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冯玉祥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毛斌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他耿直率真,又刚愎自用;他与蒋介石是拜把兄弟,却不杀仇人张作霖;他是军事天才,却在政治上屡失前蹄;他部下有很多民族英雄,却不乏民族败类;他戎马一生,却死于意外……

内容推荐

冯玉祥的一生,充满着斑驳陆离的社会交往、情感纠葛、恩怨秘闻,这便自然地构成了一个个曲折离奇的人生故事,绘就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历史画面。

他曾经发动滦州反清起义,反对洪宪帝制,讨伐张勋复辟,驱逐溥仪出宫,囚禁贿选总统曹锟,悬赏捉拿吴佩孚,抵制段祺瑞执政府,参加北伐、南口、中原大战及抗日战争,在这一系列的重大军事、政治活动中,有成功的辉煌,也有失败的灰暗。

他由普通一兵成为仅次于蒋介石的军事统帅,由一名典型的旧军人转变成一位可敬的民主斗士、杰出的爱国将领,最后走向新中国的传奇人物,其间的辛酸与曲折,数言难尽。

目录

第一章 坎坷身世

 乱世将军出世

 康格庄的孩子王

 灾难频仍,小科宝郁郁寡欢

 “冯玉祥”的由来

第二章 走向戎行

 十二岁拿起枪杆,俨然一个大兵

 目睹悲剧,力惩凶顽

 慈禧太后的“卡轮”

 打抱不平,义结金兰

 挨了二十军棍

 一声口令惊四野,赚得佳人入洞房

第三章 驻防东北

 故纸堆里长见识

 杀孙景山,初露锋芒

 他乡交挚友,思想第一次飞跃

 贝子贝勒们校阅,冯玉祥怨恨有加

第四章 滦州起义

 韩复榘投军,冯玉祥识友

 商震充说客,滦州发檄文

 滦州举兵失败

 递解回籍

第五章 东山再起

 无辜者人头高悬,冯玉祥愤慨万分

 岂有此理

 景县招募三好汉

 又添羽翼

 顶礼膜拜的基督教徒

 我不爱美人,你找你的英雄去

 章太炎痛骂袁世凯

 吉鸿昌郾城投军

第六章 镇压白朗

 高升了旅长

 领军西征,约法三章

 征剿白朗,大获全胜

 一颗头颅十万金,冯玉祥蒙在鼓里

 赵登禹请缨入伍

第七章 护国倒袁

 创办模范连,建自己家业

 奉命入川,无意充当袁世凯帮凶

 突出重围,不在拥袁簿上签名

 免去旅长,离开廊坊

第八章 讨伐辫军

 丁巳复辟,山雨欲来风满楼

 下山讨逆,辫军溃逃

第九章 逼下江南

 屯兵浦口的权宜之计

 武穴主和,播下仇怨种

 进军常德,不与南军作战

第十章 戍守常德

 常德咋成了日本人的租界

 刘汝明挨了四十军棍

 下令禁烟赌,婊子一个不留

 请撤除岗哨吧

 八字默契

 抓住空隙大练兵

 由抓军心到抓民心

 好景不长,挥师北返

第十一章 困居信阳

 我“冯玉祥”三字抵不上十万大洋?

