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审判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焦述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河南省高院挂职体验生活五年,焦述不仅对很多案件的来龙去脉有了详细的了解,对案件的审判内情有了深入的把握,更重要的是,他对法官这个群体有了更内在更准确的认识。多年的积累,多年的思索,多年的酝酿,让焦述厚积薄发,创作出了长篇小说《审判》。作品以泰阳市的一起重大纵火案为背景,描写了省高院院长带领一批法官深入调查案件真相,并揭开了层层权力罗织的一道道障碍物在阻挠调查的内幕,反映了当前司法和行政体制中存在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内容推荐

焦述编写的长篇小说《审判》讲述了:

江北省泰阳市的天堂娱乐城发生大火案,致死人命300多条。泰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定性为故意纵火案。案件上诉至江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祸不单行,大火案血迹未开,泰阳市又发生了煤矿瓦斯爆炸的恶性事故,又一次酿成群死群伤悲剧。

重重压力之下,尚润田院长决心弄清事实真相,他率高院精兵强将,沉入泰阳,调查研究。尚润田一行受到泰阳市官方热情款待,同时一支极不和谐的“乐曲”不期而至。更让尚院长难以招架的是登门拜访的各路人物,他们似乎出于同一个目的,为大火案“说情”。泰阳大火案经高院审委会审理,最终定夺为“重大责任事故案”,相关人员受到法律惩处和行政处分。泰阳市在一派和谐气氛中,迎来了春意盎然、其乐融融的大年。

目录

代序:中原作家群中的“贵族”——焦述和他的创作何弘

人命关天

各持己见

祸不单行

关于泰阳

走进泰阳

信任危机

初恋理嘉

理嘉说情

华光市长

法官良知

泰阳大接访

欧阳一兰

粉色杀手

法律·关系·权利

以攻为守

下岗工人在护厂

美女助手

知己·知音

翻供

劝导协商

特别会议

变卦

恩人来了

困顿的乐章

定时炸弹炸啦

别出心裁的记者招待会

保护干部

冤案的代价

正式通报

南疆寻踪

最后通牒

缅怀比干

最后的晚餐

非常时期

在德国

审委会

峰回路转

五年官司一朝了

没有结局

另一种功夫(代跋)

试读章节

各持己见

对于泰阳市中院(以下简称)的审判水平和办案能力,尚院长没有丝毫怀疑。这些年,法官队伍的建设颇有成效,规范的司法考试和严谨的遴选方法,堵塞着用人的不正之风。特别是刑事案子,又是造成群死群伤的大案,当然会让素质高的法官承办。退一步说,即使承办法官有所失误,还有分管刑事案子的副院长为其把关;再退一步说,即使副院长有所不当,那么,院长呢?审委会呢?难道层层防线都不堪一击吗?

从材料上看,电焊工任三多确是故意纵火、报复社会。任三多弟兄三人,大哥任一少系煤矿电工,在一次矿难中不幸身亡,灾难发生在1995年,煤老板赔了三万元就算了事,大嫂拉扯着两个孩子去告状,谁知煤老板一走了之,大哥的事也只能不了了之。二哥任二好早先在泰阳纺织机械厂当工段长,后来企业倒闭二哥下岗开起了出租车,同是下岗工的二嫂在家赋闲。任三多原是泰阳市一家明星纺织厂机修车间的工人,妻子是这家企业漂亮得出奇的厂花,夫妻二人曾是被众多同仁羡慕的幸福工人之家。然而,好景不长,不知什么缘故,早先称为明星企业的纺织厂,突然陷入产品滞销,出口又不畅,原材料涨价,市场竞争又异常激烈的困境,厂方无奈,开始让百分之九十的职工下了岗,企业还勉强运转。其实是苟延残喘,垂死挣扎罢了,不久后,就彻底垮啦,工厂关门啦!任三多夫妻俩下岗回家,就各奔东西自找挣钱门道,谁知妻子只是在一家酒店打工仨月,就经不起诱惑,跟一个大老板跑了。从此,任三多像变了一个人,工作没有着落,找着零活就干一阵,没了活就歇就睡,有了钱就海吃海喝一通,没钱了就一碗方便面俩馒头充饥。至于家的概念已不复存在,男人,又是个年轻男人,没了女人,真是没家啦!有时找不到活干,实在闲得无聊,就找二哥喝酒解闷。任三多与任二好到了一块儿,就是知音相遇,俩人边喝边聊,对于当今的富人,不管他们是以什么手段赚了大钱,统统被骂个狗血喷头;对于当今的官们,不论他们是靠什么上去的,统统被斥责为贪官赃官。

