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告诉你的或许不是人生的全部,但一定是那些生命中最经典、最震撼心灵的华彩片断。人类所有的高贵品质和不屈精神,都浓缩在这一个个小故事中。每一次与这些故事相遇,我们的心灵都会激动不已;每一次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对视,我们都会从中汲取新的力量,使心灵涤荡。在人生的旅途上,从少年到成年,从懵懂到成熟,不管我们是孩子还是成人,都难以忘记这些故事中的片言只语。
本书故事分为“成长篇”、“哲理篇”、“真情篇”三个篇章,所选的每一个故事都积极向上,充满力量和爱,既能够涤荡人的心灵,消除情感的误区,又能够帮我们找回自信和自尊,积极地面对人生。
下面,请翻开这本精彩的故事集,让我们的心灵有机会靠岸;请聆听故事中的真善美,感悟其中点点滴滴的人生道理,让这浓香的心灵鸡汤滋润我们的生命
本书故事分为“成长篇”、“哲理篇”、“真情篇”三个篇章,所选的每一个故事都积极向上,充满力量和爱,既能够涤荡人的心灵,消除情感的误区,又能够帮我们找回自信和自尊,积极地面对人生。“成长篇”在平凡的故事中暗藏着善良和勇气,告诉我们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假设,也会爆发出伟大的人格力量,让世故和自以为是的人在美好的心灵面前无地自容。“哲理篇”通过一个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哲理无处无不在。例如,通过一个人说出的话,你就能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那些既没有理想也没有目标的人,只顾埋着头干活,他们的生活就如行尸走肉;那些有目标却没有理想的人,只是为了赚钱糊口而活。他们的人生缺少远大志向,注定一辈子劳苦奔波;那些既有远大理想也有具体目标的人,即使做着一份微不足道的工作,也能胸怀大志,每天开开心心地工作。不管这个世界对你公不公平,你都要以一份理想和乐观支撑自己往前走,正如那句经典的电影台词:“人活着总是要有点理想的,否则跟咸鱼又有什么分别?”“真情篇”则告诉我们:真情并不稀缺,它就在我们身边悄无声息地生长着,它永远会在我们的心灵上耕耘,摘除杂草,灌溉清泉,栽种自信、坚强和奋斗的力量。
真正的山顶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很远的地方,一位老酋长生命垂危。
他找来村中最优秀的3个年轻人,对他们说:“现在是我要离开你们的时候了,我要你们为我做最后一件事。你们3个都是身体强壮且智慧过人的好孩子,现在,请你们尽其可能地去攀登那座我们一向奉为神圣的大山。你们要尽可能爬到最高、最险的地方,然后,折回头来告诉我你们的见闻。”
3天后,第一个年轻人回来了,他神采奕奕,衣履光鲜:“酋长,我到达山顶了,我看到繁花夹道,流泉淙淙,鸟鸣嘤嘤,那地方真不坏啊!”
老酋长笑笑说:“孩子,那条路线我当年也走过,你说的鸟语花香的地方不是山顶,而是山麓。你回去吧!”
一周后,第二个年轻人也回来了,他精神疲倦,满脸风霜:“酋长,我到达山顶了,我看到高大肃穆的松树林,我看到秃鹰盘旋,那是一个好地方。”
“可惜啊!孩子,那不是山顶,那是山腰。不过,也难为你了,你回去吧!”
一个月过去了,大家开始为第三位年轻人的安危担心,他却一步一蹭、衣不蔽体地回来了。他发枯唇燥,只剩下清炯的眼神:“酋长,我终于到达山顶了。但是,我该怎么说呢?那里只有高风悲旋,蓝天四垂。”
“难道你在那里一无所见吗?难道你连蝴蝶也没有看见一只吗?”
“是的,酋长,高处一无所有。我所能见到的只有我自己,只有‘个人’被放在天地间的渺小感,只有想起千古英雄的悲激心情。”
“孩子,你到达的是真正的山顶。按照我们的传统,天意要立你做酋长,祝福你。”
真英雄何所遇?他遇到的是全身的伤痕,是孤单的长途以及愈来愈真切的渺小感。
心灵感悟:
只有克服困难,努力攀登才能到达真正的顶峰,才能领略山顶的独特风光。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成功者爬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
你们在做什么
有人曾问3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工人说:“砌砖。”
第二个工人说:“我正在赚钱。”
第三个工人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
简短的回答使各人的工作态度跃然纸上:第一个工人是为工作而工作;第二个工人是为赚钱而工作;第三个工人则是为创造目标而工作。结果,前两个人一生都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则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心灵感悟:
透过同一扇窗,有人看到了天空,有人看到了令人讨厌的垃圾,有人看到了嬉戏的孩童。换一种心态,换一种视角,一切都可能变得不同,快乐与否完全由自己做主。
变成人的泥像
一座泥像立在路边,历经风吹雨打。它多么想找个地方避避风雨,然而它无法动弹,也无法呼喊。它太羡慕人类了,它觉得做一个人真好,可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到处奔跑。它决定抓住一切机会,向人类呼救。
有一天,智者圣约翰路过此地,泥像用它的神情向圣约翰发出呼救。 “智者,请让我变成人吧!”泥像说。
