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胜利的军队。半个多世纪前,英雄的中国人民解放大军席卷全国,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英明领导下,以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之势,解放了东北、华北、华中与西北,从胜利走向胜利。“横扫千军如卷席”“天翻地覆慨而慷”,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将胜利的红旗插上了南京“总统府”,全面迎来了新中国的解放。
多位军事专家鼎力推荐,本书为您再现解放军的历史王牌战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解放军横扫千军的四十大战役(上下)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
作者 | 姚有志//李庆山 |
出版社 | 白山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解放军,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胜利的军队。半个多世纪前,英雄的中国人民解放大军席卷全国,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英明领导下,以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之势,解放了东北、华北、华中与西北,从胜利走向胜利。“横扫千军如卷席”“天翻地覆慨而慷”,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将胜利的红旗插上了南京“总统府”,全面迎来了新中国的解放。 多位军事专家鼎力推荐,本书为您再现解放军的历史王牌战役! 内容推荐 本书选择并记叙了解放军在3年多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所进行的具有代表性的40个重大战役,展现了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各个战场上对主要以美式装备武装起来的强大的国民党军队,为共和国的前途和命运而展开的生死大搏杀。通过这40个大战役,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人民解放军在战争中由少变多、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以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之势夺取胜利的英雄气概,在城市、据点、山头、村寨、江河湖海前仆后继、顽强拼杀的壮烈情景,在第二条战线上斗智斗勇、策敌倒戈的精彩片断,特别是比较生动地刻画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导演了震惊世界的战略大决战的高超智慧,前线将帅服从全局、果断决策、灵活指挥、身先士卒的动人情景…… 目录 上党战役 保卫抗战胜利果实的第一仗(1945年9月10日至12日) 阎锡山充当急先锋 史泽波占据上党城 刘邓决定先打上党 战前双方兵力对比 攻取长治外围5城 刘邓指挥部队8次位移 追歼逃敌,俘获万人 独眼将军宴请败军之将 盘点 绥远战役 首创两军区协同作战之先例(1945年10月18日至12月14日) 蒋介石密电傳作义进犯华北 重庆谈判后蒋介石再发密令 聂荣臻乘美军飞机回到晋察冀 国共兵力5万对5.3万 创举:两大兵团协同作战 警卫员上战场 盘点 邯郸战役 大规模歼灭战的光辉范例(1945年10月23日至11月2日) 毛泽东指示在平汉路作战 刘伯承对敌情了如指掌 李达下达战斗命令 战前两军首长书信往来 敌军“听从”刘伯承的指挥 参谋长夜访敌军司令部 解放区各界欢送被俘将军 俘虏兵中出英雄 盘点 四平保卫战 首开大规模城市防御战先例(1946年4月18日至5月18日) 