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读历史学谋略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作者 王少农
出版社 长安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专门写给高效团队核心成员看的书,本书对中国谋略家传统进行了最彻底的整理:从先秦到明清,从吕不韦到李鸿章,都有详述。本书将中国谋略家的发家学、旺家学提炼为“智学”,将老板与谋略家共进之道命名为“智者七道”。

所谓“智者七道”,就是老板依靠谋略家获取成功之道,也就是谋略家依靠老板实现人生最大价值之道。老板与谋略家同为一体,相互依靠,老板与谋略家不可斗智斗勇,要献智献勇,上下一条心,一致对外,此谓“智者七道”。

内容推荐

本书不尚空谈,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作者呕心沥血,总述谋略家之学,分述谋略家之事,分门别类为70位谋略家立传,案例中讲道理,揭示谋略家手法,更揭示君王之道,希望能给天下人有所启示。

第一章,君道,讲吕不韦与战国四公子。吕不韦成功策划出了位秦王,打造出一个帝国,本人又是秦始皇的生父,实乃中国历史上唯——位谋略家兼君主的人人物。战国四公子:平原君、春申君、信陵君、孟尝君,这四人都是使用谋略家的好手,特别是孟尝君,已成为贤君的代名词,我们做谋略家就要找孟尝君这样的老板。孟尝君和刘备,是君道之典范。

第二章,相道,讲苏秦、张仪、李斯、商鞅、范雎、公孙衍、甘罗、邹忌、虞卿、管仲、李善长、张居正。其中苏秦、张仪是纵横大家,擅长合作与离间;李斯擅长依附;商鞅擅长“依天时而变天”的变革之道;管仲如诸葛亮,擅长一切副手工作;李善长擅长当二老板,张居正擅长当管家。这些响当当的大人物、大宰相各有一套谋略之道。

第三章,将道,讲乐毅、孙子、吴起、司马穰苴、孙膑、周瑜、陆逊、徐达、曾国藩。这些人中,乐毅擅长偷袭与鏖战,孙子则是全球公认的兵圣,集一切兵学之大成,本人又是大将,其道涵盖他之前、之后所有的军事领导人。然而,请勿忽略,孙子在当时只不过是吴王阖闾的大谋略家,他再厉害也必须依靠老板,关于这一点我们以前不够重视,现在需知:兵圣如孙子者,也要靠老板,不靠老板,孙子只不过是纸上谈兵的赵括,孙子之所以是孙子,就因为他有一个懂得用他的老板吴王阖闾。将道应为君道服务,此为谋略家之根本,切记切记。

第四章,谋士道,讲董昭、郭嘉、程昱、徐庶、诸葛亮、庞统、孙乾、刘伯温、纪晓岚、和坤、刘墉、李鸿章。其中当然以诸葛亮为谋士之最经典代表,前已详述。在此,我特别指出做谋略家要像李鸿章,什么意思呢?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弟子,曾经是曾国藩的谋略家,而曾国藩一生都为清王室服务,是清帝清太后的大谋略家。李鸿章是曾国藩的谋略家,曾国藩是清帝清太后的谋略家,李鸿章实际上是谋略家的谋略家。我们做谋略家当如李鸿章,先做小谋略家,再做大谋略家。像诸葛亮那样一来就做大的情况很罕见,最稳妥的干法是从小处做起。

