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爱的教育(美绘本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世界经典名著)/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意)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代表作,自1886年出版以来,便畅销不衰,被译为多种文字,堪称世界最优秀的少儿读物之一。《爱的教育》自1923年由夏丐尊先生译成中文后,就成为中国中小学生的必读课外书,至今魅力依旧。

该书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发生在三年级小学生安利柯身边的故事,时间跨度从10月开学第一天到次年7月。书中没有任何虚伪说教和生硬灌输,也没有豪言壮语或标语口号。它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描写,塑造出一个个貌似渺小,但实际上却很不平凡的人物,在读者心中激起了一阵阵强烈的共鸣,甚至可以说将影响小读者今后性格的形成。这是一本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有深远影响的好书。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采用日记体的形式,以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安利柯的视角和口吻,讲述了这位意大利小男孩一年的成长故事。文中详细记录了他小学四年级整个学年中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真挚的爱。这种“爱”在书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

这部小说洋溢着博大的人道精神和温馨的人性之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所饱含的教益、慰藉和情感无不使人流下动情的眼泪。该书是一部值得孩子和成人一读的经典。

本书结合青少年读者的特点,精心设置了名著简介、作品导读、延伸阅读和阳光导读等栏目,以此拓宽视野,深入浅出地引导读者走进名著的神圣殿堂。文中还插入了大量精美的插图,以达到到赏悦目的阅读效果。

目录

名著简介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作品人物简介

 作品文学地位

作品导读

 写作背景

 艺术特色

延伸阅读

 文艺复兴

 《续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与《最后一课》

 夏丐尊与《爱的教育》

第一章 十月

 开学第一天

 尊敬的新老师

 不幸事件

 欢迎新同学

 我的同学们

 侠义的行为

 女老师的来访

 爱国少年

第二章 十一月

 烟囱清扫工

 万灵节

 烧炭工与绅士

 我的母亲

 我的同学柯莱谛

 班级第一名

 伦巴第的小哨兵

第三章 十二月

 小商人

 虚荣心

 头场雪

 小泥瓦匠

 雪球

 几位女老师

 在受伤老人的家里

 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

第四章 一月

 代课老师

 美好的来访

 撒丁岛的小鼓手

 爱国

 嫉妒

 弗兰谛的母亲

第五章 二月

 隆重的颁奖仪式

 爸爸的看护人

 铁匠作坊

 马戏班的孩子

 狂欢节的最后一天

 失明的孩子

 生病的老师

第六章 三月

 夜校

 孩子们的家长

 夭折的孩子

 三月十四日的前一天

 争吵

 我的姐姐

 费鲁乔的血

第七章 四月

 春天

 幼儿园

 体育课

 我父亲的老师

 大病初愈

 爱工人朋友

 见义勇为

第八章 五月

 患佝偻病的孩子

 牺牲

 火灾

 夏天

 诗意

 聋哑女

第九章 六月

 加里波第

 军队

 我的父亲

 远足

 夜校的奖品授予式

 女教师之死

 感谢

 海难

第十章 七月

 母亲的最后嘱咐

 考试

 口试

 告别

试读章节

开学第一天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今天我将要正式成为巴列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但我还总想着暑假在乡间度假的事,很不情愿去。

我和母亲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学生。学校门口的两个文具店人满为患,父母们都在为孩子们挑选学习用品。

一走进校门,就见楼梯口,各年级的同学乱哄哄地挤成一团,学校里的校工正在拼命地维持秩序,但还是被围得水泄不通。我和母亲好不容易挤到校门口,忽然背后有人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回头一看,原来是我三年级那位一头红色卷发,永远都没有烦心事的老师。他对我说:

“安利柯,这学期我不再教你们了!”

