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九章。第一章是导论,从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命题——城乡统筹发展为背景讨论了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意义;第二章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进行了背景性的讨论,为下文深人展开各类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改革进行了铺垫;第三章专门就农村信用社50年的发展和20多年的改革进行了剖析;第四章讨论了农村信用合作制度重构问题;第五章以全新的视角讨论了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与创新;本书将合作保险单独作为第六章,对农村合作保险基本架构、发展合作保险路径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第七章是对农村非正规金融及其合作化路径进行了探析;第八章讨论了农村合作金融监管绩效问题;第九章以一个拓展性的案例,分析、探讨了中药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及其推进中的金融支持问题。
本书是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新框架)成果,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发展农民合作组织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本书着眼于正规和各类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的组织形式与制度变迁,目的在于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进行全方位的总结性研究,既从全貌呈现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程,又能帮助读者从相互联系中把握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趋势。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农村金融问题
第二节 有关农村金融、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的、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与发展概览
第一节 中国农村正规金融体系的发展与改革
第二节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现状与趋势
第三节 对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判断与思考
第三章 农村信用社改革实践及评价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至2003年前农村信用社制度演进历程及其评价
第三节 基于资金营运视角的农村信用社发展实证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第四节 新一轮农村信用社制度改革方案解析(一)
第五节 新一轮农村信用社制度改革方案解析(二)——基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均衡分析
第四章 农村信用合作制度重构
第一节 建立真正的中国农村信用合作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第二节 信用合作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解构
第三节 关于农村信用合作制度重构的基本认识
第五章 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与创新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合作金融实践
第二节 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的生存状态
第三节 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与创新
第六章 农业合作保险基本架构
第一节 农业保险的概述
第二节 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与供给分析
第三节 农业保险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第四节 农业合作保险模式:我国农业保险的理性选择
第七章 农村非正规金融及其合作化路径
第一节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规模估计和总体评价
第二节 由非正规走向正规:对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方向的主流观点评析
第三节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合作化方向
第八章 农村合作金融监管绩效分析
第一节 农村合作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目标、原则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农村合作金融监管的实践
第三节 农村合作金融监管绩效分析
第四节 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合作金融监管绩效
第九章 一个拓展性的案例:农业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基于对亳州中药产业的考察
第一节 案例选择的背景、分析方法与主要内容
第二节 中药产业现状描述与产业结构分析
第三节 “合作社+农户”模式的选择——基于对亳州药材种植业的考察
第四节 金融支持推进“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实现
第五节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