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民穷国破,天灾人祸交织纷呈,人为灾难与自然灾害轮番肆虐,有时纠缠在一起,致使灾害救治举步维艰,灾害救治社会化历程充满曲折和矛盾。财力是自然灾害社会化救治的最大的制约因素。财力吸纳乏力与结构畸偏、外患内乱的侵扰耗损、奢糜社会风气的流行等,可从当时严重的代食品觋象等问题上得到说明。像历史上常见的米禁与禁民移境就食、政府权力扩张与社会空间挤压的冲突等社会异常问题,都可从社会化困境的角度来做解释。
这些都是作者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本书是作者在查阅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上海市图书馆近代文献室、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资料室、南京图书馆古籍部等所藏档案、书籍以及民国时期大量的报刊资料并参借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
另外,当代救灾的社会化潮流,也为作者提供了沿波讨源的历史研究路径,从现实看历史,从历史观现实,都是很有意思的治史方法。
绪论
第一章 在民国自然灾害的时空中:1931年水灾的典型性分析
第一节 民国时期自然灾害灾况
——以1931年大水灾为中心
一、民国灾荒概述
二、时空比较:1931年水灾灾况分析
第二节 比较研究:1931年水灾的致因与影响
一、水灾致因
二、水灾影响
第二章 灾害救治社会化的动因与条件
第一节 民间慈善救荒传统的承续
一、从时间看,中国古代慈善事业更多由民间社会来经营运作
二、传统民间互助合作之风隆盛,披被甚远
三、慈善救灾传统的浸泽,育化民国慈善家群体生成的文化氛围
第二节 近代经济的发展和新兴社会力量的成长
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二、新兴社会力量的成长
第三节 大众传媒的强力助推和近代交通的发展
一、大众传媒的强力助推
二、近代化交通通讯的发展
第四节 近代民族国家思想的播扬与政府的“让渡”
一、近代民族国家思想的播扬
二、政府的“让渡”
第三章 灾害救治的社会化设置与路径取向
第一节 社会化的救灾理念与社会设置
一、社会化的救灾理念
二、组织设置
三、立法设置
第二节 政府与社会之间:官赈的义赈化取向
一、救灾原则
二、机构设置与人事任用
三、赈济程序与方法
第四章 灾害救治社会化的资源动员与信息交流
第一节 社会对灾害与救治的严重关切
一、从对灾情与灾因的关注和思考看
二、从时人对救灾的建言献策看
第二节 救灾资源的社会化动员与信息交流
一、人力资源动员
二、物力财力资源动员
三、信息资源与社会监督
第五章 灾害救治社会化的绩效与困境
第一节 救灾社会化的绩效分析
一、“群策群力”、“集腋成裘”——救治的成绩
二、“灾重款绌”、“杯水车薪”——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救灾社会化的困境与异常问题
一、制约救灾社会化能效的因素
二、社会化中的异常问题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