国共双方为争夺东北硝烟再起 苏联撒军时对国共两党的态度截然不同 蒋介石欲夺四平,我联军严阵以待 毛泽东的重要指示 四平被国民党军强形包围 浴血苦战3N天 四平战事令人焦躁不安 林彪撤出四平 盘点 中原突围 起了极大的战略作用(1946年6月27日至7月30日) 蒋介石拟“肃清”中原共军 中原部队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中原军区慎择突围方案 出敌不意,美蒋代表如梦初醒 北路突破重重封锁入陕南 南路突围遇阻 皮旅历险穿津浦进苏皖 敌我双方兵力损失对比 盘点 苏中战役 七战七捷,战史罕见(1946年9月3日至8日) 蒋介石咄咄逼人,苏中烽烟将起 粟裕对上级指示有不同意见 国民党军的秘密行动计划 有力战将和有利作战对象 七战七捷 毛泽东不相信打的是美械军队 粟裕司令员进行战役总结 苏中军区规定节省民力 盘点 定陶战役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1946年9月29日至10月12日) 蒋介石整兵,刘伯承练兵 毛泽东电示刘邓准备打大仗 蒋介石制订东西钳击计划 “长腿将军”想歼灭刘邓大军 刘伯承决定打整3师 “王疯子”立下军令状 刘伯承部仓促“撤逃” 火夫马夫也上阵 刘伯承被关在小洞里指挥战斗 ”福将”刘峙被撤职 盘点 张家口保卫战 不计一城一地得失(1946年12月15日至19日) 张家口成为晋察冀解放区首府 “北线夺取三路四城” 张家口被围 蒋介石下达进攻令 张家口是弃还是守 聂荣臻确定作战部署 防御准备 以弱对强,沉着应战 聂荣臻的一个失着 盘点 宿北战役 华东战区的一个转折(1946年12月17日至1947年4月3日) 徐州绥靖公署制订“结束苏北战争”计划 华东解放军制订应敌计划 毛泽东说粟裕同志主意多 陈、粟精心研究对策 围攻敌整编69师 孤立无援战强敌 盘点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 扭转东北战局的一役(1946年12月22日至1947年1月16日) 艰难时期的激烈争论 七道江会议作出正确决策 杜聿明重新调整部署 民主联军的一系列作战原则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七战七捷 林彪越级指挥6纵各师 国民党军总结经验教训 盘点 巨金鱼战役 员活用兵的典范(1947年1月2日至20日) 刘邓下达巨金鱼战役命令 延安“三巨头”会议确定新方针 战斗100天歼灭蒋军11万 开胜利品展览会为朱老总拜寿 16天激烈对抗 新纪录1天歼敌9000人 盘点 鲁南战役 35天歼敌3个整编师(1947年2月20日至23日) 国民党军决定进剿鲁南 参谋长越过司令员给中央发报 陈粟反常用兵先打强敌 《峄东作战计划) 薛岳调整兵力部署 敌整编N6师孤军深入 全歼“国军精华” 步兵打坦克 战役第二阶段新部署 攻峄县克枣庄 用敌炮打敌将 盘点 莱芜战役 一次空前的胜利(1947年3月13日至19日) 陈诚紧急制订“鲁南会战计划” 毛泽东多次致电华野 粟裕分析敌情 蒋介石判断失误 李仙洲集团被指挥得晕头转向 伏歼第77师 围歼李仙洲集团的部署 莱芜守敌被歼大部 军长韩练成突然失踪 蒋介石大骂王耀武 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 盘点 延安保卫战 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有机结合的经典之作(1947年3月13日至19日) 中共中央曾计划南迁 延安进入战备状态 保卫延安的军事部署 百架飞机瞄准延安 胡宗南召集军事会议 中央撤离延安前夕 胡军激战六日,占领延安空城 国民党军的“巨大胜利” 胡宗南名、利、女人三丰收 记者拆穿弥天大谎 盘点 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战役 三战三捷(1947年3月25日至5月日) 彭德怀受命于陕北危难之际 神秘的“昆仑纵队” 两孔半窑洞里提出“蘑菇”战术 西北野战兵团歼敌部署 胡宗南苦寻西北人民解放军 青化砭巧设口袋阵 羊马河作战1个部署3个方案 彭德怀调虎离山 盘点 泰蒙战役 