第五章,说客道,讲子贡、范蠡、淳于髡、苏代、甘茂、蔡泽、毛遂、触龙、优孟、姚贾、司马错、庄辛、陈轸、公孙龙。其中公孙龙是中国古今第一辩手,他的“白马非马”理论影响了中国后世所有的理论家、哲学家、演说家。所谓“白马非马”,就是“似是而非中有大是大非”,白马非马,但马就是马。当有人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我们并不就因此把白的说成黑的,相反,我们黑白分明,又在黑白分明中不妨允许“灰”的存在。我在《老子处世真经》中指出:“阴阳不是两道,而是三道,阴阳鱼(太极图)中间的那条‘S’线,隔开两端,也连通两端,是第三极。”除公孙龙外,子贡与毛遂也很值得称道。子贡是孔子弟子,深知“儒家柔道”(语出胡适《说儒》),擅长曲线做事,为救鲁国,先后说服了齐王、吴王、越王,通过诱发连锁反应从中取便,左右逢源,掐断事端,清理源头,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打消了齐王攻鲁的念头。我们做事要像子贡,脑子多几根筋,多转几个弯,往往能得到很好的效果。至于“毛遂自荐”,則是每一位谋略家的基本功,与其等别人来发现,不如自己在关键时刻站出来!

第六章,侠客道,讲申包胥、侯嬴、冯谖、鲁仲连、荆轲、豫让、唐雎、邓芝,其中以荆轲为代表。此道一般情况下不宜提倡。

第七章,圣贤道,讲墨子、蔺相如、苟子、宋濂、于谦、王阳明、林则徐、张之洞、康有为。此道人人可以行,用王阳明的话说“满街都是圣贤”,只要你的心摆正。我们干一样大事前,首先要想明白:我这样做是有益于社会呢?还是仅仅为了快意个人恩仇?如果是后者,我劝你先放下,想清楚了再动手。我在《孟子敢于选择自己》一书中有个观点:“大丈夫只报恩,不报仇,如此大事不可不知也!”为什么只报恩不报仇?缘于爱。一个没有爱心,不明白“要爱你的仇敌”的人,不可能干成大事,因为世上所有的人事都是与“仇敌”,“合作”的结果。和谐社会里,没有仇敌。中华民族以“和为贵”为核心的圣贤道是我们为人之根本,做事之根本。处世之根本,成功之根本。

