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和营养师共同编写,采用中西医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博采众长,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了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造血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营养)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肿瘤、外科疾病、儿科疾病、妇产科疾病、男科疾病、五官科疾病、皮肤科疾病等十四大类141种疾病的饮食宜忌问题,其内容科学实用,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是各类疾病患者进行食疗和健康人群自我保健的良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常见病饮食宜忌 |
分类 |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
作者 | 高新彦//谢英彪 |
出版社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和营养师共同编写,采用中西医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博采众长,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了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造血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营养)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肿瘤、外科疾病、儿科疾病、妇产科疾病、男科疾病、五官科疾病、皮肤科疾病等十四大类141种疾病的饮食宜忌问题,其内容科学实用,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是各类疾病患者进行食疗和健康人群自我保健的良方。 内容推荐 “药食同源,饮食治病”,这是古今中外有识之士皆认同的观点,然而,针对患有不同疾病、体质各异的患者,如何科学合理地调节饮食,包括宜吃什么,忌吃什么,却是一门大学问。鉴于此,本书将博大精深的古老中医学与科学严谨的现代医学融为一体,对141种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给读者开列了简明而具体的饮食宜忌清单,借以达到以食防病、以食疗疾、以食养生和以食增寿的目的。本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各类病人进行食疗和健康人群自我保健的良方。 目录 一、呼吸系统疾病饮食宜忌 1.感冒 2.支气管炎 3.支气管哮喘 4.支气管扩张 5.肺炎 6.肺结核 7.肺脓肿 二、消化系统疾病饮食宜忌 1.呃逆 2.消化不良 3.呕吐 4.腹泻 5.痢疾 6.便秘 7.急性胃炎 8.慢性胃炎 9.消化性溃疡 10.病毒性肝炎 11.脂肪肝 12.肝硬化 13.胆囊炎 14.急性胰腺炎 15.慢性胰腺炎 16.溃疡性结肠炎 三、循环系统疾病饮食宜忌 1.高血压病 2.冠心病 3.心肌梗死 4.心力衰竭 5.病毒性心肌炎 6.风湿性心脏病 7.肺源性心脏病 四、造血系统疾病饮食宜忌 1.贫血 2.再生障碍性贫血 3.白细胞减少症 4.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五、泌尿系统疾病饮食宜忌 1.泌尿系感染 2.急性肾炎 3.慢性肾炎 4.肾病综合征 5.慢性肾衰竭 6.泌尿系结石 7.肾结核 8.血尿 9.水肿 10.腰痛 六、内分泌、代谢、营养系统疾病饮食宜忌 1.单纯性甲状腺肿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3.糖尿病 4.高脂血症 5.单纯性肥胖 6.蛋白质缺乏及营养不良 7.痛风 8.骨质疏松症 七、神经系统疾病饮食宜忌 1.头痛 2.失眠 3.眩晕 4.脑卒中 八、肿瘤饮食宜忌 1.肺癌 2.胃癌 3.原发性肝癌 4.鼻咽癌 5.乳腺癌 6.宫颈癌 7.肾癌 8.胰腺癌 9.肠癌 10.白血病 九、外科疾病饮食宜忌 1.疖 2.痈 3.化脓性感染 4.丹毒 5.颈淋巴结结核 6.急性乳腺炎 7.痔 8.脱肛 9.肛裂 10.肛门周围湿疹 1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2.骨折 13.烧伤、烫伤 14.风湿性关节炎 十、儿科疾病饮食宜忌 1.麻疹 2.水痘 3.流行性腮腺炎 4.百日咳 5.夏季热 6.小儿营养不良 7.自汗、盗汗 8.婴儿夜啼 9.佝偻病 10.注意缺陷障碍 11.小儿遗尿 十一、妇产科疾病饮食宜忌 1.月经不调 2.痛经 3.闭经 4.功能性子宫出血 5.白带异常 6.子宫脱垂 7.更年期综合征 8.妊娠呕吐 9.先兆流产与习惯性流产 10.产后发热 11.产后缺乳 十二、男科疾病饮食宜忌 1.勃起功能障碍 2.遗精 3.早泄 4.精液异常 5.前列腺增生 6.不育症 十三、五官科疾病饮食宜忌 1.急性结膜炎 2.夜盲症 3.近视眼 4.青光眼 5.白内障 6.耳聋、耳鸣 7.化脓性中耳炎 8.鼻前庭疖 9.鼻出血 10.变应性鼻炎 11.鼻窦炎 12.慢性咽炎 13.喉炎 14.龋齿 15.牙周病 16.口腔黏膜病 十四、皮肤科疾病饮食宜忌 1.湿疹 2.神经性皮炎 3.接触性皮炎 4.脂溢性皮炎 5.皮肤瘙痒症 6.银屑病 7.疥疮 8.带状疱疹 9.荨麻疹 10.痤疮 11.黄褐斑 12.冻疮 13.斑秃 14.早秃 15.脂溢性脱发 16.白癜风 17.疣 试读章节 1 感冒 感冒是一种由风邪侵入机体所引起的,以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等为特征的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医称之为“伤风”。感冒的病因,主要是由于生活起居失常、寒温失调或疲劳过度,以致腠理疏懈、卫气不固,逢气候突变,外邪乘虚侵犯肺卫而为病。一般表现为风寒、风热两种类型,若兼感时令之暑、湿,则又有挟湿、挟暑的不同。体质较强者,多以表证为主,较易解散。若老年、体弱者,抗邪能力较差,外邪易由表入里,加重病情;体虚感冒,则有偏阳虚与偏阴虚之异。总的来说,感冒属于外邪侵犯,所以,原则上感冒初起宜吃清淡稀软饮食或食物,忌吃油腻、黏滞、酸腥、滋补食物,以防闭门留寇,外邪反不易驱出。