大踏步进退,高机动回旋(1947年4月22日至5月1日) 山东解放区成为重点进攻对象 华野部队进行整训 华野诱敌行动未能实现 陈毅粟裕坦埠遇险 血战7昼夜阻敌10万余 华野丢失战机,军委勉励有嘉 盘点 孟良崮战役 战绩辉煌(1947年5月13日至16日) 毛泽东高瞻远瞩 决定“猛虎掏心” 蒋介石的“御林军”整74师 陈粟下达作战任务 包围圈外还有包围圈 激战孟良崮,围歼第74师 国民党军战报说张灵甫等“康慨成仁” 敌援军见死不救 化敌为我 水中架起一座“人桥” 盘点 鲁西南战役 高明出色的军事行动(1947年6月30日至7月28日) 毛泽东决定把战争引向蒋占区 秘密而周到的准备 刘邓发布强渡黄河的命令 中国发生了“六三○事件” 突破黄河天险乘胜东进 郓城战斗中突破口上的英雄 蒋军两师长被擒记 狼山战捷复羊山 打羊山集刘伯承大发脾气 盘点 进军豫西战役 忽东忽西歼疲敌(1947年8月22日至10月13日) 小河会议决定陈赓部队进军豫西 毛泽东给陈赓讲“破釜沉舟”的故事 陈赓部署出征 南征 半小时突破黄河天险 勇敢的“葫芦队” 猛打猛冲,所向披靡 毛泽东再示陈谢向西发展 转师南下活捉敌将武廷麟 盘点 沙家店战役 陕北战局的转折点(1947年8月18日至20日) 简易凉棚下召开的会议 蒋介石亲赴延安部署增援榆林 西北野战军主动撤出榆林 彭德怀特别“关注”敌整编36师 3天歼敌6000余人 毛泽东在战役结束时要吃红烧肉 盘点 清风店战役 创晋察冀歼灭战新纪录(1947年10月11日至22日) “通缉”毛泽东 晋察冀军区“打得碎了点儿” 准备出击保北 罗历戒被蒋介石骂得狗血喷头 杨得志等当机立断歼灭罗历戎 聚兵清风店 罗历戎等被俘 被俘将领争着与聂司令套老乡 盘点 石家庄战役 开夺取较大城市之先例(1947年11月6日至12日) 中央军委批准攻打石门计划 蒋军自信坐守三年 野战军依据敌绝密要图研究作战方案及部署 野战军司令向总司令下“逐客令” 6昼夜攻克石门 作家魏巍亲历的一个战斗场面 敌最高指挥官被俘 盘点 宜川战役 改变了西北战场的形势(1948年2月24日至3月3日) 打宜川设想的提出 彭德怀仔细分析敌情 王震冒险过黄河 两个纵队合围宜川 胡军活路不走走死路 刘戡援军钻进“铁笼子” 智取内七郎山 大战当前敌将之间互相扯皮 悲喜两重天 盘点 临汾战役 典型的阵地攻坚战(1948年3月7日至5月17日) 蒋介石电令加强临汾防务 徐向前立下攻克临汾的军令状 徐向前讲山西省历史典故 敌军建成坚固的“马其诺”防线 我军三次进攻才夺取东关 “土行孙”战法大显神通 活捉守敌3个重要人物 盘点 豫东战役 一次大规模的攻城打援(1948年6月17日至7月6日) 粟裕向中央军委建言 寻歼敌整编第5军设想 粟裕作出歼敌部署 放弃鲁西南改打开封 “在开封无真正战斗” 歼灭区寿年兵团 攻打区寿年,围歼黄伯韬 盘点 襄樊战役 灵活机动打孤城(1948年7月2日至16日) 刘伯承分析中原形势 刘伯承预先埋伏的棋子 襄樊敌军之兵力部署 刘伯承欲关门打狗 王近山亮高招 活捉康泽,赢得全胜 一份印满了血印的决心书 打开襄阳城大门,我军零伤亡 盘点 济南战役 首克敌重兵坚固设防的大城市(1948年9月16日至9月24日) 一天连发四封电报 华东野战军秋季作战方案 王耀武建议放弃济南,蒋介石不允 打济南,毛泽东亲点许世友 战前王耀武的兵力 华野两大集团曲阜议定攻城计划 许世友回忆攻克济南经过 回顾“茂岭第一连”“砚池连” 吴化文战场起义 “牺牲”的王耀武在电台里演说 盘点 辽沈战役 鏖战黑土地,夺取东三省(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 三国四方在中国东北土地上角逐 先打哪儿,毛泽东与林彪争论了好几个月 辽沈战役作战计划拟订过程 百万大军暗渡陈仓 北宁线作战,完成对锦州的包围 欲回师打长春,林彪再次挨批 攻锦作战敌我双方兵力部署 野战军领导人高度评价塔山阻击战 总攻锦州城 范汉杰被俘,范太太得金元卷1万元 围歼廖耀湘兵团的具体计划 辽西会战全歼蒋介石的“看家本钱” 轻取沈阳城 林彪的“失着”未给战役胜利带来影响 盘点 太原战役 一场殊死的血战(1948年10月5日至1949年4月24日) 令阎锡山自豪的太原城防 徐向前请命攻太原 阎锡山的兵力与部署 攻打太原的准备 太原战役提前13天爆发 一天一夜歼敌2个师 