目录

第一章 君道

 以奇货可居而至相父

——吕不韦富而有才弃商从政

 有美名胜似有能力

——信陵君以超人气而居四公子之首

 招贤纳士诸侯畏惧

——孟尝君从田婴的四十多个儿子中脱颖而出

 礼贤下士国之栋梁

——平原君为救赵国呕心沥血

 以智辩罢秦兵救太子

——春申君以辩才和智慧为楚相

第二章 相道

 巧妙穿行胜似强力突破

——苏秦操纵六国打败强秦

 连横诸侯巧用三寸之舌

——张仪相奏大破六国联盟

 习帝王之道位极人臣

——李斯用于秦王而显赫一时

 以霸术助霸君成霸业

——商鞅以刑名之学强秦

 贫士之智富了天下

——范雎逃魏而相秦,助秦霸业

 智斗张仪而佩五国相印

——公孙衍避张仪之害游走于诸侯之间

 名家之后好成名

——甘罗十二岁为宰相创下古今纪录

 讽谏与争宠同时进行

——邹忌为齐相的丰富手段

 满腹韬略义气为重

——虞卿相赵,退而著《虞氏春秋》

 君子不妒双双成大业

——管仲遇鲍叔牙相齐而富国强兵

 平淡无奇便是高手

——李善长事无巨细以能胜之

 君子居正位以统群伦

——张居正大权独揽而用人不疑

第三章 将道

 文武兼备旷世奇才

——乐毅为燕齐夺七十座城

 功成身退名显诸侯

——孙子用兵之道

 明法强兵与士卒同甘苦

——吴起为将相之道

 严明军纪以仁爱之道为兵法

——司马穰苴以厚德败敌兵

 偏以残疾胜完人

——孙膑为报膑刑之仇算死庞涓

 以众力卸强力

——周瑜调动诸多智士制约曹操暴力入侵

 逆势冲锋分外劲猛

——陆逊打败刘备大军堪称三国第一谋手

 以大无畏而为大人物

——徐达出身低下终为大将

 踏破官门做奸雄

——曾国藩混迹官场游刃有余

第四章 谋士道

 曹操统一天下之始谋

——董昭进献迁都之计

 “十胜论”打造完美奸雄

——郭嘉定计剿灭袁绍

 弃袁投曹助曹操反败为胜

——许攸成就曹操官渡神话

 助曹操彻底打败大诸侯袁绍

——程昱智献十面埋伏之计

 牛刀小试即大显身手

——徐庶助刘备打败曹军

 卧龙出山辅真龙

——诸葛亮引导刘备从失败到成功

 丑士偏有美谋

——庞统为刘备打下西川立头功

 忠心为主甘作马前卒

——孙乾默默无闻服务于刘备

 先识人而后识天下

——刘伯温以识人知天命被立为国相

 用智慧把自己包裹起来

——纪晓岚靠“花花点子”过难关

 将受宠与得罪人同时进行到底

——和坤光是哄好皇上,而后等别人哄自己

 心里要有一本账

——刘墉笑到最后面不改色

 在官场中跳芭蕾舞的权臣

——李鸿章操刀视官场如屠场

第五章 说客道

 舌辩群雄口治天下

——子贡游说列国抑强扶弱

 劝君王忍大辱立鸿志

——范蠡助勾践夺回霸业

 以“一鸣惊人”之喻激发齐威王雄起

——淳于髡巧打比方治笨人

 以权变之术谋不变之位

——苏代合纵诸侯功追其兄苏秦

 学百家之术而用于事功

——甘茂以事功居秦国左丞相

 辩士相遇如遇知音

——蔡泽自荐于范雎而为秦相

 以妙言自荐而闻名天下

——毛遂一个比喻折服平原君

 委婉曲直尽言说之能事

——触龙巧计说赵太后

 善说反话引人深省

——优孟谈笑之间搞定楚庄王

 会立功还要会为自己辩解

——姚贾直面秦王驳谗言

 智斗张仪折服秦惠王伐蜀

——司马错以口功始又以军功成名

 善打比方唤起楚襄王猛醒

——庄辛以善喻而为阳陵君

 策士之道游刃有余

——陈轸从容进退于诸侯之间

 以“白马非马论”杀出一匹黑马

——公孙龙因善辩言而获宠于平原君

第六章 侠客道

 以一己之力救楚不亡

——申包胥哭泣七天七夜感动秦王

 以死而谢知遇之恩

——侯嬴智献窃符之策成就信陵君威名

 先斩后奏才能做大

——冯谖为盂尝君买仁义

 高节之士美名扬

——鲁仲连合纵抗秦

 为报燕丹刺秦王

——荆轲挥匕吓破秦王胆

 义薄云天,老士垂泪

——豫让以死殉敌主

 视秦王为秦亡便无所惧

——唐雎为安陵君讨公道不辱使命

 识大势出使东吴不辱使命

——邓芝不惧沸鼎力说孙权

第七章 圣贤道

 以一人之力救弱宋不亡

——墨子以守为攻打败公输般

 智勇双全使完璧归赵

——蔺相如恶斗强秦壮大赵国声威

 男人不走回头路

——荀子作书不事春申君

 教书撰史打江山

——宋濂以文章济世笼人心

 力挽狂澜冲浪高手

——于谦大智换帝安明室

 文武兼备平藩乱

——王阳明平藩有勇避祸有谋

 务实不虚方可除敝

——林则徐以实干稳步上升

 一生唱红脸的重臣

——张之洞以理起家更以理治国

 力挽狂澜又力推狂澜

——康有为乱中求变不畏巨险

后记

试读章节

赞誉别人是一种无痛投资

廉价赞誉,高额回报。

什么叫“无痛投资”?

