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蓝五角星/程玮至真小说散文系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程玮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蓝五角星》是程玮的少年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她发表在各种少年刊物上的中短篇小说15篇,大多为获奖篇目。

与程玮的儿童短篇小说集《白色的贝壳》不同,收录在此集中的短篇小说的主人公大多为中学生,因此,比之于《白色的贝壳》,本书少了一些童心重趣,多了一些对友情、人生的思考,这也正是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少年们开始探索和思考的问题。程玮敏锐地感受到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那渐渐丰富的内心,他们变得敏感,变得自尊,甚至变得迷惘变得叛逆。他们在了解探索社会,同时也在了解探索同龄人和自身。程玮用一个个鲜明的形象表现了少年们的这种探索,和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通过作品告诉少年们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应该怎样看待生活,怎样对待荣誉,怎样和人相处——即使是你讨厌的人……

程玮说,在少年时没有个人来引导自己,给自己的成长留下很多遗憾。所以,她要把自己的人生体验来和少年们分享,希望能对他们的成长有所帮助。

内容推荐

我梦中的书,应该是一本美的书,从文字到故事,甚至从插图到装帧。孩子们能从那儿读到与教科书绝对不同的充满生命力的、活泼清新的语言。从装帧上获得对于美的最初的感受。应该是一本隽永、长久的书。它不只是给某一个年龄层次的孩子看,甚至成人、老人都能在其中获得乐趣和启迪。应该是一本絮絮低语、敞开心扉的书。文学作品不是一副灵丹妙药,不能解答人生的一切疑难,但它展示了人生,展示了生命的意味。

目录

今年流行黄裙子

淡绿色的小草

深深的小巷

那不是欢送会

你是一片云

山那边的世界

倾斜的星座

静静的湖边

山里的孩子

钾·琴弦·春的歌

小溪从心中流过

女家庭教师

蓝五角星

趁你还年少

清晨下着小雨

彩色的光环

少女与书(代后记)

试读章节

我就猜到今天是个又晴朗又温暖的好天气。心情很好地打开衣柜,我那件心爱的连衣裙平平展展,公主似的占着衣柜的主要位置。其他的衣服又嫉妒又羡慕又不满地挤在一个角落里。这是爸爸去年从广州给我买的,非常好看的淡黄色的丝绸料子,摸上去又柔软又亲切,舒服得要命。去年穿它时,这儿那儿瘪塌塌的,像挂在一个蹩脚的衣架上一样,自己也觉得走不出去。现在可大不相同了,穿上去哪儿哪儿都特别合适,该丰满的地方丰满,该苗条的地方苗条,款款地在房间里走几步,心里说不出的激动。

吃早饭时,妈妈边剥鸡蛋边嘟嘟哝哝,说天气还凉,还没到穿裙子的时候。我装作没听清她的话,埋头喝牛奶。妈妈很怪,一见我穿漂亮衣服就要嘀咕,好像我打算出去勾引小流氓似的。

我背起书包,慢慢地下了楼。穿上这条裙子,顿时觉得自己成了一个青春焕发的少女。微微地挺起胸,不慌不忙地沿着路边的冬青树走着,衣服对人心情的影响可真大。比如说当我穿上T恤衫时,我就觉得自己脚底下轻飘飘的,老想往上跳一跳,好像浑身的骨头都轻得没有了。而现在,我必须走出优优雅雅的步态,才对得起我的连衣裙。

太阳光照在我的脸上,身上。我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温暖地柔和地抚摸着。心的一个角落里在轻轻地唱着歌。路上走着买油条买菜的老太婆,走着急匆匆上班的人,也走着像我一样去上学的学生。人人都奔向自己的目标,谁也没有注意到路边正走着一个穿淡黄色连衣裙的少女。我当然不会浅薄得像班里罗婵之类的去统计马路上的“回头率”,但我非常非常希望有一个人,一个高高的,有一双明亮而温柔的眼睛的男人注意地看着我,真诚地对我说一声:“你真漂亮。”真的,从来没人对我说过这样的话。连爸爸妈妈也没有。他们对我的相貌是很失望的,说我集中了他们的缺点。每每我穿上漂亮衣服自以为美得不行时,妈妈就要打击我:“芸芸,你并不漂亮。”于是,我立刻一败涂地,自我感觉坏到了家。人要是自我感觉不好,就是穿上公主的衣服也不会漂亮。

在我走进教室时,男生们一个个偷偷地看着我。我一路走进去,背上像粘了几个苍蝇一样恶心。说真的,我们班上的男生对我一点吸引力也没有。他们白长了个脑袋,一个个内心像孩子,却偏偏要做出很深沉的样子,真让人受不了。

罗婵穿着大红的裙子自我感觉极佳地走进教室,一路收获男生们的目光。她是习惯了接收“回头率”的。但一见到我,她的神色立刻蔫了。她腻腻歪歪地对我说:“你穿这裙子不太合适。”“是吗?”我反问一句,心里有点得意。大凡她说不好看的衣服,必定都是比她的好看的。我于是又补充一句:“Thank you!”

