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最后的可汗(蒙古帝国余晖)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班布尔汗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铁与血的征战,文明与野蛮的冲突,辉煌与寂寞的交织,不可驯服的精灵,难以逆转的命运,荡魄惊魂的故事……这个草原上升起的庞大帝国轰然崩塌,日暮西山余晖轻斜天涯远,月笼北国犹照江山过客归。

一部后蒙古帝国的政治史。一部近半个世纪依赖的边疆形成史,一部绘声绘色的蒙古民族变迁史,一部游牧民族由辉煌到寂灭的衰亡史,一幅浓墨重彩的末代可汗群像图——他们桀骜、落寂而又具有鲜美时代特征的谢幕过程!

内容推荐

那是一段波澜壮阔、云谲波诡的历史。征伐与祈祷、动荡与和平、忠诚与背叛、权力与毁灭、阴谋与爱情、荣耀与挫败、冲突与融合……一幕幕动人心魄的历史大戏曾经华丽上演。而那段历史,却并不为人所熟知。

蒙古帝国的寂灭如同它的辉煌一样,短暂而倏忽,元朝灭亡后,蒙古人似乎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他们去了哪里?有哪些不为人熟知的传奇和嬗变?在此后数百年当中,他们究竟在做些什么?曾经令人胆寒的“上帝之鞭”有着怎样的作为与挣扎?那些帝国王室的末代后裔有着怎样的历史结局和归宿?有哪些至关重要的历史拐点与谜团? 

本书介绍从元至正二十八年元朝灭亡(公元1368年)到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土尔扈特东归四百年当中盘根错节、惊心动魄的蒙古历史全方位展现蒙古民族在这段时期内的征战、迁徙、分合、改革、荣耀、梦想、挣扎、毁灭、泪水、亲情等等。梳理众多错综复杂、不为人所明了的历史事件。

目录

序 

小引  

序幕 帝国的两次崩溃

第一章 草原乱世

——动荡的北元

第二章 一载帝国

——也先的可汗梦

第三章 亦真复亦幻

——达延汗的中兴

第四章 将刀剑付与香烟烛灰

——俺答汗的佛缘

第五章 末世绝响

——林丹汗的挣扎

第六章 持教法王家族的兴衰

——和硕特汗国

第七章 步履蹒跚的圣战者

——叶尔羌汗国

第八章 游牧民族的终极亮剑

——准噶尔汗国

第九章 迁徙时代的终结

——土尔扈特汗国

第十章 冰海雪原的孤独守卫者

——西伯利亚汗国

外篇 蒙古的“波斯帝国”

——伊儿汗国史话

补录 血浸袈裟

——罗卜藏丹津的反清斗争

附录 世系表

蒙古(元)帝国可汗世系

和硕特汗国世系表

叶尔羌汗国世系表

准噶尔汗国世系表

试读章节

英宗死后,铁失等人商议另立新君,在众人的相互妥协之下,遂决定迎请此时坐镇漠北的真金太子长子甘麻剌之子也孙铁木儿为帝。

也孙铁木儿在铁失等人谋弑英宗之时,早就与闻其事,但为了皇位,隐而不发。待到木已成舟,便顺利率军进京,继承皇位,是为泰定帝。

泰定帝虽然将谋杀英宗的众多大臣处死,但他任命回回人倒剌沙为丞相,自然不会再继续英宗的改革,一切恢复旧观。他在位五年,既无善政,又无恶行,政局尚且平静,所谓“天下无事,号称治平”。但那“种子”长出的树苗越发精神,引得民间的自发反抗此起彼伏,泰定帝四处扑火,虽然没有成燎原之势,可也预示着大乱将至。

1328年7月,泰定帝病逝于上都,丞相倒刺沙秉政,这位回回人没有马上将泰定帝之子拥上皇位,一连几个月政由己出,甚是潇洒。

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倒刺沙的潇洒使得朝野上下议论纷纷,人心浮动,终于引起大变。