徐向前重新选定主攻方向 阎锡山吹嘘的四大要塞被攻克 围城休整 一场罕见的战斗 阎锡山的自杀谎言 会攻太原城垣 盘点 荔北战役 创造了平原作战的经验(1948年10月6日至18日) 胡宗南、钟松拔枪相向 毛泽东提出秋季作战计划 敌我双方兵力部署 358旅旅长不同意作战方案 2.5万敌军被歼经过 盘点 淮海战役 人民战争思想的伟大胜利(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 粟裕建议举行淮海战役 初战目标确定为黄伯韬兵团 几经修订的淮海战役作战计划 蒋介石的“徐蚌会战”计划 黄伯韬兵团为何临战西撤 粟裕调整围歼黄伯韬战役部署 蒋介石援救黄伯韬兵团的措施 聚歼黄伯韬兵团 黄伯韬死后享受“哀荣” 成立总前委 围歼黄维兵团的作战部署 蒋介石想救黄维却无兵可调 全歼黄维兵团经过 对杜聿明集团围而不歼之谜 杜聿明不愿执行突围令 杜聿明集团的末日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徐蚌会战惨败,蒋介石痛苦不已 盘点 平津战役 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相结合(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 毛泽东曾预想先阎后傅 傅作义布“一字长蛇阵” 林彪主张打蛇头,毛泽东则要打蛇尾 百万雄师秘密入关 敌对两军部署 必须隔断两敌,堵35军东逃 王牌军最后的下场 围攻张家口 傅作义痛哭失声 改攻两沽计划为夺取天津 陈长捷誓与天津共存亡 29个小时攻下“固若金汤”的天津城 傅作义固守北平作最后挣扎 傅作义的女儿是共产党 最后一次晚宴 和平改编北平国民党军 盘点 渡江战役 宣告蒋家王朝的灭亡(1949年4月20日至6月2日) 1947年提出渡江作战的构想 汤恩伯的江防部署 渡江时间的确定 渡江作战任务的具体部署 渡江部队解决船与渡的问题 百万雄师过大江 “紫石英”号事件 蒋介石下令所有部队撤出南京 粟裕、张震连发3个命令,追歼南逃之敌 上海外围作战 蒋介石险被活捉 上海大逃亡 人民的支援 盘点 扶郿战役 西北大会战第一回合(1949年7月10日至14日) 胡马集团摆“哑铃”阵势 扶郦战役方针的确定 阎揆要下达战役命令 胡马兵力分工 战役异常顺利 神军突然来临 俘虏当司机,首长乘车指挥战斗 胡宗南、马步芳等相互抱怨 盘点 兰州战役 迎来了大西北的解放(1949年8月12日至26日) 青宁二马面和心不和 毛泽东和彭德怀也看上了平凉 “西北联防军事会议” 马步芳作兰州会战具体部署 彭德怀决定先打青马 一野首战轻敌,试攻受阻 鏖战兰州 英雄战士的鲜血染红了营盘岭 解放兰州入城仪式 彭德怀派人补交饭钱 盘点 衡宝战役 典型的速决运动战(1949年9月13日至10月16日) 白崇禧退守衡宝,日夜不得安宁 毛泽东提出歼灭白崇禧的作战构想 敌军寄予厚望的作战计划 白崇禧中了蒋介石的“魔法” 林彪突然叫停 我1个普通师对敌4个精锐师 激烈而残酷的黄土铺战斗 “钢军”的末日 陈伯钧副司令员的“三个想不到” 游击队的有力配合 盘点 漳厦金战役 渡海登陆作战的序曲(1949年9月19日至10月28日) 蒋介石亲自部署漳厦金地区防务 中央军委指示提前入闽 叶飞的谋略 以少胜多,巧取漳州 第10兵团泉州作战会议 汤恩伯吹嘘厦门“固若金汤” “旱鸭子”成为水中蛟龙 强攻海上花园 解放战争史上悲壮的一页 叶飞谈金门失利的教训及原因 盘点 广东战役 解放战争史上极其重要的篇章(1949年10月2日至11月4日) 蒋军防守广东的部署 大迂回大包围作战方针的确立 赣州会议讨论解放广东的作战计划 陈赓的三路分兵部署 走过胸膛山的“天下能手” 尖刀班班长心底的秘密 入粤作战经过 毛泽东作仲裁 余汉谋率残部撤逃海南 盘点 成都战役 国民党军大陆上最后一个战略集团被歼灭(1949年11月30日至12月30日) 蒋介石部署“大西南防线” 刘邓发出川黔作战基本命令 重庆解放,成都待攻 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率部起义 国民党军“敢死队”刺杀蒋介石 胡宗南集团成为瓮中之鳖 树倒猢狲散 赢得最后较量 11个人俘敌1个团 盘点 海南岛战役 成功的岛屿进攻战(1950年3月5日至5月1日) 薛岳在海南岛上组织了“伯陵防线” 攻打海南岛,毛泽东慎之又慎 攻打海南岛的作战会议 “东北虎”下海创奇迹 诸葛孔明借东风,解放军借东北风 亲历者说“海南防卫作战计划” 木船小炮轰倒敌军舰司令 毛主席要求连吃三顿红烧肉庆祝琼岛解放 黎族、苗族等群众伏击国民党部队 盘点 试读章节 上党地区,四面山势高峻,峰峦耸立,东有太行之险,西有太岳之固,南有中条山横亘,北有叠嶂环抱。