我本早已知道这件事,但经他这么一说,不知为何突然有点伤感。

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到了里面;许多贵夫人、绅士、普通家庭主妇、工人、官吏、男佣人、女佣人……都一手拉着孩子;另一手拿着开学通知单挤在接待大厅。虽然此时很嘈杂,但我依然很喜欢这里,因为三年来,我每天都要穿过这里。

老师们也都在忙碌着,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冲我说:

“安利柯!今年你就要到楼上去上课了,今后再也见不到你从这里经过了!”她就是我三年级的女老师。

说着,她很忧伤地看着我。

校长先生被妇人们围着,头发好像比以前白了。学生们也比夏天的时候长得更高了。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孩们不愿到教室里去,被大人们硬拉了进去,有的又跑了出去,有的因为找不着父母,哭了起来。弄得老师们也没有法子。

我的弟弟被分到女老师德尔卡谛的班里,我被分到佩尔波尼班里。

上午10点,大家进了教室,一共55人。其中15人是我三年级的同班,包括学习优秀的代洛西。

这使我又想起三年级的老师来:那是位常常对着我们笑的好老师,总是那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而现在红而卷拢的头发已看不见了,一想到此,就有点难过。

现在的老师,身材高大,没有胡须,长长地留着花白的头发,说话大声,脸上一丝笑容都没有,我想:

“唉!这才是第一天,还有九个月呢!怎么过呀?作业、月考……讨厌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下课铃一响,我就飞快地跑出教室,跑到母亲身边。母亲说:

“安利柯!要好好学习,我陪你一块儿学。”

母亲说完,就拉着我的手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可是一想起见不到那位平易近人的老师,感觉学校生活也不如以前那么有趣了。

尊敬的新老师

今天上完课,我开始喜欢上新的老师了。

我们进教室去的时候,老师已在位子上坐着了。不时有去年他教过的学生从门口探进头来和老师打招呼。

“老师,早上好!”

“佩尔波尼先生,早上好!”大家这样说着。

其中也有走进教室来和老师匆忙地握了手就出去的。看得出,大家都很爱戴他。

他也很有礼貌,十分亲切地说:

“好,早上好!同学们!”

在和他们打招呼的时候,他虽也现出笑容,但却皱着眉头,表情也很严肃,并且常把脸对着窗外,注视着对面的屋顶,好像他和学生们打招呼并不能让他感到快乐。

上课了。他把我们一一打量了一番,就叫我们进行听写练匀,边说边走下讲台巡视。当看到一名同学脸上长着红痘,就询问他身体舒不舒服,有没有生病,两手托了他的头查看,又摸摸他的额头,问他有没有发热。这时身后有一个学生乘机跳上椅子上扮起鬼脸来。正好老师转身,那学生就赶紧坐下,低着头准备挨批。先生把手按在他的头上,“下次不要再做了!”说完就又回到了讲台上。

听写完后,默默地扫视了片刻,用粗大却不失亲切的声音这样说:

“亲爱的孩子们,请听我说,我们从此要共处一年,让我们共同度过这美好的时光吧!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做一个好孩子!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一个亲人了,去年,我妈妈还活在世上,可今年,她也走了。除了你们,我再也没有什么可牵挂的了,我爱你们,请你们也能爱我!我不愿责罚你们中的任何一个,请将你们的真心袒露出来,希望我们这个大家庭能团结和睦,你们就是我的慰藉和荣耀!我现在并不需要你们答应我,但我知道你们已在心里对我说‘愿意’了。我感谢你们!”

这时校工来通知放学,我们都默默地离开座位。那个跳上椅子扮鬼脸的同学走到老师的身旁,惭愧地说:“老师!请您原谅我这一次吧!”老师弯下身子,吻了一下他的额头,说:“我相信你,你是个好孩子!”

P11-13

序言

我很虔诚地为这一套丛书作序。

青少年朋友们,为你们所出版的丛书业已不少,然而我还是要很负责任地说,这一套丛书无疑是值得你们阅读的。并且我相信,如果你们真的阅读了,确实对你们的成长是有益的。

你们都是喜欢上网的孩子吗?

