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囊括最新职场励志图书精华,一本公务员、公司职员的必读书。
本书从老板管理和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揭示了当前中国人做事不到位的事实,以及如何提高做事效率和质量的方法,是这一领域第一部也是最好的一部著作。与其他职场励志图书不同,本书完全立足于中国企业文化背景,更具针对性,更适合为作为企业员工的培训教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做事做到位(修订版杰出员工最基本的行事准则)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西武 |
出版社 | 哈尔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囊括最新职场励志图书精华,一本公务员、公司职员的必读书。 本书从老板管理和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揭示了当前中国人做事不到位的事实,以及如何提高做事效率和质量的方法,是这一领域第一部也是最好的一部著作。与其他职场励志图书不同,本书完全立足于中国企业文化背景,更具针对性,更适合为作为企业员工的培训教材。 内容推荐 越来越多的员工只管上班不问贡献,只管接受指令却不顾结果。他们得过且过、应付了事,将把事情做得“差不多”作为自己的最高准则;他们能拖就拖,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他们马马虎虎、粗心大意、敷衍塞责……这些统统都是做事不到位的具体表现。 做事做到位是每个员工最起码的工作准则,也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要求。只有做事做到位,你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才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 本书从老板管理和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揭示了当前中国人做事不到位的事实,以及如何提高做事效率和质量的方法,是这一领域第一部也是最好的一部著作。与其他职场励志图书不同,本书完全立足于中国企业文化背景,更具针对性,更适合为作为企业员工的培训教材。 目录 序:做事不到位的中国人 差不多先生传 话说《做事做到位》 1 随处可见的做事不到位 无处不在差不多、不到位 虎头蛇尾:没有一件事情能做完 投机取巧:不愿意付出相应努力 浅尝辄止:凡事只做最低标准 遇事拖延:在等待中完成工作 应付了事:工作做得差不多就行 马虎轻率:做事不能精益求精 偏离目标:没有做正确的事情 循规蹈矩:只知道服从上级指令 眼高手低:不能扎扎实实地做事 推卸责任:为自己的失职找借口 2 工作首先要做到位 最起码的做事准则 不到位的低效浪费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把问题一次性地解决 平凡的事重复做好 只有100%才算合格 当日事必须当日毕 3 用心做事,尽职尽丽 心态决定个人命运 热爱自己的工作 工作意味着责任 追求工作职业化 上帝安排的惟一任务 用100%的热情做1%的事情 用心才能见微知著 把每项工作当业务 与上司积极地沟通 4 制订计划,坚决执行 做事不要太匆忙 制定清晰的目标 给事情排定优先次序 马上去做,亲自去做 服从是行动的第一步 服从不是顺而不从 执行高于一切 应对干扰是分内之事 把帽子扔过墙去 5 小题大做,关注细节 平庸企业和杰出企业的差距 细节决定成败 客户、公司无小事 从细节、小事做起 细节源自于周密的计划 细节来源于企业价值观 细节来自对小事的训练 6 一板一眼,踏踏实实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一板一眼的做事风格 做事踏实,一步一个脚印 认真极处是执著 追求程序的完美 把简单的东西量化 把做完的事情系统化 7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标准是最低的要求 尽力而为还不够 不满足于尚可的表现 一切都追求尽善尽美 追求品质零缺陷 苛求细节的完美 永远超过老板的期望 每天都要提高1% 8 及时补位,善于跑位 随处可见的缺位、错位 树立补位意识 补位但不越位 尽量做些分外的工作 敦促过程管理者 “管理”自己的上司 做个会跑位的射手 试读章节 无处不在的差不多、不到位 从上小学就被告知中国的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虽然人人耳熟能详,但很少有人注意960万的数字前有个“约”字,这一“约”可能“约”掉一个省的面积。这种不精确的国土面积表述,可谓中国特色。 有人在新华网上查了30个国家的国土面积数据,如美国是9629091平方公里,日本是377880平方公里,朝鲜是122762平方公里,数字前没有“约”字。数字后也没有“多”字,而中国是唯一的例外。 领土,是国家主权的最重要标志之一,而新中国成立57年了,至今国土面积仍然是个“约数”,而且上上下下、官员百姓都不以为然,这算是“做事不到位”的经典例子了。又如,中国现有中小企业的数目,有的说“已达1000万家”(中央电视台),有的说“超过800万家”(新华社),有的说“逾1000万家”(《人民日报》),到底是多少,哪个数字准确,真是一笔糊涂账。 如果说上面的这些数字问题还不能引起大家的重视,那么下面这些由于做事不到位带来的灾难就足够引起我们的警醒了! 重庆开县井喷事故 2003年12月23日夜,重庆市开县高桥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罗家16H井在起钻时,突然发生井喷.富含硫化氢的气体从钻井喷出达30米高,失控的有毒气体随空气迅速扩散,导致了在短时间内发生大面积的灾害。这次事故造成243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9.3万多人受灾的严重后果。 井喷事故波及28个村庄,其中最严重的是高桥镇的两个村。重庆的山区道路崎岖、泥泞,通讯落后。事故发生后,一些村民来不及逃离就被毒气夺去了生命,有的将生命搁浅在逃离的路上。 