 上保定,去北京,为部队生存请命

第十二章 陕西督军

 阴差阳错,当了师长

 把杨治清拿下去砍了

 鸿门宴上杀郭坚

 阎督军暴死,冯玉祥升迁

 刘镇华巴结,冯玉祥默许

 与靖国军合作

 应该教训教训这些洋鬼子

 营造督军署惹来的麻烦

第十三章 河南太守

 第一次直奉战争

 宰了鲍德全,又结仇恨果

 把常德经验搬到河南

 半年豫督,束马悬车

第十四章 闲官不闲

 吴佩孚百般刁难,冯玉祥金蝉脱壳

 与蒋百里论练兵之道

 与李大钊南苑会谈

 在困境中迈步

 收回旅顺大连的呼声

 索饷逼宫

第十五章 北京政变

 三巨头秘密联盟

 一夜政变,囚曹杀李

 悬赏十万大洋,购捕吴佩孚

 把溥仪那小子赶出紫禁城

 第二次伉俪之喜,与李德全结为夫妻

 签名迎段,不杀仇人张作霖

 天台山上,心事重重

 巨星陨落,冯玉祥远走张家口

第十六章 屯垦戍边

 雄心勃勃展新猷

 自摘基督将军之帽

 胡景翼之死

 郭松龄惨遭毒害,冯玉祥罪责难逃

 冯玉祥再次通电下野

第十七章 访苏期间

 在库伦加入国民党

 苏联欢迎冯玉祥

 南口惨败,冯玉祥仓促回国

第十八章 重振军威

 五原誓师

 固甘援陕,联晋图豫

 刘汝明走马解西安之围

 镇嵩军解体,冯玉祥联晋成功

 国共合作新发展

第十九章 出师北伐

 青天白日下的宣誓

 郑州会议,冯玉祥大滑坡

 冯玉祥清党反共,良心未泯

第二十章 鼎盛时期

 冯玉祥重展新猷,吴佩孚再跌低谷

 冯蒋换帖结盟

 继续北伐

 盟兄弟矛盾初显

 冯玉祥继续北伐,张作霖遇难身亡

 西山祭灵

第二十一章 大权旁落

 军政部长竟然“赋闲”

 冯玉祥一叠状纸当红包

 宋哲元陕西大屠杀,冯玉祥脸上失光彩

 冯玉祥偷鸡不成蚀把米

 联晋反蒋,反遭软禁

第二十二章 中原大战

 大战前夕,冯玉祥顾虑重重

 蒋介石险些成俘虏

 蒋介石战地悬赏,胡宗南抢得头功

 阎锡山处处掣肘,何成浚善治杂牌

 冯玉祥失天时地利人和,战局急转直下

第二十三章 光杆司令

 黑风吹雨又黄昏

 冯玉祥受骗上泰山,汪精卫挨骂回京沪

 抗日同盟军兴起又夭折

 冯玉祥欲变革,旧部敬而远之

 坐上中国第二把交椅

 副委员长成了蒋介石的花瓶

 西安事变,冯玉祥要替蒋介石当人质

 卢沟桥事变,冯玉祥泪洒秦淮

 庐山会议上的争吵

 无所事事的司令长官

第二十四章 督导长官

 戎马倥偬抗日忙

 大江中涌一孤峰

 冯玉祥要去缙云山当和尚

 冯玉祥到,鸡飞狗跳

 抗日胜利,冯玉祥又燃起希望之火

第二十五章 黑海遇难

 公开反蒋,盟兄弟矛盾激化

 我冯玉祥是堂堂的中国人,收买不了的

 将星陨落,冯玉祥黑海遇难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坎坷身世

乱世将军出世

原直隶保定府枣县的兴集镇,是前清同治、光绪年间新兴的一个集镇,地方不大,由原来的几户发展到近两百户人家。从远望去,一簇簇矮小的砖房,错落地分布在不到两里的集镇两侧。这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也没有几家诸如绸缎、百货之类的店铺。洪杨事起,兴集镇成了京畿卫戍之地,时常驻有一个标(相当团)以上的军队。有军队,就得有供军队官兵吃喝玩乐之所,于是乎,烟馆、酒馆、茶馆、客栈、堂班、妓院等等应运而兴,成了京畿道上不似繁华却似繁华、虚弱而臃肿的小小商埠。

镇东头有座关帝庙,驻有一支淮军部队,内有一个地位低下的哨官冯有茂。此人安徽曹县人,出身泥水匠,身高五尺有八,面方耳大,腰阔腿长。从小练就一身武艺,棍棒剑箭,样样精通,特别是臂力过人,能挺举一百五十斤重的石锁。年轻时,家乡频遭兵燹,便逃荒到皖北农村佣工度日。