我知道,你们十之八九是那样的。

我绝不反对你们上网,连你们喜欢网上游戏这一点也不反对。为什么要反对昵?青少年时期,本就是爱游戏的呀。

但你们每天上网多久呢?一小时?两小时?抑或更长的时间?

如果仅仅上网一小时,那么我相信,你们每个星期总归还会有几小时可以读读课外书。如果每天上网两小时以上,那么我斗胆建议你,节省出一小时来,读读书吧。比如,就是这一套丛书。

网上也有吗?

网上究竟有没有这样的一些书,我是不清楚的。因为我不是一个喜欢上网的人。

依我想来,无论对于青少年还是成年人,翻开一册书与启动电脑;注目于书页与盯视着电脑屏幕;手把书脊与手抚鼠标,是很不同的状态。据我所知,家里的电脑也罢,别处的电脑也罢,大抵是放在避开阳光的地方的。若阳光投在电脑屏幕上,字图就不清楚了是吗?

而读书之人,却是可以同时置身于阳光中的。既沐浴着阳光,又沉浸在美好文字的世界中,难道不是一种享受吗?

故我认为,读书还是以凭窗为佳。就算是背阳的窗口吧,就算是在窗扇关严的冬季吧,就算外边正落着雪或下着雨吧——安安静静地看一会儿书,再抬眼望望窗外,望雪花无声地落在外窗台上,望雨丝如帘,使窗外景物迷漾如梦,心灵体会着那些书中人物的思想、情怀……这样的时刻,怎不是享受的时刻昵!何况此时的你,也许舒适地坐着,竟也许半坐半卧,难道不是惬意之事吗?

青少年朋友们,你们当然知道的——人的大脑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区域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你们当然也应该知道—一读书和上网,虽然都主要是由视觉神经束作用于脑区,发生脑活动,但二者之间,还是有些区别的。也就是说,上网时发生的脑活动,不完全等同于读书时发生的脑活动。进言之,读书时所发生的一系列脑活动,是只有通过读书这一件事才能进行的。如果一个人长期不读书,他的某一部分脑区,便不进行相应的活动。久而久之,该部分脑区的反射本能就迟钝了。从前说一个人有“书卷气质”,那气质便是一种脑状态所呈现于颜面的,是内在精神质量的体现。只上网不读书,人断不能有所谓“书卷气质”。

你们不是都很爱美吗?

书卷气质便是一种气质美。这一种美已经被全人类认可了几千年了。并且,至今也没被否定,没被颠覆。

如果你们不信,不妨调查了解一番,问问周边朋友。我估计,十之八九的人,还是很乐于听到别人说自己有书卷气质的。

那么,读书吧。就从这一套丛书读起吧。但愿这一套丛书能成为你们的架上书、枕边书。但愿这一套丛书,能使你们渐渐成为不仅喜欢上网,也喜欢读书的人。但愿在你们中年的时候,别人谈论起你们,将会说:

“噢,那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

“啊,那个人的书卷气质给我留下特别的印象”。

我并非是在以虚荣游说于你们。

和虚荣没有关系。

我想表达的意思其实是——当人们那么评说你们的时候,也是在赞美书籍啊!也是在向读书这一人类古老而又优雅的爱好致敬啊!  孩子们,已经喜欢读书的你们,也和这一套丛书发生亲密的接触吧。

还没有喜欢读书这一件事的你们,从这一套丛书开始吧。

我之所以肯向你们推荐这一套丛书,不仅是由书目本身的品质所决定的,也是由书中的导读文字所决定的——那使这套丛书具有了自己的特色……

2009年5月5日于京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洋溢着博大的人道精神和温馨的人性之美,凡是读这本书的人都将无法抗拒它的魅力,是无可争议的教科书,它所包含的教益、慰藉和激荡的情趣无不使所有的人流下动情的眼泪。

——亚米契斯

书中叙述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体会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觉就感动了流泪。

——夏沔尊

从推动历史前进这个意义上认识, “这样一本书对于我们今天的青少年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

——叶君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