圣约翰看了看泥像,然后衣袖一挥,泥像立刻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青年。
“你想要变成人可以,但是你必须跟我试走一下人生之路,假如你承受不了人生的痛苦,我马上可以把你还原。”智者圣约翰说。
于是,青年跟随圣约翰来到一个悬崖边。
“现在请你从此岸走到彼岸。”圣约翰长袖一拂,上了铁索桥。
青年战战兢兢,踩着一个个大小不同的链环的边缘前行,然而一不小心,一下子跌进了一个链环之中,顿时两腿悬空,胸部被链环卡得紧紧的,几乎透不过气来。
“啊,好痛苦啊!快救命呀!”青年挥动着双臂,大声呼喊。
“请君自救吧!在这条路上,能够救你的只有你自己。”圣约翰在前方微笑着说。
青年扭动身躯,奋力挣扎,好不容易才从这痛苦之环中挣扎出来。
“你是什么链环,为何卡得我如此痛苦?”青年愤然道。
“我是名利之环。”脚下的链环答道。
青年继续朝前走。忽然,隐约间,一个绝色美女朝青年嫣然一笑,然后飘然离去,不见踪影。
青年稍一走神,脚下一滑,又跌入一个环中,被链环死死卡住。可是四周一片寂静,没有一个人来救他。
这时,圣约翰再次在前方出现,他微笑着缓缓道:“在这条路上,没有人可以救你,只有你自己自救。”
青年拼尽全力,总算从链环中挣扎了出来,然而他已累得精疲力竭,便坐在两个链环间小憩。
“刚才这个是什么痛苦之环呢?”青年想。
“我是美色之环。”脚下的链环答道。
经过一阵轻松的休息后,青年顿觉神清气爽,心中充满幸福愉快的感觉,他为自己终于从链环中挣扎出来而庆幸。
青年继续向前赶路。然而料想不到的是,他接着又掉进了欲望之环、嫉妒之环——待他从一个个痛苦之环中挣扎出来,青年已经完全疲惫不堪了。抬头望望,前面还有漫长的一段路,他再也没有勇气走下去了。
“智者,我不想再走了,你还是带我回到原来的地方吧。”青年呼唤着。
智者圣约翰出现了,他长袖一挥,青年便回到了路边。
“人生虽然有许多痛苦,但也有战胜痛苦之后的欢乐和轻松,你难道真愿意放弃人生吗?”智者圣约翰问道。
“人生之路痛苦太多,欢乐和愉快太短暂,太少了,我决定放弃做人,还原为泥像。”青年毫不犹豫。
智者圣约翰长袖一挥,青年又还原为一尊泥像。
“我从此再也不必受人世的痛苦了。”泥像想。
然而不久,泥像便被一场大雨冲成一堆烂泥。
心灵感悟:
在人生的旅途中,会出现名利、欲望、嫉妒等各种沉重包袱,背着这些包袱的人会感到痛苦无比,了无生趣。只有放下这些包袱,轻装前行,才能走向成功,才能领略人生旅途的精彩与令人感动的细节。P7-10
德国作家尚·保罗说:“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品读。”如果想让现实生活中多一点阳光,想让人生变得更加美好,就要学会从书中寻求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经典的故事,无论何时都闪烁着激动人心的光芒,散发出勃勃的生机,给人以无限启迪。如果说人生是多变的乐章,我们需要捕捉到其中欢快的节奏,并随着这种节奏欢快地起舞;如果说人生是深奥的画卷。我们不但要融入诗情画意,还要领悟其中的玄机;如果说人生是百转千回的旅程,我们惟有守住希望,克服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人生的微妙,就在于迷茫与醒悟之间;生命的意义,就是成长与成熟的蜕变历程。有一种痛苦叫成长,有一种磨砺叫成熟。的确,人生如同一支燃烧的蜡烛,从开始到结束,一直都是光明的、温暖的。这种光明和温暖,激励着我们,令我们意气风发,勇敢向前。
本书告诉你的或许不是人生的全部,但一定是那些生命中最经典、最震撼心灵的华彩片断。人类所有的高贵品质和不屈精神,都浓缩在这一个个小故事中。每一次与这些故事相遇,我们的心灵都会激动不已;每一次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对视,我们都会从中汲取新的力量,使心灵涤荡。在人生的旅途上,从少年到成年,从懵懂到成熟,不管我们是孩子还是成人,都难以忘记这些故事中的片言只语。
本书故事分为“成长篇”、“哲理篇”、“真情篇”三个篇章,所选的每一个故事都积极向上,充满力量和爱,既能够涤荡人的心灵,消除情感的误区,又能够帮我们找回自信和自尊,积极地面对人生。“成长篇”在平凡的故事中暗藏着善良和勇气,告诉我们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假设,也会爆发出伟大的人格力量,让世故和自以为是的人在美好的心灵面前无地自容。“哲理篇”通过一个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哲理无处无不在。例如,通过一个人说出的话,你就能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那些既没有理想也没有目标的人,只顾埋着头干活,他们的生活就如行尸走肉;那些有目标却没有理想的人,只是为了赚钱糊口而活。他们的人生缺少远大志向,注定一辈子劳苦奔波;那些既有远大理想也有具体目标的人,即使做着一份微不足道的工作,也能胸怀大志,每天开开心心地工作。不管这个世界对你公不公平,你都要以一份理想和乐观支撑自己往前走,正如那句经典的电影台词:“人活着总是要有点理想的,否则跟咸鱼又有什么分别?”“真情篇”则告诉我们:真情并不稀缺,它就在我们身边悄无声息地生长着,它永远会在我们的心灵上耕耘,摘除杂草,灌溉清泉,栽种自信、坚强和奋斗的力量。
下面,请翻开这本精彩的故事集,让我们的心灵有机会靠岸;请聆听故事中的真善美,感悟其中点点滴滴的人生道理,让这浓香的心灵鸡汤滋润我们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