冯有茂以后当了兵,去过新疆,后随队伍回到山东济宁,当了哨长。光绪五年,娶了一位姓游的妻子。第二年,有了第一个孩子叫基道。第三年,所在的部队解散,参加李鸿章的淮军,来到了保定的兴集镇,在这里保卫京畿。他为人刚毅木讷,不善巴结奉承,纵有一身武艺,当兵七八载,还是一个地位低下的哨官。当时部队官兵吸鸦片的多,冯有茂和他的妻子也染上了,几年的烟枪生活,把一个刚强勇猛的威武男子,变成了萎靡不振的瘪汉,肩膀耸了,眼睛凹了,颧骨突了,一副瘦削得遇大风而欲倒的样子。

光绪八年的十月(1882年11月14日),冯有茂的妻子游氏又要分娩了,这是第四胎,第二、三胎因家境窘困和出生后身体虚弱夭折了。这时冯家状况更糟,住的是一间一丈见方的斗室,睡的是土炕,煮饭用的地锅,一张矮方桌,几条小板凳,别无他物。四周的墙壁,被炊烟涂抹上了一层厚厚的灰,没有窗牖,连白天也显得一团漆黑。冯有茂回到家里,看见妻子躺在土炕上呻吟,连忙走上前去抚摸着她的肚皮,问道:“疼得厉害吗?小家伙在肚里动着?”

善良的妻子叹了一声:“女人生孩子,死命逃活命,只隔阎王纸一张,咋有不痛的呢?你快去找个接生婆来。”

三岁的基道,走到妈妈的跟前,不了解母亲临产痛苦的他,笑着说:“好啊,好啊!我有弟弟了!”这句话不打紧,引起了游氏的无限凄凉,眼泪也簌簌地落下来。她想到生下肚里这个孩子,便是四口之家了,丈夫每月只有五两六钱银子,米珠薪桂,能养得活吗?

冯有茂安慰他的妻子:“别难受,一株草,一滴露水,一天无绝人之路,保养身子要紧。我去请接生婆,还买些红糖、鸡蛋来。”

就在这晚的戌时左右,一个新生命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冀中平原降生了。接生婆抱着新生的婴儿向冯有茂夫妇贺喜:“冯老爷,冯太太,你们多有福气,这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浓眉大口,体壮腰肥,将来定是一位大官人。”

冯有茂见过孩子,嘴角上挂着一丝欣慰的笑容。游氏看看怀里的孩子,又看看丈夫的面色,悲喜交集,喜的是这孩子生得这么硬朗,悲的是能养大吗?

接生婆老于世故,心领神会,在一旁夸道:“我接生的孩子不下百十个人,还没有见到这样大个的,说句不中听的笑话,冯太太生这孩子,好有一比。”

“比啥?”冯有茂傻乎乎地问道。

“好比麻雀儿生鹅蛋。”

接生婆的话,逗得冯有茂夫妇噗哧地笑了。冯有茂想到生基道的时候,奶奶说孩子在北方生的,叫北宝。如今奶奶去世了,孩子叫个啥名呢?他同游氏商量:“这孩子叫科宝好吗?”

妻子不解其意:“为什么叫科宝呢?”

“科是科举呗,有了功名,才有出息啊。咱冯家没有出个顶子。”

游氏点点头,会心地笑了。然后说道:“你不是考上个武庠生吗?”

那是同治十二年,冯有茂在皖北的明光佣工,东家有两个少爷请了一位武术师教武,后来去县里应试,冯有茂是去服侍两个东家少爷的,鬼使神差地竞也考上了武庠生,从此有了功名,穿上了号褂子,走进了戎行,一晃便是十来年了。

三朝的那天,冯有茂的同事——在营里当师爷的杨先生,给科宝正式取了两个名字,派名基善,字焕章。

科宝生下来,老爱哭,不分白天黑夜地哭个不休,哭声传得很远很远。冯有茂是个有神论者,笃信佛教。房中悬着一幅白布绘的观世音菩萨。为了让孩子不哭闹,他不知在观世音神像前叩了多少个头,上了多少炷香,许了多少个愿,然而,一点也不灵验。当地的老百姓告诉他:儿子犯了关煞,要写些“夜哭关”在拂晓没有人踩过路之前张贴出去。

