慧地坐在上司身边 5.用不糊涂对付“糊涂”上司 6.不让领导起疑心 7.被领导误解了怎么办 8.如何面对态度不好的领导 9.怎样顾及领导的面子 10.何时把功劳归于领导 11.善于将过铺己到自己头上 1 2.与领导谈话有分寸 13.怎样求领导办私事 二、与圈内同事打交道——平等谦让,恰到好处 1.做一个受欢迎的工作伙伴 2.不怠慢上司身边的“红人” 3.对同事该防的还得防 4.注意同事关系的细节 5.同事的忙怎么帮才好 6.男女同事快乐相处 7.不说招惹是非的话 8.对同事说话要柔和 9.恭维同事要适度 10.批评同事要三思 11.安慰同事要贴切 三、与圈外同行打交道——有理有节,恰到好处 1.要竞争,但不要伤害 2.要进取,也要退让 3.是伙伴,不是冤家 4.回避直接的硬碰死撞 5.不怕同行得到好处 6.不占同行的小便宜 7.敢于为同行叫好 8.把两个圈子整合为一个圈子 9.以有效的沟通赢得合作 10.以双赢的谈判达成合作 11.按摩对方的穴位 12.用“金点子”与同行合作 四、与圈内外对手打交道——攻防兼备,恰到好处 1.练就躲“暗箭”的本领 2.甘于示弱以麻痹对手 3.进攻是最好的防御 4.最有力量的反戈一击 5.用荒谬的结论攻击对方 6.对付高傲自负的人 7.抓住对方的痛处下手 8.让取笑者自取其辱 9.让对手顺着你的方向走 10.巧妙应付别人的奚落 11.“无心”以消除对方的疑心 12.被人欺负时如何反应 五、与圈内下属打交道——刚柔相济,恰到好处 1.威严与人情并重 2.平时要培养贴心人 3.学会看下属的眼色 4.让人乐意接受领导 5.把好批评这个关 6.多给大家带来好处 7.提升处理危机的能力 8.克制私欲,公道为人 9.善于授权,容人之过 10.把优秀者找出来 11.用人之长的技巧 12.让自己的语言委婉动听 13.让赞美起到激励效果 14.诱导下属的参与意识 六、与利益相关的人打交道——热情周到,恰到好处 1.每个人都可以进入利益圈 2.修炼自我控制力 3.把自己适当看高一点 4.克服“一意孤行”的毛病 5.给别人带去光明 6.要善于“捡”机会 7.利通,先求心通 8.个性化沟通更显魅力 9.别为推销而推销 10.“帮”比“卖”好 11.从容赢得谈判先机 12.要诚意,但不要“缺心眼” 下篇 规则明潜篇 一、审机——拿捏规则,恰到好处 1.摸清情势才行动 2.炼就足够的耐心 3.拥有临危不惧的胆量 4.瞄准靶子再放箭 5.找到恰当的借口 6.事成之后莫得意 7.不浮不躁地办事 8.把准脉搏巧激将 9.目光短浅必打败自己 10.在求变中保持不“僵” 11.行动要有一定的保密性 二、造势——活用规则,恰到好处 1.有实力,别怕自我表现 2.谦虚过头是压制自己 3.何必万事俱备才出手 4.不让别人埋没自己 5.抓住天赐的良机 6.抓住别人的眼球 7.半诱半吓,有效控制 8.表现出力量和决心 9.“出格”有度,“违规”有据 10.能在规则中冲浪就有机会 11.把自己挖掘出来 12.可以假设自己能行 13.千万不要自我贬值 14.在规则中抓住关键 15.规矩面前不怕得罪人 16.看别人摸石头过河 三、用情——柔化规则,恰到好处 1.用自责的方法说服对方 2.以诚换诚,无人不诚 3.曲话软语入人心 4.别人有难,伸手援助 5.投其所好见奇效 6.情能叫铁树开花 7.让自己的话真实可信 8.适当地满足对方的心理 9.无恶意地利用好色理 10.用得体的幽默取悦人心 11.用夸奖拉近距离 12.规则是冷的,人情是暖的 13.用爱心守护人性规则 四、借力——整合规则,恰到好处 1.借彼力纳此规则中 2.得人力与得人智 3.借人之名,架心灵之桥 4.要有与虎同行的勇气 5.不怕别人“借”到好处 6.善借者无处不借 7.找个贵人当台阶 8.请能人帮忙的要点 9.敬重贤者名流 10.找个老板做靠山 11.与成功者交往 12.模仿是高级借力之法 13.借鸡生蛋的全新理念 五、戒忌——出入规则,恰到好处 1.求人切忌脚踩多只船 2.不要“有事有人,无事无人” 3.不自吹自擂、自相矛盾 4.不说令人尴尬的玩笑 5.不做刚愎自用的人 6.不弄虚作假、欺骗撒谎 7.不固步自封、胆小怕事 8.不见异思迁、遇难则退 9.不盲目冲动、不顾后果 10.不乱发脾气、乱斥责 11.不两面三刀、阳奉阴违 12.不依仗人势、狐假虎威 13.不飞短流长、搬弄是非 试读章节 朋友老江的弟弟被一些人不明不白地抓走了,老江慌乱之中问计于老张,老张从来没接触过这类事,也不知怎么办才好,只好建议他去找律师。老张说他过去也认识几个律师,但没继续联络,名片也早不知丢到哪里去了。他叹了一口气说:“人到用时方恨少呀!” “人到用时方恨少”,不知你有没有这种经验,如果曾经有过,那么,就要赶紧亡羊补牢;如果没有过,那么,也要未雨绸缪。 