是在出事前一天,任三多与钱老板干了一仗,当着公司诸多员工,任三多向老板讨要春节加班费,并搬出国家有关规定,凡在大年初一初二初三加班的工人,应该获得百分之三百的工资。对视着“义正词严”的打工者任三多,钱老板连正面看一眼他都没有,只是用眼睛的余光扫一下周边的员工,就厉声叱喝道:“你是谁呀,你叫什么呀,你没有资格给我上课,我这是民营企业,不是国家,懂吗?”

“民营企业咋啦,民营企业也得遵守国家规矩,也不能违犯劳动法!”

“好——好——,我不懂法,我这小庙守的就是我钱强的法,干一天活得一天的钱,就这规矩,想干一天活拿两天的钱、三天的钱,在我钱强这儿,那是石狮子的屁股——没门!”话音未落,钱老板就悻悻地走去,连头都没拐一拐。

看着傲慢又冰凉的老板背影,任三多气不打一处来,白净的面庞显现出绷紧的青筋,他举起攥紧的右拳,在空中连画带晃地挥舞着,半晌方发泄出憋在心里的愤怒:我日他八辈祖宗,放把火烧他娘个×……

若不是身边同伴死死拉住他,任三多那一阵儿真会冲过去与老板火拼,工友善意又苍白地安慰他,先消消火气,任三多无奈地说:“这地方不能待,咱走!”

事后冷静下来,任三多没有走人,不是他不想走,是找个活干太不容易啊,如今是咋回事,到哪里都是人多得要死,只要有个招工的信息,说不清是从哪里来的,一下子就云集起成堆成堆的人,真他妈的怪,再累再脏价钱再低的活,也有人争着要干。

任三多处于这样的生活状态,加上老板的冷酷傲慢,使他的精神遭受了难以忍受的刺激,一旦时机成熟,这种人采取报复社会是顺理成章的事。

重要的是泰阳市中院送来的审讯笔录和立案材料,任三多对故意纵火供认不讳。笔录写道,他在焊接负一楼与负二楼中间步行梯隔断钢板洞孔时,让炽热的焊渣透过洞孔落入负二楼,使放置在负二楼的易燃物起了大火……

是的,从泰阳市中院办案的结果看,省高院的二审,做出维持一审判决的结论,应该是合乎情理和逻辑的。

刚开过省政法委会议,常务副省长便将尚润田请进自己的办公室,要与他推心置腹地谈谈大火案。刚才的会,是专为大火案的定性召开的,参会的人物都是很权威的,省公安厅长、省检察院检察长、省政府分管公安的副省长、省政法委书记,还有常务副省长和省长,最小的官员也是公安厅副厅长、省检(以下简称)副检察长、高院副院长和政法委副书记。

会上对大火案的定性形成十分鲜明的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重大责任事故罪;另一种意见认为,这是一起故意纵火罪。而且,这种意见占压倒优势。

“润田同志啊,”常务副省长成世功与人谈话,总是这样的朴实亲切,“会上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定性故意纵火案,是大家公认的啊。润田同志,难道这些人都不懂法?人家分管公安的陈副省长,可算学院派干部,北京政法学院正牌研究生学历,专攻刑法的;还有公安厅汪厅长,他可不是外行人啊。”

看来,成省长就没把反对派放在眼里,许是持重大责任事故罪意见的人员官职低的缘故,他们是法院的副院长,省检的副检察长,当然还有尚润田本人。显然,成省长是要做尚院长的工作,使他与绝大多数领导保持一致,他知道,从权威性和影响力来看,一个高院院长比不上省长副省长们,但是,院长是直接操作审判办案工作的,在这个问题上,却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功能。所以,打通这个环节,至关重要。

尚润田坐在舒适宽敞的沙发上,轻轻抿一口秘书刚为他沏的西湖龙井,很是为难地说:“成省长,我不是不理解领导的意图和好心,咱要定任三多是故意纵火,要闹出大问题啊!”

