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末电影诞生以来,在历史研究的发展进程中,历史学家就开始全部或者部分地引用电影资源。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论是法国国内还是国外,电影资源始终不登大雅之堂,对电影资源的研究也不被看作是科学研究。人们普遍认为印刷文献本身已经足够满足科研需求,因此印刷文献的科研地位一直高于画面语言,但他们对画面语言的蓬勃发展还是心有余悸,唯恐对其失去控制。历史学家马克·费罗(Marc Ferro)说:“20世纪80年代初,谁要是对电影感兴趣,就会遭到同行半是打趣半是怜悯的关心。我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研究团队一直没有扩大,究其原因,正是因为电影一直以来被蔑视。要知道“电影太不严肃”这一判断可是当代历史委员会主席的原话。”
本书就是讲述了电影和历史学家们不为人知的渊源……
电影与电影所处的社会时代之间存在着诸多联系,马克·费罗(Marc Ferro)在其所著的经典之作《电影和历史》中对此已有过探讨。
此后,电影,作为一种分析对象或者说一种写作方式,开始与历史学家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借助虚构或者压缩时间的方式理解书中无法描述的内容,一些历史学家转而运用电影来实现他们的意图。无论是作品还是档案文献,与历史学家的论文一样,电影肯定也是一种叙述,只不过电影还创造了一些使历史形象化的特殊形式。
引言
电影,历史的童年
对真实的偏爱
电影,究竟是辅助证据还是一个需要破译的谜团?
有关“用图像表现”的历史
第一部分 历史上的电影人
1 是时间的考验,还是卓别林扮演的犹太形象的变迁?
夏尔洛,一个劣等公民?
希特勒和卓别林
卓别林的犹太籍
电影如何收尾?
2 塞缪尔·富勒在法尔克诺:开创性事件
小报经历
战争的真相
开创性事件
3 集体意识的局限:《夜与雾》
《夜与雾》开拍的时间和原因
历史文献的境况
《夜与雾》最后的自我审查
4 历史的面孔:《影子的军队》
梅尔维尔的经历
删减与尝试的好处
梅尔维尔创作的抵抗运动英雄
第二部分 电影的历史实践
5 片场上的历史学家:观众、顾问和导演
顾问身份的历史学家
从技术审查到片场
6 现实、记忆与历史:蒙图瓦尔事件,传媒的一手制造?
历史事件
草率的电影报道
德国人和维希政府共同的记忆
有关抵抗运动的历史课
7 纪念馆中的电影之旅:伊佐事件
孩子们的真实面孔
两种解读:故事解读与文献解读
诉讼电影的媒介作用
8 冒着虚构的危险:《摇篮之地》
改编于史实记录的电影故事芹
人物的筛选
历史学家、见证人与社会需求
结束语 真实的故事片
专题
“只有故事片能让见证人扮演他们本来的角色”
对埃马纽埃尔·芬科尔的采访
法尔克诺
《夜掖与雾一部电影剧本的写作源起
在电影面前的历史学家乔治·迪比
《元帅出行记》电影的连续性
大刀阔斧的历史对罗伯特-鲍勃的采访
安德烈·博利耶的法语作文
附录
插图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