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位地理专家精心打造,科学指导阅读,300余幅精美图片立体展示世界地理与人文情怀,165千字美文系统全面介绍世界地理知识,知识与文字变得亲切轻松,文化的力量与图画的色彩一起流淌,开始一段愉快的彩色读书之旅。
本书设置“概况”、“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地理小档案”、“主要城市”、“主要名胜”等相关栏目,科学、生动地讲述世界地理知识,使读者在进行“环球旅行”的同时轻松掌握地理知识。300余幅精美图片,包括山水类、民俗类、遗址类、文物类等,图文联袂,相得益彰,使读者获得愉悦的视觉享受和广阔的想象空间。内容丰富、语言简练、资料权威,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有效掌握世界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是快速认识和了解世界的窗口。
本书为读者打开一扇快速认识和了解世界的窗口,是一部帮助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世界地理知识的工具书。全书分为海洋、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七个部分,设置“概况”、“地理小档案”、“自然资源”、“交通运输”、“主要城市”、“主要名胜”等相关栏目,多角度解读世界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带领读者轻松学习地理知识。同时,本书配入与文字内容相契合的精美图片,通过与版式的有机结合,让地理知识变得亲切轻松,文化的力量与图画的色彩一起流淌,陪伴读者开始一次愉快的读书之旅,享受视觉大餐,轻松获取知识。
大西洋
概况
大西洋位于欧、非与南、北美洲之间,南接南极洲。面积9336.3万平方千米,约占海洋面积的25.4%,为世界第二大洋。平均深度为3627米,最深处在波多黎各岛北方的波多黎各海沟中,深9219米。
大西洋南接南极洲,北以挪威最北端—冰岛—格陵兰岛南端—戴维斯海峡南边—拉布拉多半岛的伯韦尔港与北冰洋分界;西南以通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经线同太平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南非厄国勒斯角的经线同印度洋分界。大西洋东西狭窄,南北延长,略呈S形。
根据大西洋的风向、洋流、气温等情况,通常将北纬5。作为南、北大西洋的分界。大西洋在北半球的陆界比在南半球的陆界长得多,而且海岸曲折,有许多属海和海湾。
重要的属海和海湾有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地中海、黑海、北海、波罗的海、比斯开湾、几内亚湾、哈得逊湾、巴芬湾、圣劳伦斯湾、威德尔海、马尾藻海等。
重要的岛屿和群岛有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冰岛、纽芬兰岛、古巴岛、伊斯帕尼奥拉岛及加勒比海一地中海中的许多群岛,格陵兰岛也有一小部分位于大西洋。
地理
大西洋从水平轮廓上看,东西两岸弯曲的程度完全一样,如把东西两边靠拢合拼起来,几乎可以完全吻合;从海底地貌看,大西洋的海底形态则非常复杂,最突出的是呈S形的中央海岭,此外还有海底盆地、海底峡谷、海底山脉、岛弧、海沟和大陆架等不同的地形。
大西洋海底地形特点之一是大陆架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沿岸。超过2000米的深水域占80.2%,200~2000米之间的水域占11.1%,大陆架占8.7%,比太平洋、印度洋都大。其二是洋底中部有一条南北延伸约15000多千米的中大西洋海岭,整条海岭蜿蜒成S形,即大洋中脊。这条海岭北起冰岛向南沿着大洋中部弯曲延伸一直到布维岛,一般宽度1500~2000千米,约占大西洋宽度的1/3。这条海岭把大西洋分隔成东西两个深水海盆。东海盆比西海盆浅,一般深度不超过6000米;西海盆较深,深海沟大都在西海盆内。在南半球,中大西洋海岭主体向东、向西还伸出许多山脊支脉,如伸向非洲西南海岸的沃尔维斯海岭(鲸海岭),伸向南美洲东海岸的里奥格兰德海丘。在中大西洋海岭的南端布韦岛以南为一片水深5000多米的地区,称大西洋一印度洋海盆。中大西洋海岭的北端,海底逐渐向上隆起,在格陵兰岛、冰岛、法罗群岛和设得兰群岛之间,海深不到600米。大西洋东部地区,特别在北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有许多水下浅滩。
大陆架
大西洋中的大陆架总面积为620万平方千米,占大西洋总面积8.7%,小于太平洋而大于北冰洋和印度洋。洋中各部分的大陆架宽窄不一,从几十千米到上千千米不等。如几内亚湾沿岸、巴西高原东岸北段、伊比利亚西侧的大陆架都很狭窄,一般不过50千米,大陆架最宽阔的地方在不列颠群岛周围、北海和挪威海域,其最宽部分达1000千米以上,是世界海洋中大陆架最宽广的地区之一,另外从马尔维纳斯群岛附近到南美海岸的大陆架宽度也在1000千米左右。
气候
大西洋的气候南北差别较大,东西两侧亦有差异。赤道地区温差不到1℃,亚热带纬区内为5℃,北纬和南纬60度地区为10℃,但大洋西北部和北极南部超过25℃。大西洋北部盛行东北信风,南部盛行东南信凤。温带纬区地处寒暖流交接的过渡地带和西风带,风力最大。大西洋地区的降水量,高纬区为500~1000毫米,中纬区大部分为1000~1500毫米,亚热带和热带纬区从东往西为100~1000毫米以上,赤道地区超过2000毫米。