“问题,什么大问题,润田同志,你放心,出天大的问题,我们省委、省政府为你撑着,怕什么。”成省长竭尽全力,企图打消尚润田的重重顾虑。尚润田知道,成世功之所以敢如此口满,大包大揽,是他的仕途正如日中天,前不久,又为这位常务副省长加封一个省委副书记头衔,现任省长因年龄到杠,马上要离任,成世功接替省长位置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P2-5

序言

中原作家群中的“贵族”——焦述和他的创作

何弘

我与焦述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相识,转眼已有二十七年。那时,文学热遍及神州,当作家或从事编辑等与文学相关的工作,是大多数青年崇高的人生理想。我就在那时进入河南省文联,和焦述先生一起在一家纪实文学报从事编辑工作。后来,我选择专事文学评论,去了创作研究室,而焦述先生则进入文学创作室,专事文学创作。多年来,焦述先生默默笔耕,从报告文学到小说,作品一部接一部出版,声誉日隆,让许多先前并不看好他的人颇为错愕。个中原因,说复杂其实也简单,如果我们能对焦述其人、其经历有深入的了解,自然也就明白了焦述这些年创作井喷般爆发的缘由。最近,焦述的长篇小说《审判》即将付梓,他希望我为这部作品写点文字,做个介绍。知人论文是中国的传统,我想,借此机会谈谈焦述其人其事其文,不仅对我们理解焦述的这部作品会有所帮助,对我们理解当下的一些文学现象及文学创作的一些规律,也会有些裨益。而且,吃了蛋,再看看下蛋的鸡是什么样子,有哪些秘密,也会是读者非常感兴趣的事。

焦述20世纪40年代出生于当时的河南省城开封市一个书香世家。

对河南现代文化有深入了解的行家大都知道许钧其人,他以书画名世,有“河南一支笔”之称。开封是中国著名的古都之一,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一直是河南省的治所。在开封东南,有一处占地四百余亩的园林,叫禹王台公园。园内原有一土台,相传春秋时晋国大音乐家师旷曾在此吹奏乐曲,故后人称此台为“吹台”。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杜甫、高适三位大诗人曾登吹台吟诗作画,留下了《梁园吟》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后人因建“三贤祠”以为纪念。开封向为朝廷治黄指挥机关所在地,为怀念大禹治水的功绩,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在古“吹台”上建禹王庙,“吹台”被改称为禹王台。清康熙帝为之亲书“功存河洛”牌匾。禹王庙正殿后面,有座御碑亭,亭中碑上刻有清乾隆皇帝南巡开封“吹台”时亲笔写的一首诗。其他文人雅士,历代多有写诗题刻者,作品大都保存在禹王台周围的回廊壁上。细心的游客会发现,其中立有许钧书丹碑石三通。开封博物馆也收藏有许钧的二十五件墨宝。许钧是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科举考试的案首(秀才第一名),曾任开封修志馆馆长,先后在开封一中、北仓女中讲学,1939年被河南大学聘为文学院教授,编著有《河南金石志》《开封县志稿》《凝一斋文稿》及《醉竹草堂自怡诗钞》等。

这位许钧就是焦述的祖母许钰的胞兄。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许钰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成为知书达理、能诗会画的大家闺秀。焦述的父亲焦伟真受母亲与舅父的影响,少年时即热爱上诗歌。河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启祥先生主编的《30年代中原诗抄新编》一书,收录了焦伟真的十七首诗作,并附有这样的简介:

“焦伟真(十七首)诗人。他也写散文、小说与旧体诗,并长于书法。原名焦宝箴,字程之,一字铭新,别号绿衣。曾用笔名有:镜新、静心、青蒙、丽波、山竹、奇夫等。1913年生于开封。1930年考入河南省立第一高中,同年开始发表新文学作品,组织会社,先后创办过《浪花》《中天》等文艺周刊。1932年初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河南分盟,并当选为分盟干事。同年,他在《河南民报》上创办并主编了《丁香诗刊》(周刊)。这是自有新文学历史以来出现在中原的第一个诗刊。