冯有茂照办了,请杨师爷写了些红纸帖儿: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夜睡到大天光。

一天,冯有茂起了个大早,拿着帖子在砭骨的寒风中踩着冰冷的积雪贴满了兴集镇通衢要道,希望过路的君子都能驻足念念一番,消灾解厄。然而,一天,两天,三天之后,他的小科宝还是整日整夜地哭闹着,只有吮吸乳汁的时候,才能安静下来。

顽皮的孩子不是幸灾乐祸,而是不善解人意。

一次,冯有茂在镇上巡逻,好几个八九岁的孩子围在他贴的“夜哭关”前在高声地念着,冯有茂乐滋滋地凑上前去,多么想听到他们念道“一夜睡到大天光”。哪晓得这群顽童却在大声地集体朗诵:“过路君子念一遍,一夜哭到大天光。”冯有茂的一股无名火直烧胸臆,举起拳头要朝他们揍下去,拳头随着思想的顿悟松下来:小家伙知道个屁,打有啥用?他把那红纸帖儿撕下来扔了。

就在这一天的下午,兴集镇来了个云游老和尚,住在冯有茂隔壁的悦来客栈。夜里听到小科宝不停地啼哭,那凄厉的哭声,惨惨戚戚,使他感到“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他对客栈的老板娘说:

“这孩子哭得够惨,哭了多久了?”

“生下来就爱哭,近来更厉害了。白天能睡上两觉,晚上老哭个不休。”

“没有治过吗?”

“咋没治过?孩子的爸,是这队伍里的哨官,信佛。他祈神许愿,贴‘夜哭关’,都不灵。”

老和尚点点头,随即说道:“我能治。你要孩子的大人抱来瞧瞧。”

老板娘同冯有茂的妻子相好,一溜烟地跑进冯有茂的家,说:

“冯大哥,冯大嫂,我家客栈里住了个云游老和尚,能治你小少爷的哭病,不妨抱去试试。那老和尚仙风道骨,仪表不凡,也许行。”

冯大嫂有些犯难:自己没满月,外面那么冷,孩子穿得单薄,怕治不好哭病倒感染了风寒。冯有茂也在寻思: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治不好,一个云游的和尚行吗?

两夫妇在踌躇,没有立即行动。老板娘说:“兴许这老和尚有办法。大嫂没满月,可以躺着,让孩子身上加一块棉絮,冯大哥抱着。不费灯草不费油,瞧瞧有什么不可呢?”

冯有茂一听也对,从炕上抱起小科宝,裹在自己的棉衣里,和老板娘走了出来。  老和尚接过孩子,仔细打量了一番,对冯有茂说:

“冯老爷,不瞒你说,贫僧在一个月前夜观天象,有将星下降人间,也许应在你的孩子身上。瞧!这孩子天庭饱满,地角方圆,定是一位治国安邦的大将军。如今阴气太重,阳刚不能外露,略施小术,就能治好的。”

冯有茂听了老和尚的话,喜不自胜,忙说:“多谢老师父关照,只是我一介武夫,贫而且贱,无以报答。”

老和尚听了,哈哈大笑起来:“你的孩子与我有缘。雕虫小技,何足挂齿?只要你们夫妇好好抚养这个孩子,让他长大成人,我就心满意足了。”说来也巧,老和尚在小科宝的劳宫、涌泉、膻中、合谷等穴位轻轻按摩,小科宝渐渐收敛了哭声,嘴角上微绽出丝丝的笑意。冯有茂和客栈的老板娘惊讶不止。俗话说:“吃药一千,遇药一丸。”神奇出在恰到好处。冯有茂接过孩子,向老和尚深深作揖谢恩。

自此,小科宝茁壮地成长起来。

P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5: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