洋流
大西洋的洋流南北各成一个环流系统:北部环流为顺时针方向运行,由北赤道暖流、安的列斯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加那利寒流组成,其中墨西哥湾暖流延长为北大西洋暖流,远入北冰洋;南部环流为逆时针方向运行,由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西风漂流和本格拉寒流组成。在两大环流之间有赤道逆流,赤道逆流由西向东至几内亚湾,称为几内亚暖流。
自然资源
海洋资源丰富,西北部和东北部的纽芬兰和北海地区为主要渔场,盛产鲱、鳕、沙丁鱼、鲭、毛鳞鱼等,其他尚有牡蛎、贻贝、鳌虾、蟹类以及各种藻类等。南极大陆附近产鲸、海豹和磷虾,海兽捕获量也很大。
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北海、几内亚湾和地中海均蕴藏有丰富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
大西洋的锰结核矿主要分布在北美海盆地和阿根廷海盆地底部。在波罗的海、北海、黑海等浅海底也有锰结核矿分布。
加拿大东部芬地湾最大潮汐为15.39米,居世界首位,英国西南部的布里斯托尔湾最大潮汐为12米以上,都是很好的能源。法国在布列塔尼半岛的圣马洛附近的朗河河口建了潮汐发电站,发电能力为20多万千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潮汐发电站。
交通运输
大西洋航运发达,东、西分别经苏伊士运河及巴拿马运河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海轮全年均可通航,世界海港约有75%分布在这一海区。主要航线有欧洲和北美的北大西洋航线,欧洲、亚洲、大洋洲之间的远东航线,欧洲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之间的中大西洋航线,从西欧沿非洲大西洋岸到开普敦的航线。
大西洋海底电缆总长20多万千米。从爱尔兰的瓦伦西亚岛和从法国的布列塔尼半岛西北端开始通到加拿大纽芬兰岛的东南端,或一直通到加拿大新斯科舍半岛北端的线路是大西洋海底电缆的主要干线。
大西洋的主要海港有圣彼得堡、汉堡、鹿特丹、伦敦、马赛、开普敦、纽约、新奥尔良、里约热内卢、布宜诺斯艾利斯等。
P6-8
有些知识对个人而言,多则有益,少亦无碍。但世界地理知识不是这样,缺少它不仅会给人的生活带来很多障碍和不必要的麻烦,而且会失去许多美好的东西。当你迷失在亚马孙的原始丛林中时,当你感叹金字塔的壮观却对它的悠久历史所知甚少时,当你站在马丘比丘遗址前却无从解读印加文明时,当你漫步佛罗伦萨的街道却难以理解这个城市深厚的文化内涵时,当你俯视科罗拉多大峡谷却不知它的地貌成因时……这一点你会深切地体会到。
我们中国评价一个人有学问,常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这句话,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国人对地理知识的重视。然而一个人掌握知识的能力(包括精力、理解力、时间)是有限的,对于一个普通读者,如何在精力有限、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掌握必需的地理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书的编写目的正在于此,将地理知识和人文历史有机融合,使读者在短时间内纵览世界锦绣河山、全球风土人情,同时了解相关的人文历史知识。
参与本书编写的作者、顾问近30人,都是长期从事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教学与研究的专家,他们以其渊博的学识及不懈的探索,科学、严谨而又生动地为我们讲述丰富多彩的世界地理知识。全书共分七个部分,海洋部分分别介绍四大洋的地理、大陆架、气候、洋流、自然资源和交通运输等知识。接着按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顺序分别予以介绍,在每一部分,首先对每个洲的地理特征作总体介绍,然后以国家为单元,以简练、优美的文字描述了各国的主要城市和众多世界级的自然与人文名胜,并以小版块的形式介绍了各国的自然资源、旅游、风俗民情等,系统、完整地展示每个国家、地区的地域自然特色和人文特色。当然,我们还将带您开始一次南极探险。
同时我们也没有忽视本书的审美要求,力图把它打造成一部艺术性与知识性相融合的全文化作品。我们精心选取了300余幅图片,神奇的水下世界、宏伟的都会名城、壮观的自然奇景、神秘的文化遗址、古老的人文胜迹诸类,全方位展示历史、文化、民俗、景观,其中百余幅出自国内外顶尖摄影师之手,猎取最佳景点,让您体验身临其境的阅读乐趣。大胆创新的版式设计,简约清新,既体现出世界地理知识的丰富多彩,又给人以跌宕起伏的韵律之美。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部分参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最新公布的各项数据资料,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权威性,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文化与风景在漫长的岁月里融合,需要每一位读者放慢脚步,用放松的心情慢慢体会。当您打开这本书时,文化的力量与图画的色彩一起流淌,不知不觉中开始一段愉快的彩色读书之旅,让您在知性和感性交替的“旅行”中洗涤疲惫,丰富精神内涵。