“他的诗歌热情奔放、富有激情、诗风朴实、诗意浓郁、功力深厚,堪称诗苑中的历史珍品……”

然而,焦伟真在文学才华刚刚显露尚未充分施展时,即遭受了巨大的磨难。由于从事革命工作,焦伟真成为政治犯进了监狱。当时左联河南分盟的三名干事,除一人逃走外,两名入狱,左联在河南的活动也因而只是昙花一现,很快销声匿迹。

焦述的母亲1920年生于开封市,外祖父是一个开明的成功创业者,他竭力供自己的女儿进公立学堂读书深造,这使焦述的母亲成为那个时代有信仰的知识女性。在新中国成立后,外祖父一家被划为地主兼资本家,财产被分光。父亲建国后在河南省直机关工作,本该扬眉吐气,一路阳光,可是在反右斗争中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经历了二十一年磨难始得平反,恢复公职。所幸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家人重新奋起,舅舅和表弟创建了颇具规模的企业,如今已上市多年,身家数亿,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焦述兄弟五人,并没有因为父亲被打为右派分子而沉沦颓败,一蹶不振,而是靠发奋努力而获得一技之长,后来分别担任文化艺术学校校长、艺术团体团长、文化部门负责人及艺术研究专家等。也许因父亲家族遗风和文化熏陶,焦述弟兄五人不约而同都从事了文化工作,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家族。

焦述最早发表的文学作品是小说,那还是在1959年。但后来,焦述自觉选择报告文学作为自己主攻的文学样式,并以报告文学作家的身份为大家所熟知。我相信他的这种选择一定与他对文学作品社会性的特别重视有很大的关系。

焦述以前在安阳市文联工作,在20世纪80年代调到河南省文联,从事文学期刊编辑工作。一贯重视深入生活,是焦述最突出的特点。他一直有自己的生活基地,做期刊编辑时,他总会忙中偷闲深入生活基地,调研他关心的课题。20世纪90年代初,焦述转为河南省文联专业作家,有了时间保证和自主条件,他将深入生活升为第一要事,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地深入生活。90年代中期之后,河南省委安排七名专业作家挂职深入生活,焦述从1996年至2002年,到济源市政府挂职副市长六年;接着,他受聘一家房地产公司,任副总经理两年半;之后,进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体验法官生活五年多;走出法院后,又应邀进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体验生活至今。

在中国的“专业作家”队伍中,绝大多数作家似乎都对作品的“文学性”特别重视,因而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个人的内心深处,更多地关注个体存在。焦述则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社会经济问题,去关注那些直接影响社会变迁的重要事件,他相信只有深刻反映时代变迁,反映社会运转的状态和规律的作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才是真正的好作品。他曾多次提到茅盾,他认为只有像茅盾先生那样深入到经济生活的核心,才能创作出《子夜》这样的优秀作品来。

在到济源挂职之前,尽管也曾创作过不少小说和散文,但焦述基本是一个以创作报告文学见长的作家。在挂职过程中,焦述自觉地把自己融入到市长角色中,一干就是六年,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称职的市长,出色地完成了自己分管的移民工作,受到国家水利部的肯定和表扬。与此同时,他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作家身份,坚持每天记日记,及时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终于有了焦述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市长日记》。也正是有真市长的真日记垫底,我们看到的作品才会这样的鲜活、这样的真实、这样的原汁原味。此后,焦述的创作开始爆发式增长,继日记体长篇小说《市长日记》后,他相继创作了《市长手记》《市长笔记》《市长后院》《市长纪事》《市长女婿》《神州之路》《房子·房子》等,受到出版界的追捧和读者的广泛关注。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在中国被奉为第一要义,经济生活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核心。焦述认为,处在政治—经济—文化转型过程当中的中国作家,要想创作出能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变迁的伟大作品,必须深入了解国家政治、经济的运行状况,参与到这个循环当中。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焦述成了他们那批挂职深入生活的作家中干得最为投入,也干得最为有声有色的一位。焦述到济源市政府挂职副市长,省委组织部文件讲:“作家挂职原则上不分工,可以协助一位副市长工作。”但济源市委对焦述经过半年观察之后却将十分重要的黄河小浪底移民工程交焦述分管。

