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继广受企业界及教育界欢迎的畅销书《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之后,台大EMBA刘顺仁教授新年度推出重量新作《管理要像一部好电影》。前书以检视企业经营成果的各种数字,来观察企业的竞争力;本书则从新角度切入,观察经理人如何整合有形和无形的资源,为企业创造价值。本书分为三大篇:心法篇、招式篇、进阶篇;涵盖主题包括:创造价值、解读顾客、成本概念与成本管理、企业应变力与创新力、目标管理与平衡计分卡等。作者藉由日常情境、历史故事、甚至影视趣事带入管理会计概念,将管会理论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本书不但可作为适合管理新鲜人的“理论+实务”大补丸,更可帮助资深管理人温故知新,让企业能时时审视自己,持续创造价值,让基业长青。
本书汇集10年来笔者教授台湾大学EMBA“管理会计学”的精华,除了介绍管理会计的观念和技术,笔者还希望能为读者带来像“看电影”一般的阅读享受。
全书共分成三篇,第一篇是“心法篇”,包括第1章及第2章,以介绍管理会计背后的理念为主。第l章要求个人与企业面对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找到自我的“独特价值命题”(uniquc valuc proposition)。第2章以古埃及金字塔的建构为师,强调企业必须揉合创造卓越管理的五大要素,这五大要素包括:形成信守承诺的组织文化、创造策略核心组织、建构优质信息系统、妥善设计诱因机制、合理分配决策权等。
第二篇是“招式篇”。包括第3章到第11章。笔者提出一个“企业成功金字塔”的概念,而管理会计的主要技术形成了“金字塔九大绝招”。这些招式有四个层次:
1.万般管理活动起源于倾听顾客、发现顾客当前或未来潜在的需要(第3章)。
2.崇本务实是建立长期竞争优势的不二法门,这有赖个人与企业持续学习以下的基本功夫:降低成本的掠夺能力(第4章);标准化的复制能力(第5章);以简御繁的穿透能力(第6章);预见未来的先见能力(第7章)。
3.企业必须建立精实流程,才能以最有效率及最独特的方式服务顾客,这些关键流程包括供应链管理(第8章)、创新管理(第9章)与决策管理(第10章)。
4.企业所有的管理活动及流程,最终必须表现在优质的财务成果上(第11章)。
第三篇是“总结篇”。笔者以“群龙无首”来期勉企业招募、培育具高度荣誉感与责任心的经理人。最好的管理,就是不要管理。然而,这必须依赖企业建立良好的制度,以及拥有自动自发的优质人才。
精彩选读
序言
第一篇 心法篇
第1章 创造自我的独特价值——乡野中打造世界顶级餐厅
管理会计的缩影:乡野中打造世界顶级餐厅
管理会计的思考架构
管理观念如何数量化
第2章 揉合卓越管理的五大要素——用分享创造企业的凝聚能量
要素一:信守承诺的重要性
要素二:创造策略核心组织
要素三:信息是管理的基础
要素四:诱因为行动力之母
要素五:决策权的分配是门大学问
管理会计五大要素环环相扣
由权变理论看管理
第二篇 招式篇
第3章 倾听顾客才有成长力——达·芬奇教你解读顾客
顾客到底是谁?
给顾客提供精致的服务品质
设身处地了解顾客潜在需求
第4章 重视成本才有掠夺力——挥动卡内基的成本铁锤
形成重视成本的组织文化
最重要的成本观念:机会成本
什么是成本?
如何控制成本?