人一生当中会交很多朋友,这些朋友有的会成为你的至交,有的会持续交往,但有的也会中断。交朋友固然不必勉强自己和对方,但何妨采取更有弹性的做法,不投缘的也不必“拒绝往来”,而把他们通通纳入你的选择范围! 与谁交往呢?首先,把你在学校时的同学资料整理出来,并做成记录。毕业数年后,你的同学会分散在各种不同的行业,有的甚至已成为个中翘楚。当你有需要时,凭着同学的关系,相信他们会给你某种程度的帮忙。这种同学关系,还可从大学向下延伸到高中、初中、小学,这将是一笔相当丰厚的资源。当然,要建立起这些同学关系,你非得时常参加同学会,并且随时注意同学动态不可。 其次,把你周边朋友的资料建立起来,对他们的专长也应有详细的记录。他们的住所、工作有变动时,也要在你的资料上修正,以免需要时找不到人。要掌握这些变动情形,则有赖于你平时和他们的联系。建立“博客圈”,或加入QQ群都是不错的方法。 同学和朋友的资料是最不应疏忽的,你还可以记下他们的生日。如果你不嫌麻烦,在他们生日时写上一张生日贺卡,或请吃个便饭,会使你们的关系突飞猛进。这些关系若能妥善维持,就算他们一时帮不上你的忙,也会介绍他们的朋友来助你一臂之力。 另外,有一种“朋友”也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在应酬场合认识,只交换名片谈不上交情的“朋友”。这种“朋友”各种行业各种阶层都会有,你不应把这些名片丢掉,应该在名片中尽量记下这个人的特征,以备再见面时能“一眼认出”。但最重要的是,名片带回家后,要依姓氏或专长、行业分类保存下来。你不必刻意去结交他们,但可以借故在电话里向他们请教一两个专业问题,话里自然要提一下你们碰面的场合,或你们共同的朋友,以唤起他对你的印象。有过“请教”,他对你的印象也会深刻些。当然,这种“朋友,,不可能帮你什么大忙,因为,你们没有进一步的交情,但帮小忙,为你解决一些小问题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西方有位著名的哲学家说:“人性有被同化的倾向。”俗语也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长期处于丑恶的环境下,久而久之,心灵、言行就会受环境污染。与恶魔为伍的人,不知不觉中,自己也变成了恶魔,等到自己察觉,后悔已来不及了。法国剧作家莫里哀说:“友谊的结合,是要经过考虑与选择才能生长出来的。”所以,与谁交往的前提是交有用且有意的朋友。 中国人一直将“吃饭”和“交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香港大食客蔡澜先生,在《吃的讲义》里说,吃的文化,是交朋友最好的武器。你和宁波人谈起鳝糊、黄泥螺、臭冬瓜,他们大为兴奋。你和海外的香港人讲到云吞面,他们一定知道哪一档最好吃。生活中的应酬,是一门人情练达的学问。 为人处事,朋友之间有许多事需要应酬。张三结婚,李四生日,王五得了贵子,马六新升了职务,这些事要躲当然也能躲开,但别人会说你不懂得人情世故。善于社交的人,常常会伸长耳朵来打听这一桩子事,帮人凑份子、送礼请客,皆大欢喜。为什么?因为他把日常生活中的应酬,看作是一门人情练达的学问。 应酬是一门社交艺术,只有善用心思的人,才能达到联络感情的目的。 一位朋友生日,有人提议大家去庆贺,你也乐意前行,可是去了以后发现,这么多的人,偏偏来为他贺岁,他们为什么不在你生日的时候也来热闹一番?这就是问题所在,说明你的应酬还不到位,你的人际关系还有欠缺。要扭转这种内心的失落,不妨积极主动一些,多找一借口,在应酬中学会应酬。 比如你新领到一笔奖金,又适逢生日,你可采取积极的策略,向你所在部门的同事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想请大家吃顿晚饭,敬请光临,记住了,别带礼物。”在这种情形下,不管同事们过去和你的关系如何,这一次都会乐意去捧场的,你也一定会给他们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 重视应酬,一定要人乡随俗。如果你所在的公司中,升职者有宴请同事的习惯,你一定不要逃避,你不请客,就会落下一个“小气”的名声。相反,如果人家都没有请过,而你却独开先例,同事们还会以为你太招摇。所以,要按约定俗成来办。这是请与不请,当请则请的问题。 重视应酬,还有一个别人邀请,你去与不去的问题。人家发出了邀请,不答应是不妥的,可是答应以后,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对于深交的朋友,有求必应,关系密切,无论何种场面,都能应酬自如。 