挂职两年期满,济源市委向省委写报告,期望省委批准焦述继续挂职工作,深入生活。省委组织部根据有关文件批复焦述的挂职可延长一年。待一年期满,焦述挂职副市长已满三年,本该离任返回,济源市委再次报告省委,因移民工程已进入关键阶段,期望能让焦述继续挂职工作。按文件规定,挂职干部一般最多期限三年。当时的省委宣传部部长和组织部长一道找到省委主要领导,就济源市委要求焦述继续挂职的请求进行请示。开明的省委领导做出了特事特办决定,同意济源的请求。这样,焦述又做了三年副市长,将济源市四万名移民移完,方才离任。

焦述究竟在副市长任上做了哪些工作,让济源市对其一再挽留呢?

焦述于1997年元月正式分管移民工作,很快,济源的移民工作就成为诸多兄弟移民市县的排兵头,济源的移民工程成为公认的优质移民工程。2000年,国家水利部授予济源市移民局“全国移民先进单位”称号,获此殊荣全国只有河北秦皇岛市与河南济源市两家,而济源市对移民资金的管理被誉为全国最好。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是因为焦述接管移民工作之后,做出了一系列顺应民意合乎情理又前所未见的重要决策。分管移民之初,焦述就决定,济源市所有移民的补偿款,自进入济源之时就存入四大国有银行,移民款不再由市财政转至乡,由乡转至村,由村里发放给移民,而是由移民户代表直接持存折到银行领取。从分管移民工作的副市长到以下各级官员,都不允许再染指移民款的发放。小浪底移民补偿款是建国以来历次移民工程中最高的,仅济源市就有十二亿之多。焦述的这一决策,一度引起轩然大波,但是,广大移民非常满意,因移民款发放不到位而上访告状的情况不见了。市委书记对此尤为满意,说这一举措从根本上避免了移民款的跑冒滴漏。同时,焦述还大胆对移民工程做了许多有创意的决策,如为避免人为干扰变由干部研究分房方案为通过百姓抓阄分房;变移民住房的干部负责集体公建为移民户自建;变更已被国家计委核准了的移民规划方案,将九千多人的异地安置变为本地安置等。说到底,这些举措的出发点都是为移民着想,并尽可能减少人为干预,让老百姓减少猜疑,尽量满意。这里值得细说一下的是移民规划方案的变更,原本济源市九千多人异地安置方案,已由市政府报省政府,省政府批准后报国家水利部,水利部审定后报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计委已核准该方案并绘图成册,排定了移民迁移日期,进入倒计时。可谓生米已做成熟饭。可是,这时出市安置的移民强烈反对这一方案,持续上访不断,认为那地方不适于人的居住。焦述到为移民安置的异地(温孟滩)调研,并请教多位专家,论证那里对居住生活的利弊;之后在本市调研,到底有无空间安置拟定外迁的九千多人?最后焦述决定变九千多人异地安置为本地安置。此方案一提出,即引起爆炸性的争议……当变更规划方案又从市政府到省政府,到国家水利部,到国家计委之后,上级回示,济源市若变更原规划方案,要有善始善终的把握,并由当地政府写出保证,保证如果实施变更方案移民工程出现了问题,由济源市政府承担责任……

谁会写这样的保证?有好心领导人物劝焦述别坚持变更原规划方案。然而,焦述却我行我素,经历了坎坎坷坷,上下斡旋,终于将原规划方案变更了,消息传来,九千多名移民将这一天作为最幸运的节日。焦述以为,济源移民工程之所以成为全国优质移民工程,这次的规划方案变更有至关成败的关系。事后有人问焦述,你怎么敢冒那么大风险,又那么自信,坚持变更方案?焦述讲:“实事求是是本。无论一个市长,还是一名作家,都应该知悉他要做或要写的事的后果是什么,如果照原规划异地安置九千多人,后果会引发移民返迁的恶性悲剧!我们何以要去做引起不好后果的事情呢!”其实,从这里也不难看出焦述对于写什么,怎么写也是经历这样的论证和判断的。