成本与损失
成本是知识经济的掠夺力要素
第5章 建立标准才有复制力——挖掘秦国地下兵团的智慧
标准化是一项长期战略
姚明NBA得分下降的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制与差异数分析
标准成本制的诱因效果
差异分析的延伸
标准化与知识管理
第6章 以简御繁才有穿透力——学好作业基础管理
卡普兰发展作业基础成本制
作业基础成本制范例
作业基础成本制之下的成本与定价
作业基础成本制的导人时机
作业基础成本制与服务业
作业基础管理的应用——顾客别获利分析
复杂性造成高成本
范畴经济的陷阱
第7章 面对现实才有先见力——让计划赶上变化
CVP模型的基本结构
以CVP找出损益两平点
多种产品组合与CVP分析
预算编制的观念架构
预算目标的订定
预算制度的三情境
别让预算变成谎言
第8章 流程精实才有协同力——在供应链中创造价值
利丰集团的钻石模型分析
丰田汽车的精实典范
高贵不贵:Zara的启示
精实供应链的秘诀
精实流程拯救战士生命
第9章 激励创新才有应变力——别以为莫扎特只靠天才
创新从“问有趣的问题”开始
创新的先决条件:策略上的专注
以创新为本的组织文化:宁静的创新巨人美商3M
精实企业的绿色创新:丰田汽车持续激发员工热情
创新人才的管理:微软亚洲研究院
旧干发新枝的挑战
宝洁大胆采用外部创新构想:开放式创新的典范
寻找莫扎特:天才并非不流汗水
第10章 改善决策才有存活力——理智与情感的拔河赛
决策是过程,不是单一事件
信息的攸关性:短期决策的思考关键
检视长期投资决策的基本工具
投资案评估的敏感性分析:预估投资条件
变动的可能影响
实质选择权的应用:处理投资计划的中途变更
“黄昏清兵卫”的决策:不易达成的双赢结果
第11章 优化财务才有生命力——投资报酬率与资源分配
在财报中找寻优质成长
财务指标是分权制度的关键
责任中心是分权管理的利器
税务员救了美国佳能公司
第三篇 总结篇
第12章 人才聚集武林称雄——创造群龙无首的续航威力
卡拉扬策马跨栏的体悟
实践群龙无首式管理的Google:启蒙人才自我管理
做大事以找替手为先
荷兰东印度公司传奇:你够国际化吗?
大国心态:中国要求洋会计师说中文
聚焦联结,持续称雄
企业的愿景与价值:口号还是真正的信仰?
非财务指标的威力
善用非财务指标
避免误用非财务指标
用心,在看不到的细节处
知名埃及学家艾伦(Jame Al1en)说得好:“埃及人真正辉煌的成就,不在于他们懂得处理巨大的石块,而是他们懂得如何管理这么庞大的劳动力。”在哈瓦斯随后的挖掘中,他又发现了建筑金字塔的工匠村落。工匠们以面包、啤酒、洋葱为主食,村落每天宰杀、烧烤11头牛和33头羊。也设有急救站照顾受伤的人,一些工匠的头骨上,甚至有动过脑部手术的痕迹。评估这些证据之后,哈瓦斯表示:“如果你问我工人为什么建造金字塔,我会说: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热爱法老和背后的埃及主义。”
请读者尝试着从上面对金字塔建造的经过中,找出“承诺”、“策略”、“信息”、“诱因”、“决策权”等五大要素。本章的主要目的,就是进一步对第一章所提出来的管理五大要素,逐一加以说明。
要素一:信守承诺的重要性
这里所谓的信守承诺,指的是管理制度的制定者,能遵守这套游戏规则,不轻易偏离,而且也让利益的攸关者(如顾客及员工等)都相信游戏规则会被遵守。我以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我给诺贝尔奖得主85分
2004年10月11日,瑞典银行宣布基德兰德(Finn Kvdland)教授得到200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听到这个消息,我的思绪不由被拉回1985年的美国宾州匹兹堡。
1985年秋天,我进入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Mellon University,简称CMU),攻读公共政策学博士。不久后,我得知任教于商学院的基德兰德教授需要一个助教,帮他处理大学部总体经济学的考试和作业,为了赚点小外快,我前去应征,他知道我修课成绩良好,所以给了我这份工作。
在我批改学生的第一份小考考卷前。基德兰德教授十分慎重地约我见面讨论。对大学部学生而言,通过他的考试相当困难,我们便谨慎地逐题讨论所有可能的适当答案及答对多少重点该给予多少分数的阅卷原则。例如:讨论物价上涨的原因,可能的答案包括供不应求、厂商垄断、政府政策、国际原物料涨价等,学生若正确回答出其中的一项便给子2分,如果能全部回答出来并且推论清楚则可得到该题的全部分数10分。