美术课是所有课程中最提不上议事日程的一门课。大家都明白,在这个教室里是不会出达·芬奇、毕加索的。出亚妮那样的画童,分明又过了年龄。“主要在于培养你们的美学修养,艺术趣味,懂吗?”美术老师是个刚从大学分来的毕业生,他自然明白他这门课无法与数、理、化匹敌,于是拼命强调修养、趣味。人没有修养和趣味是很乏味的。于是大家不得不强打起精神,跟他学点修养和趣味。

美术老师属于艺术家气质,动不动就要激动,一激动就把玻璃片后面的眼睛瞪得像名贵金鱼一样,难看得叫人吃不消。他给我们讲色彩,讲红色的热烈,绿色的宁静,白色的纯洁,紫色的端庄,突然他把目光准准地落到我身上,“黄色是我最喜爱的颜色,就像那位女同学的连衣裙,真是美极了,明媚、淡雅、柔和,活泼中显出高雅……”

说真的,我一直在隐隐地盼着什么。朦胧时挺有诗意,一想到实处就不免俗气。我在盼着有人夸我一声漂亮。可这夸奖来得如此突然,如此迅猛,简直像急风暴雨一样。我努力保持优雅的姿态,迎接全班同学的目光。我的心却跳得如同坐了过山车一般。一时间,甚至眼睛都有些湿润了。

美术老师还在论述近几年黄颜色异军突起的历史背景和审美心理。他的眼睛又开始瞪得像名贵金鱼。他一点也不符合我想象中男人的标准。但我发现他并不难看,他甚至有点像我喜欢的一部外国影片中的男主角。那男主角也是瘦瘦的,个头不高,戴一副眼镜,特别有味。看着看着,我的脸无缘无故地红了。一转眼,又碰上罗婵那嫉妒得差点挤到一起去的眼睛。我的心莫名其妙地跳起来,好像心里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念头被她看透了。

回家的路上,我走得又自信又优雅。有几个骑自行车的小伙子回头看我,还有一个对我吹了声口哨。弄得我又恼火又得意。

吃晚饭时,妈妈横挑鼻子竖挑眼地说我穿这条裙子如何如何的不好看。我心平气和地对她笑笑。丑小鸭已经变成了天鹅。从此她再怎么打击我,我也决不会一败涂地了。上床的时候我想,如果以后我有一个女儿,我一定要教会她如何打扮自己。即使她不漂亮,我也要真诚地夸奖她,赞美她。相信她会真的越来越漂亮的。心里被这个念头搅得温柔得要命,好久都睡不着。

第二天自习刚下课,美术老师到教室来找我,让我下午放学以后到他的画室去,他想为我画一幅像。我几乎想都没想就一口答应了。说真的,我特别特别感谢他,一心想为他做点什么。他刚刚走出教室,罗婵就笑眯眯地大声问:“怎么这样激动呀,脸都红了。”“因为我高兴!”我也大声回答她。教室的同学都朝我们看,不知道我们在讲什么黑话。我知道她这会儿在转什么念头。她也一定知道我在想什么。人和人到了这个地步,真有点可怕了。

我如约去了。老师让我站在一块深红色的丝绒前,给我放着一张唱片,恰巧是我爱听的《少女的祈祷》。他一边跟我聊着天,一边飞快地往画板上涂抹颜色。

“你知道,蒙娜丽莎就是这么画出来的。”他的眼睛又接近名贵金鱼了,“达·芬奇为他的女邻居画像时,专门请人为她演奏音乐。所以才有那永恒的微笑。”

“您这是老皇历了。我听说蒙娜丽莎就是达·芬奇本人的自画像,这是最新研究成果。”怎么啦,我这语气,倒好像我是个罗婵那样专门嗲声嗲气跟男老师说话的女生。

老师大吃一惊,眼镜都差点掉下来,“有这种说法?不可信,不可信。蒙娜丽莎跟达·芬奇,哪儿对哪儿都不是一回事。”他被这最新成果噎得差点背过气去。然后他滔滔不绝地引经据典,竭力要我相信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邻居。我笑眯眯地听着。尽管我一向喜欢相信新的东西,但这一回,我还是更愿意相信老师的观点。