浅交之人,去也只是应酬,礼尚往来,最好反过来再请别人,从而把关系推向深入。 能去的尽量去,不能去的就千万不能勉强。比如同事间的送旧迎新,由于工作的调动,要分离了,可以去送行;来新人了可以去欢迎。欢送老同事,数年来工作中建立了一定情缘,去一下合情合理,有些朋友的朋友宴请,就大可不必去凑热闹。 重视应酬,不能不送礼。朋友之间礼尚往来,建立感情,加深关系,物质是一种纽带。 朋友在某一件事上帮了你的忙,你事后觉得盛情难却,选了一份礼品登门致谢,既还了人情,又加深了感情。同事间的婚嫁喜庆,根据平日的交情,送去一份贺礼,既添了喜庆的气氛,又加深了自己的人缘。像这种情况,送礼时要留意轻重之分。一般情况到了就行了,千万不要买过于贵重的礼品。 朋友间的送礼,讲究的是礼尚往来,今天你送给我,我明天再送给你,所以,不论怎样的礼品,应来者不拒,一概收下。他来送礼,你执意不收,岂不叫人没有面子?倘若你估计到送礼者别有图谋,推辞有困难,不能硬把礼品“推”出去,可将礼品暂时收下,然后找一个适当的借口,再回送相同价值的礼品。实在不能收受的礼物,除婉言拒收外,还要有诚恳的道谢。而收受那些非常礼之中的大礼,在可能影响工作大局和令你无法坚持原则的情况下,你硬要撕破脸面不收,也比你日后落个受贿嫌疑强。这叫做“君子爱礼,收之有道”。P5-7 序言 一个人成长的标志是“懂事”。人们自懂事之日起就开始有意识地处世交友,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且不断地扩展,形成一个个活动圈子。这是“涉世”与“入世”的必然,谁也回避不了,且无可回避。 懂事这个概念意味深长,有的人懂事得早,有的人懂事得晚;有的人进入社会很快就学会了待人接物的方法,掌握了处世交友之道:而有的人甚至一辈子不懂事。没有结交到一个好朋友,也遇不到“贵人”相助。 什么是懂事?懂事就是恰到好处地处世,与朋友交往,与同事相处,以及与圈内外人打交道,讲究一定的原则、方法、技巧,能够把握人际规则而获得丰厚的人脉,遵循博弈规则而赢得长久的利益,驾驭游戏规则而获取巨大的成功。 生活得美好,是每个人的愿望。而人生之旅,每走一步都靠自己,不好好处世,就可能“步步艰难”;不好好交友,就可能“误入贼船”;不好好办事,就可能“一事无成”。这三者是相关的。人活着,最日常的“任务”,其实就是处世、交友和办事,无论你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什么工作,以及无论你所处什么圈子,都离不开——与人相处。与事交涉。一个善于与人打交道,懂得怎样与人磨合,掌握办事方法的人,其性格习惯、心理素质等等方面必然有恰到好处的表现。 尽管世界未必按照自己的想象和需要呈现,但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人际社会,同时认真地塑造自己,更好地把握自己,一定会找到融入生活群体的快乐路径。 恰到好处!不能把这四个字看作是圆滑,实际上它包含着权衡利弊然后做出恰当选择的思维方式。即便是“圆”。也是与“方”巧妙结合的“圆”,正所谓“智欲圆而行欲方”。圆,是思想开放,兼收并蓄;方,是进退有据,收放自如。方圆结合,可进可退,进不是盲动,退不是逃避。圆,是心量宽,气魄大,虚心接受他人;方,是富于个性,以清醒的自我意识处世。圆是圆融,方是方正,恰到好处…… 人际关系实际是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圈子的组合,圈子或交叉或重叠,或包含或被包含,或相容或冲突。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同时人的流动性也越来越大,于是谁也离不开圈子,别无选择地要进入这个圈子或那个圈子。恰到好处地处理圈子内外的关系,使圈内的朋友成为自己忠实的伙伴,竞争的帮手,圈外的朋友也甘愿为自己提供方便,创造机会,这样办起事来就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恰到好处,还体现在人们对于规则的态度与行为上。为了实现梦想,满足欲望,人们会采取相应的手段,利用各种方法,展开智力的博弈,智慧的较量。只要社会、群体、团队设计出适当的博弈机制,人们在共同游戏规则下的公平竞争,在道德与法律阳光下展示聪明才智,这个世界上的所有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 我们怎样做才算恰到好处呢?本书就如何处世、交友和办事等问题予以具体阐释、审视与检阅,试图帮助更多人获得处世、交友与办事的正确方法,以推动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