在大都的佥枢密院事燕帖木儿是元武宗心腹,一直希望武宗子孙继承皇位,现见有机可乘,立即联合党羽将泰定帝留守大都的重臣平章政事乌伯都刺、伯颜察儿,中书左丞朵朵、参知政事王士熙,参议中书省事脱脱、吴秉道,侍御史铁木哥、丘世杰等人逮捕下狱,宣布拥立武宗之子为帝。

武宗有两子,长子和世剌坐镇漠北,次子图帖睦尔则在江陵。漠北遥远,而江陵却近在咫尺。为了争取主动,燕帖木儿迎请图帖睦尔进京,登基为帝,改元“天历”,是为文宗“札牙笃汗”。

得知大都事变,倒刺沙这才仓促拥立泰定帝之子阿速吉八为帝,改元“天顺”,这便是天顺帝。

由于燕帖木儿的行为纯属政变,倒剌沙立即以讨逆为名,向大都发起攻势。

8月21日,上都方面以辽王脱脱、左丞相倒剌沙留守上都,分兵四路南下:

泰定帝之侄梁王王禅进军居庸关。诸王失剌进攻古北口。诸王也速帖木儿进攻辽东迁民镇。泰定帝之侄湘宁王八剌失里等则绕道山西,与陕西军队相配合,然后向东回攻紫荆关(今河北易县西北)。

以倒剌沙之意,是以包抄之势迅速夺取大都。

而燕帖木儿也立即着手迎战,加强长城各关隘防守,并把作战主力收揽于麾下,采用迅速转移奔袭的方式,集中优势兵力积极以攻为守。

两都之战,全面爆发。

上都方面拥有随驾怯薛、诸卫大军,并得到辽东诸王、湘宁王八刺失里、赵王马扎儿罕以及陕西行省和行台支持,兵力颇为雄盛。

大都方面则以燕帖木儿所掌左卫亲军、钦察、阿速诸卫为基础,利用“总环卫”而临时拼凑、征集的军队与之相抗。

相对而言,上都一方军力更占优势,再加上“泰定初立之年,即立阿刺吉八为太子,至是五年,名分已定”,而燕帖木儿拥立文宗的“天历起兵,实为叛逆”,政治上也很被动。

但上都方面缺乏统筹全局的帅才,分兵南下又犯了兵家大忌,原本具有的优势,很快便丧失了。

8月24日,诸王失剌率领的上都军最先进至宜兴(今河北滦平北),立足未稳,便遭大都方面枢密院同知脱脱木儿阻击,失剌败走,其平章政事乃马台被擒获。

随后,上都军梁王王禅、右丞相塔失帖木儿等进至榆林(今河北怀来东),势头凶猛。燕帖木儿率军于9月1日越过居庸关,击退王禅,追至怀来而返。

9月3日,辽阳行省平章政事秃满迭儿援应上都,率军攻破迁民镇后由东向西挺进,威逼大都。燕帖木儿从居庸关赶赴三河(今属河北)、蓟州(今天津蓟县)拦截。梁王王禅趁机南下,于16日袭破居庸关。燕帖木儿闻讯,遂以脱脱木儿屯蓟州,自率主力西返,20日击败王禅前军于榆河(今温榆河)。随后两军在横跨榆河的红桥之上以及红桥北面的白浮之野(在今北京昌平东北)发生多次激战。26日,上都军溃败,残部退到居庸关外。

9月26日,趁燕帖木儿与王禅鏖战之时,上都方面知枢密院事竹温台攻破古北口,进至石槽(今北京顺义北)。燕帖木儿遣其弟撒敦率前锋驰往阻击,随后亲率大军倍道兼行,大败上都军队,擒驸马孛罗帖木儿,平章政事蒙古答失、牙失帖木儿等,上都军折损投降甚众,残部被逐出古北口。