少女仍在祈祷。唱片已经很旧了,发出沙哑的杂音。“要换一面吗?”他征求我的意见。我摇摇头。我太喜欢此刻的气氛了。

“你知道吗,你不漂亮,但你很美。”他仔细地端详着我,我被他看得一阵脸红。“英语中美和漂亮是两个不相干的单词。漂亮是外在的,美是从内心里放射出来的,是一种内在的气质。来,把胸挺一点儿,对,再挺一点儿。”

我不好意思得要命。就像有一次医生给我听心肺,听诊器刚伸到我胸部一样。但我还是按老师要求的那样做了。当我微微挺起胸时,心被一种骄傲一种甜蜜塞得满满的。

老师画得非常出色。深红色的背景,衬着淡黄色的少女。柔和的线条把我勾勒得亭亭玉立。原来我是这样的一个女孩子。一霎间,我觉得我终于找到了自己。

“老师,谢谢您。”  “不,我该谢谢你。”他俯身为画上的裙子添几笔颜色。他离我这么近,我的头发甚至可以感觉到他的呼吸。我有点慌了,想离他远一点,一挪脚,却碰上了他的手。我的心突然异样地狂跳起来。

一阵沙哑的、有节奏的声音,唱片到头了。老师过去把唱片掉了个面,宁静、舒缓、圣洁的旋律充满了整个画室。我听出来,这是《圣母颂》。他站在唱机旁对我笑了笑,就像一个大人对一个小姑娘那样。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老师,我走了。”“再见!”他亲切地说。

走出很远,我才敢回头看一眼。夕阳宁静地照在画室的小窗上。窗口被牵牛花藤蔓密密地缠绕和包围着。我深深地看一眼点缀在绿叶间的淡紫色的牵牛花,心里宁静得像刚刚从甜睡中醒来一样。空气的每个分子都在唱着那宁静圣洁的旋律,心也在和它们共鸣着。人的一辈子总有一点值得深深记在心里的东西,即使到了老太婆老头儿都不会忘记。我想,我是不会忘记这样一个宁静的傍晚,宁静的晚霞,宁静的牵牛花和那《圣母颂》了。

P1-8

后记

小时候的我个子很小,总是坐在第一排。上课的时候我时刻盯着老师,牢牢捕捉着老师嘴里说出来的每一句话。我猜想我那时一定是个表情很丰富的学生,所以每次教了新内容,不用我开口,老师就会从我的脸上读出我听懂了还是没听懂。如果我没有听懂,老师会很自然很主动地重新解释一遍。虽然老师是对着全班同学讲的,但我总觉得他是特地为我在重讲。因为有这份感激的心情,我把每一门功课都学得很好。

在所有功课中,我学得最好的是语文,准确一点说是写作文。我一直是个爱读书的孩子。据我父母说,我一年级的时候就抱着一本厚厚的书坐在家门口读书。来去过往的邻居都停下来奇怪地问我,这么厚的书,你能看懂吗?我毫不犹豫地说,能!他们听了都吓一跳,直以为出了个神童。他们哪里知道我其实并不是在读故事,我是在字里行间寻找我认识的字。每遇到一个认识的字,我的心里就有一份欢喜,就像遇到一个朋友。随着年龄的增加,读书的时候我遇到的认识的字越来越多,最后终于能真正读懂故事和情节了。也就是说,我能真正读书了。那一份自豪和欢喜,我到现在还不会忘记。

我阅读一切我能够得到的书。因为书读得多,作文也就自然而然写得好起来。每次的作文课对我来说都像一个节日。即使老师在黑板上写出最枯燥的作文题目,比如说“记一件有意义的事”,或者说“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班里的同学一片哀叹的时候,我总是能够把枯燥的作文题目写出生动活泼来。语文老师总是给我的作文打一个优等。还常常把我的作文在课堂上朗读。

我们那时候的女孩子就像现在的女孩子们一样,在学校的时候女生之间也经常会闹些小小的别扭,小小的矛盾,一会儿跟这个好不跟那个好,一会儿又跟那个好不跟这个好了。我的班里有一个女同学,她很漂亮功课也很好,老师们也都很喜欢她,所以她成了我内定的对头。她有一拨粉丝,我也有一拨粉丝。我们两拨女孩子在班里形成势均力敌的两派,一拨不跟另一拨说话。