无痛投资就是不花钱的投资。赞誉别人不用花钱,你想说开口就说,哪怕你吹上了天也没人管,能吹捧别人是人类的一大本事,可惜这种本事很多人都没有利用好,白白流失了,只有天才如李善长者深得其精髓。

李善长一见朱元璋就把朱元璋吹上了天,这给了朱元璋意外的惊喜。因为朱元璋起用刘伯温与宋濂等人都花了很大功夫,可以说是很没有面子才求得两个贤人,现在李善长主动示好,立马显出了朱元璋的人气与魅力。看在这点上,朱元璋也要把李善长重用,不是贤人也要把他捧成一个贤人。

人有时是个怪物,人夸则喜,人骂则悲。人人都爱听好听话,因为好听话意味着对自己生存的最好证明,对自己生命的最大尊重。虚荣心顶重要,虚荣心有时让人上进。

善导大师说:“便念无常,一心待死。”

假如一个“一心待死”者忽然被人大肆夸奖,他必能活过来。人是怎么死的?人是自厌死的。人是怎么活的?人是被人夸奖得活转过来的。李善长夸朱元璋,着实受用,双方受用。赞誉他人亦即操纵学中阴柔之道。见人先奉上几句好话,夸赞别人一番,亦是争取主动权的一种策略。

李善长与朱元璋在路上相见,朱元璋考核李善长的才识。李善长并没有直接回答朱元璋的问题,而是借题发挥,赞誉了朱元璋一番,他拿汉高祖刘邦比作此时造势的朱元璋,朱元璋心里自然高兴。因为人人都喜欢听好话,听好话能使人愉悦,使人有成就感,使人放松对别人的警惕。李擅长在朱元璋内心愉悦之时,趁机向朱元璋大讲时事方略,自然更得朱元璋认同与赏识,于是获得信任与重用。

越务实越好玩虚

九实一虚,九人九不知。

一个人长期做好事,突然有一天做了件坏事,那么多半没事,因为大家对他的印象已经形成定势,认为他只会做好事不会做坏事。就仗着这一点,此人暗地里可以大行其道。

同样地,一个人长期务实,勤勤恳恳,给人留下老黄牛、公仆的好印象。于是他去玩虚的,人人便都不知其虚,只知其实。

九实一虚,九人九不知。

真正玩虚玩大了的人都特别务实。

李善长就是这种务实的人。李善长长期做朱元璋的宰相,又听话又务实,深得朱元璋欣赏与信任。李善长凭此大肆活动,暗地里捞了不少好处,但他又绝对不过分、不张扬,因此天下太平,上下左右俱无话说。朱元璋龙颜大悦,李善长依然恭恭敬敬。

妙叶禅师论做人之道说:“当护人心,勿使夸嫌。不贪名利,将过归己。”

李善长正是这样做的,他事事护着人,正是暗示众人务必要包容他的虚处。他将过错归己,好处归人,也是收买人心的手段。曾有一段时间,户部亏空八万两银子,本来是户部的责任,但李善长硬说是自己的责任,自己掏腰包赔了这八万两银子,上下一片称赞,其实这钱正是他李善长手下搞的。人人知其务实不虚,其实他是玩虚的高手。什么是务实?务实就是做事不仅在别人的眼前做,更要在别人的脑后做,于此才有得而无失。

务实并非实实在在。

务实就是务自己之实,至于虚不虚别人那是另外一回事。该实之时,实之,不实之时,一定要虚之。

务实要以环境为前提,在不同的环境要有不同的务实。真正的务实不是务实,而是务虚。这其中学问大,天知地知,朱元璋知,李善长也知。

操纵团队易于操纵一人

众蚁奔走,不知其由。

要想操纵一个人是困难的,面对面的操纵通常被当面拒绝。操纵团队则容易得多,因为他可以不直接面对任何一个人,他任何时候都拿大家说事,因此总有理由和借口做他想做的事。

李擅长在家里连自己的老婆都管不好,但他居然可以管好一国。国家比家庭好管理,因为管理国家不必具体针对某个人,只具体针对某件事,从而避免了诸多面对面的冲突与不便。由此可见儒家那套先齐家、再治国的理论完全说不通,只好拿来骗小孩。真实情况是:一个人可以既不修身,也不齐家,但可以治国。