虽然多次失败,上都众将仍挫而不溃,继续组织进攻。9月28日,秃满迭儿、诸王也先帖木儿所部辽东军在蓟州击败脱脱木儿,占领通州,逼近大都。

燕帖木儿闻讯,与其子唐其势从古北口率师南救,10月1日将辽东军击溃。

5日,秃满迭儿会合阳翟王太平、国王朵罗台的军队与燕帖木儿军大战于檀子山之枣林(今北京通州南),双方激战一天。到晚上,唐其势率军击破上都军,阵斩阳翟王太平,上都兵马损失无算。

燕帖木儿这边刚刚稳定战局,上都军西路的攻势便又展开。10月7日,上都诸王忽剌台、阿剌帖木儿部由山西破紫荆关,陷涿州(今属河北),逼近大都南城。与此同时,湘宁王八刺失里引兵人冀宁(今山西太原)。

燕帖木儿于是率师取良乡(今北京南郊),大败上都军于卢沟桥,忽剌台、阿剌帖木儿逃走,不久被抓获。

10月11日,秃满迭儿再入古北口,燕帖木儿复挥师北上,败敌于檀州(今北京密云),辽东军将领安童、塔海、国王朵罗台等被燕帖木儿擒斩。

仗打到这个份上,上都一方的本钱差不多赔光了。此时,在辽东原本持观望态度的齐王月鲁帖木儿站在了文宗一边,率军突袭上都。上都军主力全在前方,守备空虚,辽王脱脱出城迎战被杀,梁王王禅兵败遁逃后被擒获。丞相倒剌沙无奈,10月13日肉袒出降,献出皇帝御玺,随后全家被杀。上都重臣梁王王禅、知枢密院事马某沙、撒的迷失、诸王也先帖木儿等自然也无一幸免,先后被诛。

最无辜的是年仅9岁的天顺帝阿速吉八,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在战乱中不知所终,应该也难逃毒手。其母,泰定帝皇后八不罕被流放,不久被秘密处死。

混乱了两个月,两都之战终于硝烟散尽。文宗成为大元朝唯一的皇帝。

P14-16

序言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和发展,了解历史可以鉴往知来,所以人们都对历史怀有浓厚的兴趣。只是对于不专门从事历史研究的人来说,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常常来自小说、戏剧或坊间野史,虽然其中表现的历史富于故事情节,饶有趣味,但距真正的历史相去甚远。近来这个情况正在得到改变,不少历史工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写出了大量的历史普及读物,特别是央视的“百家讲坛”以通俗生动的语言正说历史,都在不断地重新唤起人们对了解国家和民族的真实历史的热情。

专家和民众热议的历史并不是平衡的,就目前而言,仍然集中在中国历史上几位著名帝王和若干朝代上,未进入大家视野的重要历史还有不少仍付诸阙如。例如蒙古族的历史,诚然已有几部成吉思汗评传、忽必烈评传的著作问世,也有相关的电影、电视剧播出,但都是关于蒙元时期蒙古族处于巅峰之时的作品,反映蒙元之后蒙古族历史的作品则少之又少。事实上,蒙元之后的蒙古族仍然长期活跃在中国乃至亚欧的历史舞台上,对中国和世界继续发挥着重要影响。以中国的历史而言,近代国家疆域和多民族格局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都与这一时期蒙古族的活动有关。因此,写出一部展现明清时期蒙古族活动的通俗读物,让大家了解这段应当了解的历史,无疑是我们应当关注的一项工作。