回去之后,为了给新老板一个好印象。除了针对每个问题给分外,我还加上详细的更正意见。在这些考卷当中,有一份卷子颇令我伤脑筋。这个学生看来很聪明,每个答案都直指核心观念,但是其中的逻辑推导却稍嫌粗糙。更糟的是,这个学生竟然没写名字。过了几天,我将阅毕的考卷交还基德兰德教授,顺便报告一下特殊案例。我拿出这份不具名的卷子,向他表示,我觉得这个学生相当聪明但不够认真,我还写了一段勉励学生的话,最后决定给他85分,比全班平均分数要好一点,基德兰德教授接过这份答案卷,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对不起,我忘了告诉你,这一份是我给你的参考答案。我认为你的分析技术没问题,所以只提示重点,不写细节,更忘了写名字!”过了5秒钟,他便爽朗地大笑:“哈!哈!我的确答得不清不楚,按照我自己定下的阅卷标准,能拿到85分,你还真是手下留情了!”当下我真想挖个地洞躲起来。
如今回想,自己倒觉得颇有成就感,基德兰德教授能获得诺贝尔奖,说不定跟我的勉励有点关系。
记忆中,我和基德兰德教授曾有过一次很长的对话,聊了一整个下午,我向他请教他1977年发表的论文《要规则不要权衡》(Rule Rather than Discretion)。在这篇文章中,他强调人们对政策理性的预期,会使得许多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举例来说,当厂商及工会预期政府将采用扩张性政策来增加就业,并造成较高的通货膨胀时,厂商会提前提高售价,工人也会提前要求更高的工资,因此这种政策对增加就业没有帮助,只是造成无谓的通货膨胀罢了!基德兰德教授认为,与其用所谓“最适”(optimal)的决策(亦即根据经济体系当时的现实状况,做出最好的决定),不如设立简单易懂的“规则”。例如,限定中央银行的使命纯粹为安定金融、避免通货膨胀,不必负责刺激经济成长。基德兰德教授也指出,最重要也最困难的部分,在于政策制定者能对这套游戏规则“信守承诺”(commit),不能任意偏离。诺贝尔委员会在基德兰德教授的得奖说明中,最先提到的正是这篇《要规则不要权衡》的经典论文。
基德兰德教授的这种想法,在管理上也很重要。几年前,我曾受邀至台湾某上市公司,对高阶经理讲述绩效评估的相关议题,我主张销售人员必须担负回收应收款的责任,不能只是按照销售业绩给予奖金,因为他们对客户的判断会对公司信用风险影响很大。演讲结束后,该公司一位副总对我说,他们原来的制度设计也是如此,但是年底扣除倒账费用后,发现有些资深销售人员的绩效奖金惨不忍睹,因此不了了之。当高阶经理人不能严格“信守承诺”、坚持当初设定的游戏规则时,那么理性的员工自然就不理会这些规则了。后来该公司冲营收冲出问题,造成周转不灵,险些倒闭,我也就不感到意外了。
商鞅变法是信守承诺的典范
秦国的商鞅变法(公元前359年与公元前350年两次变法),是“信守承诺”获得重要成果的好例子。据史学家司马迁所记载(《史记·商君列传》),商鞅得到秦孝公全力支持,变法的相关法令虽已制定,但还未颁布实行。商鞅怕百姓不相信政府变法的决心,便在当时国都栎阳的集市南门,立起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并下令说:“若有人将它移至北门,便赏金十两。”百姓对此议论纷纷,但没有人敢动手去搬。商鞅于是又宣布:“移动此木者,赏金五十两。”最后才有一个人半信半疑地拿着木杆到了北门,他立刻获得五十两重赏。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官府的威信便在全国迅速建立。之后,商鞅才下令在全国颁布变法法令。
然而,有没有可能,对方就是不相信游戏规则能被信守呢?我曾半开玩笑地向台大EMBA男同学抛出一个问题:“如果你太太说:‘请坦白告诉我,你在外面有没有交女朋友!我只是想知道真相,保证绝对不会生气。”请问你们会怎么办?”在一阵哄堂大笑后,我得到的回答相当一致:“抵死不招!”因为所有的男同学都不相信太太们能信守这种承诺。
对于抵死不招的策略,一位男同学让我们分享了他太太的一个绝招。有一天半夜,他突然被太太用力摇醒,他睡意尚浓,搞不清楚出了什么事。他的太太诘问他:“我都知道了,你还不赶快说出来!”他情急之下,只好坦白:“我有几双没洗的袜子还压在地毯下!”他的太太终于露出笑容:“噢!原来你最大的罪行不过如此。”