风寒感冒者宜吃具有辛温发汗散寒之品,忌吃生冷性凉食物;风热感冒者宜吃辛凉疏风、清热利咽食物,忌吃辛辣性热食品。 宜 感冒患者的饮食应以面食为主,并摄入高维生素、高蛋白质的食物,如豆制品、牛肉、兔肉、动物内脏、鱼虾、海鲜品、奶制品等。不宜食入过量的油腻食物和脂肪,主要因为感冒患者的脾胃功能低下,对脂肪不易消化、吸收。其次,大量的油脂分布于食管、咽喉部位,也不利于分泌物的排除。感冒后期,则宜多食开胃健脾之品,以及调补正气之物,如大枣、扁豆、银耳、芝麻、龙眼、海参、黑木耳、黄豆制品等。感冒初期宜大量饮水,以适应机体代谢增强的需要,后期应多进食水果,对减轻症状,促进康复很有益。 感冒初期宜食清淡及促进发汗的食物,可饮生姜红糖茶发汗;亦可饮服大枣生姜汤,以增强抵抗力。还可用葱白适量与米煮成粥,吃后盖被发汗。感冒发热时因出汗很多,因此必须补充水分。可以根据病人的嗜好,或者喝凉开水,或者喝茶水。同时还要多喝果汁,以便补充维生素C。患者宜进食藕粉、牛奶、稀饭、米汤、新鲜蔬菜和水果。油腻的食物在胃内滞留时间较长,难以消化,所以在食欲恢复之前最好不要吃。 凡感冒患者,应分清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并分别选用适宜食物。生姜、葱白、紫苏叶、金银花、荷叶、薄荷、白菊花、豆豉、芫荽、橄榄、红薯、荸荠、萝卜、辣椒、冬瓜、丝瓜、大蒜、扁豆、绿豆、梨、西瓜、甘蔗、胖大海、罗汉果、芦根等均可选用。 根据中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治疗原则,凡风寒感冒者宜吃温热性或平性的食物,诸如醋、胡椒、花椒、肉桂、大米粥、砂仁、洋葱、南瓜、赤小豆、豆芽、豇豆、杏、桃、樱桃、山楂、金橘、柠檬、佛手柑等;风热型感冒者宜食用寒凉性的食物,如苹果、柿霜、枇杷、柑、橙子、猕猴桃、草莓、柿子、香蕉、无花果、旱芹、水芹、青菜、蕹菜、苋菜、菠菜、金针菜、莴苣、枸杞头、菊花脑、豆腐、面筋、瓠子、红薯、黄瓜、马兰头、菜瓜、苦瓜、番茄等。 预防感冒宜首选动物肝脏。因为肝脏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特别是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和较多的维生素B12,这些维生素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忌 风寒感冒患者饮食上要忌食生冷寒凉、酸味、涩味的食物,应该吃带有温性的食物,如生姜、葱白、豆豉等。风热感冒患者的饮食,首先要忌食酸涩食物,其次忌食辛热食物,还要忌食肥甘厚味。应该吃辛凉清淡的食物,如菊花、茶叶、白菜、白萝卜、甜梨、甜橙等。大汗后忌吃羊肉、鸡肉、猪肉、狗肉、兔肉等。 风热感冒者忌食:龙眼、大枣、荔枝、樱桃、鹅肉、羊肉、牛肉、狗肉、鸡蛋、海参、鸡肉、甲鱼、胡椒、花椒、砂仁、丁香、生姜、肉桂、辣椒、荜茇、吴茱萸、荜澄茄、大茴香、小茴香、阿胶、人参、黄芪、胎盘等。 风寒感冒者忌食:蚌肉、蚬肉、田螺、蛤蜊、螃蟹、鸭肉、鸡肉、猪肉、香蕉、西瓜、柑、葡萄、乌梅、柿子、柿饼、芡实、菊花脑、金银花、鱼腥草、金樱子、百合、银耳、生萝卜、生藕、生红薯、生丝瓜、生冷荸荠、生黄瓜、绿豆芽、莼菜、芹菜、马兰头、枸杞头等。 P1-3 序言 食物大都来自植物和动物。人们通过饮食获取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和能量,以维护生命与健康。科学合理的膳食调节不仅可预防控制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延长寿命,而且还能提升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不合理的饮食,导致的营养过度或不足,都将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饮食过度会因为营养过剩导致肥胖症、糖尿病、胆石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等多种疾病,甚至诱发肿瘤,如乳腺癌、结肠癌等。不仅严重影响健康,而且会缩短寿命。 人在生病时,常常关心如何进食,宜吃什么,忌吃什么?民间口口相传的经验也非常多,但是否科学与合理还是要听医生的。饮食宜忌是中医食疗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辅助治病、保健延寿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说来,饮食宜忌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饮食宜忌指疾病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而广义的饮食宜忌则是根据人的体质、疾病的性质、食物的成分和性味,将食物分为有益和有害两类。西医和中医都强调饮食对疾病的影响,西医的饮食宜忌是根据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提出来的,强调补充足够的营养成分,同时也要注意忌口。虽然西医的饮食宜忌理论发展较晚,但许多内容与中医类同。 本书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和营养师共同编写,采用中西医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博采众长,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了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造血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营养)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肿瘤、外科疾病、儿科疾病、妇产科疾病、男科疾病、五官科疾病、皮肤科疾病等十四大类141种疾病的饮食宜忌问题,其内容科学实用,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是各类疾病患者进行食疗和健康人群自我保健的良方。 我们认为,病人虽要注意饮食宜忌,但也不必过分强调忌口,以免引起营养不良。任何疾病,都需要在及时治疗和护理调养的同时,注意饮食调节和各种营养素的合理补充,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早日康复。 编著者 2008年8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