焦述为人诚实、诚恳、诚信。长期置身官场的经历,使焦述早已洞悉政界的内幕,他完全可以用当时流行的模式创作一部官场加情场的流行作品,以暴露和窥视的心态描写官场中人玩弄权术向上爬、挖空心思捞钱的故事。但焦述志不在此,他倾向于忠实生活,洞察生活的本质,原汁原味地表现生活、剖析社会,从而深刻认识社会的运行状态和它的轨迹规律。因此,在焦述看来,并非所有的素材都可以写进作品,作家并非要将知悉的东西全部公布于众,而应该为读者负责,决不能为自己的私利出卖作家的良知。焦述讲,他无论走到哪个领域哪个单位,绝不会抱着窥视别人隐私的态度,去观察生活,放大阴暗面,如果那样,即使写出了作品,也只能是现象的浅层次真实,而非本质的深层次真实。因此,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愿意与他交友,和他说真话、诉真情。

济源的挂职生活,使焦述积累了充分的创作素材。挂职结束之后,他创作出的“市长系列”作品,成为既具有重要社会认识价值又具有良好市场反应、深受读者喜欢的优秀作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焦述是一位勤奋且富有使命感的作家,他正确地理解和处理了文学与时代、时代与生活、作家与人民的关系,因而能创作出生活底蕴丰厚的现实主义作品,具有重要的社会认识价值。

其次,踏实地深入生活为焦述带来了丰厚的创作资源,使他有了作为市长的真切体验,对盘根错节的人事关系有了透析能力,使作品有了可信度、可读性。

再次,焦述对生活事件具有很高的敏感性,能够准确把握时代热点,进行文学化的表达,因而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就作品本身来讲,它之所以能受到读者的喜爱,关键在于具有真实、信息容量巨大、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质朴平实的叙事等特点。

多年的市长经历,使焦述可以比较容易地通过市长这个特殊的人物,把各个层面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在深入描写各级政权运作状况的同时,笔触向下深入到最基层的百姓,向上触及到省级、部级,把发生在这里的纷纭复杂、千头万绪的矛盾冲突纳入自己的笔端,使作品拥有巨大的社会信息量,为读者描绘出官场众生相,使读者了解了政界职权中人的总体生存状态和个人追求,让读者看到官场的“规则”。不同于当前流行的官场小说,焦述作为亲历者,更容易把握政界复杂而微妙的人物关系和行事规则,使作品显得更为真实、可信。而且,他在作品中不有意拔高人物,也不有意贬低人物,他始终忠实于生活,不只描写市长的政治属性和官场活动,而是把市长作为一个人来写,不回避人物的缺点和人性的弱点,使作品富有生活气息。

再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焦述从来不是一个靠技巧取胜的作家,他遵循自己一贯的艺术追求,语言朴实,不事雕琢,多采用白描的手段,力求从平淡中见神奇,于平凡中见伟大。质朴平实的叙事使广大普通读者的阅读能够较为顺畅地完成,这也是焦述作品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六年副市长经历和移民工程的政绩,使焦述赢得了组织的信任。从济源挂职回来后,焦述在集中进行了一段创作之后,想到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挂职体验生活,便给省委去信反映了自己的要求。当时担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李克强同志亲自批示,让焦述到河南省高院挂职。在法院的五个春秋,焦述可以翻阅他感兴趣的各种案件卷宗,旁听他感兴趣的各类庭审,特别是跟踪法官现场办案,直到列席审委会对重大案子的研讨审判。许多法官成了作家的知音知己,无话不谈。这样的经历,使焦述的视野更为广阔,思想更加深邃。

在河南省高院挂职体验生活五年,焦述不仅对很多案件的来龙去脉有了详细的了解,对案件的审判内情有了深入的把握,更重要的是,他对法官这个群体有了更内在更准确的认识。多年的积累,多年的思索,多年的酝酿,让焦述厚积薄发,创作出了长篇小说《审判》。作品以泰阳市的一起重大纵火案为背景,描写了省高院院长带领一批法官深入调查案件真相,并揭开了层层权力罗织的一道道障碍物在阻挠调查的内幕,反映了当前司法和行政体制中存在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有焦述多年的法院深入生活为基础,有多年的文学创作为保障,我们有理由相信《审判》会是一部值得期待的优秀作品。