突然有一天,有个粉丝偷偷告诉我,说我的那个对头手里有一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是一本俄国作家的书,我还从来没有读过。我只隐约听说那里面有个很漂亮的女孩子叫冬妮娅,她和男主人公保尔之间有爱情故事。那个时候我们很少读到外国书,冬妮娅这个名字在我听起来就像音乐一样美好。爱情这个词也显得神秘而深奥,让我心驰神往。我一直渴望读这本书,可是一直没有机会得到它。

想来想去,我于是做出了令我的粉丝们疑惑不解的举动,我开始向那女孩子靠拢,还想出种种小花样去讨好她。这个过程进行得不是那么简单。刚开始她很吃惊还很紧张,以为我是作弄她。慢慢地她体会到了我的真诚,但她又不明白为什么我突然想起来跟她和解,所以还是小心地提防着我。她其实是个很善良的女孩子,在我的温柔攻势下,我们两个真的成了朋友。

最最重要的是,她终于把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借给了我。那是我生平读到的第一个跟爱情有关的故事。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本书的封面,记得那个叫冬妮娅的女孩子跟革命者保尔之间的故事。尽管冬妮娅后来变成了资产阶级的太太,但是我心里还是觉得她美丽得不得了,真为保尔惋惜。

到了我读高中的时候,学生中间开始悄悄流传起一本书叫《第二次握手》。这本书讲的是科学家之间的爱情故事。在那个红红火火的年代里,这本书显得独特而优雅。最最与众不同的是,这本书不是正式印刷出版的,是读者们心甘情愿地一个字一个字抄写出来的,叫手抄本。

当这本手抄本在我读书的学校流传时,我只是属于一个外围人物。原因在于,我的钢笔字写得很差劲,是那种娃娃体。所以当开始规划这个手抄本手抄工程的时候,没有人把我考虑进去。那几个钢笔字写得好的同学就格外神气,每天意味深长地交流着一些简单的句子,比如说,唉,我昨天抄到十一点多啊!或者说,哦,那个丁洁琼真漂亮啊。我知道他们在说那本书,但是干着急,轮不到我,心里痒痒的。

终于有一天,这本书抄完了。接下来大家排队一个一个地传着看,每人只能看一个晚上。终于有一天,这本书轮到我的手中。我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一口气把它读完,感觉自己到达了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第二天早上,在把书交给排在我后面的同学的手中时,心里很难受,觉得自己在跟一个美好的世界诀别。

后来不知怎么的,学校开始追查手抄本,查来查去就查到了这本《第二次握手》。班主任老师们都非常厉害,只把那本书翻一遍,就认出了一个个抄写者的笔迹。这些同学都被叫去谈话,还写检讨,就像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因为我这么喜欢读书的人居然没有参与抄写,老师们一致认为我是个很有头脑的女孩子。我有点不好意思看着那些抄书的同学写检讨,就坦白说其实我也看了这本书的。老师安慰说,看了不要紧,没参与抄写就行了。我心里想,我倒是也想参加抄写的,字不好,人家不带我啊。

长大以后我自己也开始写小说,也出版了,也获奖了。内心的深处总还存在着一种奢望,会不会有哪一天,有哪几个孩子特别喜欢我的书,也把我的书大段大段地抄下来呢?

手抄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可我还是坚定不移地认为,一个作家的书能变成手抄本,那是多么牛的一件事情啊!

书评(媒体评论)

在她的小说里,沙滩呵贝壳呵小草呵雕塑呵红发卡呵阳光呵傍晚时的雨呵清晨下着小雨呵等等此类属于小姑娘们喜欢的愿意面对的东西就蛮多的。她常常喜欢写到音乐,写出那些来自磁带的流行的温柔的语句。程玮在她的人物之间讲起哲学来,哲学也都是温温柔柔的。“当然,小星家还是要去的。现在不去,以后去。她和小星还是好朋友。说不定,她们今后还会走到一起去的。她们才十四岁,她们还年轻呢。”(《蓝五角星》)是道道地地说给孩子听的,少女听的,女中学生听的,很明白,不深奥。

——梅子涵(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学博士生导师)

程玮的视角是独特的。她着意于沟通孩子与大人、孩子与世界的联系和交流。缘此,她的作品常如少年文学的人生启示录,她的灵感常在生活的底蕴中闪光。程玮的艺术也是独特的。她潜心于创造出能让人回味思索的一种意境、一个氛围、一点韵味,甚至不惜是淡淡的、轻轻的。于是,她的小说更像一滴朝露或一片轻云,而不是号角或锣鼓。然而,即便是这样短小的写意画面,是那样空灵的象征镜头,却会直往你心里的这个角落那个角落里钻,却会使你联想起此联想起彼,却会出现在岁月长河的有意无意之中……

——周基亭(原《少年文艺》主编、儿童文学评论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1:4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