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研究新经济史革命发生的背景、过程以及代表学者的代表著作,从而剖析这场革命所带来的一些研究方法上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在经济史学史的历史长河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这些变化在方法论上有哪些共同特征;如何看待这种方法论上的新变化。在此基础上,简要探讨新经济史研究方法对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影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创新与融合--美国新经济史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1957-2004)/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丛书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
作者 | 隋福民 |
出版社 | 天津古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旨在研究新经济史革命发生的背景、过程以及代表学者的代表著作,从而剖析这场革命所带来的一些研究方法上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在经济史学史的历史长河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这些变化在方法论上有哪些共同特征;如何看待这种方法论上的新变化。在此基础上,简要探讨新经济史研究方法对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影响。 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本书选题、意义和方法/1 第二节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6 一、新经济史革命/6 二、福格尔及计量学派/10 三、诺思及新制度学派/14 第三节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22 第一章 新经济史研究方法之源:传统经济史/28 第一节 传统经济史与新经济史:厘定和说明/28 第二节 传统经济史研究的特征/31 一、主要研究方法:历史方法/31 二、各国表现不同/33 三、两个方向/37 第三节 英美方向中所蕴含的理念/38 一、在经济史研究中不菲薄经济学理论/38 二、数据统计:偶有运用/44 三、关注长期经济发展演化/48 第二章 新经济史革命:学术“场域”和现实条件/50 第一节 经济史研究发展之学术“场域”/50 一、历史学转轨:社会科学理论和定量方法/50 二、经济学日益成熟及其帝国主义倾向/54 第二节 登高望远:新经济史革命为什么在美国发生?/57 一、社会经济:提供了研究基础/58 二、技术:大规模处理和分析数据成为可能/60 三、文化:包容性、实用主义和创新精神/62 第三章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64 第一节 计量学派的产生和发展/65 一、革命:新时代来临/65 二、转向:定量方法成为经济史研究的主流/71 三、核心人物:福格尔和诺思/72 四、计量学派的成就/75 第二节 福格尔:《铁路与美国经济增长》和“反事实度量法”/84 一、货运上的“社会储蓄”:到底有多大?/86 二、对工业的影响:铁路的作用是否被高估?/98 三、一些学者的批评和福格尔的辩护/105 四、结论和方法:创新和不足/111 第三节 福格尔和恩格尔曼:《十字架上的岁月:美国黑人奴隶制经济学》/116 一、奴隶制在美国南部的成长以及奴隶的地位/118 二、奴隶制的赢利性和可行性/121 三、剥削率和奴隶的生活状况/128 四、一些学者对奴隶制的指控和福格尔的观点/136 五、争论和全面理解/139 第四节 福格尔:新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推动者/146 一、新经济史研究(计量学派)的方法论/146 二、定量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150 第五节 诺思:三轨制和间接计量法/153 一、“三轨制”经济:《1790一1860年美国经济增长》/153 二、推动新经济史研究/156 三、间接计量法/158 第六节 争论、影响以及计量学派的后期分化/160 一、计量学派研究方法的争论/160 二、计量学派的影响/164 三、计量学派的后期分化/168 第四章 70年代以后:新制度学派/172 第一节 新制度学派的出现和发展/172 一、研究视域:从小到大的复归/172 二、理论和方法:需要超越/175 三、代表学者:诺思/181 四、诺思的主要成就/182 第二节 诺思和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186 一、论点: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西方经济增长的关键/186 二、分析框架:人口增减引致制度变迁/19l 三、历史解读:西方世界的兴起/194 四、理论和历史统一的尝试:一种新范式/202 第三节 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206 一、制度变迁理论:一个概念性的分析框架/206 二、历史解读:两次经济革命/216 三、制度变迁理论的要点与不足/224 第四节 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230 一、制度等概念的进一步说明和界定/230 二、制度变迁研究的深化:路径依赖和学习/236 三、制度变迁的复杂和新古典分析范式的难以割舍/239 第五节 诺思以及新制度学派:理论创新和史论统一的努力/242 一、诺思:理论贡献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之处/244 二、诺思及新制度学派:“史”、“论”统一之努力/248 三、诺思:欧洲中心论的影子/252 第六节 诺思的改变、创新以及其他学者的努力/255 一、诺思:90年代后期的深入思考/255 二、诺思:2l世纪的改变和创新/258 三、格雷夫:制度和文化/261 第五章 对新经济史的解释/264 第一节 从经济史学史角度解释“新经济史革命”/264 一、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史研究的再次携手/264 二、再次携手的原因/267 三、新经济史与传统经济史的疏离/272 第二节 新经济史研究方法论的特点及不足/275 一、科学逻辑和实证主义标准/275 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及其分析范式/279 三、定量研究方法/287 第六章 新经济史革命对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影响/292 第一节 中国经济史研究传统/292 第二节 对新经济史革命及其方法论的相关评述/295 一、陈振汉:新经济史的研究方法是失败的/296 二、吴承明:新经济史方法论的良窳/300 第三节 关于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计量方法/302 一、彭泽益:中国经济史计量研究中的数据问题/304 二、杨膦升:计量研究中的数据问题/306 第四节 新经济史研究方法在中国的实践影响/309 一、计量学派的实践影响/309 二、新制度学派的实践影响/314 第五节 关于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方法/318 一、吴承明:史无定法/318 二、李伯重:史料考证为基、采用多种方法/319 第六节 对中国经济史学界影响不大的原因分析/321 余论:方法、理论和中国经济史研究/324 第一节 方法、理论与史观/324 一、假设、计量与经济史研究/324 二、解释历史的理论:尚需创新/328 三、历史观:不可忽视的哲学/330 第二节 新经济史革命以及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方法/332 一、新经济史革命/332 二、中国经济史研究:多因素分析和“史无定法”/333 主要参考文献/336 中文著作/336 中文期刊/344 学位论文/349 英文著作/349 英文期刊/351 后记/361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