这里是晋冀鲁豫解放区的腹心地区,是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根据地。蒋介石抢占抗战胜利的果实便是从上党地区开始的。 八年的抗日战争,使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也锻炼了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威望空前提高,并在战争中创造了一个有1亿以上人口的解放区和有120多万人的军队。战争还促进了全国人民的空前觉悟和团结。经受长期战争苦难的中国人民,迫切需要和平与安定,要求实现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建立一个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但是,在抗日战争中一直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国民党反动派,却企图在日本投降以后,发动反人民的内战,消灭中国共产党,篡夺抗战胜利果实,继续维持其独裁统治,把中国人民重新推入黑暗的深渊。因此,抗日战争一结束,国内的阶级矛盾就急剧地增长起来,并上升为主要矛盾。 日本一投降,蒋介石就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疯狂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积极准备内战。1945年8月11日,也就是日本要求投降后的第二天,蒋介石就利用其所谓“抗战最高统帅”的名义,连续发布反动命令。一方面命令八路军“原地驻防待命”,不许收缴日伪军的枪械;一方面却命令国民党的军队“二切依照既订军事计划与命令积极推进,勿稍松懈”,向解放区开进;同时,命令伪军“负责维持地方治安”,固守所占地区,阻止人民军队受降。 8月15日,蒋介石的发言人宣布,“委员长之命令,必须服从”“违反者即为人民之公敌”。这样就把抗日战争时期的同盟者的关系,一变而为敌对关系了。这是蒋介石公开发出的全面内战的信号。蒋介石为了准备内战,大量收编伪军,帮其抢占地盘,并无耻地要求侵华日军在原地“作有效之防卫”,帮他看守地方。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抢占抗战胜利果实,在蒋介石亲自导演下,在日本投降后的几天内,便形成了蒋、日、伪的大合流。 与此同时,蒋介石借口受降,从其大后方——西南、西北调动大批军队,向我华北、华中、华南各解放区进逼,积极作内战的准备,企图首先在美国的援助和日伪军的接应下,抢占南京、上海、北平、天津等大城市,打通同蒲、平绥、平汉、津浦各铁路线,进军华北,分割解放区,然后对解放区实施大举进攻。 向华北进攻的蒋军:东路,以第10战区李品仙等部,由皖北经徐州沿津浦路北犯。中路,以第11战区孙连仲的部队,由豫西经郑州、安阳北犯,企图打通平汉路,与第1战区胡宗南的部队在石家庄会师。西路,以胡宗南的部队,由关中经临汾、太原、石家庄北犯;以第12战区傅作义的部队,由绥西向东进犯我绥东、察西地区,企图占领张家口;以第2战区阎锡山的部队,侵占我晋东南长治地区。 同时,美国派遣9万多美军陆续在塘沽、青岛、上海、秦皇岛等地登陆,还公开为蒋介石空运部队到北平、天津和南京、上海,海运部队到东北、华北、华东等沿海港口,抢先控制上述战略要地。美蒋紧密勾结,内战危机严重地威胁着全国人民。 9月上旬,国民党军队气势汹汹地对晋冀鲁豫解放区,从东、西、南三面构成了大军压境态势。东南方向,李品仙部3个军,先头部队迅速进抵徐州;西南方向,胡宗南部2个军,已经过了风陵渡,沿同蒲路北犯;正南方向,孙连仲部在以郑州为中心的陇海、平汉路十字交叉地区,云集七八个军,其中三四个军正在筹划沿平汉路北上。