当然要说平天下,那是更大的谎话了。

天下如可平,则不是天下了。

但李擅长也不揭穿儒家,反而大行儒家之道,因为他要用儒家那套理论操纵手下。因为儒家受人敬重,所以一定要把自己包装成儒家。

日本著名政治家荻生徂徕在他所著的《政谈》一书中讲道:“职务越高当然应当越有威严,人们敬重这样的人又是自然之理。

受人敬重的人高高在上发布命令时,下面的人才会服从,这也是自然之理。”

李善长显然就深知此道,此君平时道貌岸然,俨然君子,又是宰相,又是儒家,手下不服也不行。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操纵团队,因为他镇得住。但他走下殿堂回到家中,依然不能降服他的老婆,因为老婆不吃他那一套。民间谚语讲,蚍蜉撼大树,而撼大树并非一只蚂蚁所能,是蚂蚁群体的作用。这便是蚂蚁的团队精神。而这团队精神又缘于蚁王的发号施令。

科学研究证明,蚂蚁、蜜蜂属“超有机体。”所谓“超有机体”就是某一物种整体才是一个生命,单个只是肢体。一只蚂蚁不是一个生命,一群蚂蚁才是一个生命。

这个生命的核心就是蚁王,蚁王发出命令,每一个蚂蚁执行。

聪明的管理者也能把人变成超有机体,工具之,机器之,从而支配之。

李善长深知御人之道,驱使百官百姓如蚁王驱使蚂蚁,因此他对整个大明王朝是有贡献的。朱元璋打江山时不能没有刘伯温,坐江山时不能没有李善长。P86-88

序言

凡事守规律,就做得大。

凡事守规矩,就做得好。

在中国做人难,做事更难,如果我们遇事不加思考,只顾一意孤行,则会难上加难。如果我们凡事多找自己人商量,同时心申又有主见,则做人也不难,做事也不难。古往今来真正干成大事者,未有孤家寡人也!

有问题,找谋略家。

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老板+谋略家:胜利”的案例,莫过于刘备与诸葛亮,下面我引用拙著《三国谋事变术》中的一段,借以说明老板与谋略家,或君主与军师的关系:

要把军师当老板。

曹操一贯把手下当奴才使唤,他是大老板。刘备则反其道而行之,把孔明敬若神明。他不当老板,让军师来当老板。军师不但是整个军队的老板,还是他这个统帅的老板。

曹操把郭嘉等人当副手、打杂的。

刘备把诸葛亮当老板,甘愿当诸葛亮的副手。

诸葛亮不是刘备的副手,刘备却是诸葛亮的副手。刘备简直把一切都托付给了诸葛亮,二人相知之厚、信任之深让人感动。

刘备甘心把指挥权让给诸葛亮,这是因为他相信:

A.诸葛亮比他干得好——当然。

B.诸葛亮不会与他争天下——当然。

有了这两个当然,刘备当然放心。

集团一下子有了两个老板却丝毫不乱,这是因为:

A.两个老板二合一,不分彼此。

B.一个当董事长,一个当总经理。

这样就不会有冲突。

刘备集团采用了民主制度,谁专业谁当家;曹操集团采用了独裁制,搞一言堂。刘备抛弃独裁制搞民主制,集团就有了主心骨,有了协调制度,从此便不会乱,不会跟人走,有好策略又有好执行,所以一定会赢。

我写的这段话,和之前的一段话“聘大贤要用大礼”合起来,即是我书中的重要篇章《奉能人为情人》,此文曾在《领导文萃》、《中国公务员网》发表,引起广泛关注与赞同。

其实不是我的话好,而是道理实在。如果你想在中国干一番人事,没有得力的谋略家万万不可。

本书是专门写给高效团队核心成员看的理论书,适用于各界领导人、各界顾问、企业老总、副总;咨询师、策划师、分析师、协调人;律师等相关人士。本书对中国谋略家传统进行了最彻底的整理:从先秦到明清,从吕不韦到李鸿章,都有详述。本书将中国谋略家的发家学、旺家学提炼为“智学”,将老板与谋略家共进之道命名为“智者七道”。

