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在多年从事古陶瓷科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并进一步参阅国内外大量的古陶瓷科技研究方面的资料,吸收了近年来在古陶瓷研究领域中,现代分析技术的引入和应用成果,对目前在古陶瓷研究中所应用的新技术和方法,包括应用范围、局限性和特点等都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对比。尤其是通过引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大量研究实例,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和深入的了解我国古陶瓷科技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其中,元素成分法应用于古陶瓷无损科技鉴定中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体系部分更加值得人们关注。整书脉络清晰,文笔流畅,可读性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古陶瓷科技研究与鉴定(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作者 | 吴隽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在多年从事古陶瓷科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并进一步参阅国内外大量的古陶瓷科技研究方面的资料,吸收了近年来在古陶瓷研究领域中,现代分析技术的引入和应用成果,对目前在古陶瓷研究中所应用的新技术和方法,包括应用范围、局限性和特点等都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对比。尤其是通过引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大量研究实例,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和深入的了解我国古陶瓷科技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其中,元素成分法应用于古陶瓷无损科技鉴定中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体系部分更加值得人们关注。整书脉络清晰,文笔流畅,可读性强。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九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介绍目前在国内外古陶瓷科技研究中正在或将会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些测试分析技术,共分为古陶瓷研究中的元素组成分析技术应用、占陶瓷研究中的显微结构与物相分析技术应用、古陶瓷研究中的物理性能与热分析技术应用,以及其他分析测试技术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等四章进行介绍。 下篇围绕古陶瓷的科技鉴定,主要论述当前古陶瓷自然科技鉴定分析法之——的成分鉴定法(无损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共分为古陶瓷自然科学技术鉴定法概述、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无损X射线荧光法应用于古陶瓷鉴定的理论基础和条件、古陶瓷科技分析与鉴定中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无损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在古陶瓷鉴定中的应用要素等五章进行介绍。 本书适合于从事考古学、科技考古学、陶瓷考古学等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目录 序 前言 上篇 现代分析技术在古陶瓷科技研究中的应用 第1章 古陶瓷研究中的元素组成分析技术应用 1.1 化学分析 1.1.1 滴定法 1.1.2 重量分析法 1.1.3 化学分析法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 1.2 中子活化分析 1.2.1 中子活化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1.2.2 中子活化法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 1.3 原子光谱分析 1.3.1 原子吸收光谱及其基本原理 1.3.2 原子发射光谱及其基本原理 1.3.3 原子光谱分析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 1.4 其他成分分析方法 1.4.1 电子探针能谱分析技术 1.4.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1.5 应用实例介绍 参考文献 第2章 古陶瓷研究中的显微结构与物相分析技术应用 2.1 光学显微镜 2.1.1 光学显微镜的分类与简介 2.1.2 光学显微镜技术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 2.2 电子显微镜 2.2.1 电子显微镜的分类与简介 2.2.2 电子显微镜技术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 2.3 X射线衍射 2.3.1 X射线衍射的基本原理 2.3.2 X射线衍射在古陶瓷物相分析中的应用 2.4 应用实例介绍:景德镇青花瓷彩上斑点显微结构的研究 参考文献 第3章 古陶瓷研究中的物理性能与热分析技术应用 3.1 显气孔率、吸水率及体积密度 3.1.1 材料显气孔率、吸水率及体积密度的基本概念 3.1.2 古陶瓷显气孔率、吸水率及体积密度的测定 3.1.3 测定显气孔率、吸水率及体积密度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 3.2 色度 3.2.1 色度测定的基本原理及测定 3.2.2 色度测定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 3.3 白度 3.3.1 白度测定的基本原理 3.3.2 白度的测定方法 3.3.3 白度的测定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 3.4 热膨胀法 3.4.1 热膨胀法与古陶瓷烧成温度的测定 3.4.2 热膨胀法测定古陶瓷烧成温度的应用 3.5 差热分析 3.5.1 差热分析的基本原理 3.5.2 影响差热分析的因素 3.5.3 