经过相关调查,发现事故原因如下: ——有关人员对罗家16H井的特高出气量估计不足; ——高含硫高产天然气水平并的钻井工艺不成熟; ——在起钻前,钻井液循环时间严重不够: ——在起钻过程中,违章操作,钻井液灌注不符合规定; ——未能及时发现溢流征兆: ——有关人员违章卸掉钻柱上的回压阀,是导致井喷失控的直接原因; ——没有及时采取放喷管线点火措施。大量含有高浓度硫化氢的天然气喷出扩散,周围群众疏散不及时,导一致大量人员中毒伤亡。 “非典”再次出现 2004年4月,北京再一次出现有人感染SARS病毒的报告一度引起人们的恐慌。北京的杨某和安徽的宋某都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预防控制所(简称病毒所)的实验室工作过。他们的感染预示,此次SARS的传染源可能来自实验室。 事后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此次SARS的传染确实来自于实验室,来自于实验室的违规操作,该实验室违规操作主要表现在: ——科研课题跨专业。腹泻病毒研究室是研究消化道病毒的领域,却跨专业承担了“非典”的课题,工作人员专业不熟悉,造成了安全隐患。 ——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室主任擅自批准工作人员采取新的“灭活”方法,这一方法未经学术委员会论证,科学依据不足。有关“灭活”效果未经严格验证,没有验证方案、记录和内容。P3-5 序言 做事不到位的中国人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国内知名企业的领导者纷纷出国考察,学习国外同行的管理经验。有一次,希望集团总裁刘永行访问韩国,安排去一家面粉企业参观。然而就是这次普通的参观,给他刺激很深,回国后好几个晚上都难以入眠。 这家面粉厂属于西杰集团,每天处理小麦的能力是1500吨,有66名雇员。一个只有几十名员工的小厂,其工作效率之高令刘永行惊叹不已。在中国,相同规模的企业一般日生产能 力只有几百吨,但员工人数却高达上百人。希望集团的效率相对高于国内同行业标准,250吨日处理能力的工厂也有七八十名员工,日生产能力却仅有韩国工厂的六分之一。 为了弄清楚其中的奥秘,刘永行与这家工厂的管理层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了解到他们也在中国投资办过厂,地址在内蒙古的乌兰浩特。当时的日处理能力为250吨,员工人数却高达155人。同样的投资人,设在中国的工厂与韩国本土生产效率居然相差10倍之遥,效益自然也不会太理想,磨合了一段时间,觉得没有改善的可能性,就将工厂关闭了。 两家工厂的效率为什么有如此大差距呢?是设备的先进程度不同?不是。相反,韩国本土工厂是20世纪80年代投入生产的,而内蒙古的合资厂却在90年代建起来的,比原厂还好先进。是管理方法的问题?也不是。工厂的主要管理层基本上都是韩国人。恰好,刘永行遇到了那位曾在内蒙负责的那位韩国厂长。 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刘永行特意请教这位厂长:“为什么同样的设备,同样的管理,设在中国的工厂却需要雇佣那么多人呢?” 那位厂长回答很含蓄:“也许是中国人做事不到位吧。”而正是这么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却让刘永行回国后彻夜难免。他知道,当着一群中国企业家的面,那位厂长的话已经是十分客气了。在这句平淡的话背后,一定有许多难言之隐,一定有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管理问题。 仔细想一想,与韩国人相比,中国人做事的态度无疑相差很大的距离。韩国人做事总是手脚不停,无论是工人还是管理人员,手头的工作做完了,就一定安排有别的事做;他们是一专多能,比如说一个厂长,如果他觉得自己的岗位比较空闲,就会做其他一些事情,以节省人力。而在中国大部分企业中,还存在把自己的事情做得差不多就够了的想法,所以我们的效率就低了。 这些我们都日常工作的现象中都能看得出,但刘永行思考的远远不限于此,总觉得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譬如说按照韩国人每个人干了中国1.2个人的事,彼此之间也不会有10倍以上的人力效率差距。 琢磨了好几个晚上,这位善于思考的总裁终于找到了答案:人力效率上的差距,绝不是简单的加和关系,不是一个韩国人做了1.2个中国人的事情,10个韩国人相当于12个中国人的问题。效率是乘积关系,一个韩国人的效率是1.2个中国人效率,那么10个人的效率就是1.2的10次方倍。只有这样理解,才能解释为什么在韩国的工厂里,更数的人能创造更多的人的效益。 按照这样的计算模式,我们能得出一个非常惊人的结论:中国的人力资源成本其实是非常高的。我们的人力资本的成本低(员工的基本薪水低),但我们工作效率更低。每个人低那么一点点,集中体现在一个企业、一个社会,形成的差距就十分巨大。而且这种差距并非靠加强管理就能解决的,管理者可以告诉员工人应该怎么干,但是却无法教会你你干完这件还应该干其他的事,这种补位的意识完全要靠员工的自觉性。 中国人做事做不到位!这种感叹不仅只有刘永行一人有,许多企业管理都有相同的感触。只管上班不问贡献,只管接受指令不管结果,普遍缺乏对结果负责的认真态度,几乎成为中国员工一种常态。 中国正与世界接轨,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技术、规模、营销方面越来越接近,在生产管理、流程设计方面也并不比许多国际大公司逊色,但是彼此之间存在着如此大的工作效率差距呢?为什么一名普通中国员工每月薪水只有一两千元人民币,甚至更低,而发达国家的工人却有几千美元呢?仅仅是因为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吗? 回答是:中国人做事做不到位。 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工作时间差不了多少,但是每个人相差一点点,积累起来就形成了企业效益之间巨大的差距。每个企业相差一点点,积累起来就形成了国家生产力之间巨大的差距。 人们常常抱怨自己的薪水太低,感叹中国企业无法跨入世界,希望中国经济更加强大,但却很少意识到,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彼此之间巨大的距离正是由于我们每个人一点点差距造成的。 要想弥补工作效率上的差距相当不易,因为你需要改变人们的意识和习惯——做事到位的意识和习惯。这要长期培养和训练,甚至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