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面孔和灵魂。没有汉字也就不会有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可以说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母。
本书将汉字中蕴藏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与充满情趣的故事联姻,把原本晦涩难懂的训诂知识讲得透彻、易懂、妙趣横生,用故事形式讲述汉字的历史、文化和奥秘,揭示汉字的形成和演变规律,对汉字同汉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审美情趣及心理、思维习惯诸方面的关系作了阐述。同时收录近200幅精美图片,包括文字拓本、示意图、书影、文物照片及语言学者像等,使读者能更直观地了解汉字文化和中华文明。
没有汉字就不会有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所以说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母。本书从汉字的起源开始,讲述了汉字的造字法则、形声制的确立、汉字字体的演变等汉字发展的历史,并对21世纪汉字的前途作了积极的展望,指出在信息化时代,汉字已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势。书中还对如何阅读古籍、如何纠正错别字等问题,从训诂的角度进行了讲解。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充满激情,妙趣横生,生动的故事像抒情诗一样打动人心。
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中华民族是世界民族之林中唯一一个延续几千年文明没有间断的民族,它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灿烂文明成果,诸如“四犬发明”等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汉字对中华文明的记录与传承,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基础,对中华文明的传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民族有文字的历史至少有5000年了,难怪人们称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一、世界上的文字
语言是先于文字产生的,早在人类社会形成时语言就开始使用了,这种历史长达几万年甚至更长。那时,远古人类没有记录语言的文字,所有的信息都是靠口耳相传。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生产力的进步要求有一种载体来记录现实生活实践了,这时文字产生了。
现在,世界范围内的语言种类多达几千种,而文字数量要少得多了。有许多民族至今只有语言而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本民族的信息仍然依靠世代口耳相传。文字是用来记录本民族语言的,它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能够传播万里,流传千年万年。在世界文字中,曾经出现过几千和古老的文字,其中最古老的有三种:古代埃及的圣书字,古代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还有中国商代时期的甲骨文。这些文字都有几千年的历史。它们都曾占据在世界文明的金字塔尖,都曾照耀过世界文明的旅途。
(一)圣书字
大约在5000多年前,古老的埃及创造了自已的文字,就是圣书字,俗称埃及象形文字。它是一种意音文字,主要由音符(表音)、意符(表意)和限定符构成。它有3种字体:碑铭体、僧侣体和大众体。碑铭体起初是雅俗通用的,后来成为雕刻在金字塔和神庙石壁上,以及绘写在石器和陶器等器物上的庄严字体,成为装饰性的正体,同时届是3种字体的总称。其符号外形很像图画,但实际上大都早已失去象形的功能。僧侶体是实用的草体,主要用于宗教写经。这两种字体的内部结构完全一致。大众体又称书信体,它是在僧侶体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
公元前525年,波斯人征服了埃及。矣及被编制为波斯帝国的一个省。埃及被迫使用波斯文,圣书字被限制使用了。在亚历山大征服埃及之后,在马其顿和罗马统治时期,圣书体继续被使用。公元4世纪左右,只有很少的埃及人丕能够读出这些埃及象形文字。公元329年,狄奧多西一世统治了整个罗马帝国。他是最后一位统治统一的罗马帝国的君主,他确定基督教为国教。公元391年,狄奥多西一世下令关闭了所有非基督教的神殿,从此就再也没有建造过刻有埃及象形文字的纪念碑或者神殿。随着最后一位能够读懂埃及圣书字的僧侶的去世,圣书字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
1799年,拿破仑军队远征埃及时,在罗塞塔城附近挖掘战壕,偶然间发现了一块用三种文字写成的黑色石碑,这块石碑后来被称为“罗塞塔石碑”。这块石碑给解读埃及古文字带来丁关键性的资料。对解读埃及象形文字做出杰出贡献的是英国物理学家、医生、波动光学的奠基入托马斯·扬(Thomas Yong,1773-1829)和法国历史学家、语言学家让-弗朗索瓦·商博良(Jean-Franç;ois Champolion,1790-1832)。托马斯·扬是一个追求真理的学者,他曾因辨识了一块埃及古石碑上的象形文字,逝世前仍致力于编写埃及字典的工作。商博良从1822年到1824年完全投入到对罗塞塔石碑的研究,发表了多篇论文,成功地译解出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结构,这些符号有些是字母,有些是音节文字,有些则是义符,一个符号代表一整个事物。他编制出完整的埃及文字符号和希腊字母的对照表,为后来解读大量的古埃及遗留下的纸草文书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工具。他还发现了一份记载着从拉美西斯二世以来所有埃及法老名录的纸草书的重要性。商博良在1830年几乎完全破译了埃及象形文字。从此,世人又得以领略古老的埃及文明。
(二)楔形文字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都发源于亚洲西部的亚美尼亚高原。公元前4000年左右,这里就有了最早的居民——苏美尔人。他们创造了灿烂的苏美尔文明,最能反映这种文明特征的是他们的文字——楔形文字。它被亚述人、巴比伦人和波斯人继承,逐渐成为音形结合的文字。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