后记

另一种功夫

对作家讲,至关重要的是“写什么、怎么写”这六个字。写什么?是作家使用的“材质”,怎么写?可谓之作家的“工艺”。其实,作品的优劣高下,就决定在材质和工艺。

能称为作家者,应该都有自己的一套工艺。只是手法不同,风格迥异。这个范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各有偏爱的。不能站在某一种手法上,去贬低或否定另一种的。犹如爱享用粤菜的权威美食家,接受不了川菜的麻辣,就企图将它从佳肴美味中摒弃,那可能吗?

然而对于材质,认识大概是一致的,至少绝大多数人是一致的(因为生活中总有个例和另类)。天然的材质当然胜过人工炮制的材质。就像放养在田野的柴鸡,与圈养起来吃人造饲料的肉鸡,如果以同样的烹饪方法将其做熟,两种鸡肉的味道与营养却有天壤之别。实际上,无论用多么高明的“工艺”,去加工一只肉鸡,也比不过以简易“工艺”烹饪的柴鸡味道醇香可口。至于食后的感受与对健康的影响,则不用多言了。

一位工程专家讲:“再高明的设计也弥补不了规划中出现的缺陷;再完美的施工也弥补不了设计里存在的弊病。”

作为文学,可以说,再精湛的工艺也弥补不了材质的缺陷。为什么?因为它先天不足!许多事是不能靠工艺去改变其性质的。

由此看,材质的确重要,它与工艺各占作品的一半。但是,材质却是第一位的。只有好的材质,才能加工出好的作品。如果材质先天不足,存在弊病,作品能好吗?

好的材质,往往埋在深处,藏在险境。就像品位极高的矿石,要采掘它,不仅要选准方位,还要有恒心和耐力、方法和手段,更不能吝惜时间。

俄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哲学家、政论家别林斯基说,作家没有五年光阴的投入,是不可能创作出一部优秀长篇小说的(大意)。我相信他的说法是有道理和根据的,我就是这样做的。我意识到,作家深入生活的深度,就是作品的深度;作家认识生活的高度,就是作品的高度。一句话,深入生活的质量,就是作品的质量。一部作品在作家开始写作时,它的优劣高下基本已经决定了,不用等到脱稿杀青,因为这时间,作家已决定了他要用的材质。

这样看,作家不仅要具备相当的写作功夫,也要具备相当的深入生活的本领。这是获得优质材质必备的另一种功夫。

在拙作《审判》就要面世之时,我向读者朋友道出半个世纪①积累出的感悟,以与朋友一道加深对文学原理的认识与创作手法的感悟。

这时间,距我进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体验法官生活,已十个年头之久。我不知道,这份答卷(《审判》)对我的上帝(读者)是否有所裨益。倘若读者朋友在审判《审判》之后说,《审判》是诚实的、诚恳的,她是在与知己知音推心置腹地沟通和交谈,读《审判》,没有糟蹋我的时间,我当感到畅然释怀且渐渐欣慰……

焦述

2015年盛夏于郑州

书评(媒体评论)

生活是一本大书,只有沉下去,才可能读懂它。焦述正是这样做的。所以他发现了许多作家没有发现的奥秘和瑰宝,采掘出了生活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使他的作品真正本质地反映了时代精神风貌和现实生活。

——著名评论家、作家雷达

假如过些年有人写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文学状态,焦述和他的市长系列是不能被忽略的。它们的时代意义可能超过作品本身的文字功能,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文学界光辉的收获。

——著名作家邓友梅

焦述切切实实地去生活中摸爬滚打,实实在在地去生活中体会酸甜苦辣,融入其中,说是一种功夫,更应当说是一种态度。小说,其实是一门老老实实的艺术。农谚云:人不哄地,地不哄人。有最朴素最深刻的哲理。其理与作家和生活的关系相通。

——著名评论家、作家南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5: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