所谓“智者七道”,就是老板依靠谋略家获取成功之道,也就是谋略家依靠老板实现人生最大价值的进身之道。老板与谋略家同为一体,相互依靠,老板与谋略家不可斗智斗勇,要献智献勇,上下一条心,一致对外,此谓“智者七道”。

我们怎样做老板?怎样当谋略家?二者关系怎样才能把“团队”变成“军队”?又怎样带领“军队”取得历史性会战的胜利?决战前夕,本书值得一读。

智者七道,不仅是做谋略家的学问,更是做老板的学问,本书高度提炼出“智者七道”,供天下高人参悟。

所谓“智者七道”,分别指:

君道——谋略家之根本

相道——谋略家之最高实现  将道——谋略家之武功

谋士道——谋略家之文道

说客道——谋略家之口才

侠客道——谋略家之高节奇行

圣贤道——谋略家之济世仁心

我们可以看出,谋略家不等于谋士,谋士道只是智者七道的七分之一,只有把以上七者完美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智者七道。有此七道,可行天下。七道合一道,可安天下。

做谋略家不容易,要做到诸葛亮那样的地步就更不容易了,诸葛亮为何功大如斯?完全因为他奉行了古来高人心心相传的智者七道,简说如下:

诸葛亮行君道——与刘备、刘禅父子君臣一体,不分彼此。

诸葛亮行相道——为蜀汉丞相,总管一切军政文教大事。

诸葛亮行将道——为蜀汉军师兼实际上的大元帅,指挥一切军事行动。

诸葛亮行谋士道——为刘备谋略家团之最高谋略家长,大谋士。

诸葛亮行说客道——为三国第一口才家、演讲家,最擅长说服工作,其中以舌战群儒最为经典。

诸葛亮行侠客道——为三国第一奇侠,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独自一人飘然入东吴,出奇招,使奇道,表演侠客行。

诸葛亮行圣贤道——诸葛亮仁心济世,鞠躬尽瘁,其不凡智慧与优雅风度赢得所有人赞赏,人气天下第一,是人就想与他做朋友。

诸葛亮将智者七道融合于心中,最后化成一股浩然正气,正气所出,智慧所出,于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檣櫓灰飞烟灭”,让后人久久不能忘怀,常生向往之心。

这就是智者七道。

它是一种人生智慧,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本书不尚空谈,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作者呕心沥血,总述谋略家之学,分述谋略家之事,分门别类为70位谋略家立传,案例中讲道理,揭示谋略家手法,更揭示君王之道,希望能给天下人有所启示。

第一章,君道,讲吕不韦与战国四公子。吕不韦成功策划出了位秦王,打造出一个帝国,本人又是秦始皇的生父,实乃中国历史上唯——位谋略家兼君主的人人物。战国四公子:平原君、春申君、信陵君、孟尝君,这四人都是使用谋略家的好手,特别是孟尝君,已成为贤君的代名词,我们做谋略家就要找孟尝君这样的老板。孟尝君和刘备,是君道之典范。

第二章,相道,讲苏秦、张仪、李斯、商鞅、范雎、公孙衍、甘罗、邹忌、虞卿、管仲、李善长、张居正。其中苏秦、张仪是纵横大家,擅长合作与离间;李斯擅长依附;商鞅擅长“依天时而变天”的变革之道;管仲如诸葛亮,擅长一切副手工作;李善长擅长当二老板,张居正擅长当管家。这些响当当的大人物、大宰相各有一套谋略之道。

第三章,将道,讲乐毅、孙子、吴起、司马穰苴、孙膑、周瑜、陆逊、徐达、曾国藩。这些人中,乐毅擅长偷袭与鏖战,孙子则是全球公认的兵圣,集一切兵学之大成,本人又是大将,其道涵盖他之前、之后所有的军事领导人。然而,请勿忽略,孙子在当时只不过是吴王阖闾的大谋略家,他再厉害也必须依靠老板,关于这一点我们以前不够重视,现在需知:兵圣如孙子者,也要靠老板,不靠老板,孙子只不过是纸上谈兵的赵括,孙子之所以是孙子,就因为他有一个懂得用他的老板吴王阖闾。将道应为君道服务,此为谋略家之根本,切记切记。