对企业而言,建立“信守承诺”的文化,可以避免许多降低效率的管理机制。然而,若碰到对员工道德操守挑战太高的情境,光靠“信守承诺”的机制,可能仍无法解决问题,这个时候,管理会计就会像这位同学的太太一样,发展出一些有创意的处理方法。
P22-26
1969年,参与英特尔(Intel)创业刚满一年的葛洛夫(Andy Grove),在他的笔记本上粘贴了一篇叫做《激励愿景》的文章:“任何一个导演都必须掌控恐怖的复杂性。他必须熟悉音效与镜头的运用,哄骗大牌明星乖乖听话,并让参与的艺术工作者服气,然而,一个大导演还必须有愿景与能力,把这些变成一部激励人心的完整作品!”年轻的葛洛夫大受感动,他在这篇短文上用力的写下几个大字: “这就是我梦想的工作”。
葛洛夫后来并没有成为电影导演。但他在企业管理中,充分实践上述一个好导演的优良特质。葛洛夫领导英特尔长达17年(1987-2004),他让英特尔成为全球个人计算机微处理器产业的霸主,公司市场价值成长30倍之多。如果企业管理也有奥斯卡奖,葛洛夫卓越的成就,足以赢得一座“最佳经营导演奖”。
管理要像一部好电影,经理人拍它,投资人看它。拍电影的精华,在看不到的细节处:经理人的爆发力,累积于崇本务实的深耕中。看电影的享受,是它持续燃烧的感动;投资人的满足,则是财富长期的增长。前作《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协助读者解析代表企业经营成果的各种财报数字,是企业追求竞争力的“外功”。《管理要像一部好电影》则邀请你修炼经理人创造企业价值的心法及招式,是企业追求竞争力的“内功”。这套内功奠基于管理会计学,它的三大要素是成本、创新、联结。
成本,是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
被喻为“台湾压克力之父”的许文龙,于1953年以200万元新台币创立了奇美集团,在奇美创业的早期历史中,有一段“许文龙大战谢水龙”的精彩故事,
谢水龙是个富商,霸气十足,惯用削价竞争逼退敌手。一旦对手退㈩市场,谢水龙立刻调涨三倍价钱,赚取暴利。在早期的压克力市场,由于许文龙的苦心经营,他在短时间内就打开知名度,但也引起谢水龙的觊觎,许文龙明白他没有削价硬拼的本钱,思索一番之后,他找到了谢水龙的罩门。
谢水龙的工厂生产方式落伍,一天仅能生产二十片左右的压克力板,为了省事,谢水龙以“论重量”的方式贩卖压克力板,忽略了“薄板耗工,厚板省工”的基本道理。五片一厘米与一片五厘米的压克力板,谢水龙的工厂都卖同一种价钱,实际上,薄板的人工成本较厚板高出许多,良率也较低。许文龙谋定而后动,不但不降价,甚至还提高薄板价格,将薄板客户全数推给谢水龙,结果谢水龙薄板做得越多,亏得越多;工厂赶货的结果,造成质量日益低落。三个月后,当初倒向谢水龙的大客户纷纷回头找奇美进货,谢水龙也因为不堪亏损,退出压克力市场。
这是大中华地区企业早期成本管理实务中,最经典的一场战役。杀价竞争是市场中最常用的手段,却是竞争策略中最粗浅的手法。许文龙利用压克力产业的成本特性、掌握产品的实际成本,成功因应对手的削价竞争策略,打赢这场经典之役,由此可见,透彻地了解成本、活用成本,是管理会计的入门功夫(关于成本管理制度,详见第6章)。
……
致谢
能够完成本书,首先要感谢恩师黄钰吕教授(目前执教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他使我深刻体认到,管理会计必须兼具纪律与创意其次,我要感谢哈佛大学的波特教授(Michael Porter)。波特教授在极度繁忙的全球讲学、顾问行程中,数度拨冗指导我写作的方向。
此外,我要特别感谢北京汉唐阳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出版策划人尚红科先生,他对把管理知识普及化的热忱,激励我为国内读者终身学习而写作。本书执行编辑王海娜小姐,一直以令人激赏的敬业精神,协助我找到专业性与可读性的平衡点,我的研究助理吴青伦、卓佳庆是我搜集资料的好帮手,在此一并致谢。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妻子婉菁,我是个“加法”专家,容易招惹太多杂事:她是个“减法”高手,总要我聚焦单纯,忠于自己,活出独特价值。对于我,婉菁就像荡漾人世中佛国漂来的清香白莲,她是最美的一朵,也是最无私的一朵。这本书是“减法”的产物。被删除最多的,是我陪伴妻子的时间。
谨以此书,献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