此外,在晋冀鲁豫区域内还有10万日伪军没有解除武装,仍然盘踞在铁路沿线或主要公路沿线附近,控制着上百座城镇。日伪军受蒋介石之命,对八路军拒不投降,继续顽抗,等待国民党政府的封官加委,准备迎接国民党军北上。 与上述蒋介石军队相配合的阎锡山军队,成为进攻晋冀鲁豫解放区的急先锋。他们出发时间最早,速度最快,早已经从背后插进了晋冀鲁豫解放区的腹地上党。P002-003 序言 在缔造共和国繁荣与富强的进程中,我们已经取得了历史性进步。但任重而道远,时下我们更需要发扬不畏艰难、不怕挫折、勇于拼搏、善用智慧、求变创新、争取胜利等的精神。 在汶川抗震救灾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如同98抗洪、大兴安岭灭火等抢险救灾一样,英勇无畏、忠贞坚强、不怕疲劳、不怕牺牲、连续作战……这不正是我们需要学习与弘扬的精神吗!不过,这仅仅是人民解放军在和平时期的一种精神表现,其实,与其在战争年代中的精神表现还相距甚远。如果说,解放军在和平时期精神表现的下面更多的是流汗的话,那么在战争时期精神表现的下面更多的是流血;前者是以吃大苦耐大劳为代价的,而后者则是以生命作抵押的。为此,我们要全面、扎实地学习和发扬人民解放军的精神(这实际上也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就不能不穿过数十年的时空隧道,打开那尘封已久的战争档案,去看看解放军当年是如何凭着勇敢和智慧,克服千难万险并战胜敌人的。这其中的现实价值恐怕是不会因解放军战争历史的久远而变轻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3年多的解放战争中,是靠着勇敢顽强、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由弱变强、由小变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在战争中,解放军使用的大部分武器。依然是红军时期的小米加步枪,一部分是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中从敌人手中缴获的武器,而国民党军使用的主要是美式装备和100万投降日军交出的大批现代化武器,包括900多架轰炸机和战斗机,100多艘军舰。数以万计的大炮、坦克等。解放军在战初仅有野战部队61万人,地方军66万余人,国民党军则有430万人,敌我双方兵力对比为3.4:1。解放军就是凭着这样的力量,在800多次主要战役战斗中,共歼敌807万余人,解放了除台、澎、金、马等岛屿以外的全部国土。 本书选择并记叙了解放军在3年多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所进行的具有代表性的40个重大战役,展现了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各个战场上对主要以美式装备武装起来的强大的国民党军队,为共和国的前途和命运而展开的生死大搏杀。通过这40个大战役,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人民解放军在战争中由少变多、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以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之势夺取胜利的英雄气概,在城市、据点、山头、村寨、江河湖海前仆后继、顽强拼杀的壮烈情景,在第二条战线上斗智斗勇、策敌倒戈的精彩片断,特别是比较生动地刻画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导演了震惊世界的战略大决战的高超智慧,前线将帅服从全局、果断决策、灵活指挥、身先士卒的动人情景…… 本书的编撰参阅了大量史料(附后),在此谨向这些史料的作者、编者致以谢忱! 作者 2009年初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