第四章,谋士道,讲董昭、郭嘉、程昱、徐庶、诸葛亮、庞统、孙乾、刘伯温、纪晓岚、和坤、刘墉、李鸿章。其中当然以诸葛亮为谋士之最经典代表,前已详述。在此,我特别指出做谋略家要像李鸿章,什么意思呢?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弟子,曾经是曾国藩的谋略家,而曾国藩一生都为清王室服务,是清帝清太后的大谋略家。李鸿章是曾国藩的谋略家,曾国藩是清帝清太后的谋略家,李鸿章实际上是谋略家的谋略家。我们做谋略家当如李鸿章,先做小谋略家,再做大谋略家。像诸葛亮那样一来就做大的情况很罕见,最稳妥的干法是从小处做起。

第五章,说客道,讲子贡、范蠡、淳于髡、苏代、甘茂、蔡泽、毛遂、触龙、优孟、姚贾、司马错、庄辛、陈轸、公孙龙。其中公孙龙是中国古今第一辩手,他的“白马非马”理论影响了中国后世所有的理论家、哲学家、演说家。所谓“白马非马”,就是“似是而非中有大是大非”,白马非马,但马就是马。当有人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我们并不就因此把白的说成黑的,相反,我们黑白分明,又在黑白分明中不妨允许“灰”的存在。我在《老子处世真经》中指出:“阴阳不是两道,而是三道,阴阳鱼(太极图)中间的那条‘S’线,隔开两端,也连通两端,是第三极。”除公孙龙外,子贡与毛遂也很值得称道。子贡是孔子弟子,深知“儒家柔道”(语出胡适《说儒》),擅长曲线做事,为救鲁国,先后说服了齐王、吴王、越王,通过诱发连锁反应从中取便,左右逢源,掐断事端,清理源头,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打消了齐王攻鲁的念头。我们做事要像子贡,脑子多几根筋,多转几个弯,往往能得到很好的效果。至于“毛遂自荐”,則是每一位谋略家的基本功,与其等别人来发现,不如自己在关键时刻站出来!

第六章,侠客道,讲申包胥、侯嬴、冯谖、鲁仲连、荆轲、豫让、唐雎、邓芝,其中以荆轲为代表。此道一般情况下不宜提倡。

第七章,圣贤道,讲墨子、蔺相如、苟子、宋濂、于谦、王阳明、林则徐、张之洞、康有为。此道人人可以行,用王阳明的话说“满街都是圣贤”,只要你的心摆正。我们干一样大事前,首先要想明白:我这样做是有益于社会呢?还是仅仅为了快意个人恩仇?如果是后者,我劝你先放下,想清楚了再动手。我在《孟子敢于选择自己》一书中有个观点:“大丈夫只报恩,不报仇,如此大事不可不知也!”为什么只报恩不报仇?缘于爱。一个没有爱心,不明白“要爱你的仇敌”的人,不可能干成大事,因为世上所有的人事都是与“仇敌”,“合作”的结果。和谐社会里,没有仇敌。中华民族以“和为贵”为核心的圣贤道是我们为人之根本,做事之根本。处世之根本,成功之根本。

不管你做什么,用我的好朋友、著名战略理论家石永文的话来说——“首先是做人”。否则一切免谈。

愿与君共勉。

王少农

2007年1月10日于柳下堂

后记

当今中国正是用人之际,仔细体会本书所讲,对您一定有帮助,愿君事业兴旺,上下团结,把中国做大,从而把自己做大。

本书非我一人之力,实是众人之力所成。朱病起、杨措、先威、李文明等人为本书均做了大量工作,并执笔了许多精彩篇章。特此申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1:3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