使我十分欣喜的是,我面前的这部《最后的可汗》正是我们所期盼的这样一部书稿。它全景式地展现了蒙元之后的蒙古政治史,有北元在位短暂的也先汗、使成吉思汗黄金家族中兴的达延汗、从西藏引进佛教的俺答汗、客死西北的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也有同清朝争夺天下的准噶尔汗国、统治西藏青海达七十余年的和硕特汗国、迁徙至伏尔加河流域而后又毅然回归的土尔扈特人,对于不为人们熟知的察合台汗国余波叶尔羌汗国、金帐汗国余波西伯利亚汗国也做了描述,而占据波斯之地的伊儿汗国,则作为外篇予以介绍。这些历史涉及中国北方、西北方和新疆以西的中亚广阔地区,史实复杂,头绪纷乱,从既缺乏而又零散的史料中扒梳出头绪来,经过几代史学家的努力还不能说问题已经全部得到解决,即使看明白现有的相关论著,据此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再作表述亦非易事。

但是本书稿作者做到了,作者显然下了极大的功夫通读了相关论著,对不少史料也有所掌握,所以能用明白晓畅的语言将上述历史一一写出。作者并不满足于仅仅记述历史过程,还对历史做了深入的思考,夹叙夹议,对历史的兴衰沉浮常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作者的语言功底也值得称道,文笔简洁流畅,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不乏精彩的文学性描绘,使读者能够较为轻松地读完全篇。可以说,作者成功地完成了提供普及这段历史的读物的任务,确实难能可贵。

据作者小引所说,本书稿的内容曾在网上连载,并得到了网友的关注,他们表示对所写的历史“很不了解”,甚至“闻所未闻”,言外之意似乎是“因此而知道了”或“开始对此感兴趣”。读者的关注和反应,当是对作者的鞭策,促使作者对书稿做进一步的加工,努力趋于更加完善。经过修改后的书稿提交出版,自然会让更多的人关注这段历史,其普及面也会宽阔得多,而这正是作者所期盼的。

作者是一名年轻人,挚爱史学,学习勤奋。他的名字班布日,在蒙古语中有“火炬”、“幼虎”之意,愿他能一如既往地像他的名字一样,以虎虎生气不断点亮晦暗的历史,取得更大的成功。

内蒙古大学薄音湖

2008年秋

书评(媒体评论)

当那群黄金家族的子孙开始在草原与中原之间彷徨的时候,这个庞大帝国的基础便开始动摇……这是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也是个充满迷惘的时代。金戈铁马之外,人们还需要去寻找未来,去尝试种种与自己的传统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并接受各种不同的文化与思维方式。

这是一段故事,更是一段文明的冲突史,值得我们去品味借鉴。

——《大帝国的涅槃》作者 江上苇

这部作品绝对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填补了许多历史爱好者的阅读空白。

作者以简洁晓畅的文笔讲述了一段湮灭在时光深处的故事一蒙古帝国的衰亡史。许多人都知道这把“上帝之鞭”曾经深刻影响过世界历史的进程,可在忽必烈之后的几百年问,这个草原帝国到底演绎过多少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翻开这部作品,我们看到的也许不只是一道风景。更是一座解密历史真相的宝藏。

——《权臣之死》作者 王者觉仁

这本书气势恢宏、引人入胜。纵横数万里,跨越数百年的一段蒙古帝国后史清晰呈现,足见作者深厚的历史功底及独特的视角,行文严谨而不失活泼,涌动着英雄之血气,仿若带人进入那段战火连绵的悲壮岁月。

——《岁远必诛——汉帝国的扩张》作者 薛罢君山

班布尔汗是一位来自蒙古的网络作家,他的作品如同草原上翱翔的雄鹰,给人以开阔而宽广的视野,让读者领略到真正的草原雄风。

——《草根说史》丛书主编 西门送客

由于宗教、尚武轻文、民族习性等等各方面影响,有关蒙古帝国值得信赖的史料并不多,加之它并没有正式地为自己记录历史,于是蒙古帝国的前世今生就成了令所有人都好奇但却都难以系统描述的故事。

要将这些星散的记录整理成章,并非易事。值得庆幸的是,班布尔汗进行了这项工作,而且还让晦涩的史料变得通俗易懂且具有观赏性。

——《凋落的红颜——中国后妃往事》作者 招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6:4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