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写的《信息技术教学论》一书在内容、结构上都做了创新的尝试。首先,在内容上力图以新的教育理论和理念为主导,以信息技术教学论为主线,以信息技术新课程为载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结合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结合这次全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对信息技术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提出了我们的一些观点、建议。其次,在结构上注意理论与实践结合,在阐述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同时,通过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案例来说明或示范,强调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实践,以提高师范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教学创新能力。
第1篇 理论方法篇
1 绪论
1.1 信息技术教育
1.1.1 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
1.1.2 信息技术教育的几何模型
1.2 师范信息技术教育的教育目标、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教育目标
1.2.2 教学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信息技术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1.3.1 国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l.3.2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思考练习
2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与教科书
2.1 课程的名称
2.2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
2.2.1 教学大纲的作用、组成
2.2.2 信息技术课程2000指导纲要/2003新课标
2.2.3 国际信息处理学会“中学信息学课程”纲要
2.2.4 新课程标准实施申要注意的问题
2.3 信息技术教科书
2.3.1 几种典型的教科书
2.3.2 选择教材的原则
2.3.3 编写信息技术教科书的建议
2.3.4 信息技术多媒体教材的结构
2.4 信息技术教学参考书
思考练习
3 信息技术教学法
3.1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3.1.1 多媒体教育应用的意义
3.1.2 多媒体教学网的教学模式
3.1.3 基于VOD的教学模式
3.1.4 基于Internet的教学模式
3.2 经典教学过程及其原则的应用
3.2.1 信息技术教学过程的特点
3.2.2 教与学的关系
3.2.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3.2.4 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原则
3.2.5 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3.3 信息技术课程素质教学法
3.3.1 讲授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3.3.2 谈话法——发展学生思考力
3.3.3 操练法和实验法——增强学生记忆力
3.3.4 演示法——提高学生观察力
3.3.5 讨论法——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3.6 探究法——开发学生创造力
3.3.7 程序教学法——培养学生分治能力
3.3.8 微型教学法——培养学生师范技能
3.4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3.4.1 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技巧
3.4.2 课堂教学板书的技巧
3.4.3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申的应用
3.4.4 教学网络的应用
3.5 信息技术学习方法的指导
3.5.1 计算机与创造性学习
3.5.2 拓展化的学习方法
3.5.3 信息化体验式学习
3.5.4 分布式学习
3.5.5 移动学习
思考练习
4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4.1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概述
4.1.1 教学设计基本要素
4.1.2 教学设计过程及其组成
4.1.3 教学设计流程
4.1.4 教学设计的特点
4.1.5 教学设计的应用
4.2 信息技术教师的备课
4.2.1 备课的分类
……
第2篇 教学实践篇
第3篇 资源建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