差热分析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 3.6 应用实例介绍:南越王宫遗址出土罕见巨型釉砖的科技研究 参考文献 第4章 其他分析测试技术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 4.1 穆斯堡尔谱学分析 4.1.1 穆斯堡尔谱的基本原理 4.1.2 穆斯堡尔谱分析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 4.2 X射线电子能谱 4.2.1 X射线电子能谱的基本原理 4.2.2 X射线电子能谱仪的基本构造和特点 4.2.3 X射线电子能谱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 4.3 电子自旋共振 4.3.1 电子自旋共振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4.3.2 电子自旋共振法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 4.4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4.4.1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的基本原理 4.4.2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的实验方法 4.4.3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 4.5 拉曼光谱法 4.5.1 拉曼光谱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4.5.2 拉曼光谱仪的结构 4.5.3 拉曼光谱法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 4.6 红外光谱法 4.6.1 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4.6.2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仪的结构 4.6.3 红外光谱法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 4.7 应用实例介绍:用XAFS初探汝瓷釉中Fe的价态 参考文献 下篇 现代分析技术在古陶瓷科技鉴定中的应用 第5章 古陶瓷自然科学技术鉴定法概述 5.1 古陶瓷等文物鉴定的社会需求 5.2 古陶瓷仿制的现状 5.3 古陶瓷自然科技鉴定法的出现 5.4 科技鉴定法和传统鉴定法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6章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6.1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 6.2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特点 6.3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定量方法 6.3.1 实验校正法 6.3.2 数学校正法 6.4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分类 6.5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 6.5.1 X射线管型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 6.5.2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仪 6.5.3 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 6.6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在古陶瓷研究和鉴定中的应用现状 6.7 应用实例介绍:广东博罗横岭山墓葬群出土陶瓷的EDXRF研究 参考文献 第7章 无损X射线荧光法应用于古陶瓷鉴定的理论基础和条件 7.1 元素组成模式应用于古陶瓷鉴定的理论基础 7.1.1 原料的来源 7.1.2 配方的变化 7.1.3 原料的处理和加工 7.2 元素组成鉴定法应用的第一个条件——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7.2.1 数据库简介及其在古陶瓷研究和鉴定中的应用 7.2.2 中国古陶瓷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和展望 7.3 元素组成鉴定法应用的第二个条件——分析标准样的研制 7.3.1 标准物质概述 7.3.2 标准物质的验证与应用 7.3.3 古陶瓷X射线荧光无损测试标准物质的研究和制备现状 7.4 应用实例介绍:中国景德镇历代官窑青花瓷的科技鉴定研究 参考文献 第8章 古陶瓷科技分析与鉴定中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8.1 描述性统计分析 8.1.1 数据集中趋势分析 8.1.2 数据离中趋势分析 8.1.3 分布形态 8.2 聚类分析 8.2.1 数据的标准化 8.2.2 样本间的相似性测度 8.2.3 聚类分析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8.3 判别分析 8.3.1 距离判别法 8.3.2 Fisher判别法 8.3.3 Bayes判别法 8.3.4 判别法则的评价 8.3.5 判别分析在古陶瓷科技研究与鉴定中的应用 8.4 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对应分析 8.4.1 主成分分析 8.4.2 因子分析 8.4.3 对应分析 8.4.4 应用实例 8.5 人工神经网络 8.5.1 人工神经网络的概念和基本思想 8.5.2 人工神经网络在古陶瓷归类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8.6 粗糙集理论 8.6.1 粗糙集理论的基本概念 8.6.2 粗糙集理论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8.7 应用实例介绍 参考文献 第9章 无损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在古陶瓷鉴定中的应用要素 9.1 无损X射线荧光测试操作中的关键环节 9.2 古陶瓷仿制品中若干典型的组成特点 9.3 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应用于古陶瓷鉴定中的常见错误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