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研究从分析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特征入手,探讨政策实践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提出了在以建设和谐社会为战略构想的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的根本策略。在梳理东西部经济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考察了转变增长方式、探索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时期东西部经济合作的环境因素、战略价值,系统分析了和谐社会建设时期区域经济合作的现实背景。
前言
第一章 我国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及其演变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经济政策及效果分析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区域经济合作
第二章 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历程
第一节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与道路
第二节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特征
第三节 当前东西部国民经济宏观战略分工
第三章 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的内涵
第二节 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第三节 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意义
第四节 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东西区域经济合作的一般形式
第一节 以政府为主导的东西区域经济合作
第二节 以企业为主体的东西区域经济合作
第五章 东西部资源合作与补偿
第一节 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资源利用现状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中的资源开发
第三节 环境保护: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中的资源利用
第四节 建立合理的资源补偿机制——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第六章 东西部经济合作中的劳动力资源补偿
第一节 劳动力流动理论
第二节 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
第三节 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的劳动力
资源补偿机制
第七章 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产业区域转移
第一节 产业区域转移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国外产业区域转移的现状与启示
第三节 国外向我国的产业转移
第四节 我国东部向西部的产业转移
第八章 东西部区域经济开放性合作
第一节 东北部区域经济合作的国际拓展
第二节 北部区域经济合作的国际拓展
第三节 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的国际拓展
第四节 西南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国际拓展
第九章 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第一节 区域经济合作稳定性模型
第二节 国外区域经济合作政策
第三节 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